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不能娶她還有一個弟弟」「媽,我們家也有一個弟弟呢」

2020-12-23 爆發情感

圖片來自網絡

「兒子,不能娶她還有一個弟弟」「媽,我們家也有一個弟弟呢」

吳先生,自述

我叫吳剛,家裡還有一個弟弟,父母在工廠裡面上班,我考上大學後,家裡的負擔就更重了,弟弟和我上學的開銷,把父母壓得喘不過氣來,雖然自己也會去做兼職賺錢,但是還是杯水車薪,因為家境貧寒所以我一直沒有戀愛,我知道像我們這種家庭,條件好的姑娘肯定看不上,所以我把心思都放在工作上班,想要先立業在成家。

我跟女友在一起已經兩年了,自己今年也28歲了,父母早就急著讓我成家,想急著抱孫子了,帶著女友小嫻回到家,母親跟小嫻聊得也挺好的,這兩年時間我們的感情已經磨合的差不多了,小嫻是一個品性善良的人,對長輩也很有孝心,我特別欣賞她,所以在一起兩年我就想儘快跟她結婚,畢竟小嫻年紀也大了,不能一直拖著人家。

本來小嫻跟母親聊的挺好的,我以為結婚的事情就八九不離十了,但是在小嫻走之後,母親鄭重其事的跟我說「兒子,不能娶他還有一個弟弟,你娶了她就是多一個負擔,她弟弟還那麼小,他父母又沒有退休金,以後都是你的責任」聽完母親的話,我覺得母親就是故意挑刺,就跟母親說「媽,我們家也有一個弟弟呢,我們家的條件也不好,你們也只是普通員工,小嫻沒有嫌棄我們我都心滿意足了」

其實我跟小嫻在一起的時候,我對她家的情況就大概了解了,雖然知道她弟弟還在上初中,但是我沒有當一回事,畢竟年輕想問題沒有想的沒有那麼長遠,我只知道我跟小嫻情投意合,在一起很開心,說起條件我自己家的條件也半斤八兩,我弟弟也還在上大學,家裡有兩個男孩,男裡的負擔更大,我跟小嫻早就溝通過這個問題,因為我是家裡老大,所以我們結婚就不要用父母的錢,房子自己付個首付還貸款,這樣父母的壓力也少了很多。

沒想到我跟小嫻說定了這些事,卻在母親這裡受到了阻攔,母親的擔憂我明白,但是她這種嫌貧愛富的思想,我真的覺得的很無語,我只能跟母親說好話,畢竟自己家條件就這樣,我是絕對不會跟母親妥協的,婚姻雖然是兩個家庭的事情,但是因為這個原因放棄,我覺得太不值得了,所以我選擇堅持跟小嫻在一起。

結語:吳先生你好,聽了你的訴說,我覺得你的想法是挺好的,但是你父母的想法也沒錯,只是看你自己怎麼選擇了,婚姻畢竟不是自己的事情,父母都是希望自己的兒女能過得好,如果你已經考慮好未來了,我個人覺得應該做讓自己不會後悔的事情,難得遇到有情人。

