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泥,也叫佐餐泥。在寶寶輔食系列中,它不像米粉米糊主要輔食那麼不可或缺,但也是日常可給寶寶添加的輔食種類之一,所謂「佐餐「。
預包裝果泥免去了自製果泥的繁瑣,直接開袋即吸,不管在家還是出門,都很方便。泥糊狀的果泥寶寶容易吸收,各種水果混搭,味道酸酸甜甜的,寶寶也愛吃。
這一期,我們來開始寶寶果泥的評測。本次評測同樣分【上篇】和【下篇】,【上篇】,主要是解決幾個疑問:
1、寶寶什麼時候開始吃果泥合適?
2、給寶寶吃果泥會不會攝入很多糖?市面上這些果泥哪些會「更健康」一些?
3、市售的果泥有哪些宣傳噱頭?挑選果泥的時候要注意些什麼?
4、有機果泥是不是更好更安全?
Part 1 什麼時候吃果泥好?
水果作為寶寶輔食添加初期開始嘗試的食物之一,根據中國營養學會制訂的《中國7-24月齡嬰幼兒平衡膳食寶塔》推薦,7-12月齡寶寶每天需要水果25-100克。
因為輔食剛開始都要從液體狀、泥糊狀,慢慢地過渡到粒狀、塊狀,所以,剛開始給寶寶攝入水果的方式,最好就是餵食果泥。
相比成塊的水果或水果汁,果泥介於二者之間,方便寶寶食用的同時,富含果膠和纖維素,能促進寶寶消化系統的健康,潤腸通便,預防寶寶便秘。水果中豐富的維生素C還能促進寶寶更好地吸收鐵這一重要營養素。
專門針對嬰幼兒的果泥需要遵循強制性的國家標準——《GB10770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嬰幼兒罐裝輔助食品》,按罐裝輔食定義:食品原料經處理、灌裝、密封、殺菌或無菌灌裝後達到商業無菌,可在常溫下保存的適於6月齡以上嬰幼兒食用的食品。
也就是說,從6個月開始,寶寶就可以開始接觸果泥了。
目前,絕大多數果泥產品都建議6或7月齡以上嬰幼兒食用,但也有極個別建議4月齡以上,比如,義大利進口品牌美林(Mellin)1款果泥,以及英國進口品牌艾拉廚房(Ella'skitchen)的3款果泥就宣稱「適合4月齡以上」。
美林( Mellin)1款果泥
艾拉廚房(Ella's kitchen)3款果泥
的確,輔食添加最早可於4月齡開始,但考慮到消化吸收,以及容易引起食物過敏的問題。所以,笨爸爸建議,少量給寶寶嘗試「味道」可以,但最好還是6或7月齡以上再吃果泥。
等寶寶稍大一點之後,可以吃小塊的水果,更能鍛鍊寶寶咀嚼能力,但同時要注意寶寶的吞咽哽塞風險。
此外,笨爸爸瀏覽發現,有兩款果泥建議36月齡以上寶寶食用,分別是嘉寶藍色裝系列果泥和法優樂(Pompotes)兒童水果泥。
其中,嘉寶藍色包裝該系列果泥在京東上的累計評價達到188萬+,遠超其他果泥產品。該產品詳情介紹末尾有提到,該系列果泥直接添加了維生素C,不屬於我國規定的嬰幼兒輔助食品範圍,但在原產地歐洲又符合當地嬰幼兒食品標準,是可以給寶寶食用的。
很多水果中都含有維生素C,但「含有「和」添加「是兩個概念。前者是原料中直接含有,後者是額外添加進去的。
按照果泥國家標準,像這種為了增加果泥的營養成分而加入到果泥中的營養素——維生素C應該符合我國食品營養強化劑國家標準GB14880的規定。
根據該標準,維生素C可添加在果泥中,要求使用量為50mg/kg~100mg/kg,但並沒有針對嬰幼兒果泥做具體的說明。
另一方面,嘉寶藍色裝果泥在其配料和營養表中均未寫明維生素C的含量,故無法確切得知該果泥中的維生素C到底有多少。
如果按使用量範圍做粗算,一袋90克裝的嘉寶藍色裝果泥含維生素C 應該在4.5mg~9.0 mg之間。參考《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0.5~1歲寶寶維生素C每日攝入量標準為50mg,1~4歲寶寶為60mg。這樣看來,正常情況下,嘉寶藍色裝果泥中的維生素C含量是6~36月齡寶寶能承受的,倒不必擔心。但如果已經從其他渠道攝入了很多的維C,則需要注意一下。
而法優樂則是在商品介紹下面的信息欄寫有適用年齡:36個月以上。至於成分配料和營養成分很難從網購平臺上清楚獲取,因為是法國進口食品,建議大家拿到手後認真看下標籤信息再次確認;嫌麻煩的就直接避開選購該產品。
果泥大多數是混合口味,也有單一口味的,比如小皮、方廣、喜寶、咕咕好味、禧貝、美林、艾拉廚房等這幾個品牌果泥,有單一的蘋果泥或西梅泥。
按照輔食添加原則,建議從單一口味且常見的水果(比如蘋果、香蕉過渡到西梅、藍莓)開始,一種種給寶寶試,循序漸進,不僅能讓寶寶熟悉不同水果的味道,還能清楚地知道寶寶對哪種水果更適應或者更喜歡。
另外提醒寶媽們買進口果泥一定要以實物為準。比如,下面這款咕咕好味的嘎拉蘋果泥,在網購平臺上顯示的的營養成分表數據,和產品包裝標籤上的成分表數據是不一樣的,商品頁能量宣稱「152kJ」,但實際是230kJ。
Part 2 這些果泥存在「高糖」隱患
今年3月份,德國最權威的第三方檢測機構——德國商品檢測基金會(StiftugWarentest)對德國本土在售的27款果泥進行過果泥成分評價。
他們發現,這些果泥平均100克含有11克的糖(總糖),這幾乎接近經典款可樂的糖分。按1克糖可產生4千卡熱量計算,這些果泥的糖分可產生約44千卡的熱量。有些德國果泥的糖分甚至更高,達到100克果泥含16.5克糖的情況,相當於5塊方糖了。
那麼,問題來了,吃果泥會不會造成寶寶糖攝入過多而有健康風險?
