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下旬的一天,「在成都遙望雪山」微信群裡又一次發出「觀山預告」——綜合天氣預報,明後天觀山機率較大,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留意。
預告一出,群友們又興奮了起來。有的定上了早起的鬧鐘,有的計劃傍晚開車圍著成溫邛高速跑上一圈「守株待兔」。
這其實並不僅僅是「在成都遙望雪山」群內的常態。這個群運營了一個同名微信公眾號,每次的觀山預告、觀山記錄,公眾號會同步發布。群主申芸從沒想過,自己8年前臨時起意創建的這個群,會發展到現在這麼大,這麼火。
申芸有自己的專職工作,她在醫療行業工作。許多人以為她是名愛拍雪山的「拍客」,但其實,申芸稱自己並不擅長攝影。這個群,不僅僅是個攝影愛好者的陣地。「這裡有人喜歡地理,有人研究氣象,有人是戶外發燒友,也有人愛好古詩文……」但歸根究底,把這群人湊到一起,並使之越來越壯大的,是雪山,是在成都看雪山。
如今,「在成都遙望雪山」兩個QQ群已有超過4000人,微信群更是已經建了6個,基本上每個群都是滿額。相應的,「在成都遙望雪山」微信公眾號和微博的影響力也在與日俱增。
▲群友拍攝到的雪山
經典蓋樓貼引發的爭論
「成都真能看到雪山嗎?」
「我們都是在『佛系』運營」,在申芸看來,大量「同好」的加入與關注,那是因為「雪山城市」這張成都名片越來越響亮了。事實上,成都這座全球唯一能夠遙望5000米以上雪山的千萬級人口城市,「雪山」本就寫在城市名片之中。申芸說,這張名片不是新塑造的,「我們如今只是找回了它」。
視野放寬至全球,其實有不少著名的「雪山城市」。東京、加德滿都、日內瓦、米蘭、慕尼黑、洛杉磯、西雅圖,還有國內的麗江、烏魯木齊……因其所在的經緯度差異、氣象差異,以及地質差異等,每座城市觀雪山,都有其獨特的風光。
下到海拔1600米的青城山,上到海拔7556米的蜀山之王貢嘎山,生活在成都平原上的人其實已有著超過5000年的雪山觀山史。
但在一段時間裡,許多人並不相信成都望得到雪山,甚至對於偶然出現的天邊鑲著金邊山景,認為是「海市蜃樓」。
申芸說,「在成都遙望雪山群」建立之初,就是因為幾方網友各執一詞爭論不休,索性拉群吵個盡興。
「關於在成都能不能看到雪山的討論,在網上幾個論壇裡都有帖子,最火的一個帖子在貼吧裡蓋了幾百層樓,討論了好幾年」,申芸彼時也是討論者之一。對於「海市蜃樓」的觀點,她和一些「雪山發燒友」會從地理方位、光線折射、雨水氣象,乃至古代詩文典籍記錄等等多個角度給出有理有據的反駁。而「反方辯友」則會認為成都有「地處盆地,蜀犬吠日」等等緣由而見不到真正的雪山。
在貼吧跟帖討論效率不高,大家熱情又高,2012年的某天,申芸拉群將幾名辯友湊到一起討論,於是就有了雪山群。不過,那時候的群友只有十多個人。此後,隨著加入的人一再增多,加之群友們每每觀到雪山、拍出照片,總要掀起不小的轟動,「雪山群」開始變得龐大起來。
2017年6月5日,在申芸看來是個明顯的「分水嶺」。因為那一天起,群友開始呈現幾何倍的增長。而引發增長的關鍵,在於那一天,成都出現了「史詩級」的雪山勝景。
▲群友拍到的雪山
疾速擴張的觀山隊友
全城為雪山而沸騰
2017年6月初的一天,成都有小雨。雨水淅瀝瀝下來一整天,到了傍晚,藍天從撕開的雲層背後驚現。那一晚,有彩虹,有皓月。彼時,「在成都遙望雪山」群已是有著200多人的大群。他們當晚在公眾號上發布預告:「明天大家早點起來,必然有壯觀雪山!」
