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e公司
除了原油,天然氣價格也在暴跌,對產業鏈有哪些影響?
近10天以來,全球天然氣價格暴跌,延續進入2020年以來的疲態。東北亞液化天然氣(LNG)現貨報價急劇下跌,1-2月均價4.8美元/MMBtu(百萬英熱單位),環比下跌14%,同比下降43%。我國天然氣價格進入2020年以來,下滑在30%左右。
業內人士分析,北半球的暖冬,加上供過於求,又受到疫情影響導致工業用氣需求進一步下滑,天然氣價格持續承壓,不看好2020年天然氣價格。
天然氣價格低迷會影響三桶油、城市燃氣公司、天然氣設備提供商等上市公司業績。
今年我國天然氣價格暴跌30%
近10天內,我國天然氣價格又有一波急劇下滑。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發布的中國LNG出廠價格指數顯示,2020年以來,全國LNG價格從約4000元/噸下滑至3月6日的3173元/噸,下滑幅度約為30%。尤其是從2月27日開始,急劇下滑。
3月6日,又一則消息被外媒爆出,中石油正在使用「不可抗力條款」,至少已向一位天然氣供應商發出「不可抗力通知」。所謂不可抗力條款,是指在國際貿易合作中,如果因自然因素而導致雙方無法按時完成交易,可以取消交易或延遲交貨。
消息指出,此次中石油將按比例削減各大供應商的天然氣供應量,其中部分船貨交易已推遲至今年第三季度。今年2月初,中海油便因「不可抗力條款」已暫停與至少三家供應商的液化天然氣(LNG)採購合同。
有分析認為,也可能是天然氣長單協議價格較高,而現貨價格較低所致。
目前已經有不少LNG運輸船隻因為疫情無法卸貨,只能在海上漂。中國石油集團經濟技術研究院天然氣市場研究所的陳蕊、白樺撰文,疫情期間,由於中國大部分接收站暫停接貨,目前東北亞市場及中國近海有多船LNG現貨閒置待售,市場供應過剩。東北亞LNG現貨報價急劇下跌,1-2月均價4.8美元/MMBtu,環比下跌14%,同比下降43%。
「核心還是供需格局轉換。近十年來,美國的頁巖氣革命重塑了世界油氣能源格局,賣方市場格局被扭轉。在這個大背景下,油氣價格整體呈現下滑的趨勢。」一名深耕天然氣行業的知情人士告訴證券時報·e公司。另外,此前因為福島核洩漏事件,日本一度成為全球最大的LNG需求國,但是近期又開始重啟核電,對LNG需求下滑。
上述人士還分析,「LNG對儲存有技術要求,隔段時間要進行放散,否則壓力過高后有爆炸風險,而放散相當於消耗。無論是出於降低船隻費用,還是減少放散消耗的原因,銷售商都希望儘快卸貨。而這會進一步推動價格下跌。」
工業用氣下滑、民用氣上升
近期疫情衝擊,企業開工率較低,大幅降低了工業天然氣需求。
「我們的用戶包括住戶、工業、商業、學校和醫療機構等,結構比較好。總體來說,工業和商業用氣有所下滑,但是下滑不是很大。居民在家做飯較多,民用天然氣上漲。」一家天然氣終端運營商相關負責人對證券時報·e公司表示,因為公司在全國地區有分公司,若地區內工業用氣客戶較多,有所下滑,若主要是住戶使用,下滑幅度要小。
疫情對工業用天然氣的影響,從我國天然氣消費結構中,也可以窺知一二。
重慶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發布的《中國天然氣市場年度報告2019》顯示,2018年我國天然氣消費結構構成為:工業燃料為38.6%、城市燃氣為33.9%、天然氣發電為17.6%、天然氣化工為10.1%。其中,工業燃料消費量為1058.9億立方米,主要用於陶瓷、玻璃、鋼鐵、石化、氧化鋁等行業,在我國四大用氣結構中佔首位。再加上天然氣化工,則工業用天然氣的消耗量超過50%。
若按照疫情中,終端運營商民用氣數據上升的邏輯,可以得出結論,工業用氣用量減少是此次天然氣需求下滑、價格暴跌的原因之一。
為了解疫情對LNG企業生產經營造成的影響,近日重慶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向20家LNG企業進行了調研。受訪企業均反映疫情對其生產經營帶來不同程度的負面影響,部分民營企業生產經營陷入困境。其中困境之一即是銷售收入降幅明顯。受LNG需求減弱、價格下跌、物流中斷等多重因素影響,有16家企業反映近期銷售收入與春節前相比,下降幅度超過50%。
對天然氣設備商是利好
天然氣價格的暴跌,也會衝擊產業鏈上下遊上市公司業績。
8日晚,一名化工行業證券分析師接受證券時報·e公司採訪認為,從產品銷售角度會利空勘探開採企業,氣價下跌直接影響產品價格。國內相關標的:中國石油、中國石化、洲際油氣。
以中國石油為例,作為全國最大的天然氣公司,天然氣和管道板塊長期不景氣。2019年前三季度,天然氣與管道板塊銷售進口天然氣及液化天然氣淨虧損人民幣217.64億元,比2018年同期增虧人民幣18.07億元。
這對於天然氣需求較大的企業以及化工企業會是利好。上述證券分析師認為,從原材料成本下降角度,天然氣價格下降會利好國內以天然氣為原料的尿素企業,國內氣頭尿素產能佔比約22%,國內標的如四川美豐、瀘天化。利好天然氣制甲醇企業,國內天然氣制甲醇企業產能佔比約15%,國內相關標的有遠興能源、瀘天化。
對於天然氣的終端運營商來說,影響則是多面的。疫情中工業用天然氣減少價格下跌,這是利空;而氣源充足、居民用氣量上漲,所購買的天然氣價格下跌則是利好;各個城市燃氣公司也可以借價格下跌進一步開拓市場。
一名業內人士對證券時報·e公司表示,價格下跌對天然氣設備商是利好,因為隨著天然氣價格的下跌,會刺激LNG的需求,如做LNG車船用供氣系統、LNG加氣站、LNG液化裝置的富瑞特裝;開發、銷售壓縮天然氣加氣站設備的厚普股份。
生產增加需求下滑 價格繼續承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