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各種網絡段視頻app的發展,越來越多的網絡歌曲漸漸被帶火了,尤其是那些讓人聽起來或歡快,或悲傷的古風歌曲。然而,雖然歌曲的旋律我們是喜歡的,但是許多歌手為了火,只是打造了大眾喜歡的旋律而忽視了歌詞本身的含義。並且,古風歌曲的歌詞應該貼近古代的表達方式,濫用或者誤用都會引起聽眾的不適應。像之前很火的粥大爺,她歌曲《盜將行》,憑藉舒服的旋律與獨特的唱法,這首歌可真是火遍大街小巷。
打開抖音,十個視頻九個都是用它做的BGM。然而這首歌的歌詞,卻被某大學教授看作狗屁不通。雖然之後粥大爺霸氣回懟,但是我們也看出,這首歌的歌詞確實有點浮誇了。那最近火起來的古風歌曲《芒種》呢從九月初開始,這首歌就佔據各大音樂平臺榜首,直到現在,一個多月過去了,它的熱度仍舊是居高不下。那被網友熱捧的這首歌,到底有多大的含金量呢它是不是也像《盜將行》一樣,歌詞離譜不堪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芒種》這首歌是由音闕詩聽主唱趙方婧演唱的。趙方婧是一個網絡歌手,古風圈的小夥伴可能有聽說過她。從2012年開始,趙方婧就以藝名"照妖鏡"活躍於網絡翻唱圈。她也出過不少歌曲,除了《芒種》,有關二十四節氣的《小暑》、《霜降》、《穀雨》都是她演唱的。趙方婧的嗓音還是很有辨識度的,至少在《芒種》這首歌裡,我們一瞬間就被她溫婉細膩的歌聲所吸引了。加上歡快的旋律,我們甚至可以忽視歌曲的歌詞。可以說,這首《芒種》和當時的《出山》真是火得不相上下了。
然而,忽略歌曲的旋律和演唱者的歌聲,你去看歌曲的詞,會不會感覺很茫然。小編第一次聽這首歌的時候,不否認,我忍不住去聽第二遍。但是,看到歌詞以後,小編真的有點懷疑自己的理解能力了。是因為歌詞太深奧,我沒有理解它與芒種的關係,還是這首歌本就與二十四節氣的芒種沒有太大關係直到看到網易雲下面網友們十幾萬的評論時,我才知道,原來大家跟我有同樣的疑問。官方給出的解釋是,這首歌是芒種那天發的。那既然這樣,《小暑》就是小暑那天發的,《霜降》就是霜降那天發的了?大家顯然對這個理由無法接受。因為時間,就可以枉顧歌詞本是的意思嗎?這也有點太不尊重歌曲本身了。
有人解釋說,《芒種》這首歌表達了收穫的喜悅。喜悅,可以聽得出來,那是單從旋律上。但是收穫的喜悅,真的很難找到。"空恨別夢久"不應該表達的是思念之情嗎?而歌曲卻又很喜悅,確實也是不登對。
總得來說,除了演唱者獨特的嗓音,這首歌確實有它的優點,比如吸引人的旋律,就像《盜將行》與《出山》一樣。但這首歌最大的缺點,就是它的歌詞,歌詞雖美,卻與題目沒有半毛錢關係,一點不登對,讓人聽力也是雲裡霧裡。不知道這樣的古風歌曲還能火多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