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非物質文化遺產館:650件非遺瑰寶多項珍品近乎絕版

2020-12-18 東南早報

泉州僑鄉體育館內的泉州非物質文化遺產館現已改建完工,正在加緊布展,截至目前已有650多件非遺珍品布置完畢,即將在這座面積約8500平方米的新館與觀眾見面。泉州非遺館將於「海藝節」期間正式開館,並迎來投用後的首個展覽——第二屆海上絲綢之路非物質文化遺產展。

泉州非遺館將展出泉州48個非遺項目650件展品

泉州網11月20日訊(記者 李波玲 張素萍 吳嘉曉 文/圖)泉州僑鄉體育館內的泉州非物質文化遺產館(簡稱「泉州非遺館」)現已改建完工,正在加緊布展,截至目前已有650多件非遺珍品布置完畢,即將在這座面積約8500平方米的新館與觀眾見面。泉州非遺館將於「海藝節」期間正式開館,並迎來投用後的首個展覽——第二屆海上絲綢之路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昨日,在泉州市藝術館館長、泉州市非遺保護中心主任郭飛躍帶領下,記者率先一睹泉州非遺館的真容。

花燈

將成全國最大非遺館 展示泉州48個非遺項目

初次踏入泉州非物質文化遺產館,二樓大屏幕直入眼帘。待正式開館後,大屏幕上會滾動播出泉州非遺的情況和風採,市民可及時「解鎖」非遺館的參觀攻略。

「揭牌之後,這裡將是全國最大的非遺館!」郭飛躍介紹,泉州非遺館改建項目改建規模約8500平方米,經過兩年時間,目前已改建完工,正在緊鑼密鼓布展,力求做到非遺技藝類別儘量齊全、傳承過程展示儘量詳細。據悉,新館陳列面積超過6500平方米,將非遺十大門類整合成四大部分,以「文化之都 多彩非遺」為布展主題,分別在二、三、四層展示。

其中,二層為序廳,第一部分「物華之美,民間瑰寶」展示的是泉州非物質文化遺產十大類別中的傳統美術。來到展示「民俗之風,濃情閩南」和「泉腔之韻,晉唐遺響」的三層,通過泉州民俗風情和音樂、戲曲等傳達泉州人的精神魅力。四層則是「天工之巧,匠心營造」,重點展示泉州傳統技藝。豐富的內容充分體現了泉州作為「非遺」大市的面貌。五層則為臨時展廳,將不定時舉辦主題展覽。

「截至目前,泉州非遺館共展出泉州48個非遺項目,屆時650多件非遺珍品將與大家見面!」郭飛躍說。

江加走木偶頭

現場表演和全息成像 多維動態展示技藝

記者了解到,泉州非遺館還設立了15個傳統工藝作坊,活動期間將聘請傳承人來這邊現場表演,跟觀眾形成互動。比如在三層設有南音、梨園戲、布袋戲和提線木偶戲等4個小戲臺,未來將不定時邀請南音、梨園戲、木偶戲的演員以及泉州講古人等,到小戲臺現場表演本土特色節目,觀眾可近距離地欣賞傳承人的演出,感受文化魅力。

項目活態展示是本次非遺展的一大特色。全息成像等新科技的融入,將更加多維、動態地展示技藝傳承。記者在二層展廳看到,被國際木偶界譽為「一代宗師」「木偶頭之父」的泉州藝術家江加走,其「江氏」雕刻技藝通過全息成像技術,以全新的方式與觀眾見面。站在成像的透明金字塔前,市民朋友可以360度無死角地看見木偶頭的細節,品味「江氏」雕刻技術的洗鍊刀法、精湛技藝。在德化瓷窯區,影像形成的火焰燃燒在窯中,讓人不禁恍惚,仿佛經過烈火燒就的德化白瓷即將問世。

惠安木雕

互動性趣味體驗 讓非遺不再「高冷」

「拉上就能聽南音?」在記者的疑問下,郭飛躍主任表示,在泉州南音展區,市民朋友們除了可以看到傳承人演唱南音或者南音表演投影,還可以將牆壁上一個類似於小抽屜的蓋子拉上,這時候就會有自動播放南音樂曲。

像這樣的互動項目還真有不少——比如在花燈展區,在觸控螢幕幕上選擇燈謎和常識題的正確答案,答對一題將點亮一盞花燈,家長和小朋友們不妨來挑戰一下,看誰率先點亮所有花燈;在五祖拳展區,可以跟著豎屏的影像學習打拳,看看系統智能打出的分數是否達到預期標準。

通草花製作的水仙花

不容錯過的「難得一見」多項珍品近乎絕版

乾隆《泉州府志·方外》載:裴仙公,又稱裴道人,宋代江東(今浙江一帶)人,紹興中(公元1131年—1162年)來泉,他常頭戴通草花,行歌於市曰:「好酒吃三杯,好花插一枝,思量今古事,安樂是便宜」。

