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前塵,我的人生儘是可恥之事。
1948年,日本著名作家太宰治發表自傳體中篇小說《人間失格》;同年,太宰治自殺身亡。
在這一刻,太宰治與《人間失格》中的葉藏「融為一體」,將自己的人生與理想共同埋葬在這本書中,喪失為人的資格。
書中由葉藏的三個手札組成,描述了葉藏從青少年到中年逃避現實、不斷自我放逐,並最終走向自我毀滅的悲劇。
很多人不願細讀此書,感覺太過「頹廢絕望」,但又忍不住翻開書頁,在主人公的複雜內心中,窺視我們內心那個曾經怯懦而又渴望實現的自我。
本文分享《人間失格》15句經典語錄,句句扣人心弦,說進心坎裡,在太宰治的內心獨白中感知喪到極致的美。
(一)天然的怯懦回應
1、膽小鬼連幸福都會害怕,碰到棉花都會受傷,有時還被幸福所傷。
2、因為怯懦,所以逃避生命,以不抵抗在最黑暗的沉淪中生出驕傲,因為驕傲,所以不選擇生,所以拒斥粗鄙的樂觀主義。
3、我的不幸,恰恰在於我缺乏拒絕的能力。我害怕一旦拒絕別人,便會在彼此心裡留下永遠無法癒合的裂痕。
4、家裡的事不可說,身上的痛苦不可說,對明日的畏懼不可說,對世人的疑惑不可說,昨日之恥不可說。
5、我仍然認為,向人訴苦不過是徒勞,與其如此,不如默默承受。
(二)無處安放的幸福與妥善放置的畏懼
6、所謂的幸福感,就像沉於悲傷的河底、閃著幽微的光的砂金一樣吧,當悲傷到了極點,就會生起一種仿佛黑暗中現出微光的感覺,這或許就是幸福感。
7、只有活的愚昧,或活得無恥的人才能完全沉溺在幸福之中,而做不到至少其中一者的完人,活在地獄裡連選擇死亡也不被允許,沒有一條出路,無力的絕望。
8、對同類極度恐懼的人,反而更加期盼能夠親眼見識令人可畏的妖怪,越是神經質,越是膽怯的人,越是期盼著強獷的暴風雨到來。
9、我越想越糊塗,越琢磨越恐懼,仿佛唯有自己是世界上的異類。我與旁人幾乎從不交談,因為我不知道說什麼好。
10、這是我向人類最後的求愛。儘管我對人類極度恐懼,但似乎始終割不斷對人類的緣情,於是借著裝傻這一縷細絲,來維繫與人類的貫聯。表面上我總是笑臉迎人,暗中則是拼了死命,戰戰兢兢,如履薄冰般才艱難萬分做出這樣的奉侍。
(三)觸及靈魂的複雜人性
11、問我想要什麼,我反而突然間什麼都不想要了。腦海中閃過一個念頭:隨便好了,反正這世上沒有任何東西能夠讓我快樂起來。
12、人是不可能一邊攥緊拳頭一邊微笑的,唯有猴子才會那樣。
13、人啊,明明一點兒也不了解對方,錯看對方,卻視彼此為獨一無二的摯友,一生不解對方的真性情,待一方撒手西去,還要為其哭泣,念誦悼詞。
14、人,就像擁有生存的權利一樣,也擁有死亡的權利吧。
15、人絕不會服從他人,即便是奴隸,也會以奴隸的方式,展開卑屈的反噬。
《人間失格》被稱為太宰治靈魂深處無助的生命絕唱,影響億萬讀者的靈魂救贖之作。
太宰治一貫採用「私小說」的自我告白形式,充滿了純粹而敏感的感受性,為他筆下生動的描繪注入靈魂,讓人無法逃脫。
就像高爾基所說:太宰治的作品分為兩個人格,一方面有著帶著自身經歷主人公的掙扎,另一方面是坦然描述著血的事實。正因如此,他比那些把自己當作上帝的作家,更有一絲人情,更能打動讀者。
閱讀《人間失格》,到底是治癒還是致鬱?取決於人,而不是書。
太宰治在書中寫道:
如今的我,算不上幸福,也說不上不幸福。只是一切都將過去。
一切都會過去的,願人間不再有失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