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氣價格急劇下滑!LNG運輸船因為疫情無法卸貨,只能海上漂!以...

2020-12-20 新浪財經

來源:e公司

除了原油,天然氣價格也在暴跌,對產業鏈有哪些影響?

近10天以來,全球天然氣價格暴跌,延續進入2020年以來的疲態。東北亞液化天然氣(LNG)現貨報價急劇下跌,1-2月均價4.8美元/MMBtu(百萬英熱單位),環比下跌14%,同比下降43%。我國天然氣價格進入2020年以來,下滑在30%左右。

業內人士分析,北半球的暖冬,加上供過於求,又受到疫情影響導致工業用氣需求進一步下滑,天然氣價格持續承壓,不看好2020年天然氣價格。

天然氣價格低迷會影響三桶油、城市燃氣公司、天然氣設備提供商等上市公司業績。

今年我國天然氣價格暴跌30%

近10天內,我國天然氣價格又有一波急劇下滑。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發布的中國LNG出廠價格指數顯示,2020年以來,全國LNG價格從約4000元/噸下滑至3月6日的3173元/噸,下滑幅度約為30%。尤其是從2月27日開始,急劇下滑。

3月6日,又一則消息被外媒爆出,中石油正在使用「不可抗力條款」,至少已向一位天然氣供應商發出「不可抗力通知」。所謂不可抗力條款,是指在國際貿易合作中,如果因自然因素而導致雙方無法按時完成交易,可以取消交易或延遲交貨。

消息指出,此次中石油將按比例削減各大供應商的天然氣供應量,其中部分船貨交易已推遲至今年第三季度。今年2月初,中海油便因「不可抗力條款」已暫停與至少三家供應商的液化天然氣(LNG)採購合同。

有分析認為,也可能是天然氣長單協議價格較高,而現貨價格較低所致。

目前已經有不少LNG運輸船隻因為疫情無法卸貨,只能在海上漂。中國石油集團經濟技術研究院天然氣市場研究所的陳蕊、白樺撰文,疫情期間,由於中國大部分接收站暫停接貨,目前東北亞市場及中國近海有多船LNG現貨閒置待售,市場供應過剩。東北亞LNG現貨報價急劇下跌,1-2月均價4.8美元/MMBtu,環比下跌14%,同比下降43%。

「核心還是供需格局轉換。近十年來,美國的頁巖氣革命重塑了世界油氣能源格局,賣方市場格局被扭轉。在這個大背景下,油氣價格整體呈現下滑的趨勢。」一名深耕天然氣行業的知情人士告訴證券時報·e公司。另外,此前因為福島核洩漏事件,日本一度成為全球最大的LNG需求國,但是近期又開始重啟核電,對LNG需求下滑。

上述人士還分析,「LNG對儲存有技術要求,隔段時間要進行放散,否則壓力過高后有爆炸風險,而放散相當於消耗。無論是出於降低船隻費用,還是減少放散消耗的原因,銷售商都希望儘快卸貨。而這會進一步推動價格下跌。」

工業用氣下滑、民用氣上升

近期疫情衝擊,企業開工率較低,大幅降低了工業天然氣需求。

「我們的用戶包括住戶、工業、商業、學校和醫療機構等,結構比較好。總體來說,工業和商業用氣有所下滑,但是下滑不是很大。居民在家做飯較多,民用天然氣上漲。」一家天然氣終端運營商相關負責人對證券時報·e公司表示,因為公司在全國地區有分公司,若地區內工業用氣客戶較多,有所下滑,若主要是住戶使用,下滑幅度要小。

疫情對工業用天然氣的影響,從我國天然氣消費結構中,也可以窺知一二。

重慶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發布的《中國天然氣市場年度報告2019》顯示,2018年我國天然氣消費結構構成為:工業燃料為38.6%、城市燃氣為33.9%、天然氣發電為17.6%、天然氣化工為10.1%。其中,工業燃料消費量為1058.9億立方米,主要用於陶瓷、玻璃、鋼鐵、石化、氧化鋁等行業,在我國四大用氣結構中佔首位。再加上天然氣化工,則工業用天然氣的消耗量超過50%。

