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絨服是備受消費者青睞的保暖服裝,然而市場上羽絨服質量良莠不齊,有的根本不含羽絨。本期《生活實驗室》就讓記者帶著你到質監部門去看一看,不同質量的羽絨服究竟有何區別,你自然也就清楚該如何選購羽絨服了。
實驗時間:
2012年11月23日
實驗地點:
陝西省纖維檢驗局紡織品毛絨科
實驗人員:
纖檢局紡織品毛絨科檢測人員、記者
樣品介紹及檢測結果
1號樣品
介紹:咖啡色男童長款羽絨服,購於西大街某大型商場童裝櫃檯,價格598元
結果:含絨量90%,與標牌相符
2號樣品
介紹:藏藍色羽絨服,購於西門附近某大型超市,價格49.9元結果:標註含絨量11.7%,其實填充物為100%粉碎白鴨毛,含絨量為0,判定為填充物不合格,不應該稱為羽絨服
3號樣品
介紹:粉紅色小童羽絨服,購於子午路附近一小型童裝店,價格130元結果:含絨量90%,與標牌相符
4號樣品
介紹:黃色羽絨背心,購於邊家村附近一市場,價格29元
結果:填充物為100%羽毛,經檢測填充物為100%粉碎羽毛,與標牌相符,但含絨量為0,不應該稱為羽絨服
實驗過程
1.眼觀:衣服是否蓬鬆有無鑽毛
將4件衣服平鋪在桌面上。1號樣品顯得較厚比較蓬鬆,標註較為清楚,有執行標準、等級等,安全類別B類,填充物為90%白鴨絨,充絨量129克。
3號樣品標註填充物為100%鴨絨,含絨量為90%高絨,安全類別C類。
2號樣品標註填充物為白鴨毛,含絨量11.7%,安全類別C類。
4號樣品標註填充物為100%羽毛,安全類別C類。比較來看,2號、4號樣品看起來比較瓷實,無蓬鬆感,衣服有鑽毛現象。
2.手摸:厚不厚裡面有無硬杆
1號樣品較蓬鬆,摸起來感覺填充物絨絨的,較厚;3號樣品內膽手感稍次,感覺羽絨含量不多,較薄;
2號樣品摸起來較瓷,能明顯感覺到裡面有硬杆;4號樣品手感也較瓷,明顯感覺到裡面有硬杆。
3.按壓:看回彈時間長短
分別用手按壓樣品,記錄樣品回彈時間。品質越好的羽絨,回彈所需時間越長。在使用相同力量按壓後,1號樣品回彈需要2分20秒,3號樣品1分30秒,2號樣品5秒;4號樣品4秒。
4.剪開:看填充物有沒有絨
檢驗人員分別剪開4件樣品內裡,取出填充物。能夠看到,1號、3號樣品填充物手感柔滑,能夠看到有完整的絨,2號、4號樣品填充物手感較「柴」,幾乎看不到完整的絨朵。
5.清潔度檢測:羽絨雜質多易吸附細菌
生產企業在羽絨清洗加工時,往往會加一些芳香劑和滅菌劑,這些都會影響到羽絨的清潔度。如果購買的羽絨服有白印,說明羽絨沒有洗滌乾淨。羽絨清潔度不過關,會傳染一些疾病。
檢測方法:在試管中放入10g羽絨樣品,加1000ml蒸餾水,然後放在振蕩器上振蕩。半小時後,將過濾後的液體倒進量杯式器皿。該器皿瓶底有一個黑色十字刻度,將量杯邊的膠皮管慢慢地向下放,瓶內液體緩緩排出,直到能清晰地看到瓶底的黑色十字。這時,可以看到刻度為600mm。這說明該產品的清潔度是600mm(清潔度也叫透視度,是羽絨清洗等行業的專有名詞,單位是毫米)。
根據國家標準,羽絨的清潔度不得低於450mm,清潔度越高,說明羽絨含的雜質越少。羽絨雜質多,一方面說明羽絨水洗不乾淨,另一方面說明羽絨易吸附細菌。
實驗結果:4件樣品清潔度全部符合國家標準規定的不得低於450mm。
6.含絨量檢測:超過50%才能稱羽絨服
含絨量與羽絨服保暖性有直接關係,具體指填充物中有多少羽絨。只有含絨量超過50%,才能稱為羽絨服。
這個指標需要檢驗員精挑細選,在明亮的燈光下,在白乎乎的混雜著羽絨、羽毛的填充物中,檢驗員小心翼翼地用鑷子挑揀著每一根羽絨(也叫絨朵)。絨朵好像一朵朵白色的「蒲公英」,每個絨朵之間的絨須相互交織,將暖空氣留住(各樣品檢測結果見左側圖說)。
實驗結論
1號樣品合格,含絨量與標註相符,並明確標註充絨量,標註齊全,清潔度達標,手感蓬鬆,按壓後回彈時間長,說明羽絨質量較好;2號樣品不合格,標註與實際不符,實際含絨量為0,不算是羽絨服,更應該稱之為羽毛服,屬於「魚目混珠」;
3號樣品未標註充絨量,只標註含絨量,標註不全,不符合國標要求;
4號樣品未標註含絨量,實際含絨量也為0,雖然不是羽絨服,但在標註時也未「打腫臉充胖子」,就是稱自己為「棉服」。
據此看來,大型商場購買的品牌產品質量相對有保障,而超市、集貿市場中價格太過便宜的羽絨服質量不靠譜,多是羽毛服,保暖性不佳。
質檢報告
