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的一首詩,意境清幽高遠,韻味無窮富有禪味,美醉了千年

2020-12-20 納蘭唐兒

王維的一首詩,意境清幽高遠,韻味無窮富有禪味,美醉了千年

《論語·雍也》篇裡子曰:「知(zhì)者樂(yào)水,仁者樂(yào)山;知(zhì)者動,仁者靜;知者樂(lè),仁者壽。」所以,多數人喜歡山水田園詩。

常見的名句有:「澹然空水對斜暉,曲島蒼茫接翠微」(唐代溫庭筠的《利州南渡》);「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宋代林逋的《山園小梅二首》);「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宋代辛棄疾的《賀新郎·甚矣吾衰矣》);「野田春水碧於鏡,人影渡傍鷗不驚」(宋代汪藻《春日》);「從今若許閒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陸遊《遊山西村》)。

這些名句雖然也很美,但是,總覺得缺少了禪味。不如王維的《竹裡館》,被選入中學教材裡,全詩如下:

獨坐幽篁(huáng)裡,彈琴復長嘯(xiào)。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這首詩是作者晚年隱居藍田輞川時所作。他早年信奉佛教,思想開明超脫,後因仕途坎坷,四十歲之後過著半官半隱的生活。

在一個皓月高照,空明如水的夜晚,詩人獨自坐在清幽、萬籟俱寂的竹林房子裡彈琴高歌,完全陶醉在優美的樂曲裡,世間萬物仿佛不復存在,時間永遠定格在了這一刻,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之感。這是潔靜的世界,這是禪的世界。

「獨坐幽篁裡,彈琴復長嘯」。

竹裡館:輞川別墅勝景之一,房屋四周有竹林,故名。

幽篁:幽深的竹林。

嘯:嘬口發出長而清脆的聲音,類似於打口哨。這裡指吟詠、歌唱。古代一些超逸之士常用來抒發感情。魏晉名士稱吹口哨為嘯。

這二句的大意是:獨自一人閒坐在幽靜的竹林裡,一邊彈琴一邊高歌長嘯,悠哉,美哉!

起句「獨」字點明了詩人活動的環境非常地幽靜,並貫穿全詩。

「幽篁」出自《楚辭·九歌·山鬼》的詩句「餘處幽篁兮終不見天」,同時,也讓我想起王維的朋友裴迪寫的同題詩:「出入唯山鳥,幽深無世人」,給人遺世而獨立之感。

詩人到深山老林去是為了修心養性,並非他音樂不行擔心噪音打擾他人,他可是著名的音樂家,考取進士當上了太樂丞。他只是想與大自然的花草鳥蟲對話,與宇宙對話,只有置身於這種幽靜的環境,遠離人群,才容易頓悟,開啟智慧。詩人在深林裡大聲長嘯,是為了抒發感情。蘇軾在《和林子中待制》有寫:「早晚淵明賦歸去,浩歌長嘯老斜川。」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深林:指「幽篁」。相照:與「獨坐」相應,意思是說無人相伴,唯有明月可解人意。

這二句的大意是,深深的山林裡無人知曉,只有一輪明月靜靜地伴隨我。

月意象在中國文化裡有豐富的內涵,代表想念、憂愁、遺憾等意思。

因無人能讀懂詩人,所以才發出「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的感嘆!說明詩人渴望知音。

《紅樓夢》裡的雪雁說「黃金萬兩易得,知音一個難求」。高山流水遇知音,也只有俞伯牙才有幸遇上鍾子期;也只有劉備才有幸遇上關雲長,才有了單騎走千裡的美談。

「幽篁」、「深林」、「明月」是靜景,「彈琴」、「長嘯」是動景,以動寫靜更顯寂靜。這些音響與寂靜以及光影明暗的襯映,看似妙手天成,其實是詩人匠心的運用。這五個意象看似平淡無奇,並無新穎巧思可言,但湊在一起卻妙諦自成,境界悠遠、韻味無窮,蘊含著一種特殊的藝術魅力。