相關焦點

  • 親弟弟把她賣給了一個傻子做老婆,就為了換個手機
    婆婆家有戶關係不錯的鄰居,那家的兒子叫劉剛,小時候得過腦炎,成了傻子,每天總是傻呵呵地笑,不會幹活,也不怎麼會說話。小蠻子就是這個傻子的老婆。我第一次見到她的時候,是她到我婆婆的菜地裡摘辣椒。零幾年的時候,那些在當地娶不到老婆的大齡單身漢還有身體有殘疾、精神有點問題的男人,只要花上幾千塊的彩禮錢就能「娶」個這樣的外地女人。所以小蠻子的出現並不稀奇,不過我疑惑的是劉剛這樣完全沒有自理能力的人,娶老婆有什麼用呢?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在第二年,這個小蠻子竟然生了個女兒。
  • 「媽,你給弟弟30萬,給我3萬,憑啥?」「你是潑出去的水」
    麗明與弟弟是雙胞胎,從小她就能感受到,母親對她的疼愛和弟弟是完全不同的。她把弟弟放在手心裡寵著,而自己呢,母親說得最多的一句話是,「他是弟弟,你比他大,得讓著弟弟才行。」在麗明的記憶中,她確實是那樣做的,因為只有凡事都讓著弟弟,母親才會對她有笑臉,才會把眼神停留在她身上幾秒鐘。
  • 「媽,我想結婚了」「不行,等你給弟弟買了房娶了媳婦再嫁」
    我有一個哥哥,一個弟弟,都說兄妹多的家庭都是很幸福的,但是我卻絲毫沒有感受到。因為我有胃病,一直從我小學的時候就反反覆覆的發作,讓我無法正常的學習,於是在小學我就開始輟學,外出打工。我們家庭的觀念就是有什麼好吃的一定要先給哥哥弟弟吃,媽媽說因為我是女孩子吃得少,不用跟哥哥弟弟爭。
  • 「老公,我弟弟一家三口去旅遊借2萬」無底線「扶弟魔」傷了婚姻
    很多道理他們不是看不明白,但就是一味的寵溺兒子,即使兒子已經把全家害得悽慘無比,小鳳的父母也不覺得兒子犯了多大的錯,總是說兒子小不懂事。小鳳的弟弟原來談了個女朋友,他對人家不好,三天兩頭對女朋友動手,把女孩打傷之後,對方找他們家要賠償,他爸媽沒有錢,就讓小鳳賠了8萬塊錢。
  • 說好和我作伴,弟弟一個電話,母親就不見了人影
    我叫戴瑩(化名),今年30歲,有一個三歲的兒子。老公的工作和收入都不錯,但就是有一點不好,那就是有夜班。以前他雖然有夜班,但下班就可以回家,可最近發生的一件事徹底打亂了我們的生活。老公在剛來單位的時候,認了一個師傅,一直對他很好,處處照顧他。
  • 我一個月回一次娘家,媽媽說:弟弟結婚了,以後少回來
    這個問題我問過自己很多遍,尤其是在我弟弟結婚之後的第三個年頭,我媽媽打電話告訴我,以後少回來娘家這邊,你弟弟娶老婆了,這邊已經是弟媳當家。聽到這些話,我很無奈但也不得不遵守,畢竟像我爸媽這種不算太富裕的家庭,在農村兒子能夠順利地討到老婆,他們二老是倍感珍惜的,生怕給他們小兩口造成麻煩。
  • 「為了幫弟弟攢彩禮,我嫁給了不愛的男人,1年後弟弟離婚」
    留言中有一個很奇怪的問題:我們曾經是初戀,卻沒有成為夫妻,3年前帶著遺憾分手。我嫁了人,他未娶。如今的我們還在懷念,我們還能不能在一起?看到留言,起初我以為這是一段充滿著愛恨糾葛的婚姻故事,沒想到她的故事更值得深思。對於女人而言,攤上這種事情也許是這輩子最大的悲哀。
  • 「我沒義務伺候你媽」「那你是不是也沒義務接濟你弟弟呢?」
    當夫妻關係締結的那一刻開始,他們就已經不是一個人在「戰鬥」了。有了分享幸福與喜悅的人,同時自己身上的責任也更重了一分。婚姻充滿了各種各樣的家庭瑣事,沒錢的人總是為了錢而發愁,有錢人也不是高枕無憂的。似乎人生從來沒有無憂無慮的時候,我們的生活中總要發生點什麼事,才能體現自己的價值,才有存在的意義。
  • 今天是媽媽的祭日,我們相聚在弟弟家,弟弟準備了一大桌的硬菜
    今天是媽媽的祭日,所以今天我與妹妹都到弟弟家去,按照啟東風俗,點柱香,磕個頭,化些銀子這也是啟東的風俗習慣,一般兒子做「祭日」,也就是啟東人說的「燒羹飯」,而女兒做「誕辰日」,啟東人說的「生日經」,在這一天,兄弟姐妹都會聚在一起,「羹飯」一般是6樣豆腐菜,再加盤紅燒肉,一盤紅燒魚。祭事完畢,然後才是我們聚在一起吃一頓。祭日的菜就不拍了,發些弟弟招待我們做的菜吧。人不多,還有一位姨妹也去了,9個大人,2個兒童,共11位。
  • 「給你弟弟一間店,不是外人」「對不起,我們不是慈善機構」
    一意孤行,奉行的是只要我們互相喜歡就行的原則。最後才在婚後的各種家庭矛盾中才幡然醒悟,認識到婚前了解一個家庭的必要性。阿強在婚前就是沒有仔細了解女方家的情況,導致婚後各種的不安寧。那個時候阿強一個人從外省過來打拼非常的不容易,開了一家小餐飲店。