如今想要再見到通草花,可是稀罕事了。「通草花是很值得一看的作品,要耗費傳承人巨大的心血,能展現出來真的很不容易。」郭飛躍主任介紹,傳承人莊文山用通草花製作的水仙花作品栩栩如生,近乎絕版,難得一見,是不容錯過的珍品。因此,市民朋友們經過的時候,不妨停留片刻細加品味。

在通草花作品旁邊,泉州絲綢畫藝術家陳榮浩先生的布雕畫《百虎圖》同樣珍貴。不過,可不是所有人都能數出100隻老虎哦,到時候可以親自來試試哦。此外,彩扎、竹編等同樣是不容錯過的非遺瑰寶。

德化瓷

相關焦點

  • 精彩紛呈 泉州推出40多項「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活動
    活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旨在進一步提高人民群眾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意識,傳承、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營造非遺保護良好社會氛圍。非遺展演 線上線下精彩紛呈現場,泉州市副市長周真平為第六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12個項目代表授牌。
  • 與非遺零距離 周六「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泉州將舉行主題活動
    6月13日是「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泉州市文旅局將於本周六開展2020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非遺宣傳展示活動,屆時17項非遺展示、3項非遺表演、1項在線養生講座、第六批市級非遺項目代表授牌以及首屆泉州非遺購物節將隆重舉行。
  • 威海市群眾藝術館非物質文化遺產精品展示館開館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陳乃彰為進一步提高人民群眾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意識,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8月13日,由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廳長王磊和威海市副市長楊麗為威海市群眾藝術館非物質文化遺產精品展示館共同揭牌,並舉行了隆重的開館儀式。
  • 非遺唱響新農村——清流縣非物質文化遺產風採展在長校鎮舉辦
    福建非遺非遺、採摘、電商互動,7月21日,一場融貫古今,卻又充滿活力的 「非物質文化遺產」風採展暨第二屆水果採摘節與電子商務上行推介會在清流縣長校鎮舉行。清流縣非物質文化遺產風採展在長校鎮舉辦此次由三明市清流縣旅遊局、清流縣商務局,長校鎮鎮政府等主辦的清流縣非物質文化遺產風採展精彩紛呈,長校十番鑼鼓、李家五經魁、龍津三角戲等多項省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在長校鎮輪番上演,全面展示了近年來長校非遺保護工作的新成果和非遺與人民群眾美好生活緊密相連的新氣象
  • 非遺藝術家為泉州留下永久禮物,非遺展27日結束
    泉州網11月27日訊 (記者 蔡紫旻) 幾天來,第二屆海上絲綢之路非物質文化遺產展吸引了數萬名國內外參觀者。來自亞洲、歐洲、非洲12個國家(含中國)的130個非遺項目、逾千件展品,以及國內外眾多「國寶級」藝術家、傳承人,以僑鄉體育中心新落成的泉州非物質文化遺產館為舞臺,展示非遺瑰寶的精妙絕活。隨著非遺展進入尾聲,不少參展的非遺藝術家們,不約而同地主動提出——向非遺館捐贈作品,讓更多人欣賞不同地域的非遺魅力。
  • 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宣傳周開幕 線上線下推出20多項專題活動
    南報融媒體記者 鄧建鷹攝南報網訊 (融媒體記者 王婕妤)  6月13日是2020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主題為「文物賦彩全面小康」。昨天上午,「南京市2020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主題宣傳周」正式開幕,通過線上和線下結合的方式,推出包括《南京文旅講堂》、長江濱江岸線文物保護展示現場觀摩、「城市記憶拾貝」——2019年南京出土文物精品展等20多項專題活動。
  • 「德州扒雞製作技藝」入選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原標題:「德州扒雞製作技藝」入選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速凍鮮扒雞德州齊魯網5月22日訊(記者 周樹茂 通訊員 孫連泉)5月22日,德州扒雞股份有限公司在鳳冠假日酒店舉行德州扒雞製作技藝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新聞發布會,來自全國各地
  • 蘇州太湖園博會將呈現蘇州首家大型非物質文化遺產館
    原標題:留住「老蘇州」的文化記憶——蘇州太湖園博會將呈現蘇州首家大型非物質文化遺產館蘇州,江南文化的中心,勤勞精緻的蘇州人民在悠久的生產生活實踐中創造出了豐富多彩的文化遺產。為將蘇州非遺文化全面生動呈現在世人面前,第九屆江蘇省園博會在主展園內打造出一個綜合型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集中展示蘇州大市範圍內各級「非遺精品」,將人文底蘊、歷史積澱和太湖山水共同描繪在一張「江南夢境圖」之上,為中外人士走近蘇州非遺、了解蘇州獨特文化魅力提供重要平臺。
  • 「2020海南自貿港大國非遺工匠藝術珍品展」開展
    【解說】「2020海南自貿港大國非遺工匠藝術珍品展暨非物質文化遺產發展大會」12月27日在海南省博物館舉行,展覽展示了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手工技藝的風採,彰顯了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  該珍品展為期五天,以「互鑑交流、創新發展、共享未來」為主題,圍繞大國非遺工匠藝術珍品展和技藝傳承展兩大展區進行布展。
  • 社會文化簡訊:「非遺公開課」等迎接「文化遺產日」
    新華網北京6月12日電  「非遺公開課」等迎接「文化遺產日」  在我國第10個「文化遺產日」來臨之際,文化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和國家圖書館聯合推出「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攝影展」「非遺公開課」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講座月」等多項活動。