果不其然,次日的成都,全城為雪山而沸騰。
那一天在申芸看來,是個可遇不可求的好天氣。連從未刻意關注過天邊的市民都紛紛舉起手機,搶著趕往制高點,拍下西邊天際線驚現的綿延幾百公裡的重疊山巒。
群友「嘉楠」在龍泉山拍攝了西望雪山的全景圖,由群友「羋治林」標註了雪山名及海拔高度,這張全景圖在群友間廣為流傳,成為不少群友觀山時的參照標準。
在這張全景圖上,共計標註了94座雪山及高海拔山峰,其中最廣為人知的是有「蜀山之王」之稱的貢嘎山,海拔7556米,「蜀山之後」么妹峰,海拔6250米。還有大家熟知的海拔3660米的牛背山、海拔6618米的愛德嘉峰、海拔6070米的田海子山,有「成都第一峰」之稱的海拔5353米的大雪塘,海拔5040米的巴郎山,以及都江堰的趙公山等等。
群友趙華在當日寫下一篇文章《在成都遙望貢嘎——一次海王星式的發現》,並迅速收穫10萬+的流量。文中寫道,成都能不能看見貢嘎山呢?「這個預見與求證的過程與海王星的發現一樣,正是通過模擬、測量、計算、目擊、影像記錄一步步得到證實的」。
當然,更有許多人發現,那一天的日期,剛巧與世界環境日重合。
「好天氣」與「望雪山」,以一種註定的機緣互成因果,這也讓更多人關注起成都的大氣治理成效,並愈加關愛這份成果。
「也就是從那一天起,這個群被廣泛關注,群友數量火速攀升」,申芸說,甚至許多大V、名人、專家等等都加了群,比如中國國家地理雜誌執行總編單之薔。短短三年,「在成都遙望雪山」群成員翻了十幾倍。但最讓申芸感到高興的,是「雪山」這張城市名片,成都終於再次立起來了。
▲群友拍到的雪山
抬頭望到雪山
夢想中的城市,足矣
今年8月18日下午,一掃前幾日的雨水,成都依靠晚霞、雪山和雲海再次霸屏,四姑娘山么妹峰、龍眼峰、西嶺雪山大雪塘等悉數亮相。
那一天,成都再次貢獻了無數驚豔絕塵的雪山大片。中國國家地理雜誌執行總編單之薔在自己的微博上發了500字的長文感嘆:「今天成都展示了一個世界級的雪山城市的最佳形象;今天成都的雪山群一舉顛覆了成都『蜀犬吠日』的城市天氣形象;今天成都展示了無與倫比的天際線……試問這樣浩浩蕩蕩長達千裡、最高點達6千多米的雪峰天際線全世界哪個城市有?沒有。只有成都。」
如今,網上早已鮮見關於成都是否能夠看得到雪山的爭論。
在申芸看來,這自然不是歸功於雪山群的創建。一次又一次與朝陽、落霞同時浮現的雪山,才是鐵一般的事實。何況,「看雪山」已成成都風尚;可況,「推窗見山」的機率愈加頻繁。
▲圖據「在成都遙望雪山」
根據群中統計的數據,2017年,在成都,有50次觀山記錄,2次看到貢嘎山,22次看到蜀山之後么妹峰;
2018年,成都共有56次觀山記錄,比2017年多了6次。貢嘎山出現了3次,么妹峰的可見次數和2017年一樣,22次;
2019年,在大成都範圍內,有65次遙望雪山的記錄,比前兩年都要多,這一年,遙望貢嘎山的次數增加到了4次;
2020年,1月16日開啟今年觀山大幕後,5月10日、6月24日、7、8月、觀雪山高潮迭起……
截至2020年8月31日,今年成都已有60次觀山記錄,創下2017年以來同期最高值,已經接近2019年全年記錄。
雪山越來越不吝惜露臉,這與成都逐年上升的「好天氣」數量呈現出正相關。「當然,是不是因為環境變好而使得雪山出現的頻率變高,這不該由我們來下定論」,申芸說,但作為觀山愛好者,推窗見山的「福利」確實多了。生活中的城市有此一夢可成現實,足矣!
紅星新聞記者 王垚 受訪者供圖
編輯 官莉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