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魚胡亂飄,大魚如山倒」咋理解?懂了後,任何水域你只抓大魚

2020-12-05 騰訊網

「小魚胡亂飄,大魚如山倒」咋理解?懂了後,任何水域你只抓大魚。

冬季的河中有沒有小魚呢?答案是有!這對於很多新手釣友來說可不是好消息,本來就難以上魚的冬季,再加上小魚鬧漂,豈不是難上加難?其實啊,如你能正確分辨這些漂相,你還能專撿大魚釣呢。

一、為什麼要看準小魚鬧漂的漂相?

夏季可以說是小魚鬧漂最嚴重的季節,因為春季的小魚苗都長得差不多了嘛,但那時我們可以有多種方式過濾掉小魚的漂相從而只抓大魚,比如最常用的就是「調鈍法」,而到了冬季,即使是大魚的魚口也弱了,「調鈍法」就不能用了,其他方法又不太有效,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發現哪個是小魚漂相,哪個是大魚漂相。

二、小魚漂相什麼樣?

小魚的漂相不見得都是那種輕微的點動,在冬季,大部分的小魚漂相卻是快速的下沉,進而快速的上浮,這種極快的漂相有時被稱作「火箭口」。如果拉這種漂相拉得多了,釣友們一般都能感覺到這和小魚本身的特點是一致的,穿梭極快、快拉快放,但再怎麼快,也是略顯「輕浮」的。

三、大魚漂相什麼樣?

冬季大魚的漂相和其他季節的差不太多,也是很有力度,下沉幅度也較大,與小魚的漂相相比,只是多了一份「穩健」,一般是一個很清晰可見的、較垂直的下沉頓口,但請記住,大魚漂相卻不怎麼上浮,這是很關鍵的區別。大魚的漂相其實也和大魚的特點一樣,力大、沉穩。所以有俗話說,「小魚胡亂飄,大魚如山倒」,能感覺到2者的區別後,再判斷什麼漂相該提竿什麼不該提,咱中大魚的機率不就大了嗎?

好,希望本文能幫到各位釣友,如您有不懂的、不清楚的請及時留言發問,如您有不同意見或更好的技巧,也請盡情吐槽和指導。喜歡的釣友煩請動下金手指點個關注哦~~就不說您的關注是我的動力了,您不關注,漁課堂也會每天為您更新更好更有用的釣魚內容哦~

《漁課堂》我們下期見!

