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鍋是川渝地區最受歡迎的飲食。在重慶,每30個人裡就有1個人從事火鍋相關的行業;對於外地人來說,無論提到的是四川還是重慶最先想到的都是火鍋,一群人圍坐在一張小桌上,被咕嚕咕嚕翻滾的紅油烘的滿頭大汗才算來過。
點擊播放 GIF 1.3M
俗話說「川渝不分家」,但是就火鍋而言,四川火鍋和重慶火鍋還是有很多差異的。而在巴蜀之外的地方,很多人往往把兩地的火鍋混為一談,統稱為「四川火鍋」。不過這要是被重慶人聽到,你大概能夠得到一個快翻上天的白眼。
縱觀這兩年成都最火的火鍋,不得不提到火鍋界的網紅——小龍坎。
小龍坎,位於重慶市沙坪垻區,是重慶人再熟悉不過的。近些年來,一家名為小龍坎的火鍋連鎖店,突然成為了爆款。食客需要大排長龍才能夠吃到,一時之間風光無限。當火鍋和小龍坎結合到一起,大家必定認為這是重慶本土的品牌,可事實上,「小龍坎」火鍋卻來自四川成都。
點擊播放 GIF 0.3M
小龍坎是重慶火鍋的起源地,距離現在已有百年的歷史。此次節目中,Jason一行人就來到了重慶的小龍坎街道,這一街道集聚了重慶大大小小,著名非著名的火鍋店,然而卻並沒有「小龍坎」火鍋。
電臺巷沒有電臺巷
同樣打著重慶地名的知名成都火鍋——電臺巷。
據了解,電臺巷火鍋真正爆火的原因有三不妥協:只有一種紅油鍋底、調料只有香油蒜泥、只在下午和晚上營業。
電臺巷,位於重慶·沙坪垻·小龍坎正街。電臺巷火鍋,卻是不在重慶,而是在成都,是來自成都的正宗重慶老火鍋。
點擊播放 GIF 0.7M
據說,電臺巷創始人唐一拜師重慶大龍火鍋劉師傅,為了學藝唐一放棄了曾經的貿易生意,花了整整三年時間,從一個小老闆變成火鍋店小工,直到有一天連師傅都分辨不出他偷偷炒料,唐老闆知道自己出師了。所以嚴格意義來說,電臺巷是重慶火鍋!
點擊播放 GIF 0.6M
電臺巷創始人唐一,親自炒料
當我們在路見不平來碗Fun的微博上發出話題後,也得到了電臺巷火鍋官方的解釋~
重慶之旅中Jason和小師妹剛下飛機便奔赴小龍坎街道,品嘗了一下正宗地道的大龍火鍋,據說,大龍火鍋僅此一家,絕無分店,酣暢淋漓的體驗了一把,真是不枉此行。
點擊播放 GIF 1.0M
為什麼源自四川的火鍋品牌爭相用重慶地名命名呢?莫非重慶火鍋更勝一籌?不過,並不能以偏概全,重慶火鍋VS四川火鍋,客觀的說兩者各有千秋吧。
鍋底
鍋底是重慶火鍋與四川火鍋最大的不同之處。
重慶火鍋鍋底大多採用牛油,牛油會讓火鍋變得香醇有味。
四川火鍋多採用菜籽油(植物油),菜籽油本身不具有濃鬱的香味,所以四川火鍋還會添加大量的香料來添香。
在重慶吃火鍋,蘸料簡單粗暴,香油,蒜粒,香菜就足夠,需要調味就加少許味精,味道淡了加稍許鹽。如果覺得還不夠辣,原湯碟子加小米辣是他們特色,什麼,你還要再辣一點?那就來個幹碟子嘛!
成都火鍋的蘸碟要精緻的多,除了傳統的香油蒜末香菜末,成都人更喜歡在油碟裡加蠔油。現在一些火鍋店發現蠔油已經無法滿足大家需求了,推出了香辣牛肉醬,瑤柱香菇醬......從切制的刀法來說,各種調料都切的比較碎,方便能在蘸料時能將各種調料裹在菜裡。
重慶火鍋較大程度的保留了它的原創性與傳統性,火鍋較少採用其他菜系的菜品,多保留了原始的「碼頭菜品」,如毛肚、黃喉、鴨腸,這三樣也被稱為重慶火鍋的」老三篇「。
對於菜品的外形,重慶火鍋則少了份講究,多了份粗狂,視覺性上大打折扣,但味道絕對不會差半分。有時候,反而因為這份原始,吃起來更別有一番風味。
四川火鍋的菜品比較豐富,精緻細膩,種類繁多。在經過發展之後,融入了很多並非川菜傳統的菜色,如火鍋前的飛餅、烤鴨、叉燒,火鍋中的蝦餃、蟹卷、香豆腐,火鍋後的各色點心如冰淇淋等,菜品精緻量小,價格略高。
點擊播放 GIF 1.9M
重慶火鍋vs四川火鍋你更喜歡哪一個呢?
點擊播放 GIF 0.3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