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使用膝關節 延緩退行性改變出現時間

2020-12-23 網易新聞

(原標題:科學使用膝關節 延緩退行性改變出現時間)

今天是世界關節炎日,骨關節健康直接關係到每個人的生活質量。有數據顯示,因退行性改變導致的骨關節炎在40歲人群中的患病率為10%-17%,60歲以上約50%,而在75歲以上人群中發病率則高達80%。積水潭醫院運動損傷科主治醫師劉心介紹,約30歲左右時,人體的關節就開始走下坡路,隨著年齡增長,關節的退行性改變不可避免,只是早晚有別。科學的運動習慣可以延緩骨關節退行性改變出現時間,讓個體能夠更長時間地享有高質量的運動生活。

肥胖者短期內跑步減肥最傷膝

運動的益處盡人皆知,除了可以鍛鍊心肺功能、增肌減肥,還能實現降血糖、降血脂、減重等健康目標,在這些顯而易見的益處掩蓋之下,很多人卻忽略了運動可能對膝關節造成的損傷。

劉心在門診見過很多因運動不當損壞膝關節的例子,「一位20多歲的小夥子通過跑步運動,體重在2個月內從220斤降到150斤,因膝關節疼痛來門診拍X光片,結果顯示兩個膝關節全部損壞。」劉心惋惜地說,不了解自身狀態,未經科學指導,短時間內超強度跑步會增加身體各關節負擔,很多人在享受運動給身體帶來的益處之前,卻先體會到骨關節炎之殤。

如何運動既能消耗掉身體多餘能量,實現健身減肥目標,又能減少關節損耗?劉心說,除了因人而異選擇運動方式外,還要遵守循序漸進的運動原則。在健康使用關節的前提下,通過提高身體基礎代謝率消耗能量,實現健身減肥願望。

負重下蹲嚴重損耗膝關節

在運動損傷科醫生眼中,任何讓膝關節從屈到伸,從伸到屈的升降運動都會損耗膝關節,而負重下蹲傷膝的級別最高。「人體在做蹲槓鈴、登山、爬樓梯等升降運動時,腿部膝關節所承受的重量是體重及負重的3-5倍。」劉心說,從保護膝關節的角度,這些運動都不適合短時間內反覆做。很多不明就理的老年人就是在多次登山運動後出現膝關節損壞,追悔莫及。這種日積月累的損耗會令運動者日後更容易出現退行性改變。

健康的膝關節不僵硬,能夠隨心所欲做膝關節相關動作,並且在做動作時能控制好自己的腿。在走長路、爬樓梯或運動時不會出現疼痛、腫脹或者是其它不舒服的表現。劉心解釋,這就是健康膝關節具備的三個條件,一是力量大,二是靈活性好(屈伸自如),三是本體感覺強(控制關節能力)。劉心強調,擁有健康膝關節,就要在日常活動中有保護關節的意識。首先,在運動時要清楚自己所處的年齡階段,所能承受的運動強度,不攀比逞強。其次,量力而行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

關節痛就補鈣不可取

很多人誤認為關節痛是因缺鈣所致。劉心指出,對中老年人而言,骨質疏鬆第一反應是腰背痛,還有一部分人出現髖關節疼痛,絕非膝關節痛。在如今全民普遍相似的營養結構下,正常飲食者缺鈣可能性極少見,試圖通過口服食品或保健品達到保護骨骼或關節的可能性很小。

退行性骨關節炎發病原因多數與運動、勞累刺激相關,完全可以通過休息緩解。如果關節疼痛持續超過兩周不緩解,並且出現關節某個固定部位疼痛,建議看醫生。醫生會判斷軟骨磨損是否已經產生實質性損傷,如軟骨磨壞或出現半月板撕裂性損傷等,再對症採取有效的治療方法。

退行性骨關節炎早期信號最常見的關節積液,多出現在人體一次大量集中性運動後,表現為關節腫脹。此時要注意休息,短時間內減少下次運動刺激。

本報記者 田晶  

供圖/TAKEFOTO  

(原標題:科學使用膝關節 延緩退行性改變出現時間)

