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一古橋與趙州橋齊名,九百年沒被衝垮,只因為用牡蠣固橋基

2020-12-06 騰訊網

福建一古橋與趙州橋齊名,九百年沒被衝垮,只因為用牡蠣固橋基,在福建泉州有一座古老的石橋,造型簡單美觀,但整座橋都是用巨石砌成,沒有水泥鋼筋加固,900多年來都沒有被攻破,與趙州橋並列!這座古老的橋沒有使用一點鋼筋混凝土,但是橋的建設者利用特殊的東西進行加固。

洛陽橋與趙州橋並列,這座古橋也叫泉州洛陽橋、萬安橋,位於福建泉州東北的洛陽江上,中國自古以來就有很多著名的橋,福建省泉州的洛陽橋與廣東省的廣濟橋、河北省的趙州橋、北京的盧溝橋並稱為中國的四大古橋,俗話說「南洛陽,北趙州」,南有洛陽橋,北有趙州橋。

為什麼不叫洛陽橋,而叫洛陽橋呢?調查相關資料發現,這座橋的名字背後有移民的故事,唐朝初年,社會動蕩,戰爭頻繁發生,許多中原人南遷,河南省,江水和洛水一帶的人們多搬到泉州和閩南一帶,他們來到泉州的時候,看到這裡的山川地勢與古都洛陽相似,就把這個地方也命名為「洛陽」,如何加固洛陽橋?

在現代橋梁和房屋的建設中,鋼筋混凝土是不可缺少的材料,洛陽橋雖然不是鋼筋混凝土,但經過900多年的河流,可以不倒塌,洛陽橋歷時6年才建成,但建設過程並不簡單,洛陽江因連江與海相接,深受海水侵蝕之苦,所以橋的基礎特別牢固,要防止海水侵蝕。

洛陽橋是用巨石砌成的,除了利用其中的作用力原理外,還用牡蠣作為橋梁的加固劑,巨石堆得像一座橋,石縫之間有縫隙,牡蠣是當地比較常見的海產軟體貝殼,具有很強的固定性和繁殖能力,洛陽橋加固牡蠣,利用牡蠣這種迅速繁殖的特性,將原來鬆散的石堤連接成堅固的整體,以防止墊石被海水衝走,沒有鋼筋混凝土的洛陽橋,因此900多年沒有被衝走,當水位下降時,可以看到露出來的橋墊,上面粘滿了密密麻麻的牡蠣殼,洛陽橋「三絕」洛陽橋作為中國四大古代橋梁,自然有其獨特之處,建成後,人們總結出三個絕妙的特點,稱之為洛陽橋的「三絕」,第一,工程歷時6年,渡江出海。

二、《萬安橋記》簡潔,全文僅153字,由蔡襄親自完成,三是石碑,碑,字精雕,洛陽橋橋面有500根欄杆石柱,裝飾著28隻雕刻精美的石像,據傳說,這些數字代表著500名橋工和28名技師,現在,福建泉州,遊客來洛陽來到橋上,大多數的遊客可以愉悅(有圖片),古人真的是有大智慧,一塊巨石是一個數千年對利用跨國的古橋修好了,讓人意外的是水中的牡蠣橋加固想像,佩服。