詩中既無描繪詩人彈奏舒嘯之狀,也無對琴音與嘯聲做任何鋪敘,它不以字句取勝,而以整體結構組成和諧之美。它的美在神不在貌。

後人對這首詩評價很高,施補華說給人以「清幽絕俗「之感(《峴傭說詩》)。的確是,幽林寂寂,皓月高掛,夜景是如此空明澄澈,詩人獨坐其間,悠然自得地彈琴長嘯,萬物皆空,天地已融為一體。

由此可見,詩的意境在於詩人與物會、情景交融。如司空圖《詩品·自然篇》中所言:「俯拾即是,不取諸鄰,俱道適往,著手成春」,則進入「薄言情悟,悠悠天鈞」的藝術天地。

詩人何許人也?王維(701年-761年,一說699年—761年),唐朝河東蒲州(今山西運城)人,唐朝著名詩人、畫家、字摩詰,號摩詰居士,世稱「王右丞」。731年,王維狀元及第。

世有「李白是天才,杜甫是地才,王維是人才」之說,後人亦稱王維為詩佛。他是山水詩人,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精通音律、書法、篆得一手好刻印,是少有的全才。

王維的詩語言含蓄,清新明快,句式、節奏富於變化,音韻響亮、和諧,具有音樂美。

他擴寬了山水詩的領域,增添了藝術風採,使山水詩的成就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對後世詩歌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這是他對中國古典詩歌的突出貢獻。

大唐若沒有李白,是多麼地寂寞;若沒有王維,是多麼地無趣。如果說,李白是大唐熱烈如火的太陽,那麼王維則是懸掛在高空的一輪皓月,一千多年了,永遠是那麼地皎潔、明亮。

字數:1847個。2020/1/25星期六完稿

參考資料:

1、蘅塘退士 等.唐詩三百首·宋詞三百首·元曲三百首.北京:華文出版社,2009:54

2、陳邦炎 等.唐詩鑑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179-181

3、百度百科

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侵權請聯繫刪掉,衷心感謝!

作者簡介:納蘭唐兒、醉臥唐詩宋詞國學千年等筆名。多家校園雜誌寫手,作品被多家文摘轉載。喜歡佛學、藝術,痴迷易經、文學,是靠古典詩詞與戲曲滋養的女子。若你喜歡我暖暖的、直扺心靈的文字,歡迎收藏、留言、轉發(只限於本平臺)。若轉發別的平臺,請徵求本人同意,並署原作者名字以及註明出處,否則以侵權起訴。請關注我,會常常更新古詩詞,與你們穿越回到唐風宋月去,一起品味唐韻詩腳與宋闋音律,然後狂醉三千場。

