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拉伸微型超級電容器,可用於可穿戴設備供電

2020-12-19 科技報告與資訊

由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工程科學與力學系教授Huanyu "Larry" Cheng領導的一個國際研究小組開發了一個用於可穿戴式健康監測設備的可拉伸系統,能夠從人類呼吸和運動中收集能量。該研究團隊的成員來自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和中國的閩江學院和南京大學,其成果近日發表在《Nano Energy》上。

目前可穿戴健康監測和診斷設備使用的電池或超級電容器存在能量密度低和可拉伸性有限的問題。作為電池的替代品,微型超級電容器是一種儲能設備,可以補充或替代可穿戴設備中的鋰離子電池。微型超級電容器具有體積小、功率密度高、快速充放電的能力。然而,在用於可穿戴設備時,傳統的微型超級電容器具有的 "三明治式 "堆疊幾何形狀,表現出靈活性差、離子擴散距離長和集成過程複雜的問題。

Cheng和他的團隊研究微型超級電容器的架構和集成工藝,以推進其在可穿戴設備中的應用。他們發現,將微型超級電容器單元以蛇形、島橋布局的方式排列,可以使配置在橋上拉伸和彎曲,同時減少微型超級電容器變形。當組合在一起時,這種結構就變成了研究人員所說的 "微型超級電容器陣列"。

"通過在連接電池時使用島橋設計,微型超級電容器陣列顯示出更高的可伸展性,並允許可調電壓輸出,"Cheng說。"這使得系統可以可逆地拉伸到100%。"

通過使用非層狀超薄鋅磷納米片和3D雷射誘導石墨烯泡沫來構建電池的島橋設計,Cheng和他的團隊看到了電導率和吸收的帶電離子數量的大幅改善。這證明了這些微型超級電容器陣列可以有效地充電和放電,並存儲為可穿戴設備供電所需的能量。

研究人員還將該系統與摩擦電納米發電機整合在一起,摩擦電納米發電機是一種將機械運動轉化為電能的新興技術。這種組合創造了一個自供電系統。

"當我們擁有這個基於摩擦電納米發電機的無線充電模塊時,我們可以根據運動收集能量,例如彎曲肘部或呼吸和說話,"Cheng說。"我們能夠利用這些人類的日常運動來為微型超級電容器充電。"

通過將這一集成系統與基於石墨烯的應變傳感器相結合,儲能的微型超級電容器陣列能夠為傳感器供電,顯示了這一系統為可穿戴、可拉伸設備供電的潛力。

論文標題為《High-energy all-in-one stretchable micro-supercapacitor arrays based on 3D laser-induced graphene foams decorated with mesoporous ZnP nanosheets for self-powered stretchable systems》。

