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末年明明是四國鼎立,為何演義中卻只寫了蜀魏吳,還有一國?

2020-12-18 遙與河

東漢末年,桓靈二帝當權統治的江山早已成了斷壁殘垣,半零不落。一句「蒼天已死,黃天當立。」則掀開了亂世的帷幕。張角率農民軍發動了黃巾起義,至此天下大亂,群雄並起。

黃巾軍

董卓先獨攬專權,後被討伐軍所平息;接著曹操在官渡之戰大破袁氏集團,將北方統一;之後南方的孫權聯合劉備在赤壁擊退曹操八十萬軍隊,開始割據於東南、西南兩地。三方勢力先後稱帝,最終形成了三國鼎立的局面。

三國

然而根據史料記載,除了吳、蜀、魏三國瓜分天下外,其實還存有第四個國家,因此東漢末年也可以被認為是四國鼎立。但是因為這個國家在中原混戰時,並無太多大動作,存在感非常低,所以演義中對它的描述也只是草草帶過而已。然而這個國家的國土面積、統治時間以及對歷史發展的貢獻,其實絲毫不比三國遜色。而這個被遺忘的國家就是由公孫家建立起來的燕國,其開國者為公孫度。

公孫度

公孫度於150年出生,因亂世所迫,公孫度年幼便隨父親一路逃至遼東。169年,公孫度升任尚書郎,後被罷免。190年,董卓入關,經同鄉徐榮引薦,公孫度被董卓任命為遼東太守。而在董卓被群雄討伐時,各路豪強無暇東顧,公孫度趁機自立遼東侯,開始了對遼東14年的統治。

公孫度

值此期間,公孫度東多次討伐高句麗,並聯合其他北方勢力一起圍攻,使得高句麗節節敗退,國土面積也越縮越小,最後只好與燕國和解。除去了高句麗這個隱患後,公孫度又接著西徵烏桓,南取遼東半島,開疆擴土,招納賢士。當時曹操為了穩固北方的統治,所以也承認了公孫度的地位。在這段時間裡,遼東暫未受到戰事侵擾,迎來了短暫的發展期。204年,公孫度病逝,由其子公孫康接管遼東。

公孫康

207年,袁紹兩兒子兵敗投奔公孫康,因心懷不軌被公孫康斬首,並將首級獻於曹操,最終被封為左將軍。等遼東的實力進一步鞏固和發展,公孫康也在積極向外擴展。209年,公孫康大破高句麗都城,統治者伯固之子拔奇帶這三萬人馬投奔公孫康。同年,公孫康去世。到公元237年,司馬懿帶著軍隊大破燕國,遼東政權就此退出歷史舞臺。

縱觀歷史,不難發現,中原的每一次分裂,都有異族想要趁虛而入。諸如東晉末年的五胡亂華,極大削弱了華夏民族的勢力;北宋末年的靖康之恥;民國混戰,日本入侵。而東漢末年,中原割據之時,東邊的高句麗已經十分強大,加上西邊的烏桓也一直想要趁機侵入,遼東地區可謂背腹受敵,如果沒有公孫家族在,遼東拱手送人,後果不堪設想。所以說儘管燕國的存在感低,但是也有不少作為的。

三國版圖

比起其他國家而言,燕國是最先被滅亡的一個,不過它立國卻比曹魏更早,共存在了四十三年之久,比蜀漢長了六年。由此可見,燕國也有資格加入到四國的行列中,而且它對整個中國後續發展的影響也有著不少影響。只是因為公孫家野心不夠,沒有涉及中原事務,守著一畝三分地的它並無太過出彩的事跡,被人們所忽略也是必然的。