若按照疫情中,終端運營商民用氣數據上升的邏輯,可以得出結論,工業用氣用量減少是此次天然氣需求下滑、價格暴跌的原因之一。

為了解疫情對LNG企業生產經營造成的影響,近日重慶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向20家LNG企業進行了調研。受訪企業均反映疫情對其生產經營帶來不同程度的負面影響,部分民營企業生產經營陷入困境。其中困境之一即是銷售收入降幅明顯。受LNG需求減弱、價格下跌、物流中斷等多重因素影響,有16家企業反映近期銷售收入與春節前相比,下降幅度超過50%。

對天然氣設備商是利好

天然氣價格的暴跌,也會衝擊產業鏈上下遊上市公司業績。

8日晚,一名化工行業證券分析師接受證券時報·e公司採訪認為,從產品銷售角度會利空勘探開採企業,氣價下跌直接影響產品價格。國內相關標的:中國石油、中國石化、洲際油氣。

以中國石油為例,作為全國最大的天然氣公司,天然氣和管道板塊長期不景氣。2019年前三季度,天然氣與管道板塊銷售進口天然氣及液化天然氣淨虧損人民幣217.64億元,比2018年同期增虧人民幣18.07億元。

這對於天然氣需求較大的企業以及化工企業會是利好。上述證券分析師認為,從原材料成本下降角度,天然氣價格下降會利好國內以天然氣為原料的尿素企業,國內氣頭尿素產能佔比約22%,國內標的如四川美豐、瀘天化。利好天然氣制甲醇企業,國內天然氣制甲醇企業產能佔比約15%,國內相關標的有遠興能源、瀘天化。

對於天然氣的終端運營商來說,影響則是多面的。疫情中工業用天然氣減少價格下跌,這是利空;而氣源充足、居民用氣量上漲,所購買的天然氣價格下跌則是利好;各個城市燃氣公司也可以借價格下跌進一步開拓市場。

一名業內人士對證券時報·e公司表示,價格下跌對天然氣設備商是利好,因為隨著天然氣價格的下跌,會刺激LNG的需求,如做LNG車船用供氣系統、LNG加氣站、LNG液化裝置的富瑞特裝;開發、銷售壓縮天然氣加氣站設備的厚普股份。