  • 姐姐為弟弟殘疾,弟弟竟讓其滾,身價百萬後她把弟弟送進了監獄!
    王大伯一個閨女,一個兒子。閨女叫王桂蘭,兒子叫王振超。王大伯一個人既當爹又當媽的拉扯兩個孩子,生活過得十分艱辛。可是不幸的是,王大伯竟然得了不治之症,最終撒手人寰,只留下了王桂蘭和王振超姐弟倆相依為命,臨死前王大伯拉著閨女手,流著淚把兒子交託給了女兒。
  • 媽媽四套房給弟弟,她生病我讓賣房治病,弟媳一番話媽媽淚崩
    01 我家裡有兩姐弟,我是老大,下面還有個弟弟。前幾年我爸爸因病去世了,留下我媽和我們相依為命。後來我和弟弟陸續結婚成家,媽媽就跟了弟弟弟媳一起生活,順便照顧他們的生活。後來弟媳有了孩子,媽就一直幫她帶孩子,從未間斷過。 雖然媽對我不錯,但是在她農村人的保守思想裡,只有兒子是傳宗接代的,所以她所有的財產也全留給兒子。後來娘家拆遷分了四套房子,媽媽沒有過問我的意思,就全都給了弟弟。我知道後,跟他們鬧也無濟於事。
  • 嫁人莫嫁媽寶男,娶妻不娶伏地魔
    媽寶男,顧名思義,就是無論長的再大,也是媽媽面前的一個寶貝,要寵著,慣著,永遠依賴媽媽;在他們的世界裡,媽媽說的就是對的,自己和妻子都要無條件服從;而伏地魔,應該是扶弟魔,一個不顧自己死活,永遠犧牲自己,扶持幫襯家裡弟弟的,為自己的原生家庭奉獻一生的好姐姐;其實是原生家庭傳統觀念毒害的受害者;
  • 「他是我親弟弟,我幫幫他怎麼了!」「那好吧,離婚!」
    媽寶男有專屬媽寶男的口頭禪,扶弟魔也有她們專用的句子。楊陽與妻子結婚一年後,發現妻子三天兩頭往娘家跑,問其原因竟是父母要下地幹活怕弟弟在家害怕,才打電話讓女兒回來照看。楊陽聽後沒忍住吐槽:「他都20歲了還怕個球啊!」妻子直接瞪眼不許他這麼說。
  • 李小鵬兒子的名字 奧莉弟弟奧利奧
    李小鵬兒子這幾個字眼突然就上了熱搜,相信看過爸爸回來了的朋友應該對他不陌生。爸爸回來了前兩季都有他。事情是這樣的,六月一號當天,李小鵬和其妻子安琪一起帶著兒子女兒接受採訪,在採訪過程中,奧莉弟弟的名字也曝光了。沒錯就是網友們開玩笑的奧利奧。
  • 為了幫弟弟還債,老公要和我離婚
    據我母親講,當時生我弟弟是正好趕上計劃生育,為了交罰款把家裡值錢的東西都賣了。在我十歲那年父親又得喉癌撒手人寰了,本來就不富裕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處理完父親的後事,有件事我記得非常清楚,那時候天熱,我和弟弟想花兩毛錢買一塊冰棍吃,可是當時我們家連兩毛錢都沒有,我和弟弟還有母親我們娘三抱頭痛哭!從小的貧窮讓我立志長大一定要出人頭地,好好掙錢,孝順母親絕不讓她在吃苦受罪!
  • 92歲的林婆婆得知弟弟過世 很久很久都沒有說話(圖)
    電話那頭傳來王女士激動的聲音,「之前,有個同村人來傳話,說是臺灣那邊親戚來的消息,問我們家是不是有個親人在臺灣當兵的,叫林興祥,已經去世了,昨天再一看報紙上登的,那肯定就是了。」  王女士告訴記者,婆婆叫林根娣,今年已經92歲了,上面還有個大姐,叫林英娣(音),已經去世多年,林興祥是最小的弟弟。
  • 一個現實版「樊勝美」的無奈:誰願意娶我們這樣的「鳳凰女」
    我有一個網友苗苗,她說:「我好像沒有一天是為自己活著,每天都在拼命掙錢,家卻像個無底洞,怎麼也填不滿,讓我有種被拽入深淵的感覺。」她就是現實版的樊勝美。苗苗再有兩個月就32歲了,大學畢業後就開始一個人在大城市裡打拼,從月薪三千,到現在的月薪一萬五,早已翻了好幾倍。
  • 老父親忠告「3種家庭的女兒不能娶」,兒子一意孤行,被現實打臉
    我們常說「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其實男生也怕娶錯老婆。妻子是一個家庭的核心,可以說妻子怎麼樣,這個家庭就怎麼樣,所以男生在找另一半的時候也要謹慎選擇。
  • 「你媽在家沒事做,來照顧俺媽咋了」「俺家人不能全當你家保姆」
    可能很多女人結婚之後就會覺得婆家是自己的另一個家了,為家人付出都是應該的,所以這些女人就會一心的為婆家付出,從來都不考慮自己的想法,覺得累點苦點無所謂,只要家人們開心就行了,但是你們這樣想,婆家人是怎麼想的呢?你把他們當成是一家人看待,他們把你看成是一家人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