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個振興」統籌推進 交出鄉村振興煙臺「答卷」

2020-12-21 中華建築報社

本報訊 (特約撰稿 周相濤 記者 王富亮 ) 山東省煙臺市深入貫徹落實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統籌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努力創造「五個振興」的煙臺實踐、煙臺亮點。2018年以來,煙臺市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為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連續3年市委1號文件聚焦「三農」工作和鄉村振興,成立五個工作專班統籌推進,交出了一份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的鄉村振興煙臺「答卷」。

「五個振興」統籌推進

打牢產業振興基礎。煙臺市優先發展以蘋果為代表的果業、以海洋牧場為代表的現代漁業兩大領軍產業,構建具有煙臺特色的現代農業產業體系。把蘋果產業高質量發展作為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中之重,實施蘋果產業更新升級三年行動,今年更新升級老舊果園近50萬畝。把海洋牧場建設作為加快漁業轉型升級的主引擎,目前全市擁有省級以上海洋牧場30處,其中國家級14處,數量居全省首位,海洋牧場產業鏈產值突破500億元。

抓住人才振興關鍵。煙臺市統籌抓好各類鄉村人才建設,加快培育打造高素質的新時代新「農人」,為鄉村振興提供堅實智力支撐。著眼「育新人」「引高人」「聚能人」,實施農村優秀人才「回引計劃」,有效解決農業「後繼無人」問題,打造鄉村振興的中堅力量。

鑄牢文化振興靈魂。煙臺市以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為主線,不斷提高鄉村精神文明程度,做強載體、做優標準、做活形式。目前,全市建立縣級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15個、鎮街實踐所164個,村居實踐站5481個、覆蓋率達到85.6%,累計開展文明實踐活動9萬餘場次,全市文明達標村覆蓋率達到85%,高於全省平均水平。

夯實生態振興支撐。煙臺市統籌推進生產美、生活美、生態美,打造農民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以美麗鄉村樣板示範片創建為引領,在全市重點打造14個美麗鄉村示範片、105個樣板村莊,示範片內村莊全部達到美麗鄉村A級標準,穩妥推進美麗宜居鄉村建設,不斷改善農村居住環境和生活條件,讓農民享受到市民般的生活。

加強組織振興保障。煙臺市以推行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創新建設黨建引領鄉村振興融合發展區為重點,以組織力提升促進鄉村全面振興。目前,全市共有2576個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佔全市行政村總數的40%,帶動新增集體收入3.91億元,帶動群眾新增收入5.01億元;建立黨建融合發展區208個,覆蓋1756個村莊,年底將達到300個,覆蓋全市40%左右的村莊。

激活鄉村振興「一池春水」

煙臺市通過「五個振興」的統籌推進、一體聯動,各類資源要素融合集聚,各類優勢疊加互補,形成聚合裂變效應,激活了鄉村振興的「一池春水」,實現了鄉村發展的路徑之變、活力之變、人心之變、形象之變、力量之變。

強村富民的發展之路更寬了。煙臺市堅持把特色產業引領作為產業振興的突破點,通過蘋果產業高質量發展和海洋牧場建設,帶動農業漁業全面發展、農民漁民有效增收。2019年全市農林牧漁業增加值達到585.7億元、增長3%,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1218元、增長9.2%。

鄉村振興的人氣更旺了。煙臺市人才振興為各類人才提供了平臺、創造了機會,緩解了農村空心化、農民老齡化等問題。人口僅600多人的萊州市小草溝村,培養出苗木技師15名、助理技師及技術人員41名,90%的農民成為有一技之長的「土專家」,村莊呈現出前所未有的發展活力。

農民群眾的精氣神更足了。煙臺市通過文化振興鑄魂,凝聚了人心,鼓舞了士氣,群眾的精神面貌煥然一新。龍口市董家窪村在村口千年樹齡的「大槐樹下」設立流動實踐點,傳播新思想、宣傳正能量,輻射周邊10多個村、數千人,成為舉旗幟聚民心的「紅色殿堂」。

農村人居環境更美了。煙臺市整治美化鄉村極大改善了群眾的生產生活環境,滿足了其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招遠市大戶陳家村通過讓村莊「綠起來」「美起來」「淨起來」,實現了生態「好起來」,栽種花木超過20萬株,植被覆蓋率超過90%,既宜居又「養眼」的良好生態成為鄉村振興新亮點。