相關焦點

  • 三國演義其實應該是四國演義
    前言:很多人都知道東漢末年至晉朝初期,有眾多大大小小的諸侯。各路諸侯逐鹿中原、爭霸天下,使得天下混亂不堪。其實最終剩下的並非只有魏國、蜀國、吳國諸侯,還有一路諸侯常常會被我媽所忽略,他就是——嶺南士燮割據集團。因而「三國演義」,其實應該是「四國演義」。一.魏國的建立:1.
  • 東漢演義五猛將:立地金刀第四,霸王再世第三,第一神勇古來罕見
    《東漢演義》是描寫東漢光武劉秀滅莽興漢的傳統戲曲和評書作品,這部書中有許多猛將,排名前五的都是誰呢?連版《東漢演義》(《劉秀傳》)是下面這幾位!第五名:飛虎帥梁林。《東漢演義》虛構人物,官至河中領兵大招討,綽號「飛虎帥」,手使孤針亮銀錘,坐下銀河獸。梁林十幾歲出道,百戰百勝,武力與馬援不相上下,一人獨戰八大錘,最後被八大錘砸成肉泥。第四名:立地金刀公孫述。《東漢演義》潤色人物,歷史上他是西漢末年成家國建立者,稱帝十二年,最後被東漢所滅。
  • 同為東漢末年的名醫,華佗影響力其實不如他,可曹操當時為何沒找他呢?
    我們都知道東漢末年有三大名醫,分別是華佗、董奉、張仲景,他們三人並稱「建安三神醫」。這裡我們就來說說張仲景的故事,他被後人尊為醫聖,寫出了傳世巨著《傷寒雜病論》。它所確立的辨證論治原則,是中醫臨床的基本原則,是中醫的靈魂所在。當年曹操患了頭疼病,把華佗給了找過去,結果遭曹操懷疑,下獄被拷問致死。那麼曹操當時為何沒想到請張仲景這位醫聖來幫他看呢?
  • 三國:東漢末年,黃巾起義,劉關張桃園三結義
    說到三國最開始的時候,就要說東漢末年的時候。那東漢又是怎麼自取滅亡的呢?其實東漢滅亡的一個主要原因是外戚和宦官們交替掌權。外戚和宦官的鬥爭由此而來。為什麼說,外戚和宦官發生矛盾。主要是東漢時期外戚專政的朝風嚴重。外戚就是皇帝親人的朋友。
  • 問吧精選︱劉萃峰:東漢分裂給士人最大的衝擊是世界觀的崩塌
    強大的漢帝國為何會四分五裂?三足鼎立的局面是怎樣形成又如何結束的?我們所熟知的小說《三國演義》和諸多三國題材的影視、遊戲作品,與真實的歷史又有什麼區別和聯繫?近期,安徽師範大學歷史與社會學院講師、東漢魏晉史研究者劉萃峰做客澎湃問吧,與讀者談談關於東漢三國史。本文系問吧精選問答。
  • 三國演義隱藏著作者的一大伏筆,其實應該是「桃園四結義」才對
    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三國演義》這部古典小說,是以東漢末年三國鼎立為背景,通過演義的形式刻畫出來的。整部書中看似並沒有任何的主角,可是書中的內容無不是「貶曹褒劉」,這也讓以「匡扶漢室」為己任的劉備,成為了書中不可缺少的人物。
  • 挪威在北歐四國中最弱,為何卻佔了一半以上的海岸線?
    文/寂寞的紅酒挪威,位於歐洲的北部,斯堪地那維亞半島的西部,是北歐四國中海岸線最長、港口最多的一個國家。歷史上,北歐四國糾葛不斷,四國分分合合,爭鬥不休,四國中最弱的就是挪威。不過四國中雖然挪威最弱,但笑到最後的卻是挪威,北歐四國都臨海,但瑞典和芬蘭連個出海口都沒有,海岸線長度也有限,即使加上丹麥三國的海岸線總和不及挪威的一半,四國的海洋面積沒有挪威一國多。挪威的海岸線長度足足有2.1萬公裡,比海洋大國中國的海岸線還長。那麼為何挪威最弱卻保有四國中最長的海岸線和最多的港口?第一,地理條件。挪威國土狹長,島嶼眾多,多天然良港。
  • 東漢末年漢江南岸中廬縣屬南陽郡管轄證據確鑿
    南陽郡管轄陰、酇、筑陽、山都《後漢書》記載明確,關於山都縣以東,南漳縣以北,鄧縣隆中以南、以西的中廬縣東漢末年屬南陽郡管轄,「南陽宛城說」予以否認,他們認為沔水是南陽郡和南郡的分界線,中廬縣在漢江南岸,南陽郡沒有管轄過中廬縣,南陽郡在東漢末年到底管轄沒有管轄過中廬縣,其實歷史早就有答案
  • 東漢末年最有名的才女蔡文姬,曹操將其救回後,為何不娶她為妻?
    今天帶給大家的原創文章是:東漢末年最有名的才女蔡文姬,曹操將其救回後,為何不娶她為妻? 蔡文姬是東漢末年的一個非常有才華的女人,她出生在一個書香世家,而且他的父親是一個大文學家,除了擁有驚人的才華之外,蔡文姬長得非常好看,但是蔡文姬在婚姻方面特別的不幸。
  • 赤壁之戰曹操大敗可能是疫情所致,談一談東漢末年的一場大瘟疫