羽絨服質量不合格多是因含絨量不夠
2006年,西安市質監局對市場上的羽絨服產品進行了質量抽查,結果合格率僅佔50%,主要問題是填充物含絨量不夠。2011年1月,西安市質監局對市場上銷售的羽絨服進行抽檢發現,近四成羽絨服仍存在含絨量不夠的問題。
質檢人員介紹,羽絨是羽絨服的填充物,它是絨和毛片(羽毛)的混合物。含絨量越高,羽絨質量越好。而有的羽絨服中根本不含絨,純粹由毛片(羽毛)或其粉碎物構成。而絨又是由絨朵和絨絲構成,絨朵佔絨含量百分率是表示絨朵的含量高低,按標準規定應≥90%。這些都直接影響羽絨服的手感、蓬鬆性和保暖性。
據陝西省纖維檢驗局紡織品毛絨科科長陳武成介紹,市場上羽絨服質量比較集中的問題是含絨量與標識不符,存在以次充好的情況;還有就是標註的充絨量與實際不符,表現為實際充絨量少,保暖性打折。前幾年存在羽絨服鑽毛嚴重的問題,近幾年隨著工藝和面料質量的提高,此類投訴有所下降,但價格低、質量差的羽絨服仍存在此問題。
據了解,國家標準對羽絨服的標識有嚴格的規定,需要標明廠名、廠址、產品名稱、產品等級、成分、含絨量、充絨量、絨毛類別、執行標準、安全類別等。消費者在選購時,首先要仔細閱讀服裝標識,了解羽絨服的相關信息。
市場調查
羽絨棉其實並沒羽絨
記者在市場走訪中發現,一些羽絨服的標識比較混亂。在西安市太白路一服裝市場和周邊幾個童裝小店,記者發現有標識為羽絨棉的兒童「羽絨服」,價格相對低一些,摸起來軟軟的,但摸不到羽絨的細杆兒。還有的標註為「高絨」,但填充物到底是什麼,並未明示。
據陝西省纖維檢驗局紡織品毛絨科科長陳武成介紹,高絨是一種俗稱,就是含量90%以上的羽絨,但它並不是規範的標識,標註高絨的同時還必須標明含絨量,否則就是不合格的。而羽絨棉實際上就是纖維棉,不是棉花,和羽絨也沒什麼關係,具有一定的保暖性,但比羽絨的保暖性要差很多。還有些羽絨服標的是羽毛,其實就是毛片,保暖性要更差一些。按照國家標準規定,只有填充物含絨量在50%以上的才能稱之為「羽絨服」。
業內爆料
填充料不同 成本相差數十倍
記者聯繫安徽省合肥市一家羽絨批發企業得知:90%水洗白鴨絨批發價每公斤300元,含絨量最低的50%普通白鴨絨每公斤150元,50%的灰鴨絨也是每公斤150元,而鴨毛片為每公斤12元。大朵鵝絨每公斤800元,普通90%鵝絨每公斤720元,鵝毛片好一些的每公斤40元,最便宜的每公斤10元。
據介紹,一般中長款的女士羽絨服,填充鴨絨的,鴨絨填充量在150克到200克之間。按照該企業報價,中長款女士羽絨服90%鴨絨含量的填充物成本在45元到60元,50%含絨量的成本在22.5元到30元。如果填充的是鴨毛片的粉碎物,填充物的毛片成本只有1.8元到2.4元。如果用的是鵝毛片的粉碎物,好一些的毛片成本只有6元到8元,最便宜的毛片成本只有1.5元到2元。
生活提醒
選購羽絨服記住六個字
看 看標籤,羽絨服含絨量以70%及以上為宜;看面料,上面有無鑽絨、鑽毛,製成品各部位充絨是否均勻。
壓將羽絨服放鬆鋪平,讓其自然回復,一般是2分鐘至3分鐘。再用手按壓羽絨服,隨即將手鬆開,看羽絨服是否能很快回彈起來恢復原狀。回彈快、回彈度高,說明填充的羽絨質量較好。
摸 用手摸捏羽絨服,如手感柔軟又有完整的小毛片則為好產品。
揉 用雙手揉搓羽絨服正反面,僅有少量絨絲或毛片從縫線中鑽出是正常的。
掂 掂一掂羽絨服的重量。重量越輕體積越大,說明含絨量較高,質量較好。
聞 如氣味明顯刺鼻,說明水洗羽絨加工過程中洗滌有問題,可能含有致病菌。
小寶寶最好別穿羽絨服
陝西省婦幼保健院兒科醫生李鳳俠提醒說,小寶寶最好別穿羽絨服,尤其是價格低廉的羽絨服。因為羽絨原毛在收集、貯存和加工生產過程中都可能造成細菌汙染和繁殖,如果羽毛羽絨未清洗乾淨,導致微生物含量超標,容易引發人體呼吸道、腸道疾病以及皮膚過敏、瘙癢等症狀,同時羽絨服在受潮或洗滌不當後也會發出難聞的異味。而小孩子好動易出汗,自身溫度調節能力較差,最好穿透氣會「呼吸」的棉質衣服。記者 李琳 張莉/文
聲明:凡註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即與東方網聯繫,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並做處理。
電話:021-608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