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國社會科學院旅遊研究中心、騰訊文旅產業研究院等共同發布的《新冠肺炎疫情下的旅遊需求趨勢研究報告》顯示,疫情對人們的旅遊態度、旅遊動機和旅遊選擇偏好等產生了顯著影響。其中,「親近自然,感受山水」仍是首要旅遊動機。回歸自然、關注健康成為人們旅行關注的焦點。目前,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到鄉村去過嚮往的生活。昆明市文化和旅遊局發布的五一、端午小長假旅遊數據均顯示,在市民較高出遊意願的拉動下,昆明旅遊市場接待情況總體呈現回升態勢。出遊時,市民更加注重安全健康。空曠的戶外環境和豐富多樣的農家採摘、燒烤等活動,使農家樂和鄉村旅遊成為近期旅遊市場的主角。
全村入股開發農業旅遊資源
周四上午,儘管下著雨,昆明市富民縣永定街道南西橋草莓溫泉莊園的停車場,仍停了10餘輛車。莊園負責人徐建昌說:「周三沒下雨,來的遊客更多。要是周五來,能停200輛車的停車場基本都停滿,45個房間也都全部滿房。」
莊園人氣這麼旺的秘密是什麼?帶小孫子來莊園玩的市民呂阿姨說:「能摘水果、泡溫泉、吃農家菜,晚上還有篝火晚會,也能讓孩子接觸大自然。」濃濃的鄉野樂趣,正是莊園最吸引遊客之處。
南西橋草莓溫泉莊園,由富民南西橋旅遊文化開發有限公司投資建設。2015年6月,石橋村48戶村民及富民縣黎陽產業公園投資有限公司入股1000萬元,成立富民南西橋旅遊文化開發有限公司,經營農業旅遊資源開發及管理、景區內旅遊相關配套服務。
作為公司成立後的首個項目,南西橋草莓莊園2018年4月營業,莊園有草莓基地一期150畝、半邊紅李子觀光採摘基地100畝、配套設施建設項目區18.9畝,擁有45間客房,可同時接待400人的餐廳,以及遊泳池、溫泉泡池、燒烤區等。從負責經營管理的徐建昌,到保潔員、服務員、廚師等,都是石橋村村民。營業第一年,莊園每月遊客接待量就達8000人次。
去年,石橋村被確定為昆明6個都市驅動型鄉村振興創新試驗區之一,並啟動項目建設。預計2023年前,將投入產業發展資金960萬元,打造特色旅遊民宿、水體景觀、生態河道等設施。今年春節黃金周,徐建昌預計莊園的營業收入會達到120萬元,但因為疫情,莊園從春節開始暫時關閉,直至4月18日恢復開放。憑藉以往的好口碑,莊園的遊客量慢慢多起來了。五一小長假,莊園日均接待遊客近千人。
他乘勝追擊,聘請兩名在旅遊行業從業多年的營銷高手來當「軍師」,端午小長假,莊園推出多種活動吸引遊客。3天假期,接待遊客近萬人。徐建昌說,4月18日復業至今,莊園的營業額達到150萬元,月均營業額超過60萬元。
小餐館發展成綜合農家樂山莊
「草鯉火鍋,清湯土雞。這個肥怕是減不掉了。」「外脆裡嫩的烤香豬!來點小酒甩起。」……這是昆明市西山區團結街道過山莊農家樂負責人李海紅朋友圈裡的最新動態。
他的朋友圈,發得最多的就是山莊裡一道道淳樸但美味的農家菜。這個在網上幾乎搜不到信息的農家樂,在昆明很多老饕眼裡,卻藏著不少鄉土美食。口耳相傳,來過山莊吃農家菜的遊客一年比一年多。
「我們5月下旬才恢復營業。當時平均一天能接待五六桌來吃飯的客人。周末能有十五六桌。」李海紅說,目前餐飲方面恢復到疫情前一半的水平。
山莊停業期間,李海紅一邊研發新菜式,一邊養護山莊足球場的草坪,還修了一個100平方米的水池,積極開發新項目。「這個水池可以體驗捉魚摸蝦,作為現有青少年拓展項目的新補充。」6月上旬,50元體驗兩小時捉魚摸蝦的項目一推出,效果不錯,最高峰時一天曾有400人來體驗。
李海紅從一道黃燜鴨起家,將過山莊從一家蓋著彩條布的小餐館打造成一個集觀光體驗、休閒度假、餐飲住宿為一體,可以同時接待200人住宿、600人用餐的綜合型農家樂,他想做的就是讓更多人能體驗農莊式的田園生活。儘管因為疫情山莊的經營受到影響,但李海紅仍然有信心。
近年來,昆明盤龍、西山、安寧和富民等縣(市)區出現了一大批有代表性的鄉村旅遊項目,推動昆明鄉村旅遊發展進入快車道。面對疫情影響,這些項目立足自身特色,積極復工復產,謀劃產品升級,在推動項目復甦的同時,也拉動昆明旅遊加快復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