要麼讀書要麼旅行,靈魂和身體,必須有一個在路上,看完這篇文章,你學到了什麼呢?評論區告訴小編吧。

相關焦點

  • 福建一古橋與趙州橋齊名,900年沒被衝垮,只因為用了牡蠣固橋基
    福建泉州有一座古老石橋,造型簡單美觀,儘管整座橋梁全部用巨大石塊砌成,沒有水泥鋼筋加固,900多年都沒被衝垮,與趙州橋齊名!儘管這座古橋沒有用一點鋼筋水泥,但是橋梁的修建者利用了一樣特別的東西來加固。01 洛陽橋與趙州橋齊名這座古橋就是泉州洛陽橋,又叫萬安橋,位於福建泉州東北洛陽江上。中國有很多古老知名的橋梁,福建泉州洛陽橋與廣東的廣濟橋、河北的趙州橋、北京的盧溝橋並稱為中國的四大古橋。都說「南洛陽,北趙州」,說的便是,南方有洛陽橋,北方有趙州橋。
  • 盤點中國最美的七大古橋:趙州橋盧溝橋上榜,你最想去哪裡?
    盤點中國最美的七大古橋:趙州橋盧溝橋上榜,你最想去哪裡?1、趙州橋趙州橋又稱安濟橋,坐落在河北省趙縣的洨河上,橫跨在37米多寬的河面上,因橋體全部用石料建成,當地稱做"大石橋"。建於隋朝年間公元595年-605年,由著名匠師李春設計建造,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是當今世界上現存第二早(還有一座小商橋)、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單孔敞肩石拱橋。
  • 中國古橋,有多美?
    壓堤橋,攝影師@非漁)▼也有一絲愛意「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詩句出自秦觀《鵲橋仙·纖雲弄巧》,下圖為雲南麗江石橋,攝影師@劉珠明)▼在這古橋煙雨中似水的柔情(浙江嘉興烏鎮的古橋,攝影師@李力群)▼為此橋在不同的自然環境下呈現出千變萬化的模樣在中國西南地區深谷遍布、激流如箭兩岸之間相連的繩索、鐵索便成為過河的最佳選擇過橋之人凌空滑行、命懸一索
  • 承載歷史與藝術之美——河北這些古橋你都走過嗎?
    導語:盤旋的立交橋、壯觀的跨江大橋讓我們見證了時代的發展,而那些有著百年甚至千年歷史的古橋橫跨在山水之間,便利了交通,裝點了河山,成為中國古代文明的標誌之一。燕趙大地雖不是水鄉,卻有著千姿百態的古橋,展現著河北人的勤勞與智慧,小編整理了河北的古橋,這些你都走過嗎?
  • 趙州橋上的這個驢蹄印,據說是一位神仙路過時留下的!不信你看
    趙州橋說起趙州橋,許多人都說知道,就算是沒去過,也覺得很熟悉!橋的不同字體大橋主拱和四個小拱採用縱向並列砌築法,28道拱券既各自獨立成拱又並列為一嚴密的整體,然後採用鐵拉杆橫串,腰鐵嵌聯,護拱石鋪砌等措施,以加強橫向拉力,這樣砌築既堅固又便於維修
  • 古橋「搬家」2萬塊石頭重新拼座橋(組圖)
    為搶救文物,昨日,施工隊對古橋條石進行編號後開始拆遷,1個月內將拆完27000餘塊條石。據悉,龍門橋整體搬遷工程創我國巨型石橋整體搬遷之先河。  13年建橋1個月拆完  昨日,記者剛到現場,就被古樸雄偉的龍門古橋鎮住:這座東西走向的古橋橫跨梨香溪河,向下300多米處就是長江,古橋全長174米,寬近9米,高25米,三個橋拱線條優美,拱高有13米。因為古橋有131歲,橋身上長滿枇杷樹、野草等植物。
  • 您知道趙州橋上的雕飾圖案紋樣究竟有哪些?它們有何寓意?
    茅以升先生在《關於中國石拱橋的創作》一文中,高度評價了趙州橋的裝飾藝術,他認為:「跨水架橋,意境之美,雕琢裝飾,千姿百態,也是體現我國審美觀的一種民族傳統。趙州橋的欄板,盧溝橋的石獅,都以藝術珍品而聞名於世,這也是中國石拱橋在藝術方面一個可取的傳統,對於現代石拱橋裝飾也還存在著深刻的影響。」那麼,問題來了。趙州橋上的雕飾圖案紋樣究竟有哪些?它們有何寓意呢?作為我國最古老的石拱橋,它每天都接待成千上萬的遊客。人們花40元買張門票進來,就可以漫步漫步趙州橋頭,與這位千歲長者對話了。
