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是劉湘等軍閥的地盤,為何允許蔣介石派來「太上皇」指手畫腳

2020-12-15 讀萬卷書破萬仞浪
四川軍閥割據圖

「天下未亂蜀先亂,天下已治蜀未治」。四川雖然被稱「天府之國」,但由於其偏處西南一隅,四周群山環繞,因此在天下大亂的局勢下往往能夠保持一定的獨立性。辛亥革命前,正是四川爆發的保路運動,迫使清廷從湖北調走大批部隊前往鎮壓,首府武昌城內空虛,革命黨人趁機發動起義,各省紛紛響應,一舉推翻了延續2千多年的封建統治。

辛亥革命後,天下陷入了軍閥割據的混亂局面,而巴蜀之地更是未能倖免,大大小小的軍閥拉隊伍、搶地盤,在連續20餘年時間內平均每年1次大規模混戰,至於小規模衝突更是從未間斷。但自始至終,川軍各部都保持一種默契,那就是一旦發現外部勢力侵入,立即停止對抗,聯手將其驅逐,因此無論鄰近的滇軍黔軍,還是袁世凱的北洋軍勢力都無法在四川立足。

參謀團在川軍中劇照

1935年初,這種閉關自守的情況被徹底改變,蔣介石派出「民國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行營參謀團」,由其親信賀國光率領抵達重慶,協助四川省政府主席、「剿匪」總司令劉湘行使職權,並可代替蔣介石擬定作戰命令,交劉湘等川軍將領執行,儼然就是「太上皇」的架勢;此外參謀團還派出督查員、政訓人員等,分赴四川各地,督查各路部隊作戰,並負責政治訓練、收集情報等。「四川與中央脈絡不通者,近二十年。中央之有正式機關入川,殆自參謀團始」。

那麼,長期封閉的四川軍閥,為何會允許「參謀團」這種機構入川呢?

四川兩大軍閥頭子劉湘、劉文輝

省內外輿論的巨大壓力

從20世紀20年代末期開始,全國媒體和輿論對於四川軍閥的抨擊就接連不斷。1928年,新桂系首領之一白崇禧公開批評四川軍閥「都是一些沒有眼光和沒有遠見的人」。1931年,國聞周報》發文指出,整個四川因軍人的統治簡直是「漆黑一團之區域」。不僅省外人士,四川人自己也痛恨軍閥政治,種種尖銳批評不絕於耳,成都市商會向劉湘發電錶示「川民憔悴於虐政久矣」。四川旅滬同鄉會指出:「蓋防區不破,割據終成,一切罪惡,萬難消弭」,對劉湘等四川軍閥形成很大壓力。

1932年日寇侵佔東三省、舉國同仇敵愾之際,在四川竟然爆發了最大規模的內戰,劉湘、劉文輝叔侄倆40餘萬軍隊在巴蜀之地大打出手,更是激起全國輿論強烈抨擊,蔣介石南京政府也指責說:「罔顧國難,藉故交兵,軍旅因內戰而捐精英,黎庶因兵劫而膏鋒鏑」考試院院長、川籍中央委員戴季陶更是嚴厲指責說:「此次川亂,雙方死亡至少當在五萬以上,軍費消耗不知若干萬,人民直接間接生命財產之損失,尤不能數計。倘以如此巨量之財產人力從事建設,恐國內之第一偉大建設當已完成」。

面對媒體和輿論的猛烈批評和抨擊,劉湘等四川軍閥不能熟視無睹、無動於衷,只能再三表示「統一於中央權威之下」,對「參謀團」入川更是不敢有任何推託。

蔣介石視察中央軍部隊

中央軍騰出手來,川軍形成強大壓力

面對四川的割據自為,蔣介石早就有統一四川的圖謀。只是當時中原大地還有馮玉祥西北軍、閻錫山晉綏軍和李宗仁新桂系等多股更強的勢力,蔣介石無暇他顧。隨著1930年中原大戰結束,西北軍土崩瓦解,晉綏軍和桂軍分別退回山西、廣西老巢,再也無力與蔣爭奪天下,蔣介石及所屬中央軍主力終於騰出手來,可以對川滇黔等偏遠省份下手了。