世界衛生組織2019年基於歐洲部分國家嬰兒輔食含糖量過高的現狀,給出了明確且嚴苛的建議:禁止3歲以下嬰幼兒輔食中添加游離糖。游離糖也就是額外添加到產品中的糖,比如常見的白砂糖、方糖、冰糖、蜂蜜、糖漿,甚至是果汁中天然存在的糖。
之所以會點名果汁中天然存在的糖,是因為不同於水果中的糖大部分被一層植物細胞壁包裹起來,果汁在生產加工過程中,植物細胞壁被破壞,裡面的糖被釋放出來,更容易被人體消化吸收,導致血糖指數升高速度較快,過量攝入寶寶會發胖或長齲齒。長期食用會養成寶寶嗜糖的習慣。
而果泥在加工過程中,雖然也存在破壁釋放游離糖的過程,但由於還保留了膳食纖維成分,進入腸道較緩慢,避免了一次性吸收過多糖分。且維生素C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留。但是,目前很多果泥產品並非純果泥,比如,亨氏、方廣、喜寶、禧貝、美林等所有或部分產品系列都或多或少使用了果汁(濃縮果汁)成分,可能存在「高糖「隱患。
這些使用了果汁成分的果泥,有些可以直接從產品名裡面獲知,比如帶有「果汁泥」三字的亨氏果汁泥和方廣果汁泥系列產品;有些則要看配料表。
為了避免寶寶攝入糖分過多,笨爸爸專門整理出了一份配料中使用了果汁的果泥產品,如下表所示。
這裡要排除配料表中的濃縮檸檬汁,這是果泥普遍最後會加入的果汁成分,含量極低(<0.5%),並不組成果泥的主要配料。笨爸爸判斷,它是用來調節果泥甜酸度的,對果泥儲存也有一定的幫助。
除了避免果泥中使用果汁成分,寶媽們還可以選擇低糖含量的水果成分。比如,莓類天然含糖更少:100克藍莓含糖6克,樹莓和草莓5克。而葡萄和香蕉含糖量高,每100克分別含糖16克和12克;蘋果也含糖較高,每100克含糖10克。
如果還是擔心含糖量過高,可以選擇加有蔬菜的混合果泥,因為蔬菜的糖分相對更低。比如,豌豆100克含糖1.3克,胡蘿蔔4.7克。
而且選擇纖維含量高的果泥,對寶寶腸胃蠕動和消化有更大的幫助。以下是笨爸爸找到的天然含膳食纖維較高的水果名單,寶媽們可以參考選擇。
Part 3 「0添加」賣點更多是噱頭
很多果泥會宣稱產品「0添加」,包括不添加白砂糖、鹽、色素、香精、防腐劑、水。
1、防腐劑。
作為寶寶輔食,果泥「0添加」確實更好。從現有的技術條件來說,笨爸爸認為,做到「0添加」對企業不難。比如,不添加防腐劑,因為果泥在加工過程中採用的巴氏殺菌技術,可以極大程度地殺滅有害菌,完全無需添加防腐劑。但要注意保質期。
2、色素和香精
而色素和香精,因為常見的這些水果本身天然的顏色和味道是我們能接受的,所以大部分的果泥產品都不會添加。不過,笨爸爸發現亨氏(Heinz)果汁泥有兩款產品使用了食用香精,不建議小寶寶食用,容易影響寶寶對天然食物的感知。
3、鹽。
其實,果泥中一般不會加鹽。鹽屬於果泥國標規定不應添加的成分。有些果泥產品雖然在營養成分表中列出了鈉的含量,但含量極低,應該是配料中天然含有的,並非後期添加。
比如亨氏混合蔬果泥套餐、小皮、方廣、咕咕好味、艾拉廚房均在其營養標籤上列出了每100克果泥中鈉的含量。個別果泥的鈉含量高一點,達5.2mg/100g,但遠遠低於罐裝輔食規定的總鈉含量不超過200 mg/100g。
4、水。
嘉寶綠色裝、法優樂、方廣、亨氏超金果泥等果泥產品有宣稱不添加「水」,但笨爸爸也發現,亨氏混合蔬果泥、亨氏果汁泥、喜寶等果泥產品未宣稱,且在配料中寫明了使用水。
由於果泥原料多使用的是果漿或濃縮果汁成分,加水應該是還原100%果汁在濃縮過程中失去的天然水份等量的水,恢復具有原水果果肉的色澤、風味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所以,加水是工藝允許做法,並不用在意有沒有零添加水。
Part 4 買有機還是非有機?
