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餐桌上的細節之美丨筷子架

2021-02-10 巢來巢往留學公寓

飲食文化有很多都體現在細節上,就拿筷子來講,日本的筷子是尖頭的,中國的筷子比日本的要長一丟丟,而且多是圓頭的。除了筷子,餐桌上的很多擺件都能體現一個國家的飲食文化,比如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一個日本餐桌上的小細節:筷子架。

日本和中國一樣,餐桌禮儀當中對於筷子的使用有很多講究,特別是在正式的場合或者高級餐廳。在日本人的餐桌禮儀當中,有一條叫「渡し箸」,意思是把筷子橫著放在碗上面,這被視為不雅的行為,儘量避免。

避免這樣做的原因有兩個,一是把筷子橫放在碗等器皿上就代表不想吃了;二是在日語裡「筷子」和「橋」的發音非常接近,因此把筷子橫放在器皿上會讓人聯想到過奈何橋,很不吉利,那麼筷子在不用的時候放在哪裡呢?答案就是筷子架。

筷子架的起源,據說是日本古代在神前擺放貢品的時候使用的「耳土器「。耳土器的形狀有點像耳朵,因此就有了這個名字。過去的日本在神前獻上貢品的時候也會準備筷子或湯匙,為了保證潔淨,就會把筷子橫放在耳土器的上面。

現在的筷子架可以說是豐富多彩了。材質有木製的、玻璃的、陶瓷的、石制的,還有金的和銀的,甚至玉制的。基本的造型就是一個細長的長方體,或者有點像中國古代的瓷枕,兩端高一些,中間略有凹陷,用來固定放上去的筷子。

除了基本造型之外,日本人在筷子架的造型設計方面也是開足了腦洞。比如常見的吉祥物筷子架,像鶴、烏龜、鯛魚等造型,一般會在新年或者慶祝活動中見到。而餐廳和家庭用的筷子架以動植物的造型最為常見,不過一般不會使用老鼠的造型來做筷子架,因為老鼠留給人們的印象是會破壞糧食,因此就不會讓它們出現在餐桌上了。

此外還有許多個性十足、可可愛愛的筷子架:

一般正式一點的餐廳都會提供筷子架,但是在有些大眾居酒屋不會特意準備,如果介意需要自備。現在使用一次性筷子的餐廳也有很多,這種筷子外面會有一個紙套,把紙套取下來之後,豎著對摺一次再橫著對摺一次,一個最簡易的筷子架就做成了。如果連紙套都沒有,那就把筷子的一端架在小碟旁邊即可。