本文來源:北京晚報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年紀大了容易出現膝關節退行性病變?6個好方法教你如何預防!
    膝關節退行性病變是骨科常見的慢性疾病,大多數患者為中老年人,其女性患者多於男性。膝關節退行性病變會給患者的日常生活帶來很大的困擾,嚴重時還容易影響患者的行走功能。為了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在年紀增長之後,就必須要預防膝關節出現退行性病變。
  • 45歲後,要避免膝關節退行性變,還得做好這3件事
    在年齡增長的過程中容易出現膝關節退行性變這種情況,膝關節的退行性變有可能就會產生局部的疼痛感,甚至影響正常的關節活動。因此,想要保養好自己的膝關節就應該注意多方面的問題,通過合理的方式延緩機體衰老,這樣膝關節退行性變速度才會變慢。那麼,45歲之後應該如何避免膝關節退行性變呢?
  • 膝關節軟骨損傷的原因 怎麼預防膝關節軟骨損傷?
    山東省立醫院骨科副主任醫師袁林表示:膝關節軟骨磨損,又稱膝關節退行性變、骨關節炎、骨關節病、退行性關節病、老年性關節炎等,是最常見的一種慢性、進展性關節疾病。
  • 「保膝」手術治療膝關節內翻和外翻畸形
    許多中年人群因膝關節疼痛,經檢查後被診斷為膝骨關節炎,然而經過減肥、改變運動習慣、口服藥物、局部注射等保守治療一段時間後,療效不佳,膝關節疼痛依然不能很好的緩解,嚴重者出現膝關節內翻和外翻畸形。
  • 膝關節退行性變是45歲後的一道坎,如何才能避免膝關節退化性變?
    在走向衰老的過程中,身體容易出現很多影響健康的問題,而膝關節退行性改變就是常見的一種。若出現了這個問題,膝關節會經常的出現疼痛、僵硬、腫脹等感覺,尤其是天氣冷的時候,出現疼痛感的頻率會變多,並且疼痛感會加重。一旦出現這個問題,也就意味著膝蓋要「退休」了,腿腳會因此變得不好,那麼我們正常的行動會受到限制,將會給生活造成不小的影響。所以為了45歲後的生活質量,我們應該提高預防這個問題,以免它的出現。
  • 退行性膝關節炎有哪些典型的症狀表現
    退行性膝關節炎是常見的關節炎症之一,又稱增生性膝關節炎、肥大性關節炎、老年性關節炎,了解其症狀有助於我們早日的察覺疾病,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濟南關節外科醫院專家的介紹。退行性膝關節炎的典型症狀:退行性膝關節炎主要表現為發病緩慢,多見於中老年肥胖女性,往往有勞損史;膝關節活動時疼痛,其特點是初起疼痛為發作性,後為持續性,勞累後加重,上下樓梯時疼痛明顯;膝關節活動受限,跑跳跪蹲時尤為明顯,甚則踏跛行,但無強直;
  • 鄭州治療膝關節的專科醫院,為什麼久坐容易引起關節疼痛
    鄭州治療膝關節的專科醫院,為什麼久坐容易引起關節疼痛 時間:2020-12-14 17:58 鄭州痛風風溼病醫院 鄭州治療膝關節的專科醫院,膝關節出現過創傷的朋友以及膝關節磨損嚴重的朋友,年紀大了往往會出現膝關節炎的情況,醫生指出,膝關節炎常在中老年發病,在疾病的初期
  • 膝關節軟骨損傷是怎麼回事?如何治療?
    隨著全民健身的興起,越來越多的老百姓開始關注膝關節的健康。而在膝關節損傷中,膝關節軟骨損傷是最常見的疾患之一。今天山東省立醫院骨科副主任醫師袁林就和大家一起聊一聊膝關節軟骨損傷那些事兒。
  • 膝關節退變是怎麼回事 膝關節退行病變怎麼治療 骨科百科
    雖然處於「巔峰狀態」的關節自我修復能力強,但這個階段也是人最忙碌,使用關節最頻繁的時期。 如果過度使用,也會造成關節提前損耗,出現劇烈疼痛。跑步姿勢不當、長時間保持關節彎曲坐姿、上下樓梯或者走坡路時帶來的疼痛;身體及大腿猛然內旋,半月板撕裂帶來的痛,都可能是關節受傷的表現。
  • 膝關節不適 不一定是缺鈣還有可能因為廣場舞
    2個多月後,她漸漸感到雙側膝關節有輕微酸痛,但並沒在意,繼續領著大家蹦蹦跳跳,結果劉女士的膝關節疼痛越來越明顯。開始她以為是缺鈣,便開始每天喝牛奶,還買了各種鈣製劑天天吃。可關節痛依然沒能改善,爬樓梯都有些吃力了。在家人的勸說下,劉女士來到醫院就診,骨科醫生在問過病情後,建議她馬上進行相關檢查。結果發現,劉女士並不缺鈣,而是出現了明顯的退行性骨關節炎。