黨組織的凝聚力更強了。煙臺市基層黨組織通過領辦合作社等把群眾組織起來,黨組織開展工作有了抓手、群眾對黨組織有了依賴,廣大群眾像「石榴籽」一樣聚攏在黨組織周圍。棲霞市衣家村黨支部通過領辦合作社,把全村50餘戶群眾組織起來戰天鬥地,僅7個月就在大山深處開闢了上山路、建起了蓄水池,2019年村集體收入25萬元、戶均增收6000元。

煙臺市在推進鄉村振興的過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難和瓶頸,目前正進行系統研究、提出解決辦法,下步將持續聚焦「五個振興」,堅持問題導向、逐個問題梳理破解,堅持典型引路、探索更多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做法,科學謀劃、統籌推進,為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貢獻煙臺力量。

相關焦點

  • 周旭: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統籌推進「五個振興」
    會議指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新時代做好「三農」工作的總抓手。全區上下要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三農」工作重要講話精神,進一步增強做好農村工作的責任感、緊迫感和使命感,按照中央決策部署和市委工作要求,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統籌推進「五個振興」,推動農業農村發展再上新臺階。會議強調,實現鄉村振興,擺脫貧困是前提。
  • 巨野:統籌推進「五個振興」 走特色鄉村振興之路
    巨野:統籌推進「五個振興」 走特色鄉村振興之路 2020-12-14 09: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甘肅山丹:統籌推進「五個振興」 譜寫鄉村發展新篇章
    山丹縣以脫貧攻堅為統攬,全面統籌推進鄉村「五個振興」,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培育農村發展新動能,農業效益穩步提升,農民收入持續增長,農村經濟平穩健康發展,形成了極具區域特色的鄉村振興藍圖。開展「人才服務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主題實踐活動,選派268名醫療骨幹、科技(工業)特派員、農業專業技術人才組建「天使服務團」「科技推廣員」「專家服務團」三支人才隊伍,深入村社、企業、田間地頭等生產一線開展技術指導、政策宣傳、人才培訓等服務。
  • 甘肅金昌:探索鄉村治理新實踐 推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2018年,永昌縣插花型貧困縣經甘肅省政府批准摘帽,15個建檔立卡貧困村全部脫貧退出;2019年,金昌市1.16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脫貧;2020年,金昌市貧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4051元,同比增長21.6%。
  • 煙臺市黨支部領辦合作社:鄉村振興的「煙臺答卷」
    目前,100個示範村入社群眾2.8萬人,新增集體收入8200萬元,示範帶動830個村黨支部領辦了合作社,佔行政村總數的1/8。2018年,全市黨支部領辦合作社村新增集體收入1.5億元,入社群眾增收2.8億元,有效實現了支部有作為、黨員起作用、集體增收入、群眾得實惠,激活了鄉村振興的「一池春水」。
  • 「五個振興」讓鄉村「香」起來
    本報12月4日訊(記者 郝倩 通訊員 王青松)今年以來,商河縣殷巷鎮以「產業香海田園、生態宜居典範、文化芬芳花園、黨員先鋒驛站、人才樂業之巢」為發展定位,統籌推進「五個振興」,奮力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殷巷模式」。
  • 保明順:加快推進項目落地落實確保實現鄉村振興城鄉統籌發展
    原標題:加快推進項目落地落實確保實現鄉村振興城鄉統籌發展 3月13日,玉溪市委副書記、市委統戰部部長保明順到紅塔區調研鄉村振興工作。他要求,要高度重視、高位統籌、強勢推動,加快推進項目落地落實,確保實現鄉村振興、城鄉統籌發展。
  • 市政府關於加快涉農資金統籌整合聚力推進鄉村振興的實施意見(試行)
    緊緊圍繞我市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發展規劃,突出鄉村振興重點領域、重大工程、主導產業,積極引導涉農資金向重點任務和實施區域傾斜,集中投入,形成效益,實現「規劃一片、實施一片、建成一片、示範一片」。 堅持示範引領。運用系統、融合的思維和方法開展涉農資金的統籌整合工作,集中打造一批鄉村振興的先進典型,發揮榜樣的示範引領作用。
  • 安徽郎溪:實施五大振興工程 推進鄉村全面振興
    近年來,郎溪縣大力實施「五大振興工程」,為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推動實現「生態美、生產美、生活美」,努力實現全面脫貧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和平穩轉型,確保實現「十四五」規劃銜接打好基礎。在鄉村振興和傳統文化復興的浪潮下,近年,該村成立了郎溪縣首個村級文化藝術展示館。館內陳列著來自郎溪畫家之手的精美畫作、漂亮的玉器瓷器和精緻的皖南花鼓戲戲服,眾多優秀的傳統文化重新展示在大眾的眼前。長樂鋪文化藝術展示館的建設,不僅是農民參與鄉村文化建設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的鮮活體現,更讓文化春風吹進萬家,為鄉村振興注入了強大的文化力量。
  • 滬浙「田園五鎮」首批推進20個鄉村振興先行區建設項目
    日前,上海金山、浙江嘉興長三角「田園五鎮」鄉村振興先行區建設全面啟動,通過建立常態化、長效化的對接,共同推進產業振興、人才振興、生態振興、文化振興、組織振興  春播時節,上海金山、浙江嘉興在長三角腹地攜手播種一體化鄉村振興