相關焦點

  • 賀曦敏《物質》可穿戴應變傳感器和超級電容器水凝膠的分層結構
    【前沿背景】新近開發的柔性和可伸縮電子設備試圖通過執行人類功能(例如在人造皮膚中)和多功能假肢(用於協助人類運動)或與服裝或人體進行接口(例如在導電互連,生物電子學中)來彌合人與機器之間的鴻溝,可穿戴式傳感器,可伸縮的儲能設備和柔性光電設備。所有這些應用都需要高導電性和機械柔順性的材料。
  • 金屬化紙張能被製成柔性、可摺疊的超級電容器
    如果電池是能量儲存世界的馬拉松跑者,那麼超級電容器則可被比喻成短跑運動員:超級電容器更適用於短期儲存高能量的應用中,但長期來說電池是更好的選擇。現在來自喬治亞理工大學和韓國大學的工程師們開發出了一種新的超級電容器,旨在使其能以更長的時間存儲更多的能量。這種超級電容器是由金屬化的紙張製成的。
  • 卡耐基梅隆大學3D列印可拉伸可穿戴的電子「紋身」
    根據3D科學谷的市場觀察,來自卡內基梅隆大學工程學院和葡萄牙科英布拉大學系統與機器人研究所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簡單有效的方法來製造堅固、高度靈活的紋身式電路,用於可穿戴計算。因為它們具有類似於輕質織物的機械性能,所以它們在彎曲、摺疊、扭曲和30%以上的應變(這是人類皮膚的典型可拉伸性)下仍保持功能。它們可以貼合併附著在高度彎曲的3D表面上,例如人腦或檸檬模型。超薄、順應性電子紋身的應用包括表皮生物監測、軟機器人、柔性顯示器等。
  • 雪梨大學利用榴槤和菠蘿蜜製成超級電容器 可用於電動汽車/手機等
    Gomes發布了一篇論文,描述了一種提取榴槤和菠蘿蜜生物廢料的新方法,用於製成更高效、超快的充電器。汽車製造商不會將此種長著尖刺的水果碎片塞進汽車電池,是Gomes及其團隊發現了一種方法,能夠將水果殘渣變成可以存儲大量能量的超級電容器。該論文寫道:「經過數百萬年的生物進化,天然生物質的結構精度及其富層次的氣孔為碳基材料的合成提供了傑出的模板。
  • 變廢為寶:小龍蝦的殼可用於製作超級電容器
    研究團隊通過對小龍蝦殼的研究,使得利用小龍蝦殼作為高性能超級電容器的生物模板成為可能,研究成果發表在《Carbon》雜誌上。與其他高性能材料相比,生物質材料因其環保性和廣泛的可利用性,一直被認為是一種很有前途的材料。之所以目前生物質的實際應用還不多,主要受限於相對稀少的高效存儲位點、較低的擴散動力學以及需要大量的預製納米模板。
  • 生活中用到的可穿戴傳感器的類型有哪些?
    【IC交易網】可穿戴電子設備是指具有集成電子技術或其他提供智能功能的計算設備的紡織品和服裝。這些智能紡織品增強了創造力,智力,溝通能力,記憶力和身體感官。該定義不僅適用於服裝,還適用於可以穿在身上的所有物品。一旦與電子技術相結合,例如手錶,帽子,襯衫和眼鏡,都可以構成可穿戴電子設備的廣泛領域。
  • 全球十大可穿戴設備傳感器生產廠家
    編者按:隨著傳感器高集成度、功能性和智能化的提升,可穿戴設備已經不僅僅局限在人身體的某個部位,正在向全身布局。包括手腕、眼睛、腳、頭、甚至向牙齒等身體內部進入,從而除了信息交互和通信,更具有了醫療意義,甚至具備了對外部環境、建築等擴展監測的功能。
  • 三星申請新專利「充電戒指」,為什麼智能戒指成可穿戴新方向?
    專利描述了一個具有自拍攝像頭的可穿戴電子設備。該可穿戴電子設備包括一個主體,主體大小和形狀就是為用戶的手指設計。 今年5月,蘋果通過了智能戒指相關的第二項專利。專利顯示,這款可拉伸的戒指,除了在外部集成了超聲波傳感器/力傳感器/觸摸傳感器,用於解釋和檢測用戶手勢,還配置了無線收發器/電源/麥克風,支持NFC通信。用戶可以將戒指佩戴在食指上,用大拇指進行操作。
  • 可穿戴設備製造商Kiwi:單一功能的可穿戴設備已經過時 | 獵雲網
    加拿大可穿戴設備初創公司Kiwi近日就可穿戴設備發表言論,他們認為單一功能的可穿戴設備已經過時,只有提供豐富體驗的產品才有未來。該公司的產品正在進行眾籌和預定。獵雲網9月9日報導(編譯:億乞)Kiwi,一家多倫多的可穿戴設備初創公司,近日就可穿戴設備發表言論
