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1-07 08: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以下文章來源於益美傳媒 ,作者益美君
益美傳媒
行業大號,聚焦公益傳播,傳遞愛與正能量!
點擊標題下「昆明女聲」可快速關注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益美傳媒(ID:YeeMedia)
本文轉載已獲授權,其它帳號轉載請聯繫原帳號。
▼
近日
一名中國90後姑娘在國外火了
她身穿一襲紅色漢服,頭戴古釵
在異國他鄉的街頭
用古箏彈奏了一曲又一曲動人樂章
引得許多外國友人駐足觀賞驚呼:
中國竟然還有如此美妙的樂器
她彈奏的周杰倫的《青花瓷》
空靈唯美、似幻似真
聽得現場的觀眾如痴如醉
仿佛隨著她的歌聲穿越回了古代
在那皎潔的月光下
品著那一段段愛恨情仇
一曲結束後
甚至有不少外國人
默默地留下了感動的淚水
畫面中這名舉止優雅
長相甜美的姑娘
來自湖南,她的名字叫做彭靜旋
是法國波爾多
第三大學音樂學院的研究生
01
▼
用古箏在法國街頭「炸街」
「我希望讓國外友人更了解中國」
其實這並不是彭靜旋
第一次在法國街頭露天表演
而每一次表演
都能吸引不少外國友人駐足觀看
她時而白裙過膝
時而紅妝素裹
徐徐微風下
她的裙角微微揚起
彭靜旋架著古琴
在法國的街頭
在浪漫的海邊
一抹秀髮拂過臉龐
醞釀一小會兒
彭靜旋將古箏撫平後
優美的旋律
從她的指尖緩緩流出
不少來往的遊客
都停下了自己匆匆的腳步
駐足欣賞她的表演
她把大海當做西湖
一首《青城山下白素貞》
優雅柔美,愉悅清爽
高山流水、餘音繞梁
優美的旋律
配上古色古香的古箏
在異國他鄉的街頭
反而呈現出一種別樣的風味
在祖國母親70歲生日之際
雖然不在祖國母親的這片熱土上
但是彭靜旋用她特殊的方式
表達了自己對於祖國的熱愛
一首《我和我的祖國》
雖然沒有合唱歌聲的大氣磅礴
但是悠揚的旋律
猶如連綿不斷的思緒
將身在異鄉的遊子的心
一下拉回千裡之外的中國
然後情不自禁地淚流滿面
一首《莫失莫忘》
仿佛在講述著前世的哀怨情仇
纏纏綿綿、撥人心弦
她微微翹起指尖,划動絲絲琴弦
優美的音符一個個輕快地跳出
或纏綿悲切,或泉水叮咚
或如走馬搖鈴
每當彭靜旋的曲聲響起
無論是漂泊在外的華人
還是聽不懂中文的國外友人
都會忍不住回頭看看
究竟是什麼樂器
竟然如此動人?
甚至有些好奇的外國友人
會上前來問:
「這是什麼樂器嗎?」
彭靜旋便會自豪地告訴他們
「這是中國古箏」
空靈婉轉,清澈唯美
沒有喧囂,宛如清朗流水
這,就是中國古箏
02
▼
「為什麼不能用中國樂器呢?」
她背著古箏出國
2017年秋天
武漢音樂學院畢業後的彭靜旋
正在巴黎為了留學的事情奔波
突然她在街頭
看到一個樂隊正在演奏
樂隊的配置很簡單
一名手風琴手、一名薩克斯手
外加一名主唱
圍觀的人很多
階梯上坐滿了觀看表演的人
馬路邊上甚至還有一個老太太
自發地為他們伴舞
彭靜旋十分地動容
她當時就在想:
如果這是中國樂器那該多好啊!
彭靜旋首先就想到了
她學習了18年的古箏
但是古箏體積太大不易攜帶
在她出國之前
她將古箏留在了國內
萌生了在街頭演奏的想法後
第二年,彭靜旋迴國後
就想盡辦法把古箏帶出國
從就讀大學的武漢飛往波爾多
最短也需要12個小時
由於古箏是木製品
長途運輸極易損壞
彭靜旋就將琴板裹了厚厚四層
由於古箏比較大
她就把古箏琴碼及琴弦全部卸下
經過這一番折騰
彭靜旋才把這陪伴了她十多年的
「老朋友」帶到法國
2018年7月
在法國波爾多大劇院廣場前
彭靜旋第一次「登臺演出」
作為一處旅遊景點
那裡空曠安全,聚集著大量遊客
即使彭靜旋從小就有舞臺經驗
但是面對陌生的環境、陌生的面孔
彭靜旋仍然緊張了起來
「你在街頭表演的話,未知性更大。
而且面前都是外國人,
也不知道他們會怎麼看待我。」
當天,彭靜旋演奏了七八首
具有中國元素的流行曲目
如《青花瓷》和《大魚》等
起初只有一些小孩子,
圍在她身邊,
到最後,每當古箏響起
街上的人都會駐足圍觀
甚至還會有不少遊客上前合影
有些外國人不知道這是什麼樂器
就問彭靜旋
但國外友人的提問
讓彭靜旋尷尬不已
他們問彭靜旋:
這種樂器是不是日本的還是韓國的?