雖然筷子架在現代日本家庭的餐桌上並不常見,但它的存在或多或少體現了一種生活儀式感。大家的餐桌上都有哪些細節或不可缺少的好物呢?歡迎在評論區分享~

相關焦點

  • 如此新奇的筷子設計,簡直美翻了!
    吃飯中途的筷子到底應該放哪裡?架在碗上不禮貌、插在飯裡影響更不好,雖然酒店與餐廳一般都會有各自形狀的筷架配備,但如果跑到蒼蠅館子,在沾滿油漬的桌子面前,你有什麼放筷子的好建議嗎?
  • 日本料理的食具,原來可以這麼美!
    日本器具之美賞析豬客之家|生活美學相信大家對日本料理並不陌生在食用日本料理的時候除了食物能給我們驚喜之外,器具的擺放也會讓人耳目一新。作為美食大國的日本不只在對食物的追求上具有「匠人精神」,同樣他們在對食具的要求上也不含糊,我們常會驚訝於他們對美的執著和追求。
  • 世界餐桌禮儀之——日本的餐桌禮儀
    世界上每個國家文化的不同構建造就了各國這多姿多彩的餐桌禮儀,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當屬中國,西方和日本三大地區。日本餐桌禮儀的形成:江戶時期1663年,由於德川幕府的【鎖國政策】,隔絕了當時日本與外界的聯繫,對當時的日本發展造成了不好的影響,卻也讓日本能在不受外國的幹擾下肆意發展其獨特的本土文化。而這「食」之道,日本則發展了一套獨特的日本料理文化且其中便包含日本餐桌禮儀的形成。
  • 日本人餐桌上常見的食材,有哪些?
    日本人餐桌上常見的食材之一:鰤魚。製作方式多種,尤其是鰤魚刺身,得到了喜愛,口味完全自然,沒有多餘人工佐料的添加。日本人餐桌上常見的食材之二:竹莢魚。細膩的肉質,製作成「竹莢魚壽司」,也得到了很多當地人的喜愛。
  • 「外國餐桌禮儀」在日本不可以夾菜給人?吃貨必看用餐7個細節!
    【外國餐桌禮儀】在日本不可以夾菜給人?吃貨必看用餐7個細節!出國旅遊吃貨行程不能少,但各國餐桌禮儀大家知了解嗎?像在臺灣「不能把筷子插在飯上」或是「長輩開動才能開動」等,在外國也有許多你不可不知,卻又常常被忽略的餐桌禮儀,現在就為大家介紹幾點,讓你出國玩不被當成「奧客(難頂客人)」,開心吃遍大街小巷!1.
  • 筷子+筷架!餐桌獨特的風景
    餐桌上的活色生香和精緻的盤子,很少人會注意到筷子。但是生活的品質不就是體現在細節上嗎?今天Frigg就來給大家講講,如何挑選一雙好用又美觀的筷子!【中式平頭實木筷】首推的是中式平頭筷,我們從小用到大,已經非常習慣它的長度,筷尖處呈橢圓形,為什麼這麼設計呢?因為中國人吃飯一般是與家人共享一桌菜,尖頭筷子容易將食物搗碎,影響他人食用,平頭筷子就避免了這個問題。
  • 餐桌不放牙籤 日本人禮多忌諱更多
    原標題:餐桌不放牙籤 日本人禮多忌諱更多使用筷子就餐的日本家庭日本是忌諱最多的國度,這是世界民俗學者的共識。日本人視忌諱與禮儀同等重要。觸犯忌諱就表現為失禮,不懂禮儀往往容易觸犯忌諱。日本人的忌諱可謂不計其數,關乎生活的方方面面。
  • 從日本NHK紀錄片《故宮》看故宮博物院藏品的細節之美
    細節之美關注故宮博物院的網友們一定看過央視版的幾部關於故宮的紀錄片,無論是《故宮》、《我在故宮修文物》和《上新了,故宮》都反映了故宮的宏偉和歷史沉澱之美,為了能夠展現作品的內涵,創作者們非常善於利用情景重現的手法,對文物進行分析和解密,試圖引起中國觀眾更加深入的思考。
  • 看完日本人的餐桌禮儀,網友不自覺地笑了
    不過我們今天不說筷子的事,我們來聊聊日本人的餐桌禮儀,看完之後,你肯定會發現,同樣的錯誤你也犯過。之前已經向大家介紹過了,我們的筷子是豎著放,而日本人是橫著放的區別,不過這種方向問題,我們注意下就行了。日本人和我們不一樣的是,我們拿到一次性筷子,大家在腦中想一下,我們分開筷子的時候,是不是直接向兩邊打開?
  • 細說小小筷子架蘊含的用餐禮儀
    大家都愛吃日料吧,可你們知道日料中筷子和筷架的禮儀麼?誰在用餐時留意過手邊小小的筷子架?
  • 日本人吃飯講究多,筷子用法也有特定的禮儀
    日本從唐代時開始,借鑑了中國許多的文化、建築、飲食等方面的先進知識,加以融入本民族獨特的民族特性,形成了現在獨屬於日本的一整套文化體系。遊客去日本要懂得這些講究,筷子的用法,也有特定的禁忌。日本人對於吃飯時的講究也很多,他們與中國古時候的人一樣,得右手拿筷子,左手端起碗進食,而不是像韓國人那樣,讓碗放在桌上不動,也不能低頭咽食。你也不能沒事舔筷子。日本人很注意餐桌禮儀,筷子的功能,主要就是為了避免使食物接觸到食用者的手,是一種講究衛生的配置。
