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宰治《人間失格》15句經典語錄,句句扣人心弦,說進心坎裡

2020-12-16 冬月的書影小屋

回首前塵,我的人生儘是可恥之事。

1948年,日本著名作家太宰治發表自傳體中篇小說《人間失格》;同年,太宰治自殺身亡。

在這一刻,太宰治與《人間失格》中的葉藏「融為一體」,將自己的人生與理想共同埋葬在這本書中,喪失為人的資格。

書中由葉藏的三個手札組成,描述了葉藏從青少年到中年逃避現實、不斷自我放逐,並最終走向自我毀滅的悲劇。

很多人不願細讀此書,感覺太過「頹廢絕望」,但又忍不住翻開書頁,在主人公的複雜內心中,窺視我們內心那個曾經怯懦而又渴望實現的自我。

本文分享《人間失格》15句經典語錄,句句扣人心弦,說進心坎裡,在太宰治的內心獨白中感知喪到極致的美。

(一)天然的怯懦回應

1、膽小鬼連幸福都會害怕,碰到棉花都會受傷,有時還被幸福所傷。

2、因為怯懦,所以逃避生命,以不抵抗在最黑暗的沉淪中生出驕傲,因為驕傲,所以不選擇生,所以拒斥粗鄙的樂觀主義。

3、我的不幸,恰恰在於我缺乏拒絕的能力。我害怕一旦拒絕別人,便會在彼此心裡留下永遠無法癒合的裂痕。

4、家裡的事不可說,身上的痛苦不可說,對明日的畏懼不可說,對世人的疑惑不可說,昨日之恥不可說。

5、我仍然認為,向人訴苦不過是徒勞,與其如此,不如默默承受。

(二)無處安放的幸福與妥善放置的畏懼

6、所謂的幸福感,就像沉於悲傷的河底、閃著幽微的光的砂金一樣吧,當悲傷到了極點,就會生起一種仿佛黑暗中現出微光的感覺,這或許就是幸福感。

7、只有活的愚昧,或活得無恥的人才能完全沉溺在幸福之中,而做不到至少其中一者的完人,活在地獄裡連選擇死亡也不被允許,沒有一條出路,無力的絕望。

8、對同類極度恐懼的人,反而更加期盼能夠親眼見識令人可畏的妖怪,越是神經質,越是膽怯的人,越是期盼著強獷的暴風雨到來。

9、我越想越糊塗,越琢磨越恐懼,仿佛唯有自己是世界上的異類。我與旁人幾乎從不交談,因為我不知道說什麼好。

10、這是我向人類最後的求愛。儘管我對人類極度恐懼,但似乎始終割不斷對人類的緣情,於是借著裝傻這一縷細絲,來維繫與人類的貫聯。表面上我總是笑臉迎人,暗中則是拼了死命,戰戰兢兢,如履薄冰般才艱難萬分做出這樣的奉侍。

(三)觸及靈魂的複雜人性

11、問我想要什麼,我反而突然間什麼都不想要了。腦海中閃過一個念頭:隨便好了,反正這世上沒有任何東西能夠讓我快樂起來。

12、人是不可能一邊攥緊拳頭一邊微笑的,唯有猴子才會那樣。

13、人啊,明明一點兒也不了解對方,錯看對方,卻視彼此為獨一無二的摯友,一生不解對方的真性情,待一方撒手西去,還要為其哭泣,念誦悼詞。

14、人,就像擁有生存的權利一樣,也擁有死亡的權利吧。

15、人絕不會服從他人,即便是奴隸,也會以奴隸的方式,展開卑屈的反噬。

《人間失格》被稱為太宰治靈魂深處無助的生命絕唱,影響億萬讀者的靈魂救贖之作。

太宰治一貫採用「私小說」的自我告白形式,充滿了純粹而敏感的感受性,為他筆下生動的描繪注入靈魂,讓人無法逃脫。

就像高爾基所說:太宰治的作品分為兩個人格,一方面有著帶著自身經歷主人公的掙扎,另一方面是坦然描述著血的事實。正因如此,他比那些把自己當作上帝的作家,更有一絲人情,更能打動讀者。

閱讀《人間失格》,到底是治癒還是致鬱?取決於人,而不是書。

太宰治在書中寫道:

如今的我,算不上幸福,也說不上不幸福。只是一切都將過去。

一切都會過去的,願人間不再有失格。

相關焦點

  • 《人間失格》這麼喪,為什麼這麼多人愛?看看10句經典語錄就懂了
    這句話的出處 ,是太宰治的《人間失格》,日本史上銷量前三的文學奇蹟,一本很喪很喪的書,讀完卻意外地被它的「喪」治癒了。分享10句經典語錄,感悟下人生。《人間失格》這麼喪,為什麼這麼多人愛?看看10句經典語錄就懂了1、在所謂「人世間」摸爬滾打至今,我唯一願意視為真理的,就只有這一句話:一切都會過去的。2、日日同樣的事重複不息,只須遵從與昨日無異的慣例。
  • 《人間失格》這麼喪,為什麼那麼多人愛?不妨看看這10句經典語錄
    《人間失格》更像是一把雙刃劍,一面鏡子,照出每個人殘缺不全的真正面貌,分享10句語錄,感悟下人生。問我想要什麼,我反而突然間什麼都不想要了。腦海中閃過一個念頭:隨便好了,反正這世上沒有任何東西能夠讓我快樂起來。
  • 太宰治經典語錄15句,膽小鬼連幸福都會害怕,碰到棉花都會受傷
    但是現實裡太多的道德感和負罪感卻最終壓垮了太宰治,因為自己的「左派」出身,因為自己有過不美好的童年,因為自己害死了一名情人,因為抓不到的生活的意義,最終太宰治還是結束了自己的生命。而人們對於太宰治的評價,也都是有好有壞,如果要用一句最中肯的話來評價他,我覺得還是日本文學批評家奧野健男的一句話最為恰當:「無論是喜歡太宰治還是討厭他,是肯定他還是否定他,太宰的作品總擁有著一種不可思議的魔力,在今後很長一段時間裡,太宰筆下生動地描繪都會直逼讀者的靈魂,讓人無法逃脫。」
  • 透過《人間失格》,太宰治究竟想告訴我們什麼?
    第一次知道太宰治,是因為那句:「生而為人,我很抱歉」;第一次讀太宰治的自傳體絕筆《人間失格》是2012年。不記得是哪個版本,只記得樣子有些老舊。因為覺得文字有些壓抑,所以斷斷續續看了大半年才把勉強把它讀完。
  • 太宰治的人間失格:生而為人,我感到抱歉
    說起人間失格這四字,大家總會自然而然地想起由太宰治在接近70年前所創作的長篇小說。在小說開首,就以一句「一直以來,我過著羞恥的生活」作為開頭,撼動著無數讀者的心房。《人間失格》這部小說,就像是作者太宰治的自傳一樣,描繪他一生經歷的苦難,也帶出了二戰後人文價值崩潰和日本人心靈的空虛。
  • 太宰治:悲慘的人生,是什麼導致了他的地獄失火,眾生人間失格
    1935年太宰治以《丑角之舞》初登文壇,短篇《逆行》亦入圍芥川獎,後來繼續出版不少的作品集,其中尤其以晚期的《斜陽》與《人間失格》為人稱道,被譽為戰後日本文學的金字塔作品。悲慘的人生而太宰治的文學作品中都是以消極的態度去面對生活,並且夾雜著強烈的負罪感。
  • 10句經典告訴你:《人間失格》這麼喪,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愛它
    我的回答:有,《人間失格》。很早就聽到過一句話:「生而為人,我很抱歉」。後來才知道它是出自太宰治的《人間失格》。史鐵生曾經說:「寫作者,未必能夠塑造出真實的他人,寫作者只能塑造出真實的自己。」在《人間失格》中,我們看到了主人公大庭葉藏悲觀至極的一生,那有何嘗不是太宰治本人的真實寫照。
  • 《人間失格》曝太宰治三位愛人造型
    《人間失格》曝太宰治三位愛人造型 時間:2019.01.22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勞倫斯 分享到:
  • 《人間失格》,太宰治的遺作,寫完就投水自盡,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人間失格》,太宰治的遺作,寫完就投水自盡,生而為人我很抱歉《人間失格》——又名《喪失為人的資格》,是太宰治生前最後一部作品,是一部半自傳體的小說,書中的主角像他一樣,是個性格乖僻的知識分子,但是飽嘗世態炎涼
  • 這部電影不是《人間失格》,而是太宰治和他生命中三個女人的故事
    日本作家太宰治的小說《人間失格》這幾年很紅。近三年連續高居噹噹圖書暢銷榜前五,其中2017、2019年更是高居榜首。但這部日本女導演蜷川實花拍的《人間失格:太宰治和他的三個女人》卻不是根據小說改編拍攝的電影,而直接講述了太宰治和他生命中三個最重要女人的故事。
  • 破碎絕美——太宰治《人間失格》