是越南的還是朝鮮的?
但唯獨就沒有人問
這種樂器是不是中國的
彭靜旋覺得十分地十分痛心
為什麼中國有著5000年的傳統文化
卻不被世人所認知?
彭靜旋從那以後就暗暗下決心:
一定要讓大家知道
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
從那以後,彭靜旋每次演奏
都會在古箏旁樹立一個小小的名牌
上面寫著古箏的中文拼音:GuZheng
她還列印了一份法語版的古箏宣傳手冊
告訴大家什麼是古箏
古箏背後的文化和歷史是什麼
「古箏是我們自己的傳統樂器,
不是某個朝代從外面流傳進來的。
古箏的魅力在於它長得很美,
聲音也很美,
就像那種曲巷流水般的自然聲音。」
03
▼
帶著古箏坐十多個小時大巴去演奏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古老的東方有一群人,
他們全都是龍的傳人……」
在法國波爾多街頭
一絲絲輕揚的旋律
在空氣中迴蕩
一個長發飄飄的紅衣女子
正坐在街頭彈古箏
在這個女子周圍還圍著一群華人
一起合唱《龍的傳人》
流行華語歌曲配上傳統古箏
擦出的奇妙火花
吸引了不少國外友人駐足圍觀
▲視頻為彭靜旋在法國演奏時,剛好路過一群華人,於是在街頭一起合唱《龍的傳人》
隨著彭靜旋在街頭表演次數越來越多
認識彭靜旋的人越來越多
知道古箏的外國人也越來越多
甚至還吸引了不少中國人
有些中國遊客或者法國留學生
看到彭靜旋在街頭表演時
還會隨著音樂跟著一起伴奏、跳舞
「這仿佛回到了我第一次
在巴黎街頭看到樂隊演唱時的場景,
時隔一年,我做到了。」
現在,只要彭靜旋課業不緊張
彭靜旋每兩周就會去街頭演奏一次
碰到公共假期
就會增加為一周一次
在每次去表演之前
她都會提前練好曲子
準備好服裝
把需要的東西放進小推車
然後帶上那架巨大的古箏
經過幾次換乘去到演奏地點
搭好琴架,調設備,然後開始演奏
因為樂器體積較大
而彭靜旋又是女生
每次帶著古箏出去演奏
都特別費力氣
但彭靜旋卻不以為然
「看到大家逐漸認可喜歡
中國的傳統樂器,
我很開心,也很滿足。」
有一位看過彭靜旋幾次表演的外國人
甚至能向別人簡單地介紹古箏了
有時候彭靜旋彈完一首曲子
在陣陣掌聲之後
一些行人在好奇心的驅使下
上前詢問彭靜旋自己是否能試彈
還要跟古箏合影
還有一些街頭攝影師
從來沒有見過這種
來自東方的奇特樂器
他們總會忍不住去抓拍
彭靜旋和古箏的照片
拍完後,他們還會特意把照片洗出來
送給彭靜旋
彭靜旋覺得很欣慰,也很自豪
為自己是一名中國人而自豪
為中國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而自豪
彭靜旋除了在法國
進行古箏演奏之外
還經常去其他國家演奏
有一次,她和夥伴打算去瑞士
但是飛機託運古箏的損壞風險大
坐火車也很麻煩
他們只好帶著古箏
坐了十二三個小時的大巴
才到達目的地
雖然很辛苦
但彭靜旋也樂在其中
如果不是古箏太大
彭靜旋還想帶著她
去更多的地方演奏
讓更多人了解到中國這一文化瑰寶
彭靜旋生於華夏
卻將中國傳統文化帶向世界
她正用她小小的力量
去實現著一個大大的夢想
她說「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我想讓更多人看到中國傳統文化。」
其實像彭靜旋這樣
用自己的力量去默默傳播
中國文化的人還有很多很多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
在歷史的沉澱下
她留下了許多文化瑰寶
她值得被我們銘記與傳承
當前,信息交流日益便捷
資訊設備日益發達
我們每個人都應樹立文化自信
做中華文化的傳播者
做中國善德的踐行者
只有這樣,中國的傳統文化
才能欣欣向榮、生生不息!
原標題:《一襲漢服,幾曲古箏,這位90後美女驚豔異國街頭》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