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文物鑑賞」雲紋銅禁告訴我們,古人的禁酒意識有多麼強烈

2020-12-19 博古致知

河南歷史悠久

文化底蘊深厚

地下文物異常豐厚

是中華民族和華夏文明的重要發源地

保存在河南博物院的雲紋銅禁

歷經滄桑巨變

折射著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之光

其發現過程及修復

都凝聚著考古工作者的執著與堅守

雲紋銅禁是一件春秋中期青銅器

整體用失蠟法鑄就

工藝精湛複雜

霸氣自然外露

彰顯著神秘而鮮明的楚風神韻

令人嘆為觀止

有著河南博物院「鎮院之寶」 的稱號

2002年1月

國家文物局發布

《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目錄》

64件文物永久禁止出國(境)展覽

雲紋銅禁名列其中

雲紋銅禁

雲紋銅禁中「禁」字有禁戒飲酒之意

由於周朝人親眼目睹了商王朝的滅亡

他們認為

夏、商兩代滅亡的原因之一

在於嗜酒無度

因而將承放酒杯的案臺稱為「禁」

周朝還發布了

中國最早的禁酒令《酒誥》

其中規定

王公諸侯不準非禮飲酒

只有祭祀時方能飲酒

民眾聚飲

押解京城處以死刑

不照禁令行事執法者

同樣治以死罪

雲紋銅禁的四周盤龍踞虎

大概是取神獸警示之意

出土的雲紋銅禁全國共7件

其中河南博物院珍藏的這件

體積最大、時間最早

1978年

河南省文物部門對楚墓

進行了搶救性發掘

共發掘出了大小春秋楚墓24座

出土了大量精美文物

其中僅下寺2號楚墓就出土

大型青銅禮器80餘件

車馬器、兵器、玉器、金箔、骨貝等

6000多件

在這些國寶中

就有這件雲紋銅禁

雲紋銅禁主要用作

尊、卣、壺類酒器的器座

銅禁在傳世器和考古中都很少發現

而此件雲紋銅禁

算得上是禁類青銅器中的精品

出土時的雲紋銅禁殘件

經歷了兩千多年的歲月洗禮

雲紋銅禁出土時殘破不堪

整個案面裂為七八塊

千年的水浸和腐蝕

讓四周的雲紋和怪獸

變成了一堆堆難以分辨的銅梗和銅渣

據專家考證

雲紋銅禁採用失蠟法鑄造工藝

是我國目前發現最早的失蠟法鑄件

文獻所見中國最早使用失蠟法工藝的時間

在唐代初年

雲紋銅禁的出世讓學術界認識到

失蠟法鑄造工藝

至少在2500多年前的中國

就已相當成熟

它不是舶來品

是中國固有的三大傳統鑄造技術之一

雲紋銅禁通高28.8釐米

長103釐米

寬46釐米

重90多公斤

呈長方形

禁為承置酒器的案

銅禁四周以透雕的多層雲紋做裝飾

通透性較好

似天空飄浮的朵朵白雲

禁身的上部攀附著12條龍形異獸

它們凹腰卷尾

探首吐舌

面向禁的中心

形成群龍拱衛的場面

另外有十二隻異獸蹲於「禁」下為足

其器身由粗細不同的銅梗支撐

這些銅梗共分5層

最內較粗的一層是梁架

每根梁架兩側伸出多處支梗

猶如古代建築上的鬥拱

多層重疊

縱橫交錯

支梗又相互捲曲盤繞

而又互不連接

全由內層作支撐

工藝十分複雜而又精良

雲紋銅禁細節

雲紋銅禁的主人是誰呢

隨著考古發現工作的開展

逐漸揭開了雲紋銅禁主人的神秘面紗

一套形制相同、大小遞減的青銅列鼎

鼎內銘文都涉及「王子午」三個字

列鼎銘文記錄了王子午一生的功德

以及如何選擇精美的銅料

鑄造禮器升鼎

用於祭禮祖先文王

也用來乞求長壽和子孫昌盛

文獻記載

王子午在楚康王時曾任令尹

即楚王以外的最高行政長官

相當於後世宰相

鼎是禮器

象徵著國家權力和個人身份

鼎的主人就是墓的主人

考古發掘七鼎之禮

6車19馬的大型車馬坑隨葬

與文獻記載中王子午的身份符合

毋庸置疑

雲紋銅禁的主人就是楚莊王之子

王子午

鑄造年代不晚於公元前552年

雲紋銅禁的出土

將中國失蠟法鑄造工藝的歷史

向前推進1100年

工匠精神傳千古

2500年前

古人締造了雲紋銅禁

2500年後

現代考古人發掘並修復了雲紋銅禁

它承載的是物質文明

更是中華民族

千百年來代代相傳的大國工匠精神

近期熱文:

