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家首次完成珍稀中藥材金蟬花全基因組圖譜

2020-12-21 科學網

 

上海與香港兩地科學家3月18日在港表示,經過一年多研究,已完成對珍稀中藥材金蟬花的全基因組序列測定、拼接和組裝,並公布研究所得的金蟬花全基因組框架圖譜。專家表示,圖譜將有助於培育出藥用與營養價值更高的金蟬花品種,同時也將藥用蟲生真菌研究推向新的層面。

  

在當天舉行的國際生物醫藥與生物技術2011論壇上,由上海泛亞生命科學院和香港科技大學科學家組成的團隊公布了這一研究成果。據介紹,這是全球首個藥用蟲生真菌類的全基因組測序,也是全球首個金蟬花全基因組框架圖譜。

 

金蟬花是一種珍貴中藥材,其營養成分近似於冬蟲夏草,可用於治療兒童疾病,同時具有較高保健價值。此次研究發現,金蟬花基因組是人類基因組大小的八十分之一,其中含有約1.6萬個候選基因,接近人類基因數量的二分之一。

 

參加研究的

江三多

教授介紹,此次研究表明,金蟬花遺傳結構穩定性良好,發生變異的基因不到1%,遠低於冬蟲夏草10%的變異率。

 

香港科技大學

詹華強

教授表示,研究成果有助於開發尚未被人類認識與利用的金蟬花優異基因,為深度發掘其生物製劑提供新路徑,也有助於培育出藥用價值與營養價值更高的金蟬花品種。

 

專家表示,此次全基因組圖譜的公布也標誌著藥用蟲生真菌的研究已從傳統的形態生理層次進入到分子生物學領域。

 

國際生物醫藥與生物技術2011論壇於18日在香港科學園舉行。來自海內外的數十位業界專家出席論壇,並就當今世界生命科學、生物醫藥和生物技術方面的重大課題交換意見。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相關焦點