    同樣,太宰治的這本《人間失格》真真切切的顛覆了我對我看過的所有寫作風格的概念。想想看,自己多多少少也算讀了幾年書,大體上還算識得幾個字,腦中對於日本、美國、歐洲和英國小說風格也已有了既定印象,不可否認的是,國家對於個人邏輯和思維的影響絕對是流淌在血液中的。日本小說總是刻意營造一種疏離感,抑或親切感。
  • 人間失格:太宰治和三個女人們
    人間失格:太宰治和三個女人們 辛美菁 太宰治何許人也?我與他初識便是他躲在葉藏之名下的半自傳體小說《人間失格》中。全書的第一句話:「我這一生,儘是可恥之事。」不禁讓我好奇,一個人的可恥能有多可恥?
  • 你沒看懂《人間失格》:太宰治的喪,其實是一場騙局
    《人間失格》,就是這種墮落欲望的具象化體現。我們無法承受那墮落的代價,但在一本書中,看到別人的墮落和恐懼,卻是安全的。可以說,我們作為讀者,是讓葉藏,替代我們去感受痛苦,走向絕望。喪,只是為了輕鬆一點《人間失格》被奉為喪文化的代表,也和作者太宰治有關。
  • 《人間失格》和太宰治:既是文豪也是個渣男
    這是太宰治中篇小說《人間失格》中第一手札的第一句話。近些年,由於網絡喪文化的流行,作為喪文化的鼻祖,太宰治和他的名作《人間失格》被屢屢提及。儘管平時我自己也有點喪,但我還是覺得這都是因為社會壓力導致的,始終認為太宰治這樣的作家過於矯情了。直到最近看了一部電影《人間失格:太宰治和三個女人們》。為了做電臺節目,我查閱了不少有關太宰治的生平,才逐漸開始有些走近了這個人物。
  • 沒有人間失格的太宰治和三個女人們
    電影畫面精美,製作精良,講述了太宰治與三個女人的故事,和人間失格無太大的關係。影片中看的出太宰治對生活抱有失望,但全片沒有看出太宰治去死的意願,最後選擇去死,更像是對情人的順從,一時的衝動。歷史上太宰治選擇死亡的原因是令人費解的。影片最後一幕,太宰治在水下猛睜開眼,是影片給出的解讀吧。
  • 貴族出生的太宰治,為何能寫出《人間失格》這樣的作品?
    《人間失格》是日本著名作家太宰治的作品,從問世以來,就備受爭議。之所以會受到廣泛關注的原因,一方面不僅是書的內容充滿了頹喪陰鬱的灰色氣息,另一方面也是因為書的作者太宰治,本身也是一位充滿傳奇的日本作家。
  • 日劇雜感:《人間失格:太宰治和三個女人們》小慄旬和強大卡司
    《人間失格:太宰治和三個女人們》是蜷川實花執導的電影,由小慄旬主演,於2019年9月13日上映。《人間失格:太宰治和三個女人們》講的是1946年的太宰治到太宰治去世這些年他的創作及感情生活。海報這部電影卡斯過於強大,只要是露臉的基本都能在電視劇甚至電影裡當主演,畫面也很優美,還可以了解一下太宰治的人生。
  • 《人間失格》:「若能避開猛烈的歡喜,就不會有徹骨的悲傷。」
    二戰後,太宰治創作了那本著名的《人間失格》,又名《喪失人的資格》。在發表作品的同年,太宰治自殺身亡。今天要給大家推薦的,就是太宰治的《人間失格》。這是一個極端樂觀主義者自我救贖的故事。《人間失格》至今已經累計發行超過1000萬本,影響非常深遠。2017年,當當網的最高銷量就是《人間失格》。這本書被評價為「塑造了不得不封閉在自己世界裡的人物形象的傑作。」不僅如此,還被多次翻拍成動漫、電影。
  • 新版《人間失格》:太宰治和三個女子的情感,看後真的會致鬱嗎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每每提起這句話,大家都會不約而同地想到太宰治,和那本極致致鬱之美的《人間失格》。太宰治,本名津島修治,日本戰後無賴派大師,與川端康成、三島由紀夫並列為戰後文學的巔峰人物。18年間,太宰治自殺過5次,其中3次,太宰治的身邊都有著不同的女人。不知是否是出於這個角度的考慮,導演蜷川實花執導了這一部《人間失格:太宰治和三個女人們》。太宰治的扮演者是赫赫有名的小慄旬,片中他整個人都散發著一种放浪形骸、頹廢憂鬱的致命美感。
  • 致鬱劑作品《人間失格》,看不懂就幸福地活著
    我偶然接觸到的《人間失格》,來自於一個朋友久違的朋友圈,「No Longer Human」不要看。人總是會對未知的事物充滿好奇心,越是不讓看的東西,就越想去探索。《人間失格》,意為喪失作為人的資格,一本作者寫完就自殺了的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