「每日文物鑑賞」玉柄鐵劍——「中華第一劍」

「每日文物鑑賞」慈航之寶——金觀音菩薩立像

「每日文物鑑賞」武曌金簡,現存唯一一件屬於武則天的文物

「每日文物鑑賞」商婦好鴞尊,記錄了一個女將軍的赫赫戰功

「每日文物鑑賞」漢代壁畫四神雲氣圖,被譽為「敦煌外之敦煌」

相關焦點

  • 雲紋銅禁:2500年前中國就有了製造飛機渦輪發動機葉片的同等工藝
    一天幾個孩子在水庫岸邊嬉鬧玩耍,突然一聲悶響,岸邊突然坍塌下去,露出了一個黑黝黝的洞口,埋藏其中的神秘文物重見天日。其中,一個雲紋銅禁引起了文物界的轟動,雲紋銅禁呈長方形,高28.8、長103、寬46釐米,重達90餘公斤,鏤空的祥雲紋包圍著四面,5層粗細不一的銅梗層疊組合而成銅禁。禁面四周,攀附12隻曲腰卷尾、探首吐舌的龍形怪獸,像在垂涎酒香。
  • 上世紀河南爆發大洪水,衝出一件「逆天」文物,現代技術無法複製
    所以現代很多文物發掘後,專家常常稱讚古人的智慧令人佩服。因為古代人真正聰明的地方是我們現代人完全想像不到的。要知道,不僅中國有四大發明,在中華民族的古代時期還有很多發明、哲學思想,其中有些深奧的內容,至今還是未解之謎。
  • 「每日文物鑑賞」承上啟下的兩漢貨幣
    「每日文物鑑賞」古錢史上的精品——王莽幣「每日文物鑑賞」先秦刀幣,由刀演變而成「每日文物鑑賞」國最早的統一貨幣——秦半兩錢「每日文物鑑賞」稀有貨幣品種,平肩弧足空首布「每日文物鑑賞」世界上最早的紙幣——交子
  • 古代中國匠人有多牛,現代人用13年都仿製不出一件衣服
    古代技術的高超相信大家都知道,至今為止依然有許多現代技術都無法勘破的神奇技術。例如埃及金字塔,中國萬裡長城等偉大的世界遺產,也許我們可以使用鋼筋水泥建設高樓大廈,但我們無法想像在沒有機械化工具的古代,古人究竟是憑藉著怎樣的技術和努力完成這些世界壯舉的。文物仿製也是一樣。
  • 「文物鑑賞」上海博物館的館藏精品——璽印
    整個陳列以印章藝術的發展歷史為線索,上自西周,下迄清末,是從館藏一萬餘枚印章文物中遴選出來的具有代表性、藝術性的精品。展館內藉助高低錯落的展櫃,應用多種技術手段,使實物與輔助陳列相互配合。那麼,上海博物館所藏的璽印精品都有哪些呢?您了解嗎?
  • 「文物鑑賞」中國古錢「五十名珍」之遼朝錢幣
    「文物鑑賞」中國古錢「五十名珍」之兩宋時期錢幣「文物鑑賞」大泉五千:據說僅存兩枚「文物鑑賞」中國古錢「五十名珍」之兩漢錢幣「文物鑑賞」中國古錢「五十名珍」之金朝錢幣「文物鑑賞」上海博物館的館藏精品——璽印
  • 有禮有節丨文物皮起來,就沒博物館什麼事了!
    曾經躺在博物館一動不動的文物現在有了新外號,有了潮名,不僅開口自我介紹,還說得很動聽。「 千年前的戒酒神器 」…河南博物院春秋·雲紋銅禁 小酌怡情,大飲升仙。「 哪壺不開提哪壺 」…陝西歷史博物館五代·青釉提梁倒灌壺該壺有壺蓋,但打不開,古代匠人為這壺設計了一個漏柱,美酒可以從底部的梅花孔注入
  • 「文物鑑賞」中國古錢「五十名珍」之南唐時期錢幣
    「文物鑑賞」中國古錢「五十名珍」之明清時期錢幣「文物鑑賞」中國古錢「五十名珍」之蒙元時期錢幣「文物鑑賞」中國古錢「五十名珍」之遼朝錢幣「文物鑑賞」中國古錢「五十名珍」之兩宋時期錢幣「文物鑑賞」大泉五千:據說僅存兩枚
  • 「每日文物鑑賞」中國古錢「五十名珍」之戰國時期錢幣
    那麼,春秋戰國時期的古錢幣精品都有哪些呢?1、橋足半釿布一級 35000.00。是古泉五十珍之首。戰國時期鑄幣。是從空首布演化而來,因其錢文多鑄有貨幣單位「釿」字而得名。產生於戰國早期,主要流通於魏國地區。