相關焦點

  • 常建一首詩,無一句用典卻句句經典,且充滿禪味,美醉驚豔了千年
    常建一首詩,無一句用典卻句句經典,且充滿禪味,美醉驚豔了千年《論語·雍也》篇裡子曰:「知(zhì)者樂(yào)水,仁者樂(yào)山;知(zhì)者動,仁者靜;知者樂(lè),仁者壽。」所以,多數人喜歡山水田園詩。
  • 王維最經典的一首詩,其意境令人拍案叫絕!
    《竹裡館》是王維晚年隱居輞川時所作的一首詩,也是王維眾多經典詩作當中的一首。此詩收錄於《王右丞集箋注》,是王維《輞川集》二十首中的第十七首。此詩主要描寫王維的山林幽居情趣。全詩如下:獨坐幽篁裡,彈琴復長嘯。
  • 王維被譽為詩佛,連一首簡單的思鄉詩都這麼富有禪理
    作為一代詩佛,王維的名氣不在李杜之下。在很多評論家的視野當中,王維的詩作有獨特風格,可以與李杜分庭抗禮。詩人王維王維的詩作,給我們印象最深的是那些「詩中有畫」的詩句。呈現在我們眼前的,都是一幅幅流動的畫卷,給人美的享受。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而他的帶有禪意的作品,更有內蘊的哲理性韻味。比如那句著名的「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就表現了詩人的哲理性思考,也有濃濃的禪意。當然,這不是王維詩作的全部。王維的詩作如此精彩,如此富有禪機意味,以至於連一首簡單的思鄉詩都這麼富有禪理。
  • 王維很有意境的一首詩,簡練的文字樸實無華,娓娓道來寫得很唯美
    王維穩坐大唐第三把交椅,也是公認最具有創造力的詩人,他的詩清新脫俗,用詞極為簡練,但是又有著一種樸實無華的美,這其實是與他的性格有關;他不像李白鋒芒畢露,又不像杜甫孤苦無依。大唐有無數的詩人,王維是為數不多中了狀元,一度連玉真公主都為之傾倒。
  • 王維的兩首田園樂,詩畫結合,意境清幽,讀完更忘記心中憂愁
    王維是盛唐時期著名詩人,他的作品構圖和諧、對仗工整,加上音律之美,使詩句念來鏗鏘上口。詩人多才多藝,他的作品不僅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也因為他喜歡接近佛禪,從而也讓其詩歌具有禪意。動靜結合的描寫引人入勝,虛實相生的意境也讓人讀之心醉。
  • 王維一首經典詩,寫出了禪意禪境,是你我嚮往的生活,驚豔了千年
    王維一首經典詩,寫出了禪意禪境,是你我嚮往的生活,驚豔了千年21世紀的人的生活節奏很快,每天行色匆匆,來不及欣賞晨曦的第一縷朝霞甚至夕陽也無緣,幾乎是踏月而歸。春天來了,花絮滿天飛,香氣襲人,可是有些忙到嗅覺都失靈了。
  • 王維十首經典山水詩:古代山水詩的巔峰之作
    田園詩寫種田種地,放牛曬穀,往往與農家勞動緊密聯繫一起。山水詩整體意境高遠清新,有點不食人間煙火的味道。田園詩整體意境淳樸平實,非常接地氣,充滿人間煙火味。陶淵明和王維都會寫山水詩和田園詩。但陶淵明擅長田園詩,王維擅長山水詩。王維山水詩意境高遠,空谷絕塵,且畫面感極強,被喻為「詩中有畫」,備受推崇。
  • 王維很美的一首詩,短短二十四個字,就驚豔了世人!
    王維,字摩詰,號摩詰居士,是唐代著名的詩人、畫家。與孟浩然合稱「王孟」,同為我國山水田園詩派的代表。王維不僅以詩名傳千古,而且還是南宗山水畫之祖。蘇軾曾評價王維的詩畫:「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所以我們現在讀王維的詩,便常常能夠從其中感受到畫理。
  • 山水田園詩自成一派,王維十首詩作,首首經典,又流露濃濃的禪意
    但我們對於作者及其生平,所處年代以及詩的創作背景卻投入的不是很多。比如說王維,他的很多詩我都可以背得出來,但先前我對他的了解卻一點也不多。我只知道他詩寫得好、寫得美。他筆下的詩有意境,像一幅幅山水畫。他詩中有畫,有韻味。除此之外,我對王維認識的不多,了解的也有限。
  • 王維最唯美的一首詩,短短的二十個字,美得令人心醉!
    其實如果僅僅以一個美來形容王維的詩,還是難以概括,他很多的詩作,不僅描繪的如詩如畫,同時還充滿了哲理,這也正是王維詩作,最為令人感動的一個地方;另外他的詩作裡,往往描寫一般的事物,也是能夠寫出詩意來,所以他的詩作,也是最為值得一讀。
  • 王維一首能治病的詩,極寫寂靜,不見「靜」字,少有人能超越