  • 找對「處方」 膝關節痛也能做運動
    這個想法是不科學的。醫生提醒,關節長期不用,也會像機器一樣「生鏽」甚至「報廢」,因此,適當的運動很重要。早中期膝骨關節炎引起的膝關節痛,誘因可能是長期高強度、高負荷的膝關節彎曲、退行性病變、創傷性骨關節炎及股四頭肌肌力不平衡等。臨床上時常遇到患者有普遍的認識誤區:以為出了問題就不要做運動了,以免關節進一步勞損。然而,在醫生眼中,這種想法是不科學的。
  • 保護膝關節,從補充健力多氨糖軟骨素鈣片開始
    膝關節承受著人體上半身和大腿的全部重量,而且人體大部分的活動都要依靠膝關節來完成,活動範圍也比較大,導致膝關節比踝關節在衝擊下更加脆弱。因此,保護膝關節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2002/410217.htm那麼,如何保護膝關節呢?
  • 萊州市中醫醫院骨傷四科建設紀實一一膝關節置換手術突破100例
    成立3年來,在膝關節置換方面積累了豐富經驗,在膝關節單髁置換方面也獲重大突破。隨著外科技術的成熟、無痛技術的普及,以及嚴密康復計劃的執行,臨床療效顯著。目前,膝關節置換手術量已突破100例。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重,老年骨關節疾病發病率呈逐年增加趨勢。其中,膝關節骨性關節炎在四肢關節退行性疾病中發病率居首位,膝關節腫脹疼痛、屈伸功能障礙、內外翻畸形是其顯著特點。
  • 淺談膝關節痛的治療方法及保養
    病因 1.原發性:關節退行性改變引起的關節疾病-骨性關節炎。 3.膝關節骨質增生。這是一種慢性關節疾病,以關節軟骨和鄰近骨的退行性質病變為主要特徵,最終引起關節疼痛和僵硬,甚至不能下蹲等。 4.膝關節骨炎。膝骨關節炎也叫退行性膝關節炎,發病機制與關節和關節軟骨發生老化、磨損,後期繼發骨質增生有關。這種病症多見於中老年人,並且女性居多。
  • 膝關節軟骨損傷怎麼治療?
    膝關節軟骨磨損,又稱膝關節退行性變、骨關節炎、骨關節病、退行性關節病、老年性關節炎等,是最常見的一種慢性、進展性關節疾病。損傷後膝關節軟骨缺損在走路、跑步等負重情況下出現疼痛。
  • 為什麼越來越多年輕人得這種退行性疾病?
    髕骨軟化並不是真的髕骨變軟了,其實是髕骨軟骨損傷引起的退行性變化。髕骨軟化病原來是一個中老年常見病,但是現在年輕人中間也變得常見了,30-40歲的女性更容易發病,高跟鞋長時間髕骨壓迫就是元兇。那你從來沒有穿過高跟鞋為啥也得了髕骨軟化呢?
  • 運動時膝關節疼?醫生告訴你,保護膝關節做好這5點
    膝關節骨質增生 又稱退行性骨關節炎,是指由於關節退行性變,以致關節軟骨被破壞而引起的慢性關節病,多見於老年患者。 5. 關節周圍組織炎 如關節滑膜炎,是關節腔內的滑膜受到炎症刺激而增生的慢性疾病。
  • 吳京曾接受幹細胞治療,也拯救了膝關節疾病患者和這些知名運動員
    根據《中國膝關節骨關節炎流行病學調查現狀》2015年的數據顯示,我國每年因膝關節骨關節炎就醫人數有6061萬,年齡在50歲-70歲之間有4400萬人。值得注意的是,需要進行膝關節置換的人數約200萬,但2015年實際進行膝關節置換的人數在30萬左右,根據往年數據顯示,進行膝關節置換的人數以每年30%的速度遞增。
  • 你所關心的都在這|膝關節|半月...
    膝關節受傷,往往會損傷半月板,尤其是常年堅持運動的小夥伴們。得了「半月板損傷,該不該手術,什麼時候手術?」往往是患者最常問及的問題。今天,骨科醫生就來和你說一說關於半月板受傷的那些事。半月板,到底是幹啥用的?
  • 膝關節積液怎麼辦?這幾種方法借鑑一下
    膝關節作為功能複雜多樣的關節之一,對人體活動意義重大。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膝關節處容易出現一些病理性退變,關節積液即為其一。膝關節積液是膝關節內滑液分泌過多且瀦留而引起的關節腫脹現象,對日常的一些功能活動還是有一定的影響,及早地治療有一定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