  • 吃著紅參長大丨紅參正式列入韓國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
    提起「非遺」,大家不外乎想到的更多是傳統文化技藝類,如:活字印刷、崑曲、京劇、皮影戲等……而最近,韓國卻為「非遺」大家庭帶來了一位特殊新成員。韓國文物廳(廳長鄭在淑)將「人參栽培和藥用文化」指定為新的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
  • 黑龍江省2015年文化遺產日非物質文化遺產主場活動在阿城舉行
    6月13日是我國第10個文化遺產日,由省文化廳和哈爾濱市文化新聞出版局聯合主辦的黑龍江省2015年文化遺產日非物質文化遺產主場活動在阿城舉行,來自全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研究人員等160餘人參加了當天的活動。
  • 本周六「遺產日」!泉州各級文旅部門系列活動等你來參與
    泉州通客戶端6月8日訊 (泉州晚報記者 黃寶陽 通訊員 陳少波 曾曉萍)6月13日是2020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以下簡稱「遺產日」),今年遺產日非遺活動主題為「非遺傳承 健康生活」,各級文旅部門將在遺產日前後集中開展系列非遺宣傳展示活動。
  • 西安市第六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授牌發布活動舉行
    西安市文化和旅遊局、西安高新區管委會、市群眾藝術館、高新區文旅健康局、各區縣文化和旅遊體育局分管領導,各區縣非遺保護中心工作人員、非遺傳承人代表、新聞媒體共同出席了此次活動。  西安市第六批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名錄涵蓋了傳統音樂、傳統戲曲、傳統體育遊藝雜技、傳統美術、傳統技藝、傳統醫藥、民俗7大類37個項目。
  • 繽紛非遺,美好生活!我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在南昌西站精彩亮相!
    繽紛非遺,美好生活!我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在南昌西站精彩亮相!原來,由市文廣新旅局主辦的非遺文化宣傳推廣活動於當日啟動。活動現場,市文廣新旅局一邊做好疫情防控措施、一邊布置好展廳裡所展示的我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吸引了諸多旅客頻頻駐足欣賞觀看。
  • 江西景德鎮市陶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成立
    景德鎮市陶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成立大會現場為更好地保護和傳承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景德鎮手工制瓷技藝,景德鎮市陶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成立大會暨首屆會員大會在景德鎮市非遺中心會議廳召開。景德鎮市文旅局負責人要求廣大陶瓷非遺保護協會會員緊扣景德鎮國家陶瓷文化傳承發展試驗區建設和景德鎮發展要求,將景德鎮優秀的制瓷技藝傳承下去。大會宣讀了《關於成立景德鎮市陶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的批覆》;審議通過《景德鎮市陶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章程》,選舉產生第一屆理事會,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李文躍為協會會長。
  • ...大·文脈頌中華】「非遺周末聚」讓非物質文化遺產進入尋常百姓家
    座談會暢談貴州「非遺」保護與傳承經驗  在此次座談會上,中央網信辦網絡新聞信息傳播局副局長唐宋出席活動,文化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副司長王晨陽出席活動並講話,貴州省委宣傳部部務會成員、省網信辦專職副主任劉衝致辭,貴州省文化廳黨組成員、副廳長王紅光介紹貴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和發展的基本情況
  • 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全國合作_晉商寶精選_晉商資訊_中國晉商...
    項目名稱: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全國合作所在地區: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區項目詳情:項目方案建設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清式傳統家具製作技藝項目傳習中心(非遺特色文化小鎮),項目保護公司為山西貞觀志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該項目申報成功後在北京、太原設立八處非遺工作室,並在太原、晉中等地已設立五處清式傳統家具展館。
  • 八大作坊老酒,青稞酒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
    在對非遺的認識上,很多人尚存在誤區。 有人認為所謂「非遺」,只是人們常說的傳統文化。這種認識是不對的,或者說是不夠準確的。儘管非遺和傳統文化都具有悠久的歷史,但二者還是有很大的差別。非遺一定是傳統文化,但並不是所有的傳統文化都是非遺。它們最大的區別在於:非遺是經過價值衡量之後的傳統文化。
  • ...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皮影戲|民歌|非物質文化遺產|非遺|神農架林區
    為切實做好神農架林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的保護、管理、傳承和傳播工作經仔細調查與深入研究、專家評審第七批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第八批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第七批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11人)一、傳統音樂龔良庭(神農架民歌)陳本國(神農架民歌)陳 平(三鑼鼓)張道德(三鑼鼓)李志友(夜鑼鼓)李豔學(打火炮)二、傳統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