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瀘州話裡「雄起」和「汃耳朵」平常用的都不多了,說不多的原因是這個普遍的四川方言,並不算瀘州人的專利。當然也不能說不是瀘州話之一。
《古微書》輯漢緯書《尚書帝命驗》云:「有人雄起,戴玉英,履赤矛。」雄起就是崛起之義,這和清昭槤《嘯亭雜錄·善待外藩》:「蒙古生性強悍……雖如北魏、元代皆雄起北方者」中的「雄起」一詞含義相同。可見「雄起」一詞至遲在漢代已經產生了。
當然跟今天四川的意思有相近但是還是不一樣。很多人說正確的解釋的往男人下半身去想,其實是正確的誤導。《莊子》書中出現的和「雄起」有點聯繫的兩個詞,也可以得出合理的解釋。《莊子·德充符》:「勇士一人,雄入於九軍。」《大宗師》:「古之真人,不逆寡,不雄成。」學者對「雄入」、「雄成」兩詞多有曲解,「雄入」是狀其勇士慷慨赴難之義,也就是孟子所說的「雖千萬人吾往矣」的大無畏精神;"雄成"則和老、莊一貫強調的抱虛守雌(亦即雌伏)之旨相違,故加以否定。
所謂「雄入」、「雄成」、「雄起」、「雄飛」諸詞之「雄」,皆含陽剛之義,而且一脈相承,淵源有自。從此詞千年演變過程來看,它的從雅到俗再到雅的軌跡隱約可見。不可否認的是,「雄起」現在仍然具有雅俗兩種含義,但是它至少在雅的層面上已經返本歸根,同它在漢代時的用法對接了。此外,雅文化與俗文化本是雙向互動的關係,如果我們更多的人對"雄起"一詞雅的含義有一個清晰無誤地了解,就可能促使此詞俗義的用法逐漸萎縮、甚至消失。
在四川盆地流傳盛廣的俚語具體含義是什麼,也爭論甚多,和生殖器扯到一起的說法曾經一度佔了上風,其實「雄起」要表達的意思很簡單,就是加油,只不過在四川話裡,「加油」兩個字平聲,成都人說「母兮兮」的。要說瀘州人肯定會加重語氣,並且前面還會說:「虛啥子撒,跟他龜兒雄起撒!這才有氣魄。」
雄起不僅僅是加油,還有爭鬥的意思。江陽沽酒客以為巴蜀雖然為一家,但是性格上必須有所區分。成都為代表的蜀文化,更多遺留不少母系社會的遺蹟,所以,現在成都人說的「兒化音」都很重。但一個母系文化色彩很濃的地方往往對雄性的文化需求更為迫切。
相反以重慶為代表的巴國,自來就剛毅果敢,瀘州隸屬巴人地域,習氣自然靠這邊。要不然怎麼有「鐵打的瀘州」一說。而且我們遇到事情,講究對面剛,剛起,比雄起怕還要硬一些,還要霸道點。
另外「汃耳朵」真的不是瀘州男人的專利,當然怕老婆的瀘州男人大有人在,但是跟省城的那種是兩碼子事。關於這個,瀘縣人張德高是個「始作俑者」,當年他從「清吹班子」(瀘州鄉間表演團體,主要服務於紅白喜事),一躍成為巴蜀笑星,還上了中央臺,「汃耳朵」功不可沒。
這就是郭德綱常說的「理不歪,笑不來」,當然作為一種表演形式無可厚非,存在就是有價值的。後來張德高也沒有繼續這個系列下去,我覺得挺好,其實他表演張三娘相親,要好得多,只是很多年前有趙本山珠玉在前,實在很難突破。
沽酒客覺得如果把「汃耳朵」當成瀘州男人溫柔的一種標誌,愛老婆的一種表現,甚至故意示弱,這也是一種家庭的智慧,無可厚非。但是真正的男人有幾個願意「汃」的呢?
四川民諺中有「四川女人一枝花,四川男人汃耳朵」。「汃」這個字,是四川方言,音pa,原本用於烹調,指食物煮至爛熟軟和但外形完整之狀。比如湯圓煮熟了就叫「煮汃了」,紅薯烤熟了就叫「汃紅苕」。引而申之,則軟和就叫「汃和」,軟飯就叫「汃飯」,柔軟就叫「汃漉漉」。用到人身上,則有「汃子」、「汃疲」、「汃蛋」、「汃兒」等說法。
「汃」係指得了軟骨病的人,「汃蛋」則指軟殼蛋,而以強凌弱,也就叫「半夜吃桃子,按倒汃的捏」。在四川,「汃耳朵」其實是儒雅的一種變異或延伸。「汃耳朵」成了專用名詞,特指怕老婆的人。但凡「汃耳朵」者受眾人所唏噓,唯有四川男人卻可以「汃耳朵」。
當然事實瀘州男人並不是如此,大男子主義不一定是壞事,凡事不要過,過了就不好。我相信瀘州女人沒有過度母愛泛濫的心態,也不喜歡嫁個媽寶或者兒子式的老公。瀘州女人喜歡瀘州男人在外面剛得起,操的轉,在家頭不是怕她而是愛她。
瀘州女人的行為很大部分決定了瀘州男人的雄性激素含量,所以女人希望的,一定最後表現在男人身上,這句話是至理名言。
江陽沽酒客一直認為,真正的瀘州男人性格裡從來不會有「汃」的一面,他們願意當一個好丈夫,好父親,好兒子,好兄弟,有什麼事情敢於一個人扛,家庭的責任是首位,有一些瀘州男人可能結婚前東晃西蕩,還沒有長靈醒,但結婚後一定會顧家,特別是有了下一代,他們自己就知道要去做表率和榜樣,不需要哪個教。
當然你說有沒有不靠譜的呢?當然有,這樣的男人真的不要說你說瀘州人,丟不起這個臉,這些人毫無責任感,混吃等死,啃完老爹老媽,啃老婆,狐朋狗友,酒肉朋友一大堆,這種人平時吹的驚天動地,遇到正事躲得比哪個都快,這一類歪瀘州男人你永遠不要想他能雄起,他們才是屁用沒得的正宗「汃耳朵」。
這類人朋友不做也罷,女人不嫁是萬幸。奉勸瀘州一些女人,眼睛擦亮點,識別優秀的瀘州男人,看他對父母,對工作,對朋友的態度,遇到事情時候是否有擔當,做人是否有底線,不然可能你就真的找了個正宗「汃耳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