  • 「餐桌上的臻品」日本大米美味您的餐桌
    以日本大米為主角的日本食品推介會《餐桌上的臻品》於1月24日在北京啟動 1/24-2/11北京、上海的日本料理店提供日本進口大米的特別菜單  《餐桌上的臻品》正式啟動。   在中國人氣不減的電視節目「孤獨的美食家」中出演井之頭五郎的松重豐、在去年上映的吳宇森所導演、內地與香港合作電影《追捕》中出演百田裡香的櫻庭奈奈美出現在會場,向大家闡述了日本大米的美味。   開幕儀式伊始,日本駐華大使館特命全權大使橫井裕致辭講到,「』和食』在2013年登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被評價為發揮大米等食材本身美味的文化。
  • 【禮儀】世界餐桌禮儀之——日本的餐桌禮儀
    這些都是日本最基礎的餐桌禮儀,即使是日本人單獨用餐,也會習慣性的說一句。其實這些話語,包含了日本人對於饋贈了食物的自然的感恩,對於烹飪了食物的廚師的感謝。1、進入包廂後鞋的擺放方法應該將鞋頭朝外放。其步驟為:①面朝包廂脫下鞋子。②蹲坐在廊間。③用手將鞋子拎起調頭,然後放在旁邊以免他人行走時不小心踢到。不可貪圖方便,背對包廂將鞋子脫掉,這是不禮貌的。
  • 鮮美海安丨滿架秋風扁豆香
    鮮美海安丨滿架秋風扁豆香 2020-10-04 13: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為什麼日本吃飯不讓打包?細數日本餐桌上的10大「潛規則」
    民以食為天,吃飯是衣食住行中最重要的部分,所以餐桌禮儀也格外需要重視。比如吃飯不能吧唧嘴、筷子不要插入碗中等,禮貌得體的用餐會給別人留下好印象。 同樣的在日本吃飯也有很多要注意的細節,今天就來細數一下日本餐桌上的「潛規則」,解答大家對日本飲食文化的疑問~
  • 日本餐桌禮儀匯總!和日本人吃飯時你不可不注意的10項事
    在講究規矩的日本社會中,學習用餐禮儀是很重要的一環,而對中國人來說,雖然與日本同樣是以米食為主使用筷子的國家,但在許多用餐習慣和細節上仍是大不相同。不論是在日本和日本人吃飯或是在中國與日本客戶用餐的時候,特別注意以下幾點,會讓日本人覺得你有教養,獲得好印象。
  • 日本餐桌有哪些禮儀?淺析日本的飲食文化
    日本的餐桌禮儀日本與中國一樣有著很濃厚的餐桌文化。首先日本人在餐桌座位安排上同樣有嚴格的禮節等級他們一般都是跪坐在坐墊上,在用餐前,都會很用心的說一聲&34;。在筷子的使用上日本飲食文化中也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筷子在餐桌上是需要橫著放的,要與胸部平行,筷子頭對著別人是非常不禮貌的行為,不能用筷子與筷子之間傳遞食物,也同樣禁止在餐盤中進行攪拌食物等等。用餐快結束的時候,盤子中儘量是全部吃乾淨,日本人特別注重避免食物的浪費。日本人在餐桌座位安排上同樣有嚴格的禮節等級他們一般都是跪坐在坐墊上。
  • 日本餐桌禮儀
    共同進餐 在日本家庭和餐館(如小酒館)裡,點幾種菜,大家一起吃的時候,您應該用公用的筷子從大盤子裡夾一些食物放到您自己專用的盤子裡吃。筷子正確的使用筷子是日本餐桌禮儀重要環節。餐桌須知在公共場合擤鼻涕的動作應該儘量避免,特別是在餐桌上。盤子裡的食物儘量吃乾淨。
  • 日本的筷子共有十四條禁忌,是「人神合一」的象徵
    隨著各國間的交流,筷子逐漸傳入朝鮮半島和日本,並改變了這些國家的飲食傳統。在公元三世紀時,日本人仍然「食飲用籩豆,手食」,直到彌生時代末期,才出現一種由竹子加工而成的像鑷子一樣的東西,日語中稱為「折箸」,其形制也不是和筷子一樣成雙成對,而是有一頭是連在一起的。這種「折箸」現在每年日本皇宮舉行的嘗新節等祭神儀式上還能看到。
  • 中國筷子長而粗,日本筷子短而細
    筷子剛傳入日本時,由於受中國唐朝時期影響,在早期日本上層貴族使用金屬制筷子,後唐風衰敗,筷子開始帶有日本民族的特色。 由於日本森林資源豐富因此較之中國日本竹製筷子較少,多以木質筷子為主。同時日本人由於神道教的影響,崇拜自然,認為萬物都有自己的靈魂,而這種木質的筷子正是一種溝通人與靈的媒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