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瀛閣是東京大學文學博士、原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外國人研究員、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湖北省政協委員、湖北省留學人員聯誼會執行會長兼秘書長曾支農的個人收藏館。主要收藏與中國文化有傳承關係、完整體現日本文化風貌的「茶道」、「香道」、「書道」、「花道」以及酒文化相關歷史物件。其中,尤以日本老鐵壺、文房四寶以及古代字畫彌足珍貴!充分顯現曾支農博士作為專家型收藏家的獨到眼光和淵博學識。
東瀛閣是展示日本古代文玩的陣地,也是探尋中日文化淵源的講堂,同時還是促進中日交流和友好往來的窗口。在這裡可以品日本綠茶、聞日本檀香、鑑日本鐵壺、賞日本字畫、聊日本文化。於休憩中感受中日文化交融的魅力!
午夜12點,報時鐘響起,城市的一隅,屬於一家食堂的時間開始了。菜譜只有豬肉套餐,但你想吃的都可以點。這就是老闆的經營方針。
一道菜,一段只屬於自己的故事,笑聲哭泣,愛情友誼,分享獨醉在每晚的午夜後至凌晨7點。帶有獨特回憶的那道心頭好是那番別樣的滋味,「情」向來是美食至高無上的最美調味劑。在食物的香氣裡,在深夜特有的幽靜和食堂內的嫋嫋暖意間,一出出充滿人情味的故事被娓娓道來。有悲有喜,暗合著食物的酸甜苦辣。人生百味,盡在這四方食堂間。
這是日劇《深夜食堂》,小林薰飾演的飯店老闆,一邊煮著每日的豬骨醬湯,一邊用畫外音向觀眾娓娓道來。待他收拾停當,掛上營業招牌在廚師位置抄手站立,一身藍黑色和服襯著滄桑深沉的面容,左眼殘留一條駭人的傷疤,迎接乘著夜風而來的客人。略帶暗黃灰舊的食堂內景,日式的方形桌臺將他圍在裡面,客人緊密地坐在狹小的空間。料理是熱的,人心是暖的,日本平民普通而又不尋常的生活就這樣展開......
看慣了《舌尖上的中國》的深沉雋永,每一道菜都有值得一說的起源,不容忽視的文化和精雕細琢、工序繁複的做法,這部非紀實類的《深夜食堂》卻出乎意料地深深刺激了觀眾的味蕾,及對生活情趣的嚮往。料理的簡單,讓小編這個並不怎麼下廚房、沾油煙的人,對柴米油鹽、鍋碗瓢盆產生了親近感,不再覺得是那樣遙不可及與望而生畏的東西。本來嘛,食物與生活有著相同的本質,去繁從簡,清淡自然才是真。
《深夜食堂》類似一部生活的小品,每集講述一兩道菜,引出一段關於這道料理的小故事,為了愛,為了夢想,為了尋找,為了感恩,為了等等等等。故事不長,但是卻不膚淺。故事不驚天動地,卻能讓你微笑著掩不住淚痕。
當然,這部以食物為線索的劇,怎麼能少了美食呢?每一集一道不同的美食,伴隨著一段故事,在這愈見寒冷的冬日,為這世間帶來絲絲暖氣。紅色香腸、貓飯、茶泡飯、牛油拌飯......有些料理簡單地令人難以想像,但卻散發著難以抗拒地香氣,蕩漾在片中的客人臉上,流淌進被世俗生活傾軋傷害的觀眾內心,深藏的苦悶就這樣悄悄地被撫平,被治癒。
紅色香腸
貓飯
茶泡飯
牛油拌飯
一碗熱氣騰騰的白米飯,中間放上一小塊牛油,用米飯將牛油蓋住,靜靜地燜30秒鐘,牛油會漸漸融化在飯裡,這時候,滴上幾滴醬油,只要一點點,一點點......然後,放進嘴裡輕輕嚼著,慢慢品味。嘗到了麼?這就是生活的滋味。
這部片子改編自安倍夜郎的同名漫畫,只是一部非常小製作的劇集。請來的沒有當紅偶像,大片導演,卻都是絕對有分量的老戲骨和老導演。片子具有相當的格調和相當的水準,蘊藏著創作者對人生深刻的感悟。一個鏡頭一句臺詞都是那樣恰到好處,富有節奏感,帶著點日本人的幽默以及他們骨子裡的悲涼。小林薰的演繹頗有章法,像一個穿針引線地靈魂,將瑣碎的生活與簡單的美食連接在一起,時而投入,時而跳脫,參與著客人們的生活,也滿含悲憫地審視著世人的苦樂。
就是這樣一部小成本的精良之作,《深夜食堂》在播出以後獲得了日本、中國、韓國觀眾的廣泛好評,如果說它以料理取勝,勾起了日本觀眾的集體記憶,那麼中國和韓國觀眾的喜愛卻是因為它其中包含的對人生的體會和對生命的熱愛。也許就是它的真,它的簡,它的純淨,打動了被喧囂世界累壞了的那顆心。
編輯:王 帥
編審:向丹丹
來源:網絡整理
曾支農(東京大學文學博士)
東京大學文學博士、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湖北省政協委員、湖北省留學人員聯誼會執行會長兼秘書長、馬上走俱樂部創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