1933年,川陝交界的紅四方面軍大舉南下,迅速解放了嘉陵江以東10餘縣廣大地區,打得川軍各部望風潰敗。1934年秋,長徵紅軍突破湘江防線,經貴州、雲南進入四川境內,與紅四方面軍成功會師。同時,中央軍薛嶽部10萬精銳也以「追剿」紅軍為名進入西南地區,迅速奪佔貴州,對四川虎視眈眈。

長徵紅軍經貴州、雲南進入四川

劉湘雖然名義上是川軍首領,但能夠調遣的嫡系不足20萬部隊,裝備低劣,根本不是紅軍的對手,更無力阻止中央軍的大舉進攻。不得已之下,只好向蔣介石低頭,對蔣提出派遣行營參謀團入川,協助指揮協調「剿匪」事宜的建議照單全收。

劉湘是名義上的川軍首領

相關焦點

  • 蔣介石「幫劉湘剿共」
    原標題:蔣介石「幫劉湘剿共」   四川省自清朝末年以來,逐漸形成了大小軍閥割據的局面。據統計,從1912年到1933年,共發生大小軍閥混戰470多次。1926年下半年開始,四川大小軍閥見國民革命軍的北伐勢如破竹,便紛紛派代表向國民革命軍輸誠,表示承認國民政府,同意軍隊易幟改編。
  • 民國時期四川軍閥混戰,為什麼最終是劉湘勝出了?
    在1934年的時候,劉湘力壓群雄,脫穎而出,被蔣介石任命為四川省主席兼剿匪總司令,一統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四川王」。那麼,劉湘是怎麼最終勝出的呢? 劉湘,字甫澄,1888年出生於四川省大邑縣。
  • 蔣介石的小算盤和劉湘之死,「四川王」氣概長存
    劉湘是四川本土的「速成系」(畢業於四川陸軍速成學堂),而且是速成系的領袖人物。最初割據川東,是一名傳統軍閥,1927年改旗易幟,響應北伐,成了國民黨軍閥。當然只是名義上歸國民黨管理,實際上仍舊是地方諸侯,包括後來的南京國民政府也只是名義上的國家機構,對地方軍閥掌控並不強,只能採用一些不太光明正大的手段對地方進行奪權和連橫合縱,這個我們後文要說。1928年劉湘又聯合割據四川的另一位軍閥劉文輝,降服四川各路軍閥,統一了四川。
  • 四川王劉湘擊敗劉文輝後,為何不趕盡殺絕,還將西康送給了他?
    即便兩個人爭地盤,四川都不會轉嫁於他人之手。平時兩個人的關係也不錯,相互幫助扶持,在劉湘遇到危難的時候,他的叔叔劉文輝多次出手相救。同樣劉文輝能夠擁有那麼強大的實力,也與他的侄子劉湘分不開。 所以說,兩人的關係實在是太過特殊,既有著血緣關係,又包含著兩個人的情分。
  • 劉湘、劉文輝本是親戚,卻因名利大打出手,最終誰才是「四川王」
    劉湘與劉文輝都是四川大邑縣人,是親族關係,劉湘年長劉文輝6歲,但論資排輩,他卻是劉文輝的侄子,劉文輝是他的叔叔。同是劉氏家族的成員,劉文輝和侄子劉湘都曾是割據一方的軍閥,在四川頗有影響力、號召力,但真正的四川王只能是一人,正所謂「一山不容二虎」,二劉也曾因爭奪地盤大打出手,完全不顧及本身的叔侄關係。
  • 劉文輝戰敗,四川王劉湘為何全面追擊,反留下了西康省?
    在這樣的情況下,四川王劉湘為何沒有全面追擊,反而把西康地區留給了叔叔劉文輝呢?今天,我們就聊聊這個問題。首先,我們聊聊四川軍閥混戰的歷史。認真地說,四川軍閥混戰幾乎是全國局勢的縮小版。1912年,已經統治了200多年的清朝滅亡以後,我國進入了軍閥混戰的階段。