  • 我國完成小麥A基因組測序和圖譜繪製
    北京時間5月10日凌晨1時,國際頂級學術刊物《自然》在線發表了我國科學家完成小麥A基因組測序和精細圖譜繪製的研究論文。該項研究全面揭示了小麥A基因組的結構和表達特徵,對深入系統研究麥類植物的結構與功能基因組學,以及進一步推動栽培小麥的遺傳改良具有重要理論意義和實用價值。
  • 港中大破解鼻咽癌全基因組圖譜
    據新華社香港3月7日電 香港中文大學7日宣布,該校醫學院研究人員成功破解鼻咽癌的全基因組圖譜,這一突破性發現有助評估鼻咽癌病人的預後情況,並向鼻咽癌的個人化治療邁出一大步。 鼻咽癌是華南地區常見的癌症,也是一種極具侵略性的頭頸癌。據介紹,鼻咽癌大多與感染EB病毒相關。
  • 萬種鳥基因組圖譜提供重要線索
    近十年前,隨著一項覆蓋現生約10500種鳥類的萬種鳥基因組學計劃啟動和研究的深入,科學家有望構建起所有鳥類的基因組圖譜,解析鳥類演化的歷程。11月12日,《自然》雜誌以封面論文形式,同期發表了兩篇文章,報導了該計劃第二階段的研究結果,為深入了解基因組多樣性演化奧秘提供了契機。
  • 華南農大高立志團隊公布杧果參考基因組圖譜
    由高立志教授帶領的研究團隊攻克了這一難題,選用我國優良的杧果栽培種「紅象牙」(雜合度約為1.8%)(圖 1),結合單分子實時測序(SMRT)、Illumina測序技術和遺傳圖譜(圖 2),於2020年2月23日在國際上首次獲得並公開發布了染色體級別的杧果參考基因組序列。
  • 科學家繪製出歐洲玉米基因組圖譜
    科學家繪製出歐洲玉米基因組圖譜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7/29 22:42:04 德國慕尼黑工業大學Klaus F. X.
  • 中國科學家揭示名貴中藥材天麻與蜜環菌的共生機制
    上世紀60年代,我國科學家徐錦堂先生利用蜜環菌首次伴栽天麻成功,結束了天麻不能人工栽培的歷史。為此,陝西藥農自發集資為徐錦堂先生雕塑,讚譽他為「天麻之父」。半個世紀過去了,天麻的生產正面臨著品種改良、技術更新、品質提升等一系列新問題,迫切需要從生物學角度深入了解天麻與蜜環菌共生關係及其形成機制。
  • 馬鈴薯基因組序列框架圖全球發布
  • 青島"解鎖"體型最大石斑魚基因精細圖譜 將推動產業可持續發展
    青島「解鎖」體型最大石斑魚基因精細圖譜半島記者 韓小偉7月3日半島記者獲悉,近日黃海水產研究所等單位聯合完成鞍帶石斑魚基因組精細圖譜繪製。在此之前,島城科研院所已完成了牡蠣、半滑舌鰨、褐牙鮃、扇貝、花鱸五大養殖海鮮的基因圖譜繪製。
  • 剛解鎖石斑魚基因精細圖譜,島城科學家又破譯大毛蛤「基因天書」
    日前,在山東省農業良種工程等項目支持下,黃海水產研究所陳松林研究員團隊、中山大學林浩然院士團隊和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李偉明教授團隊等,聯合完成了鞍帶石斑魚(龍膽石斑)的全基因組測序和基因組圖譜繪製,並解析了其先天性免疫和快速生長的基因組學機制。
  • 金蟬花與健康事業
    摘要 【金蟬花與健康事業】金蟬花與健康事業。   2014年10月,《國寶蟲草金蟬花》一書出版,一些專家的研究成果得以集中公開披露: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院教授陳以平,曾以冬蟲夏草與其他中藥配伍治療腎臟病,並取得良好效果,但隨後冬蟲夏草價格高企,難以大量入藥,陳以平陷於無奈之中。她了解到,陳祝安數十年研究蟲草金蟬花,便親自帶弟子找到陳祝安,切磋用金蟬花代替冬蟲夏草入藥的可能。
  • 中國科學家揭番茄進化歷史:從野生馴化而來
    中國科學家揭番茄進化歷史:從野生馴化而來  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所研究員、深圳農業基因組所副所長黃三文領導的國際番茄變異組研究團隊,通過對世界各地的360份番茄種質進行重測序分析,構建了完整的番茄遺傳變異組圖譜
  • 秈粳各有緣:泛基因組研究徹底讓兩大米亞種分家
    而這次《自然》雜誌上的秈粳正名,背後則是「3000份亞洲栽培稻基因組研究」項目的階段性總結。 該項研究由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黎志康教授牽頭,聯合華大基因、國際水稻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學、深圳農業基因組研究所、安徽農業大學、美國亞利桑那大學等16家單位共同完成。
  • 科學家繪製菠蘿馴化基因組圖譜
    科學家繪製菠蘿馴化基因組圖譜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10/2 20:31:38 福建農林大學明瑞光(Ray Ming)、奧地利維也納大學Christian Lexer和美國喬治亞大學Jeffrey L.
  • 中國科學家完成世界第一張水稻基因組精細圖
    中新網12月12日電 中科院、科技部、國家計委、國家自然基金委今天在北京聯合宣布,中國科學家在世界上率先完成第一張水稻基因組精細圖,同時這也是世界上第一張農作物的基因圖。  據中央電視臺報導,由中科院華大基因等14個單位負責研究的這張水稻基因組精細圖,以袁隆平院士培育出的超級雜交水稻的父本——秈稻為研究對象。
  • 中國科學家領導國際團隊構建番茄變異組圖譜—新聞—科學網
    中國農業科學院深圳農業基因組研究所副所長、蔬菜花卉研究所研究員黃三文領導的國際團隊構建了番茄的變異組圖譜。
  • 深圳科學家獲得迄今最完整雜合二倍體馬鈴薯基因組圖譜
    由農業農村部支持下,中國農科院深圳農業基因組研究所(下稱「基因組所」)與雲南師範大學共同承擔的「優薯計劃」再添新成果,科學家獲得了迄今最完整的雜合二倍體馬鈴薯基因組圖譜,向最終實現用種子繁育馬鈴薯又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 中國科學家首次證明:中國黃牛有3個不同的血統來源
    中國科學家首次證明:中國黃牛有3個不同的血統來源 陳晨 姜辰蓉/新華社 2018-06-26 18:09
  • 神奇金蟬花功效堪比冬蟲夏草 銷售卻遇重重坎坷
    他的手上提著一個大呢絨袋子,裡面是大半個月來的勞動成果——2000隻金蟬花。  花都是論「朵」,怎麼這花卻論「只」?面對好奇的記者,徐鎖山笑著解釋:這就是金蟬花特別的地方,它是從死掉的幼蟬身上長出來的,既是花,又是蟲!「它長在山上的竹林裡。幼蟬被雨水悶死在洞中,菌花就從它們身上冒出來了。」徐鎖山說,「今天是小暑。從夏至開始就可以採啦,過了小暑就少了。」
  • 苦蕎基因組變異圖譜揭示苦蕎如何傳向世界
    近日,記者從中國農科院作科所獲悉,該所特色農作物優異種質資源發掘與創新利用創新團隊,牽頭聯合國內外10餘家科研單位,對來自14個國家的510份苦蕎核心資源的全基因組進行重測序,構建了苦蕎基因組變異圖譜,揭示了苦蕎的起源和傳播馴化路徑,明確了我國西南地區作為全世界苦蕎多樣性中心和栽培苦蕎起源馴化中心的獨特地位。
  • 鞍帶石斑魚基因組精細圖譜成功繪製
    日前,在山東省農業良種工程等項目支持下,黃海水產研究所陳松林研究員團隊、中山大學林浩然院士團隊和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李偉明教授團隊等,聯合完成了鞍帶石斑魚(龍膽石斑)的全基因組測序和基因組圖譜繪製,並解析了其先天性免疫和快速生長的基因組學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