    據考證,東漢一共爆發過兩次大疫情,貫穿東漢末年,因瘟疫而死的人在千萬以上,持續時間之長,死亡人數之多皆為中國歷史之最。今天我用幾個東漢末年的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將那場大瘟疫聯繫起來。一、黃巾起義與東漢大疫漢靈帝在位期間,冀州爆發大規模疫情,信奉道教的張角、張寶、張梁三兄弟到冀州傳教,利用傳道和無償給人治病來廣招教徒。
  • 味蜀吾火鍋--吃到東漢末年|餐廳設計
    於是,味蜀吾火鍋就這樣第一次誤打誤撞闖進了我的世界,而我卻再也出不來了。火鍋是國人最受歡迎的飲食方式,三國是國人討論最多的歷史,將兩者合二為一,味蜀吾火鍋將品牌傳播做到了極致。味蜀吾火鍋的餐廳設計理念同樣令人印象深刻,極具巴渝風味的招牌臉譜,讓人看一眼就很難忘記。店內的餐飲品牌設計元素更是將三國、變臉等頗具元素交相融匯,向客人呈現出原汁原味的巴蜀文化底蘊。
  • 此戰過後,三國鼎立格局浮出水面
    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和夷陵之戰被並稱為東漢末年"三大戰役",也是中國軍事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戰役之一,戰爭的主角是曹操和袁紹。 東漢末年,皇帝昏庸、宦官外戚爭鬥不斷、邊疆戰事不止,國勢日趨疲弱,貪腐盛行、自然災害不斷,百姓水深火熱、走投無路。 官逼民反,漢靈帝七年(公元184年),河北爆發了黃巾軍起義,迅速向周圍蔓延、席捲全國。朝廷驚恐萬狀,急忙下令各地武裝力量鎮壓。
  • 架空爽文:武痴男主穿越到東漢末年,收名將,降美女,威凌天下!
    架空爽文:武痴男主穿越到東漢末年,收名將,降美女,威凌天下!書蟲們大家好,小編又來賣安利了!架空爽文:武痴男主穿越到東漢末年,收名將,降美女,威凌天下!第一本:《三國之鬼神無雙》——作者:坐井觀天的青蛙簡介:看慣了呂奉先、趙子龍、關雲長獨武山河,誰說主角就不能有蓋世武勇,威凌天下!
  • 《三國演義》中的假歷史,有多少被我們當做了真正的歷史?
    眾所周知,《三國演義》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國第一部長篇章回體歷史演義小說,全名為《三國志通俗演義》(又稱《三國志演義》),作者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小說家羅貫中。《三國演義》中描寫了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之間近百年的歷史風雲,以描寫戰爭為主,訴說了東漢末年的群雄割據混戰和魏、蜀、吳三國之間的政治和軍事鬥爭,最終司馬炎一統三國,建立晉朝的故事。反映了三國時代各類社會鬥爭與矛盾的轉化,並概括了那個時代的歷史巨變,塑造了一群叱吒風雲的三國英雄人物。
  • 東漢末年,到底是什麼機緣,開啟了亂世爭雄的大門
    東漢末年群雄割據,相競逐鹿,又是一個亂世出英雄的時代。先有亂世,方可成就英雄。換句話說,是什麼機緣開啟了亂世的大門,給了各路英雄們割據的機會。魏蜀吳的奠基人,都一一出場了,是戰爭給了他們立功的機會,才有了以後割據的實力,或積累了豐富的戰爭和行政經驗。由於黃巾軍的帶頭作用,全國盜賊很猖獗,漢靈帝也出昏招。乾脆啥也不管了,給州郡放權,地方可以隨便招兵買馬,來對付盜賊與黃巾軍。此招為州郡長官與野心家提供了合法的通行證。
  • 都說三國有魏蜀吳,其實還有個燕國
    我們都知道三國是魏蜀吳,但較真的話,三國演義應該改成四國演義,當時有魏蜀吳還有燕國。這個燕國存在了48年,比蜀漢還多六年(不包括劉備入蜀後稱帝之前)。圖-魏蜀吳三國鼎立局勢圖燕國在哪呢?圖-東漢建安十一年(206年)局勢圖,公孫康控制遼東公孫度死了,兒子公孫康繼位。公孫康在歷史上也沒幹什麼大事,但《三國演義》卻有他的篇幅。袁紹戰敗後,兩個兒子袁熙、袁尚投靠公孫康,企圖滅公孫康佔據遼東。公孫康不傻,知道二袁想幹什麼。二袁剛到,就被公孫康斬首,人頭送給曹操當見面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