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頭直播》6月10日訊 德阿大戰,向來是世界盃歷史中最具話題性的對決之一,2010年7月3日,南非開普敦綠點球場,德國和阿根廷這對老冤家在世界盃的舞臺第六次碰面。
之前的五次狹路相逢,德國只輸給過阿根廷一次。1986年世界盃決賽,阿根廷3-2險勝聯邦德國,而當時上演讀秒絕殺的,如今正是阿根廷國家隊的主教練馬拉度納。
誰也沒有想到,第一粒進球居然來得如此之快。
開場僅僅三分鐘,賽前被馬拉度納描述為「不認識」的穆勒,就憑藉自己敏銳的門前嗅覺為德國隊首開記錄。
這是所有人都沒能猜到的開局,然而更令人無法預料到的,是故事的結尾。
阿根廷豪華的中前場巨星雲集,梅西、特維斯、伊瓜因、迪馬利亞們開始發動一波又一波的瘋狂進攻,然而沒有一個統一戰術指引的他們就如同無頭蒼蠅般四處碰壁。
馬拉度納從來就不是一位戰術大師,也同樣不是一個出色的指揮者。他只是憑藉超凡的個人魅力和精神激勵的長處,將擁有諸多天才球員的阿根廷隊儘可能地融合起來。正如賽前他特意來到球員通道,在他的每位愛將的臉上,都印上他鼓勵的吻。
可是阿根廷人完全找不到比賽的節奏,這支如同精密機器一樣完美運轉的德國隊,踢得實在太過於完美了。他們頂住了阿根廷前鋒們長達60多分鐘的狂轟濫炸,在體能馬上出現臨界點的時候給了對手致命一擊。
第67分鐘,克洛澤接波多爾斯基傳球推射空門得手,2-0,克洛澤在他的第100場國家隊比賽中,打進了他的世界盃第13球。
情況極其被動,馬拉度納搏命式地撤下後衛奧塔門迪,換上帕斯託雷加強進攻。然而德國人犀利的反攻和快速的推進令人難以招架,哪怕對方後場四人個個是巨星,恐怕也難以支撐,何況阿根廷後場四人,又有誰夠得上巨星級別?
就在馬拉度納在場邊進行換人戰術交待的時候,弗裡德裡希為德國隊將比分擴大為3-0。此時的馬拉度納已經無力回天,他轉身,絕望地捂住了臉。在阿根廷人心中,他就是一個神,然而這樣一場慘敗,讓他又回歸了凡塵。在這樣遭受致命打擊的時刻,他緊緊抱住了阿奎羅,把頭深埋在自己女婿的脊背後面。此刻,他只是一個需要家人的普通人,他一人之力,不足以拯救整個阿根廷足球。
球員通道旁,比埃霍夫和因傷錯過世界盃的巴拉克舉觴稱慶。德國人在世界盃中第12次殺入四強,這是一項全新的紀錄。
最終的比分定格為4-0,和四年前一樣,阿根廷再次被德國人擋在了四強門外。梅西結束了他的第二屆世界盃,然而這次作為領袖帶隊出徵的他,沒有收穫一個進球。
輸給德國並不意外,意外的是一個0-4的比分。賽後,德國球迷在看臺上進行著肆無忌憚的慶祝,這讓馬拉度納再也抑制不住內心的悲憤。他衝到教練席後面,大聲吼著回擊著那些帶著勝利笑容的德國球迷。然而他無可奈何,再惡毒的言語,也改變不了被淘汰的結局。
「足球就是22人比賽,最後由德國人獲勝的一項運動。」勒夫的青年軍用一場實至名歸的勝利詮釋著萊因克爾的名言。生命從不會同情弱者,足球也無法為情懷折腰。德國足球的理念已經完成了華麗轉身,還躺在功勞簿上的阿根廷人也同樣需要尋求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