  • 遠眺猶如蒼龍飛架、近觀宛若長虹飲澗(遊返老還童的趙州橋)
    四十年多年前,小學語文課本裡的《趙州橋》深深印在了腦海裡,知道在河北的趙縣有一座石拱橋,在中國享有極高的知名度。在課文裡,趙州橋被譽為「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橋」,「歷經近一千四百年的風雨,至今仍然堅固地屹立著」,時隔近半個世紀,終於在戊戌新年的第一天見到了留在印象裡的趙州橋。          遺憾的是,現存的趙州橋,已很難說還算不算一座古橋。
  • 趙縣:燕趙古城趙州橋歷盡滄桑屹立不倒 石塔燒餅層層分明「三鼓...
    趙郡改稱趙州,這一地名被後世多個朝代沿用,直至民國二年(1913年)改州為縣。 1991年10月24日,經過美國土木工程師學會的嚴格評選,趙州橋被認定為「世界十二處國際土木工程歷史古蹟之一」,與埃及金字塔、巴拿馬運河、法國艾菲爾鐵塔並稱為世界建築史上具有深遠影響的裡程碑
  • 趙州橋最古老,盧溝橋最壯美,最具藝術美的橋卻是她
    有琴室、木樨書屋、棋室、月觀,環境清幽,為文人墨客所喜愛。走到湖邊,五亭橋的倩影映入眼帘。從小金山的湖邊看,五亭橋一部分被鳧莊遮擋,只能看見黃色的亭子頂,猶如美人琵琶半遮面,與湖邊停泊的朱紅色仿古畫舫遊船相映成趣。五亭橋的美,在釣魚臺的門洞中。
  • 福建最富有的城市,不是福州也不是廈門,旅遊景點全免費
    發現我最想再去的地方是福建,最想去的城市是福建泉州,幾年前去的時候時間太緊,沒有好好看看那座城市,以後一定要抽時間再去一次。為什麼想去泉州呢?泉州清淨寺,即艾蘇哈卜清真寺(意為聖友寺),又名麒麟寺,位於泉州塗門街,初建於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是伊斯蘭曆(回曆)400年。清淨寺曾在元至正十年(1350年)、明萬曆三十七年(1609年)有過兩次重修。
  • 福建石獅市推廣應養芙蓉牡蠣養殖技術
    ,成為石獅市最主要的牡蠣養殖基地,兩村的不少農民靠海為生,養殖各類水產品。2008年,老楊嘗試採用聚乙烯塑料片及PP帶作為牡蠣附苗器,結果獲得不錯的收成,老楊拿著一條pp帶說,「這種新型附苗器與傳統的利用貝殼相比,能夠附著的種苗更多,而且牡蠣苗能夠雙面覓食,充分吸收潮汐所帶來的營養,成長後個頭大而肥,從而讓產量提高了20%—30%。」目前,這個養殖技術已經在二十多位養殖戶推廣應用。
  • 福建這座1100年歷史的寺廟,與泉州開元寺齊名,選址竟與狗有關
    福建這座1100年歷史的寺廟,與泉州開元寺齊名,選址竟與狗有關,某寺廟的建設,在古代可以說是盛大複雜的工程,但有特別有名的寺廟, 很多寺院從布局開始,慎重而沉重,需要調查很多因素, 但是,筆者今天介紹的這座寺廟,其原因是哭得笑不出來。
  • 早洩 用柴胡龍骨牡蠣湯
    當腎臟虛損,封藏功能失調,腎中陽氣不足以固攝精液,精關不固,就會發生早洩。早洩久治不愈,多數男性都有不同程度的焦慮和精神壓力,症狀還會加劇。在此推薦一款能夠治療早洩的「柴胡龍骨牡蠣湯」:取龍骨、牡蠣各20克,柴胡、桂枝、茯苓、姜半夏、生薑、紅棗各15克,黃芩、黨參、制大黃各10克,水煎服,每日1劑,共7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