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魯木齊晚報全媒體訊(記者李曉青 通訊員宋寧)近段時間,國內出現多起與進口冷鏈食品有關疫情。市民在選購和處理冷鏈食品時要注意些什麼?12月24日,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發布溫馨提示:建議購買時佩戴口罩和手套,家庭處理時注意保持清潔、生熟分開、燒熟煮透、保持食物的安全溫度、使用安全的水和原材料。
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公共衛生科副科長楊浩峰介紹,消費者在購買冷凍或冷藏食品時,應選擇正規超市或市場,關注食品產地、來源、生產日期、保質期、儲存條件、食品檢疫等相關信息,不採購沒有明確來源信息的冷鏈食品。
楊浩峰提醒,為了避免潛在風險,儘量避免直接接觸冷鏈食品,可以使用食品夾、一次性手套或一次性塑膠袋反套住手進行挑選。選購期間還需堅持做好個人防護,正確佩戴口罩,購物後及時用肥皂或洗手液清洗雙手;洗手前,雙手不碰觸口、鼻、眼等部位。選購時避免聚集和擁擠,與其他人員保持至少1米以上合理距離。
他還建議,如果是通過電商等網絡渠道購買,外包裝表面一定要做好消毒處理,處理時做好防護。
冷鏈食品買回家後,如何處理?楊浩峰提醒,冬季食品處理加工要牢記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食品安全「五要點」:保持清潔、生熟分開、燒熟煮透、保持食物的安全溫度、使用安全的水和原材料。
他建議,購買冷鏈食品回家後,可用75%的酒精消毒外包裝;儲存此類產品時,最好採用獨立封閉包裝;切割時,也要注意生熟分開;處理食物和包裝(尤其是來自疫情高風險地區的冷凍水產、肉類等)前後的過程中要勤洗手,避免用不清潔的手觸摸口眼鼻。食物加工前要認真清洗,清洗的時候注意防止水花飛濺,不要在水龍頭下直接衝洗生的肉製品,防止濺灑汙染(若確實需要清洗,可將肉放到乾淨的水盆中清洗)。
他還提醒,烹調加工過程中,要及時清洗和消毒臺面和廚具,加熱蒸煮是有效的消毒方法;儲存和處理食物的容器、刀具、案板一定要做到生熟分開,特別是處理生肉、生水產品等食品時,避免交叉汙染;食物需充分煮熟後再食,儘量避免生吃、半生吃;加工完成後對廚房臺面等物體表面進行清潔和消毒;及時收集食物殘渣,並放在單獨的垃圾袋中丟棄。
還需注意的是,未食用完的食物一定要冷藏保存,儘早食用,再食用前充分加熱。此外,冷鏈食品應保存於冰箱冷凍室,存放時間不宜過長,注意與熟食分層存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