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何1945年日本裕仁天皇的《終戰詔書》一個字不提投降
1945年8月15日,對於全體日本人來說,都是極為重要的一天。快到中午時分,全體日本人不管是在工作之中,還是在路上,都會趕快尋找一個有收音機的地方。他們都在安靜地等待著中午12點播放的「天皇玉音」。由於天皇是日本人心目中的「神」。因此,他們畢恭畢敬地等著。在皇宮附近的日本人,甚至直接跪在地面上,以示虔誠之意。
-
螃蟹味道鮮美,為何日本天皇在國宴上要求撤掉這道菜?
導語:螃蟹味道鮮美,為何日本天皇在國宴上要求撤掉這道菜?現如今,戰爭已經遠離了人們的生活,各國之間的關係也在逐漸好轉。但是,我們仍然不能忘懷的就是日本人曾經在中國的領土上犯下的罪行。十四年的抗日戰爭,犧牲了我們國家成千上萬的英雄兒女,著實讓人心痛不已。而造成這場災難的始作俑者,則是日本的昭和天皇。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日本迫於美國原子彈的壓力,才表示投降。但是,在此之前,日本還提出了一個要求,那就是保留日本的天皇制度。美國最終同意了這個要求,日本才得以繼續實行天皇制度。
-
日本天皇宣讀投降書時,為何不說日語?日本民眾無一人能聽懂
日本天皇宣讀投降書時,為何不說日語?日本民眾無一人能聽懂 1945年8月15日,日本終於宣布戰敗無條件投降,籤署了《波茨坦公告》,但是在日本裕仁天皇宣讀投降書的時候,他卻說的不是日語,因此很多通過電視和錄音機收聽的日本民眾根本不知道天皇說了什麼,因此很多日本國民都不知道自己的國家戰敗投降了,在他們的認知中天皇從來沒有對戰爭道歉,因此這也導致日本從未對戰爭有過反省。
-
蘇聯軍隊總數超過1千萬,為何在1945年才對日本作戰?
1945年8月9日,蘇聯加入對日作戰,在很短的時間裡,分割包圍了70多萬日本軍隊。這也證明了蘇聯軍隊的戰鬥力,經過蘇德戰爭德 考驗之後,蘇聯軍隊的戰鬥力確實強悍。其實截止1945年年初,蘇聯軍隊的總數已經超過了1300萬。但是直到8月9日,蘇聯才加入對日本作戰。
-
日本天皇宣布投降時怎麼不用日語?下面的人聽不懂,其實原因簡單
日本天皇宣布投降時怎麼不用日語?下面的人聽不懂,其實原因簡單文/在下董賊 說起日本,我相信很多人都是厭惡的,因為日本曾今在我們中國犯下了滔天大罪,也給我們造成了一個永遠也無法彌補的傷害。二戰時候,日本為了稱霸世界。侵略中國試圖吞併整個亞洲。還於德國狼狽為奸,成立法西斯主義,偷襲珍珠港。最後被美國投下兩顆原子彈而宣告失敗。面對威力如此強大的美國,日本不得不宣布投降。但是你們知道嗎?日本天皇在宣布他們投降的消息居然不講日語。當時的日本人都聽不懂天皇說的是什麼?這下就尷尬了,天皇為什麼不講日語呢?讓小編來和大家分析分析。
-
日本投降後,唯獨此國要求消滅日本戰俘,包括日本天皇
1945年,在美國2顆原子彈的轟炸下,打算一億玉碎的日本終於慫了,天皇宣告日本無條件投降。自此,曠日持久的太平洋戰爭終於結束,進入對日本的清算階段。美國英國等老牌資本主義國家希望今後用日本來遏制蘇聯,所以主張對日本從輕發落,連戰爭賠款都不要了。看來在國家利益面前,沒有什麼不可以交易的。但是,有一個國家對此不能接受,極力要求在東京審判後絞死戰爭罪魁禍首日本天皇。這個耿直的國家就是澳大利亞。至於為什麼澳大利亞如此恨日本?
-
1945年,如日本還不投降會怎樣?看看日本當年糧食產量就知道了
當時的日本如果還堅持在前線與各國頑戰最後的慘狀可能我們難以想像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二戰結束。那麼如果日軍沒有投降現在的局面又是怎樣的呢?根據當時國際形勢,其實我們也能顯然分析道,日本侵略者即使不投降也不會堅持很久。
-
日本為何此時公開天皇停戰詔書原音
據新華社「新華國際」客戶端報導,日本宮內廳8月1日首次公開裕仁天皇宣讀停戰詔書的原版錄音,同時還公開了戰時充當皇宮防空洞的「御文庫附屬室」的照片和影像資料。 原版錄音有何不同?日本為何選擇此時公開?在日本引起了怎樣的反響?
