在全國範圍內提名福州菜,外地人肯定繞不過「佛跳牆」,但本地人可能首推魚丸、肉燕、鍋邊,那才是福州味。
金魚,亦是。
福州金魚歷史有5-600年,培育至今,已繁衍出80多個品種。
但全國人民提及福州金魚,就是近些年聲名鵲起的福州蘭壽、熊貓蝶尾。
殊不知還有福州金魚老五樣,陪伴一輩又一輩老福州成長的傳統金魚。
壽星虎頭
虎頭,蛋種金魚的代表,出現於晚清。
由於地域培養方式以及審美角度的不同,福州壽星虎頭,和武漢貓獅虎頭、北京王字虎頭各成一派。
福州壽星,頂瘤比虎頭髮達,飽滿而厚實,形似中國傳統神話中的壽星翁,加上它遊動緩慢,慢條斯理,更有老者儀態,因此而得名。寓意長壽吉祥。
福州壽星生長迅速,個別甚至可以長到1斤以上,紅壽星、藍壽星是其代表花色。
高頭
頭長肉瘤的文種金魚不都叫獅子頭,比如高頭金魚。
高頭,顧名思義,頭頂上長有高高隆起的肉瘤。不像獅子頭的肉瘤,除了頭頂之外,還遍布兩頰和鰓蓋。
南方稱高頭,北方一般稱帽子,甚至還有些地方稱作堆肉,同一種金魚的不同叫法而已。
福州高頭,最有名的當屬「鶴頂紅」,又叫紅頭帽子或者紅頂白高頭。
鶴頂紅頂瘤飽滿紅豔,大而方正;全身潔白如玉,體型短寬,尾鰭大而飄逸,遊弋在長滿綠苔的魚盆中,好似美麗的仙鶴在翩翩起舞。同時,有「鴻運當頭」的美好寓意。
水泡眼
相比前兩種金魚自帶美好寓意,水泡眼就有點尷尬。
因為水泡的泡體容易破裂,認為有「破財」的兆頭,像很多老廣、香港人就不願意飼養。
好在福州人不忌諱,作為園林金魚,養得風生水起。
水泡眼呈半透明狀,包裹著淋巴液,長在金魚的眼球下方,與眼眶連接處,並且迫使眼球向上轉,形成望天的形狀,猶如受到委屈的表情,討人憐愛。
水泡是高氧魚,極易悶缸,有條件的話還是單獨飼養比較好。
福州水泡花色豐富,有紅、藍、紫、黑、白及五花等色,其中最名貴的還數朱泡白身的硃砂水泡。
(發現沒有,鶴頂紅也是這個配色)
蝶尾
蝶尾龍睛江湖上有五大門派,分別是北京、天津、江蘇、福州、甘肅。
福州蝶尾不同於北方,蝶尾的魚鰭比較舒展,體形規格較大,多見高身品種。這是因為福州氣溫較高,養殖面積較大,魚池水也較深,容易長成大個子。
福州出產的蝶尾鰭條質地較軟,二齡以上蝶尾在靜止時,尾鰭會自然下垂,對觀賞性造成一定影響。
福州尤為重視鱗片顏色質感的選育,像「熒鱗蝶尾」、透明鱗蝶尾等,當然最負盛名的還是熊貓蝶尾,被日本人稱為「中國國寶」。
珍珠
比起皮球珍珠,福州人似乎更鍾意皇冠珍珠。
它腹部滾圓似皮球,鱗片粒粒突起似珍珠,頭頂肉瘤突起似帽子,故名皇冠珍珠鱗。
皇冠有單冠和雙冠,雙冠似愛心,更有特色。
花色上,福州市場上較多見的是紅、紅白、黑、黑白、鐵包金、五花色。閩侯春園鯉金魚養殖場有青色皇冠珍珠鱗,別具一格。
結語
壽星、高頭、水泡眼、蝶尾、珍珠,曾經繁榮的福州老五樣,如今不僅在市區,就算在花鳥市場,閩侯一些小的金魚場,也不見得能找齊這五樣金魚。
甚至,長成的90後、00後,都不知道福州還有這些傳統金魚—— 僅存在老一輩兒時的記憶中,令人惋惜、痛惜。
國潮金魚博物館名譽館長、金魚養護總顧問葉其昌老師就不止一次在公開場合呼籲要保護福州傳統金魚,傳承福州觀賞金魚培育技藝。
在國潮金魚博物館一進兩個展廳,也精心準備了福州精品金魚(包括老五樣),讓市民們可以大飽眼福。
8月下旬,位於5A景區三坊七巷塔巷79號的國潮金魚博物館開館,想要一覽老五樣金魚風採的,千萬別錯過!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