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碧到死也不知,甄家女孩都從玉,為何偏偏甄嬛的名字中沒有呢?
中國是一個具有幾千年歷史的國家,在其中有兩千多年都是出於封建制度下,誕生了很多不好的產物,比如太監、男尊女卑的傳統觀念、皇權、閉關鎖國的政策等等,在一定程度上束縛了社會文明的發展,這都是中國歷史發展過程中必須經歷的。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物質基礎的提高,人們逐漸的把歷史搬到了熒幕上,很多歷史故事重現在人們眼前,今天小編要給大家說的是關於清朝題材的電視劇《甄嬛傳》:浣碧到死也不知,甄家女孩都從玉,為何偏偏甄嬛的名字中沒有呢?
甄嬛作為官小姐,到了年紀就要參加皇宮的選秀,在選秀的時候,皇上故意問甄嬛名字中的嬛是哪個字,甄嬛回答說「嬛嬛一嫋楚宮腰」,皇帝隨即就笑了,讓甄嬛抬起頭來,當皇帝看到神似純元的甄嬛時,突然就怦然心動了,甄嬛順利進宮。
說到甄嬛這個名字,這其實是有講究的,在甄家,女兒都要從玉,比喻甄玉嬈、甄玉隱,也就是浣碧,那麼為何甄嬛不叫甄玉嬛呢?在皇帝把浣碧賜給果郡王之後,甄嬛就讓皇帝把浣碧的名字加入族譜中,還要給她娶一個甄家的名字,內務府把擬定好的名字送到甄嬛面前的時候,甄嬛讓浣碧挑一個名字,浣碧還問送名單的太監,為何從玉不從女?太監說自己只是按命令做事。
浣碧當時挑選的名字叫玉隱,暗含浣碧隱忍這麼多年的日子,這也是浣碧甘願屈居長姐之下的忠心,那麼你知道為何甄嬛中沒有玉嗎?這在原著中提到了,甄遠道曾跟甄嬛說:爹喚你一聲嬛兒,眼中已有老淚,你雖然才15歲,但從小就有主張,你在7歲的時候,就跟我說嫌棄自己的名字玉嬛不好聽,說尋常人家女子中都有玉字,硬生生的就不想要這個字。
這樣說來大家應該就明白了,甄嬛原名就是叫甄玉嬛,只不過甄嬛自己是一個有主見的人,認為這個名字很俗氣,於是就跟自己的父親說改名字,那時的甄嬛才7歲,這麼小的孩子就知道更改已定的事情,真是難能可貴啊,其實小編最佩服的是浣碧,為何呢?
浣碧跟甄嬛是同父異母的姐妹,只是因為自己的母親是罪臣之女,無奈之下只能在甄府做丫鬟,當甄嬛進宮受寵後,一心想要飛上枝頭變鳳凰的浣碧想勾引皇上,但是被皇上的一句諷刺戳中了浣碧的內心,後來在哭泣的時候被果郡王調戲,深深的愛上了果郡王,後來為了嫁給果郡王,不惜讓甄嬛和果郡王處於危險中,浣碧挺身而出解圍,最後如願嫁給了果郡王。
或許很多人認為浣碧是一個有心機的女人,但是在小編看來,這只不過是浣碧為自己人生來做爭取,如果自己不這樣的話,母親不會因為自己的成功而進入甄家,自己一輩子只能是丫鬟,這其實也是在為自己努力和爭氣,小編佩服甄嬛的這種隱忍。大家怎麼看?
註: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