  • 山東青島: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推進鄉村振興
    山東省青島市在快速推進城市化、工業化,建設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同時,注重城鄉協調發展,大力推進鄉村振興。青島市以農業農村現代化為目標,以鄉村振興為總牽引,堅持「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先行區」定位,貫通制約鄉村振興的痛點堵點難點,實現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推進,著力在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中走在前列。  系統謀劃,頂格推進  青島市提出實施頂格戰法,即在謀劃協調方面上提一格,在推動落實方面下沉一級,大力推動決策運行流程再造,探索實行「由上而下」的頂格協調推進機制。
  • 青島市出臺鄉村振興新方案 聚焦鄉村「五個振興」攻堅克難、協同作戰
    鄉村振興攻勢發起以來,全市各級各部門聚焦鄉村「五個振興」攻堅克難、協同作戰,各項工作進展順利、成效顯著,為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提供了有力支撐。這五個方面重點突破任務,既體現了鄉村振興最新任務要求,又與已經出臺的《2020年青島市鄉村振興攻勢作戰工作方案》《青島市鄉村振興攻勢作戰方案(2019-2022年)》等緊密銜接,做到了前後一致、重點突出。
  • 優化使用財政涉農資金 大力推進鄉村全面振興
    2016—2019年,832個貧困縣統籌整合使用各級財政涉農資金超過1.2萬億元,撬動了大量社會資源投入脫貧攻堅戰。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對優化使用涉農資金提出更高要求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對鄉村建設投入的涉農資金會越來越多,對各級特別是縣級政府統籌整合使用涉農資金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 在千裡沃野上書寫鄉村振興煙臺篇章|全市幹部群眾掀起學習貫徹黨的...
    煙臺時刻11月3日訊 10月29日,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勝利閉幕。連日來,我市幹部群眾掀起學習貫徹全會精神的熱潮。廣大農業工作者紛紛表示,藍圖已繪就,奮進正當時,將團結一心、努力奮鬥,推動鄉村振興在希望的田野上美麗綻放。
  • 陳文勝:在決勝全面小康中推進鄉村振興
    紮實推進造林綠化,森林覆蓋率與森林蓄積量持續提升。統籌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和美麗鄉村建設,實施「千村美麗、萬村整治」工程,形成了一批城郊型、山區型、湖區型等美麗鄉村建設樣板。五是以組織振興為保障構建現代鄉村治理體制。
  • 鄉村振興「煙臺篇章」丨蘋果品牌值145億海洋牧場破500億
    當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山東考察時再次強調,要打造鄉村振興的齊魯樣板。煙臺市牢記總書記囑託,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聚焦聚力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用心考量,用情謀劃,用力實踐,寫下了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鄉村振興「煙臺篇章」。
  • 南寧市興寧區:推進鄉村振興與脫貧攻堅有效銜接
    2020年是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之年,也是推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關鍵一年。11月24日上午,廣西南寧市興寧區舉行「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專場新聞發布會,會上介紹了興寧區推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機銜接的相關工作情況。
  • 信宜市北界鎮以黨建為引領,立足區域特色 統籌推進「五個振興」
    茂名網訊 近年來,信宜市北界鎮黨委緊緊圍繞「黨建引領發展」的工作思想,把基層黨建放在鄉村發展規劃的大局中,充分發揮黨組織的「紅色引擎」作用,按照「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的總體要求,立足區域特色,整合區域資源優勢,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推進特色農業種植基地建設,
  • 金沙縣:「五抓五促」助力鄉村振興
    依託中心社區這個省級鄉村振興示範點,把握鄉村振興20字總要求,以「五大振興」為抓手,注重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中心社區總面積15平方公裡,轄17個村民組、1168戶4136人,其中中共黨員68名。
  • 「五個振興」「三步走」——沂蒙鄉村振興三景
    臨沂市按照「在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中走在前列」的目標定位,全面實施有沂蒙特色的鄉村振興戰略規劃,統籌推進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五個振興」,努力打造成為長三角中心城市農產品供應基地、休閒旅遊「後花園」和產業轉移「大後方」,實現鄉村振興「三步走」,各項工作取得新進展、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