相關焦點

  • 小魚吃葷大魚吃素?錯誤認知會讓你的漁獲量大減
    小魚之所以對葷腥的食物更感興趣,是因為葷腥的食物中蛋白質含量更高,而蛋白質是小魚快速成長的必須物質,而自然水域中高蛋白的食物非常稀缺,堪比黃金一般珍貴,所以小魚只要發現葷腥類的食物便會蜂擁而至,瘋狂進食。
  • 小魚很多如何釣大魚,這些經驗能幫你
    我們垂釣,往往是希望能釣起大魚的,但是水域中成群的小魚或雜魚,總是讓我們失望。其實我們只要了解大魚和小魚有什麼不同,找到明顯的差異就可對症下藥了。下面我們來簡單了解下。小魚:在群體保護之後會在覓食方面非常大膽毫無顧忌。大魚:防範之心老謀深算不願意輕易進到窩中覓食。所以我們釣魚,往往看見如果有大魚或者小魚,小魚總是先到而大魚斷後,確定沒有了危險再吃餌料的。
  • 野釣遇上小魚鬧窩,這些釣法可以「擇優錄取」,過濾小魚釣大魚!
    在自然水域垂釣遇上小魚鬧窩是常態,畢竟這些水域中最多的就是小魚,一群群的搶食,對垂釣有比較大的影響。出現小魚鬧窩,其實心態很重要,畢竟這就是野釣的典型魚情,我們需要做的就是想辦法在小魚群裡釣到大魚。不同季節對於小魚鬧窩的心態也有所不同,夏秋季節釣大魚為主,也是小魚比較瘋狂的季節,很多釣友會不勝其煩。冬季小魚少,魚情也差,小魚主要是耐低溫的鰟鮍和麥穗,當浮漂一動不動時,逗逗小魚也是別有樂趣。
  • 同樣是咬鉤,大魚咬鉤和小魚到底有什麼不同?區別都在這些細節上
    很多人都說自己喜歡在自然水域釣魚,因為自然水域的魚種豐富個體懸殊,你根本不知道下一刻是什麼魚咬鉤。但是有些老釣友說,我雖然不一定知道水裡是什麼魚咬鉤,但我能分辨出是大魚咬鉤還是小魚咬鉤。關於這點,有人信也有人不信,但路人甲要說大魚咬鉤和小魚咬鉤真的區別挺大的,掌握了訣竅很容易就能分辨出來。首先,大魚進窩的跡象很明顯。在自然水域釣魚平常都是以小魚為主,一旦大魚進窩很容易從一些跡象上看出來。比如說水裡突然安靜下來,原來的小雜魚不咬鉤了。再比如說窩子裡魚星四起,兇猛魚類進窩的時候一些小魚小蝦甚至會跳起來。
  • 買了個大魚缸養魚,大魚天天吃小魚,沒幾天還都死光了,咋回事呢
    剛開缸,小白就買了不少觀賞魚回來,有大有小,加起來有十來條,她就期盼著它們能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大魚護小魚,小魚開心的玩耍,然而,事情並不像她預期的那樣發展。第二天她就發現不對勁了,感覺魚缸裡的小金魚好像變少了?小白放進去的小魚有6條,可是等她發現少了的時候,就只剩下4條了。
  • 蚯蚓釣大魚有妙招,不用眼饞別人釣大魚了!
    蚯蚓是萬能釣餌,不論海水魚、淡水魚(少數濾食性、以浮遊生物為餌的魚種除外),無不蚯蚓當成美食,尤其是鮮紅的活蚯蚓,在不同的季節、不同的水域,對垂釣常見的海水魚、淡水魚都有顯著的效果。但是安在釣鉤上的小型活蚯蚓,大小如火柴棒一般,一下水極易招引來眾多的小魚攻擊和鬧窩子,它們咬住細蚯蚓的頭或尾,在大魚當中橫衝直撞,釣者見浮標有所動作,又不好不拎鉤,就這麼三拎五提,不但小魚釣不上,就連進窩吃食的大魚也被嚇跑了,往往使釣者十分氣惱,又奈何它不得。如果用蚯蚓球當釣餌,可避開小魚,專攻大魚。蚯蚓球有大球、小球、盤球、花球之分。
  • scratch 好玩的大魚吃小魚
    今天帶大家做一個 非常經典的遊戲 大魚吃小魚創建角色角色1大魚(它應該是條鯊魚)有三個造型,實現吃小魚的一個動作角色2 小魚 這裡小魚有四個造型,讓我們的水族館更豐富,更好看角色3 真正的鯊魚 遊戲裡他可是個狠角色角色4角色就這四個,下面先選擇一個遊戲背景新建3個變量代碼角色1 大魚的代碼角色2 代碼
  • 農村這句俗語「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有意思不?
    大家的童年時期有沒有在那種小遊戲網站玩過大魚吃小魚的遊戲呢?不知道小編的同年與你們相不相似,小編的童年中是有大魚吃小魚的其實農村中也流傳著「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的俗語,小魚被大魚欺負了當然只能去欺負比它更小的生物,其實人也是一樣的。
  • 大魚吃小魚|老戚外傳
    深藍色的大海裡,一條小魚在惶恐地遊蕩,躲避著從它身後或者身前遊來的大魚,為了生存,不至於丟命,它活得很屈辱,也活得很脆弱,只有尋找比它還小的蝦米賴以維持自己的生命。靠吃這些蝦米,小魚一天一天在長大,可以去吃一些小魚了,但是面對大魚,它還是必須及時地躲開,否則它就沒命了,儘管活得也很艱難,但是畢竟要比以前好多了,從容多了。這時候,魚兒依然低調,韜光養晦,它知道,在沒有長大、沒有強壯起來之前,它必須忘記自己,必須敬畏地面對一切。
  • 野釣大魚用餌攻略,想多釣大魚的你看過來