  • 可穿戴醫療健康設備發展的兩大困境
    這眾多的可穿戴設備,功能也十分豐富,涵蓋了社交、娛樂、導航、健身等多個方面,而這其中,無疑以健康管理的需求最為突出、最具革命性。此類產品也就層出不窮了,如智能手環、心率監控器、可穿戴式健身追蹤器、可分析人體成分的體重計等。
  • 市場被點燃,可穿戴設備「叫好又叫座」?
    可穿戴設備市場兩位數的增長不僅表明市場需求強勁,還表明了許多人正在首次獲得可穿戴設備。可穿戴設備不再「叫好不叫座」? 市場增速超過預期 儘管今年受到疫情衝擊,但全球可穿戴設備呈現欣欣向榮的發展態勢。消費者對智能手錶、手環、耳機等可穿戴設備需求強勁。
  • Cuff:可讓用戶「炫耀」的可穿戴設備! | 獵雲網
    功能性和裝飾性,對於打造一款讓用戶喜愛的可穿戴設備產品來說,缺一不可。近日,一家名為「Cuff」的初創公司,將女性飾品元素和可穿戴元素進行融合,打造出了一系列「耀眼炫目」的產品。
  • 3M拓展用於可穿戴醫療設備的膠粘劑產品
    上海2019年6月12日 /美通社/ -- 在設計需要附著於患者皮膚上的醫療設備時,產品工程師可能會面臨一些獨特的挑戰。無論是需要把醫療設備粘合在一起還是把醫療設備附著於患者的皮膚上,膠粘劑對於醫療設備成功發揮效用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 日本推出可穿戴式香蕉 可應急食用
    為了慶祝成為東京馬拉松贊助商八周年,都樂(Dole)食品公司日本分部決定推出一款既是可穿戴設備、又可以應急果腹的香蕉。這款香蕉將經過一點小改造,以便植入傳感器和LED。具體製作流程則是先撕開皮,待改裝完成後再原樣包回去。
  • 柔性、可彎曲化將是未來電子設備的發展潮流
    (彎曲、摺疊、扭轉、壓縮或拉伸)條件下仍可工作的電子設備,比如像下面幾幅圖所示的具有酷炫樣式和功能的設備。很多廠商目前都已經開始研發和推出相關的產品,比如彎曲顯示器與觸屏、射頻識別標籤、可穿戴傳感器、可植入醫療器械、手環、手錶甚至是手機等等。不難看出,柔性、可彎曲化將是未來電子設備的發展潮流,是科技領域中未來若干年內的重要增長點。下面就來了解一下相關內容吧。
  • 殘疾人的「阿拉丁神燈」:盤點「助殘類」可穿戴設備
    該處理系統內置了飛思卡爾的晶片,後者高速應用處理器可運行複雜的計算機視覺算法,從而對看到的東西進行解析,然後通過骨導語音告訴穿戴者——弱視群體。使用者只需指向想看物體的方向,系統就能立即告訴用戶所看到的東西。因此,如果一個有視力障礙的人想要過馬路,只要帶上這款產品,指著紅綠燈,然後只要等著設備向他報告「綠燈」就可以了。
  • 「人腦直連電腦」或在十年內實現,可穿戴設備將破譯腦電波
    「人腦直連電腦」或在十年內實現,可穿戴設備將破譯腦電波 央視網4月25日報導,關注一些可能在不久的將來成為現實的科幻場景。
  • 簡易合成釩金屬有機框架用於高性能超級電容器
    超級電容器作為新型的電容器,具備能夠快速充放電的能力,而其電極材料對於器件的性能起到了決定性作用
  • 助力NBA複賽背後,NBA與可穿戴設備的糾葛纏鬥
    NBA想到了可以用於追蹤球員位置、距離的可穿戴智能設備——烏拉戒指。根據報導,這個名為烏拉(Oura)的戒指是由鈦合金材料製作,具有防水性能,一次充電後可以續航7天時間。這一戒指的功能類似於臂帶的健身跟蹤器或智能手錶,配有紅外LED傳感器、三個體溫傳感器、一個加速計和一個陀螺儀。
  • 能自動繫鞋帶的 Nike 鞋,才是可穿戴設備該有的樣子
    「可穿戴設備」在幾年前曾是科技圈一個熱詞。傳感器、晶片的集成化越來越高,大到衣服褲子,小到戒指耳環,紛紛植入晶片,接入 app。幾乎每一行都有一種智能可穿戴設備。但這陣風很快就刮過去了。這些工程師手中誕生的可穿戴設備原型,可能功能超群,但卻擁有著慘不忍睹的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