生產增加需求下滑 價格繼續承壓

相關焦點

  • 2020年中國天然氣現況報告: 3、LNG運輸船與接收站
    本報告分為五個部分:  2020年中國天然氣現況報告:1、儲量 產量 消費  2020年中國天然氣現況報告:2、天然氣進口量  2020年中國天然氣現況報告:3、LNG運輸船與接收站  2020年中國天然氣現況報告:4、管線長度 城市燃氣  2020年中國天然氣現況報告:5、燃氣發電
  • 今日lng價格查詢:現在液化天然氣多少錢一噸?(2019年3月6日)
    今日lng價格查詢:現在液化天然氣多少錢一噸?價格查詢:現在液化天然氣多少錢一噸?(2019年3月6日)中金在線期貨頻道為您提供今日液化天然氣價格查詢、最新lng價格查詢。 今日lng價格查詢:現在液化天然氣多少錢一噸?
  • 天津港最大LNG運輸船 今日完成1.2億立方米天然氣接卸
    今天(11月11日),天津南港中石化LNG碼頭單泊位即將完成接卸的第100艘LNG船舶,這也是天津港迎來的最大LNG運輸船——來自卡達的阿爾瑪菲婭(AL MAFYAR)輪。這艘船長345.33米、寬53.8米LNG輪,甲板面積有將近三個足球場大小,攜帶著約9.1萬噸的液化天然氣漂洋過海來到天津。完成作業後,該輪船將於明天上午離港。而留在天津港的這些液化天然氣,在氣化後可達1.2億立方米,用於供給京津冀等地區的天然氣使用。
  • 現代三湖重工兩艘液化天然氣(LNG)動力遠洋船命名
    2020年12月10日,由韓國首次建造的兩艘液化天然氣(LNG)動力遠洋船「HL ECO」號和「HL GREEN」號將於11日上午在位於全羅南道的現代三湖重工基地舉行命名儀式。為有效應對國際海事組織(IMO)加大海洋環境管理力度的情況,韓國政府補貼97億韓元(約合人民幣5837萬元)打造綠色環保型遠洋船。兩艘船的國產化率提升至97%。與使用高粘度燃料油的普通遠洋船相比,硫氧化物和可吸入顆粒物(PM2.5)的排放量能減少99%,氮氧化物排放量可減少85%。
  • 中澳關係現實寫照:53艘澳大利亞運煤船海上漂,船上有上千名船員
    據海上信息分析機構科普勒數據顯示,約有53艘澳大利亞運煤船在中國港口盤旋或停靠卸貨和清關,這些運輸船上運載著超過5億美元的煤炭。運煤船等待時間最長的已超過一個月。除了煤炭,船上還有大約1000名船員。此舉是中國針對澳大利亞在政治上跟隨美國對中國施壓而採取的具體反制措施之一,因為在過去的幾個月裡,澳大利亞對中國的貨物和材料出口,包括葡萄酒和大麥,也面臨類似的情況。雖然澳大利亞的煤炭行業受到了打擊,但這並不僅僅針對澳大利亞。中國煤炭月度進口量近期持續下降,甚至達到9年來的最低水平。
  • 上海首次遠洋自捕金槍魚到港卸貨 未來市民金槍魚價格有望下降
    這兩艘遠洋漁船到港後,船員和金槍魚隨即進行了新冠肺炎核酸檢測,確認全部為陰性後,金槍魚才由漁船運輸到不遠處的中國國際金槍魚交易中心超低溫冷庫。28輪船長陶玉生稱:「現貨第一次到這兒,以前我們到大連,舟山什麼地方卸貨的,(或)海上直接轉載的。」
  • 全球LNG船市場新格局
    而這必將推動全球LNG運輸市場及新造LNG船舶的發展。LNG供需市場從全球來看,由於天然氣主要集中在澳大利亞、俄羅斯、伊朗、卡達、美國等國,需求國主要集中在東亞、東南亞、南亞和歐洲等,因此供需的地域差異決定了LNG海運貿易的必然性和不斷增大的發展性。
  • 保證首都供氣安全最長供熱季,唐山LNG累計接卸30船
    受疫情影響,北京地區供熱季比往年增加了16天,而且受國內持續低溫天氣影響,今年1月下旬,北京市用氣量連續9天破億立方米。非常時期,作為保供北京的唐山LNG(液化天然氣)接收站,在嚴防海上境外疫情輸入的前提下,有效保證了防疫期間首都供氣安全。
  • 強化運銷漁船監管 嚴防疫情海上輸入
    接到舉報後,區海洋與漁業監督監察大隊立即安排正在海上執行巡查任務的「中國漁政37069」執法船趕赴事發地點。經調查,涉事船舶為「魯榮漁55096」,船籍港威海,該船通過收購人聯繫,在大欽島販賣近期捕撈的鯷魚(俗名「離水爛」)。執法人員在船上查獲剩餘鯷魚90餘箱,每箱重40斤,該船舶所有人無法提供任何冷鏈漁獲物運輸銷售證明。目前,案件正在進一步的調查處理中。
  • 中東疫情暴發,油船運輸和新船建造還「靈」嗎?
    首先,疫情蔓延會影響生產和消費,降低全球經濟預期,減少原油消費總量,同時抑制原油貿易,減少油船運輸市場發貨總量,從而減少航運市場運力需求;其次,疫情蔓延也會導致港口工作效率下降,降低油船靠港、裝卸貨效率,影響航運市場運輸效率,從而降低油船運輸市場運力供給。當前,國際市場對於疫情對原油需求的影響頗為關心。