  • 素有「四川王」之稱的四川軍閥劉湘,高調率軍出川抗日
    劉湘早年割據川東,為四川軍閥「速成系」(多出身四川陸軍速成學堂)領袖,與以劉文輝為首的「保定系」(多出身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相對抗,至1932年激化成「二劉之戰」,劉湘得中央政府之助而獲勝,劉文輝敗走西康。
  • 劉湘是如何從各路四川軍閥中脫穎而出稱王的?
    在四川這個天府之國的地面上,每一個區縣都可以自給自足,也都滿足獨立稱王的人、財、物條件,滿足這個條件的人多了,爭奪「四川王」的人就多了,民國時期,四川軍閥中數得著的豪傑英雄多如繁星
  • 劉湘死後,蔣介石想讓此人主政四川,王陵基:我以機槍大炮來歡迎
    劉湘曾經是民國時期四川省主席、陸軍一級上將,是名副其實的四川王,蔣介石早就有控制四川的打算,不過有劉湘在,他始終無法如願,劉湘去世後,蔣介石準備任命此人主政四川,結果劉湘的21軍系統將領強烈反對,王陵基甚至放言,如果此人來四川,就用機槍大炮來歡迎他,當然蔣介石的這一計劃也就宣告破產
  • 四川軍閥、抗日英雄劉湘簡介
    ,削平群雄統一四川,性格內向,深沉含蓄,持身謹嚴,為人剽悍,他與蔣介石虛與委蛇,不即不離,生前始終保持四川的半獨立狀態,軍事才能與政治才能均甚老辣,但他篤信神道,極為迷信,為人所笑。  劉湘生平介紹  中華民國時期四川軍閥。又名元勳,字甫澄,法號玉憲,漢族,四川大邑人,一級陸軍上將。生於1888年7月1日。老家在四川省大邑縣安仁鎮。祖父劉公敬,系前清武舉。父親劉文剛,字鑑堂,自幼習弓馬,屢試未第,經營販谷生意。家有水田四十餘畝,另還與兩戶親戚合營水碾一座。母親樂氏,生有三子,劉湘居長。
  • 民國軍閥往事之「四川王」劉湘——出師未捷身先死,將軍百戰見真純
    而劉湘則善於聯絡老軍閥,對老蔣也是服服帖帖,這種政治能力在戰時立刻能轉化為軍事力量。果然,在1932年10月,劉湘和劉文輝正式開戰後,劉湘團結了一幫大小軍閥組成聯軍,第一個回合就將劉文輝打出了成都,逼其後撤到川西。第二個回個,劉文輝整軍再戰,趁劉湘不備發動突襲,扳回了一局。
  • 四川王劉湘,管理了四川5000多萬人,到底擁有多少軍隊?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關於近代軍閥的故事,例如奉系軍閥、粵系軍閥等等。今天,我們聊聊赫赫有名的四川王劉湘。當時,四川省有5000多萬人口,屬於全國人口最多的省份之一。與此同時,四川省又被稱為天府之國土地肥沃。那麼,劉湘到底擁有多少軍隊,為何能夠與南京方面長期對抗呢?
  • 重讀抗戰·四川軍閥禍國殃民_中國近代史頻道_鳳凰網
    蔣介石和劉湘合作整合四川的日子是他們的蜜月期。四川軍閥混戰生靈塗炭自護國軍興以來,川中各派勢力都趁機搶佔地盤、割據稱霸,四川即開始陷入軍閥混戰的局面。四川各派軍閥在經過一系列醒風血雨的吞併混戰後,漸漸形成楊森、鄧錫侯、田頌堯、劉湘、劉文輝、劉成勳、賴心輝、劉存厚等幾個軍閥巨頭。他們在你徵我伐的環境中形成了別豎一格的「防區制」。即整個四川的土地由八大軍閥巨頭瓜分為大大小小的地盤,以大小不等的縣為單位,佔有縣數的多少代表著佔有防區的多少。每一個防區的駐軍長官直接任命地方的行政長官,而這些行政長官往往也都是由駐軍軍官擔任。