宣稱「有機」的果泥不在少數,比如嘉寶(綠色裝)、小皮、喜寶、咕咕好味、禧貝、艾拉廚房等6款銷量靠前的有機果泥,其中以歐盟進口為主,個別兩款是美國和英國進口。
除了美國進口的禧貝果泥執行的美國有機標準,英國進口的艾拉廚房宣稱來自歐洲有機農場,其他4款果泥都有提到獲得歐盟有機認證,其中,喜寶和咕咕好味更是持有有機雙認證或三重認證。
先說說拿到這些果泥後,怎麼判斷它們是不是真的有機?直接看包裝上面是否有下面這些有機標誌,這是有機食品必須有的。而看包裝上面的字有沒有「有機」兩字,是完全沒有用的。
(從左往右分別是:中國有機產品認證標誌、歐盟有機認證標誌、美國USDA有機認證)
有機果泥好在哪裡?跟口感和營養沒多大關係,主要跟農殘有關。
來自美國民間非營利環保機構——美國環境工作組(EnvironmentalWorking Group,以下簡稱EWG)連續16年對市面上最常見的46種新鮮果蔬的農藥殘留量進行的「骯髒」程度前12種果蔬排名中,在近3年裡,草莓連續三年處於最髒果蔬名單的榜首,緊接著其他水果是油桃、蘋果、油桃、葡萄、水蜜桃、櫻桃、梨。
現在市面上的果泥多以西梅或蘋果或各種莓類(黑莓、草莓、藍莓)為主要果泥成分,再混合其他水果。對此,考慮到水果農殘問題,笨爸爸建議含有上面提到的草莓、蘋果、梨等「最髒水果「的果泥,最好優先選擇有機的。
當然,具體農殘情況,跟具體產品的原料把控程度有關。
有機果泥100克的平均售價在20元以上,相比非有機果泥會高出1-4倍的價格。比如,最貴的嘉寶綠色裝一袋90克30元,銷量好的另一款非有機果泥亨氏果汁泥一袋120克7.80元,之間價格差4倍多。大家看自己的錢包決定。
好了,以上,就是關於果泥選擇中需要注意的一些問題。再簡單的歸納總結一下:
1、寶寶6個月之後可以逐漸接觸食用果泥。建議由單一口味到多口味的添加。
2、寶寶果泥雖然不屬於高游離糖產品,但也要注意糖攝入的問題,要注意配料表中含有「果汁(濃縮果汁)」的產品。
3、果泥產品「0添加」更多是一種市場營銷上的噱頭,其實大部分產品都不添加。
4、買有機還是非有機,建議看看水果的種類,有一些水果種類,有機的農殘概率可能會更低。
而一些肉眼看不見的問題,在【下篇】中,笨爸爸將會選擇銷量比較高的一些果泥產品,進行具體的測評,給大家推薦更值得選的果泥產品,敬請期待。
好了,本期就到這兒了。如果你覺得文章有用,還請多多轉發支持!
如果你有任何問題想諮詢,歡迎留言,笨爸爸將為你單獨解答。
歷史回顧
1、32款國行版奶粉全面評測
2、38款國產奶粉全面評測
3、愛他美五大版本奶粉全面評測
4、美素佳兒23款奶粉全面測評
5、美贊臣33款奶粉全面測評
6、a2奶粉全面評測
7、66款奶瓶&奶嘴測評
8、寶寶防曬霜大測評
9、寶寶驅蚊產品大測評
10、22款寶寶米粉評測
11、13款寶寶維生素D評測
12、20款拉拉褲評測
.......
請在不同欄目中查看,或在後臺輸入相應關鍵字查詢。
歡迎關注「寶寶評測」。7年商品對比檢測經驗,不投機取巧,用科學理性的笨方法提供靠譜的消費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