-
蘇聯俘虜60餘萬關東軍,日本天皇要求歸還,蘇聯人送一船骨灰盒
1931年到1945年,日本派遣250多萬軍隊發動了侵華戰爭,這場戰爭打了14年,很多中國軍人都戰死沙場,很多日本侵略者也喪命於中國。日本之所以不動關東軍有兩個原因,一是要防守北方的蘇聯,因為中國的東北三省距蘇聯最近,萬一蘇聯軍隊打來,日本就失去對東北三省的控制權。二是東北三省有著豐富的資源,是日本在中國最重要的一個「供給站」。關東軍負責駐守這裡,維護日本巨大的利益。
-
日本天皇宣布投降,但中國這個地方的日軍仍在負隅頑抗
在大多數人心目中,二戰結束於日本天皇宣布無條件投降,也就是1945年8月15日,這也是日本天皇有史以來,第一次向全國民眾講話。到了15日,日本天皇投降詔書被無線電波傳遍世界,同時由於盟軍的約定,這一天也是太平洋戰區的停戰日,在大半個地球持續了數年的槍炮聲,原本應該靜謐下來,但這一片靜謐,卻被一處不和諧的噪聲所打破。
-
裕仁天皇宣讀投降書時,為何不說日語?日本國民根本聽不懂
1945年日本宣布戰敗投降,但是當時他們還提了三個非常過分的要求,第一個就是要保留日本的天皇制度,否則寧肯玉碎也絕不投降,美國同意了日本的三個條件,因此侵華戰爭的幕後黑手裕仁天皇不僅沒有受到軍事審判和刑罰,而且依舊地位崇高,養尊處優的生活,沒有為自己的錯誤付出任何代價,投降後也從來沒有對戰爭有過反省和道歉。
-
日本天皇投降詔書被當「玉音放送」,70年後首次公開,曾引發叛亂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中國人民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日本天皇裕仁籤署的《終戰詔書》在當天以錄音的形式正式對外廣播,昭告世界,這也是日本天皇的聲音首次向日本公眾播出,被稱為「玉音放送」。
-
日本天皇首次訪華,歡迎宴會上日方提出換掉一道菜,被中國拒絕了
裕仁天皇結婚後,皇后良子接連生了四個女兒,造成了日本皇室的繼承危機。1933年12月,裕仁迎來了自己的第五個孩子,這是一名男孩。 這是裕仁的第一個男孩,他非常高興,取名「繼宮明仁」, 繼宮為號,明仁為名。這個名字是有來源的,出自明治天皇頒布的《大教宣布之詔》中的「宣明治教,以宣揚惟神之大道也」,也包含了中國典籍《周易》中的「大人以繼明照於四方」之意。
-
「玉音放送」:日本天皇的終戰詔書為何絕口不提「投降」
1945年8月15日,東京時間11點59分,全日本600多萬臺收音機同時傳出了NHK資深播音員和田信賢的聲音:「從現在開始,進行重要廣播。請全國聽眾起立。」天皇在1945年8月罕見地再度幹預內閣決策,同樣是精明算計的結果。
-
日本投降的真正原因是什麼?投降後一周年,裕仁天皇說出投降的真正...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正式宣布戰敗投降。這一天,日本舉國哀鳴,無論軍隊還是老百姓,無不如喪考妣,大難臨頭。剖腹自殺者,頑抗到底者,大有人在。總而言之,日本人的投降,是不情不願的,是降不甘心的。
-
日本天皇與日本首相相比一點實權都沒?其原因讓人大快人心
日本天皇與日本首相相比一點實權都沒?其原因讓人大快人心。說到日本天皇,大家都不陌生。但大家可能不知道,日本最早的神話古書記載,日本天皇是日本神話中的創世之神天照大神的後裔,舊史日本書籍宣稱,所有日本天皇都來自同一家族,沒有出現過王朝更迭。
-
侵華時期的日本天皇裕仁名義上沒有任何權力,實則是一個戰爭狂人
裕仁出生於明治34年(1901年),父親是皇太子明宮嘉仁親王(後為大正天皇)。明治天皇對於這個小孫子寵愛有加,選擇了裕仁作為其名。明治天皇親自指示將裕仁培養為「質實剛健」之輩。如此教育之下,裕仁自小就被種下了崇尚武力的禍根。大概也就是從這個時候,裕仁開始向他的祖父看齊。
-
日本天皇首次訪華,晚宴上一道菜被要求撤下,為何會遭到中方拒絕?
日本天皇首次訪華,晚宴上一道菜被要求撤下,為何會遭到中方拒絕? 第二次世界大戰,法西斯國家日本對我國犯下的滔天罪行我們是不會忘記的,那是當時四萬萬同胞的困難,我們是二戰中損失最大而受害最深的國家的。這是我們中國的屈辱史,每個中國人都不該忘卻的歷史。
-
日本天皇訪華時看到一道菜,要求撤掉,被我方一口回絕
1868年,明治政府建立,一場以富國強兵為宗旨的改革由此展開,史稱明治維新。改革之後,日本確立了君主立憲制,但請注意,此時他們學的是德國模式,所以明治天皇擁有絕對的權力。這也是為啥,後來的裕仁天皇能夠發動侵華戰爭,因為他有這個權力!
-
日本天皇首次訪華,要求撤掉宴會上一道菜,我方回復堪稱絕妙
最終在1945年8月15日將日本趕了出去,以巨大的代價結束了這場日本發動的侵略戰。而這一切的始作俑者,無疑便是日本昭和天皇。可是因為美國的幹涉,昭和天皇在二戰之後被免除了審判,甚至連天皇制度都依舊在日本保留了下來。一直到1989年1月7日這名最大的戰犯才在東京病逝,最終將自己的天皇位置傳遞給了自己的長子明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