  • 雲紋在磚雕中很常見,青銅器上也總看到,古人到底有多愛雲紋?
    雲紋,在我國古往今來都非常受人們的喜愛,這是一種非常吉祥的圖案。中國文化歷史悠久,其實很多東西都蘊含有深意。簡簡單單的一個雲紋,卻有著一種美好的寓意,象徵著高升、如意。在磚雕當中,雲紋是一種很常見的紋飾,在青銅器上面也經常會看到。古人到底有多喜歡雲紋呢?其實說起來「雲紋」的發展歷史,是非常悠久的。
  • 「古建中國」中國古建築雲紋圖案裝飾的歷史與發展
    中國的很多古建築都用一種「雲紋」來裝飾,這是為什麼呢?其實從商周時候古人就把它雕刻在了各種木雕、青銅器、玉器上。那麼,雕雲到底有些什麼講究呢?為什麼古人喜歡把它放在器物上呢?古人在青銅器、漆器、石刻、壁畫、瓷器、服飾等上面創造的雲紋樣,不僅形象豐富,而且具有獨特的韻律美和意境美,那飄忽繽紛的形態,給人的感覺是悠揚和神幻。雲紋在裝飾形象上有行雲、流雲、朵雲、層雲、團雲、祥雲、水拱雲、潮雲、煙雲、渦雲、升雲、聚散雲、風雲、連尾雲、群飛雲、五福雲、六合雲、七巧雲,還有雲海、雲氣等,在裝飾意義上多以祥雲來表現。
  • 養心殿內的「文物醫生」,兼備雙重任務,精準保護與完美呈現文物
    每天與您分享優質文章~作為養心殿研究性保護工程的一部分,原狀書畫貼落的修復與保護與以往的修復任務大不相同,需在妥善施工的同時於研究方面有所創見,兼顧「臨床」修復與研究的雙重要求。這為傳統修復技術與「文物醫院」的現代化發展提供了新的契合點與平臺。
  • 想要了解美國威士忌,就得先了解「美國禁酒令」
    曾經,美國非常有機會主導世界威士忌的市場,卻因為頒布禁酒令,重擊國內製酒產業,反而讓蘇格蘭威士忌搶得先機,還讓加拿大威士忌也乘勢興起。」——林一峰美國禁酒令是對美國威士忌產業影響深遠的一次運動,要更好地理解美國威士忌乃至全球威士忌格局,就要對美國禁酒令有充分的了解與認真。我們今天先通過維基百科了解一下這次運動的始末。
  • 美國禁酒令期間崛起的三K黨、斧頭幫,以及美國黑幫
    ,一直以來這群包括宗教領袖在內的清教徒人們有強烈的原教旨主義,一直「以道德的維護者」自居。凱麗的事跡登報之後,獲得全國婦女輿論的支持,可以說是 20 世紀初媒體捧紅的第一位「平民明星」,是名副其實的乘風「砍浪」老姐姐,斧頭幫幫主之名開始聲名遠揚。禁酒令頒布之後,凱麗更是大受歡迎,甚至有了自己的粉絲團,她舉著斧頭砸到哪,粉絲團就跟到哪。有些州政府還專門請這位「斧頭幫幫主」去首府城市演出。
  • 酒器的自我修養:有顏有料有品味
    不知道各位近日有沒有被《國家寶藏》的熱搜「刷屏」?在人們的心中,文物是冰冷的,甚至許多人不愛去博物館,覺得不過是鎖在玻璃柜子裡的古董罷了。而《國家寶藏》則是讓文物變活了起來,像是文物自己在開口講述著自己的故事。
  • 「STEAM遊戲鑑賞」Yes, Your Grace
    「STEAM遊戲鑑賞」Yes, Your Grace
  • 「鍋包肉」強烈安利這個
    「鍋包肉」強烈安利這個,薄薄酥酥,甜香+肉香,吃了忘不了而且據說胡蘿蔔絲兒才是這道菜的靈魂,東北人說的「血腸汆白肉」第一次吃血腸,和鴨血的口感完全不同,豬肉香的,和酸菜粉絲一起煮很治癒。
  • 中國館藏十件「穿越」文物,像極了現代工藝品,其實它們大有來頭
    現代人總以為過去和當下是兩個次元,完全沒有交集,古代就是落後的象徵,如今不說高科技,就是最常見的生活用品,都是古人不可想像的。其實這是個很大的誤區,文化是傳承並發展出來的,我們以為古人不可能了解的東西,其實都是我們老祖宗玩剩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