    王維是唐代山水田園詩派的宗師,晚年信奉禪理,因此被稱為「詩佛」。他的山水田園詩意境清幽悠遠、古淡靜穆,寫物狀景極富語言功力。他晚年在輞川隱居時寫的一首五言絕句,描寫環境的空寂幽靜,卻不見一個「靜」字,手法之高超,後世很難找到第二首,據說這首詩還能治病。
  • 王維很平實的一首詩,寫得非常唯美,猶如一幅淡淡的山水畫!
    那麼說起王維的詩作,可能對於絕大部分的人來說,都不會陌生,例如他的《相思》,便是一首流芳百世的千古名篇,除了這首之外,其實他還有很多非常特別的詩作,有一些還充滿了無限的哲理,譬如他的詩作中,還有這樣的句子「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這是一種何等的胸懷?只有內心天地無私的人,才能夠寫出如此優美的詩句來。
  • 王維意境最優美的一首詩,意境清幽、淡泊高雅
    王維(701年-761年,一說699年—761年),字摩詰,漢族,河東蒲州(今山西運城)人,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詩人,有「詩佛」之稱。《山居秋暝》由王維創作,被選入《唐詩三百首》。這是一首寫山水的名詩,於詩情畫意中寄託詩人的高潔情懷和對理想的追求。此詩的首聯寫山居秋日薄暮之景,山雨初霽,幽靜閒適,清新宜人。《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 王維很美的一首田園詩,只是開頭10字,便美得令人心馳神往
    眾所周知,在古代詩歌史上,是東晉詩人陶淵明開創了田園詩這一新的詩體,也是他第一個創作了大量膾炙人口的田園詩。但陶淵明所開創的田園詩,在南北朝卻幾乎沒有影響,即使到了隋末唐初有了王績的活躍,詩壇上吟詠田園風光的詩篇也是寥寥無幾,直到盛唐出現了王維、孟浩然等名家,田園詩才蔚為大宗,並取得了後人難以超越的成就。
  • 王維不愧是山水田園詩人,一首經典的五律,美得猶如一幅山水畫卷
    古代的詩人對於風景的描寫達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往往可能只是那麼信手拈來,但是美得令人驚豔,儘管只是普通的風景,可是由於細膩的筆觸寫出了新意,從而使得作品充滿了詩情畫意,尤其是像陶淵明和王維那種偉大的詩人,寫過很多優美的作品,他們的詩清新脫俗,短短的幾句,但是美得猶如一幅畫。
  • 名不經傳的詞人的一首冷門詞,最後八字意境堪比「詩佛」王維
    我們都知道王維被稱為「詩佛」,他的詩篇篇如畫,句句皆禪,意境豁達,清靜閒適。今天,我們要介紹的這位詞人比較冷門,他留下讓人熟知的詩篇也不多,但是這一首詞的最後一句,豁達開闊的境界驚豔了時光,甚有禪味,堪比王維的境界。
  • 王維的這首詩寄情寓己,雖超然淡泊不失其節,但乏砥礪之心
    松花釀酒,春水煎茶,氣氛恬然,淡泊靜謐,典型的山水田園詩的意境。到了唐代山水田園詩成為重要的流派,其開端和發展繞不過陶淵明和王維這兩位詩人。陶淵明是山水田園詩開山鼻祖,其作品清麗自然、純真質樸,意蘊深遠,一反晉代的華麗和浮誇。詩如其人,不為五鬥米折腰,毅然棄官歸隱,皈依自然,以淡泊寧靜,與世無爭和潔身自好的心靈書寫景物寄寓情感,詩境雋永優美,風格恬靜淡雅,語言清麗洗鍊成就了第一代田園詩人。
  • 詩佛王維最知名的5首山水詩,首首如畫,美得令人心醉!
    自打陶淵明開創了山水田園詩後,唐宋期間便不斷湧現出了多位專注描寫山水詩的詩人。而詩佛王維就是其中最為著名的一位大詩人。王維又善於書畫,他將畫與詩完美地結合到了一起,誕生了多首題畫詩。著名的唐詩《畫》便是其中最為知名的一首!
  • 王維最經典的一首詩,其中四個疊字妙絕古今!
    王維,唐代著名詩人,詩、書、畫、音樂俱有很高的成就,與孟浩然合稱「王孟」,世人稱之為「詩佛」。王維的詩,多以歌詠山水田園為主。王維還把自己繪畫的精髓融入到詩中,創造了一種「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絕妙意境,在當時詩壇乃至後世均有很深的影響。
  • 小學生必背古詩詞賞析之《竹裡館》,品味王維的空靈與寧靜
    詩人王維的一些山水田園詩歌,具有空靈寧靜的意境,虛實相生,富有韻味,下面我們來欣賞王維的《竹裡館》。竹裡館--王維詩人背景重點詞、詞語注釋古詩今譯古詩賞析詩韻畫風讀王維的詩是一件讓人愉悅的事情,因為他的詩中有一種空靈和寧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