  • 實探|疫情下的「菜籃子」海南:農產品價格跌運輸難,急盼採購商
    記者了解到,由於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影響,大量瓜果蔬菜的收購商無法到海南收購,瓜果蔬菜滯銷比較嚴重,價格大跌,果農菜農連成本都收不回。「海南芒果的收穫季節集中在1至3月之間,如果錯過採摘季節,芒果在樹上會成熟,進而賣不出去。
  • 53艘運煤船海漂算什麼?澳洲更大的麻煩在後頭!對華貿易被瓜分
    針對澳大利亞進口大麥、木材出現的有害生物的問題,中國海關總署已經當場遣返,不接受存在有害生物的產品,因為這可能會影響中國生態環境。據參考消息網報導,澳大利亞葡萄酒在中國市場銷售手段,嚴重影響了本土葡萄酒產業,出於對澳大利亞葡萄酒存在不正當銷售行為的考量,中國決定對其產品收取保證金,目的就是限制進口。
  • 航運小知識 | 海上「多面手」——半潛船
    半潛船專門用來運輸大型海上石油鑽井平臺、大型艦船、潛艇、龍門吊、預製橋梁構件等超長超重,但又無法分割吊運的超大型設備。一旦有相關需要,半潛船也可以從「海上平板車」直接變身海上醫療站,充當海上船塢對受損傷艦艇和裝備實施快速維修。 世界上首艘半潛船建造於上個世紀70年代,最早的半潛船是開發用於海上鑽油平臺的用途上。半潛船按結構形式可分為封閉船尾型和開放船尾型。
  • 這些油輪死不靠港,就在海上狂繞:不是不靠,時機未到
    當前,受新冠疫情的影響,整個航運市場極度蕭條,各種散貨船都身負重擔踉蹌前行。為此,前段時間蘇伊士運河鑑於市場的低迷和低油價等綜合因素,被迫給予各類過往船舶最高75%的折扣,但是這項折扣政策不覆蓋油輪,因為此時,只有不差錢兒的油輪在市場上快馬揚鞭、策馬奔騰,令各類散貨船難以望其項背。然而最近,油輪也不買蘇伊士運河的帳了,差錢兒了?...
  • 服務京津冀加強海上運輸 世界載箱量最大貨櫃船在天津首航
    央視網消息: 昨天(7月8日),世界載箱量最大的貨櫃船「地中海古爾松」輪在天津首航,該船將服務於亞歐之間的海上物流運輸。  8日上午11點,隨著第一個貨櫃被吊裝上船,世界上最大的貨櫃船「地中海古爾松」輪正式開啟了首航之旅。「地中海古爾松」輪長約400米,寬61.5米,最大載重近22.5萬噸,在天津港完成3000多個標準箱吊裝作業後,將途經阿爾赫西拉斯、鹿特丹等港口,服務於亞歐之間的海上物流運輸。
  • 這家芬蘭船企獲得俄羅斯ARC7破冰LNG船設計合同
    芬蘭阿克北極(AkerArctic)、韓國大宇造船與海洋工程公司(DSME)和俄羅斯Novatek共同開發了一種最先進的破冰LNG船,可用於北海航線(NSR)全年運輸液化天然氣
  • 傳統三大船型遇冷 LNG船或成企業救命稻草
    不過按照船種來看,LNG(液化天然氣)等特種運輸船的訂單情況較為理想。據權威諮詢機構預測,未來數年全球對LNG運輸船的需求量較大,因此LNG運輸船未來幾年極可能成為船廠的救星。近期,國內企業也紛紛籌謀在LNG運輸船領域有所作為。  傳統三大船型未來更艱難  據中船協最新數據,今年1—5月份,全國船舶工業造船三大指標持續下降。
  • 天然氣遭俄羅斯卡脖子,價格暴漲10倍!烏克蘭人過冬只能靠燒柴
    然而隨著各種各樣的化石能源被不斷地開發出來,天然氣煤炭等逐漸替代了柴火的地位。現在世界上仍然使用木材來進行能源供應的國家,實際上要麼是非常落後,要麼則是處於極端的動蕩之中。就拿烏克蘭來講,在過去烏克蘭人取暖的方式一直都是使用俄羅斯所供應的天然氣,然而隨著他們與俄羅斯關係的變差,烏克蘭人現在也沒有辦法得到廉價的天然氣了。
  • 中企將為德企建5艘雙燃料全壓式液化石油氣運輸船
    中新社深圳4月26日電 (記者 鄭小紅)記者26日從總部設在深圳的中集集團獲悉,該集團的中集安瑞科旗下南通中集太平洋海洋工程有限公司(簡稱「中集太平洋海工」)已與德國Hartmann集團籤訂5艘5000立方米雙燃料全壓式LPG(液化石油氣)運輸船訂單合同。
  • 迎天然氣低價風口 LNG加氣站龍頭厚普股份上市
    今年2月,國家發改委發布《關於理順非居民用天然氣價格的通知》,宣布自2015年4月1日起,將存量氣和增量氣門站價格並軌,增量氣最高門站價格每立方米降0.44元。  天然氣價格的下探,使得此前受到天然氣價格過高而被壓制的下遊產業得到了發展的良機,下遊相關企業被認為未來發展前景良好,而今日上市的成都華氣厚普機電設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厚普股份)亦將受益匪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