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大家好,歡迎來到專注三農視界,讓我們分享關於三農的那些事兒,如果喜歡本欄目,請點上方藍色字「關注」,每天發送給您三農知識。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農民曾用它餵豬,現人工大規模種植,一斤20元,老農自己捨不得吃》。
過去農村人家裡面都會養殖1-2頭豬,一頭為了換取收入,一頭為了過年的時候宰殺,不少城裡面的人就比較納悶了,既然當時經濟拮据,拿什麼來餵養豬呢?豬的飯量可不小啊。這就要歸功於農村野外的各種野生植物了,很多植物豬都可以吃,其中有一種叫做芋荷的,令筆者印象深刻。
記得小時候農村老家野外的芋荷特別多,常常會用刀砍了裝在籃子裡弄回家餵豬,有時候也會曬乾做成乾菜或者是醃製酸菜,可好吃了。現在芋荷果然成了備受歡迎的一種美食,開始人工規模化種植,市場價更是高達20元一斤,有時還賣過40元一斤的高價呢,就連種植芋荷的老農自己都捨不得吃。
芋荷是生在在水塘、小溝渠裡面的,一般南方農村家的房屋前後都會有小河,農民們就會在自己家門口的小河裡面種植芋荷。芋荷的植物比較大,葉子又寬又大,一顆剁碎了還挺多的,夠豬美美的吃一餐了。這種植物綠色健康,對豬來說,比現在市場上的豬飼料要好多了。
現如今芋荷被越來越多的人當做美食,尤其是和臘肉一起炒食,別提多美味了,想一想都流哈拉子。在農村的集市上,有時候還會見到農民拿到集市上面售賣,農民們很少有捨得買的,生意並不好。但是當種植戶將芋荷拿到城市裡面售賣就不一樣了,城裡人很少有見過的,更別說吃過了,因此即使20元一斤也有很多人買,為了嘗個新鮮。
各位朋友,你吃過芋荷嗎?歡迎留言交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