  • 四川軍閥劉湘,突然去世,與張群的螃蟹宴有什麼關係,死因是什麼
    蔣介石接手四川軍政之前,都是劉湘在打理。他的一些事跡,那天小編在開一篇文章詳細介紹。1938年1月20日,劉湘在漢口醫院,突然去世,這引起了巨大的輿論風波,各種猜測蜂擁而至。其中有一個死因,說得煞有介事,那就是劉湘去醫院之前,參見了張群舉辦的螃蟹宴。這個故事的來龍去脈,小編給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
  • 「四川王」劉湘死亡謎團,是否與軍統頭目戴笠有關
    劉湘之死,說法不同,為何如此,還得從韓復榘說起。韓復榘出身於西北軍,後來與馮玉祥矛盾激化,於是摔兵進入齊魯大地,投靠蔣介石。韓復榘一直盤踞在山東,他與蔣介石之間不對付,對於蔣介石的命令,往往是陽奉陰違。蔣委員長對韓復榘可以說是恨之入骨,一直想辦法消弱他實力。
  • 四川軍閥劉湘是劉文彩的侄兒子,劉文彩為什麼要請人去刺殺劉湘?
    關於劉湘和劉文輝的事情,大家都了解,是民國時期兩個大軍閥,尤其是劉湘後來打敗劉文輝後被稱為「四川王」。   雖然劉文輝是劉湘的老叔,但是卻比劉湘小六歲,劉湘從四川陸軍速成學堂畢業後就加入了川軍,劉文華歲數小,從保定軍校畢業回到四川的時候,劉湘已經是少將旅長。
  • 此軍閥號稱擁有四大兵種,堅決抗日,蔣介石卻說他的死是國家之福
    此軍閥號稱擁有四大兵種,堅決抗日,蔣介石卻說他的死是國家之福 1939年9月19日,國民政府在成都為一位抗日將領舉行了隆重的國葬典禮。他就是號稱擁有海、陸、空,神四大軍種,由一名封建軍閥後來轉變成愛國抗日將領劉湘。
  • 劉湘和蔣介石鬥了幾十年,但七七事變後,立即無條件服從蔣介石
    其實,如果能了解一下當時川軍老大劉湘與蔣介石的矛盾,川軍的這個舉動更讓人敬重。大家都知道,蔣介石雖然號稱統一了全國,但這只是名義上的,實際上各地軍閥仍然在各自為政,根本不聽蔣介石的,讓老蔣非常頭疼。尤其是四川,老蔣一直都想插手,但四川老大劉湘也一直在跟他陽奉陰違。蔣介石曾派人去四川訓練縣政人員,劉湘說這樣的小事何勞委員長費心,四川政府就能辦到,您歇著吧。
  • 「四川王」劉湘是劉文彩的侄子,劉文彩為什麼要僱人暗殺劉湘?
    上世紀前半頁,四川大地上,劉氏家族名聲顯赫。其中,劉湘和劉文輝、劉文彩兄弟是絕對的「霸主」。全川的軍政大權,基本上都在他們劉家手裡。作為一個家族的人,劉文彩兄弟還是劉湘的叔叔,看似關係很近,但不可思議的是,劉文彩竟然派人前去刺殺劉湘,這到底是為了什麼?
  • 「四川王」劉湘,假如不在抗日前線身亡,會不會選擇通電起義?
    比如說原先的「四川王」劉湘,劉湘在抗日前線身亡,如果他能活到解放戰會選擇通電起義嗎?這個問題畢竟是一個假設問題,所以我們只能根據劉湘的個人經歷推測他會不會選擇通電起義。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看看劉湘的個人經歷。劉湘因為主政四川而被稱為「四川王」,他是一個徹徹底底的舊軍閥,而且是一個有野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