    對於釣魚人來說,大家都希望自己能釣到大魚,因為釣大魚的比較過癮,尤其的博弈的感覺,那不是一般的爽。當然這也只有釣到大魚人的才能體會得到,釣大魚自然釣友想到的就是自然水域,因為自然水域比較大,相對來說可以讓大魚更好的生存,所以要想釣大魚選好釣點很重要,這個道理我想不用我多說,釣友們都清楚。不管說到哪裡,釣魚它始終是離不開,這是魚吃的東西,只有它才能勾起魚吃的欲望,也只有用了它才能釣到魚,這個道理之前我就說過好幾次了,咱們不細說了。
  • 大班語言教案:大魚愛小魚兒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幼兒園>幼兒園教案>正文大班語言教案:大魚愛小魚兒   設計意圖:隨著主題的不斷深入,孩子們探索水裡動物的興趣越來越濃,在班內開展的「小舞臺」問答活動中
  • 蚯蚓作餌釣大魚及避免小雜魚鬧窩的技巧
    鮮紅的活蚯蚓,在不同的季節、不同的水域,對垂約常見的海水魚、淡水魚都有顯著的效果,下面介紹蚯蚓作餌釣大魚及避免小雜魚鬧窩的技巧。但是安在釣鉤上的小型活蚯蚓,大小如火柴棒一般,一下水極易招引來眾多的小魚攻擊和鬧窩子,它們咬住細蚯蚓的頭或尾,在大魚當中橫衝直撞,釣者見浮標有所動作,又不好不拎鉤,就這麼三拎五提,不但小食釣不上,就連進窩吃食的大魚也被嚇跑了,往往使釣者十分氣惱。
  • 大魚和小魚吃口有明顯區別!記住三個字就不會被小魚耍!
    這是一個關於釣魚靈魂的拷問「大魚的吃口和小魚的吃口到底在哪裡?」!因為搞清楚了這個問題,你能提高上大魚的概率,節省體力,不會被小魚耍得團團轉了。要分清楚大魚和小魚的吃口真的不是特別容易,後面會說到三個字,你真的只要留意三個字基本能區分大部分。
  • 一條小魚如何成為一條大魚呢?
    當你是一條小魚的時候,你什麼也不是隨便一個大魚就能把你吃掉,你只是大魚們嘴裡的餐!為了長成一條大魚,你必須學著保護好自己,一方被別的東西吃掉。當你還是一條小魚的時候,你不要太任性,如果太任性,你會被別的魚吃掉。當你還是一條小魚的時候,你一定要找一個隱蔽的地方,把自己保護起來。當你還是一條小名魚的時候,你一定要學會尊重別人,低調向大魚學習。
  • 釣大魚用什麼釣法比較好?
    每個釣魚人都想釣到大魚,但是自然水域裡野生的大魚確實不是那麼容易釣到的。釣大魚不能用釣小魚的方法釣,我們釣小魚可以選擇調釣靈敏的懸墜式釣法,小魚往往聚而成群,用靈敏的懸墜式釣法上魚速度更快,收穫更豐富。
  • 網友揭露:大魚吃小魚的真相原來是這麼恐怖!
    不管海洋動物還是陸地動物在捕到獵物後基本不會在意動物是否死掉,直接開吃是動物界的標誌,雖然有些動物會戲弄獵物,但也基本在獵物還沒死掉的時候就開吃了!可有網友發現,自家魚缸裡養的兩條霓虹燈魚不見了!網友稱:平常魚缸裡的大魚沒有吃過小魚,每天都會餵魚食,就算隔一天沒有餵食也沒有吃過小魚。可為什麼會消失呢?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網友才發現原來大魚不吃活魚居然吃死魚!一般如果魚死了第二天小編都會清理掉,可由於霓虹燈魚體型太小,晚上死了大魚一口就能把它吃掉,自然也就找不到它了!
  • 釣不到大魚是因為水裡沒魚?看不懂這些漂相,釣不到大魚很正常
    前面幾個環節這幾天都和大家聊過,今天咱們來聊聊抓口。尤其是在自然水域,魚種比較多,魚兒個體懸殊比較大,如果判斷魚口的經驗不足就會讓中魚率大打折扣,甚至驚魚,錨魚導致散窩。有的新手則只會抓黑漂,大頂漂,大頓口之類的信號,這樣又會錯過很多信號,希望新手釣友們看完後能有所感悟。
  • 如何用玉米作餌能避小魚釣大魚?李大毛:打個眼兒是重點!
    今天跟大家聊一聊我在自然水域如何用玉米配製出避小魚釣大魚的獨門餌料,希望能幫到大家。我們在自然水域釣魚,遇到最多也是最常見的問題就是小魚鬧窩,說心裡話我們大多數釣友都是在自然水域釣魚的,而自然水域不像黑坑,不管小魚的話它能鬧得你頭皮發麻。
  • 大魚吃小魚是天性,誰也沒說慈鯛科的親魚就一定不吃小魚!
    圖文/養魚老道 原創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蝦吃沙。這是一句俗語,事實上蝦也不是靠吃沙長大的,估計吃沙容易得胃結石。由於最近養魚老道一直在講七彩神仙魚和其他小型魚的繁殖,所以很多魚友一直在問,關於慈鯛科觀賞魚,大魚吃小魚的問題,養魚老道給予的解答是,因為大魚不習慣,停一段時間就好了。有些魚友就不理解了,說是別扯了,停一段時間到底是多長時間,為什麼連續七八窩了,這個大魚還是在吃小魚呢?
  •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大魚和小魚
    4、 事先布置任務:找找大魚照顧小魚的資料圖片等。  活動過程:  1、遊戲導入:和幼兒一起玩遊戲《大魚和小魚》。  2、問題討論:當遇到敵人來欺負小魚,魚爸爸和魚媽媽會不會保護自己的孩子?你覺得會用什麼方法保護自己的孩子呢?  3、引導幼兒發表自己的想法和見解。  4、觀看多媒體:向幼兒介紹幾種魚的照顧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