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婦女遠赴新疆摘棉花,兩個月掙1萬,卻老了幾歲!
農民朋友們自古以來就是勤勞、節儉和樸實,他們的生活簡單,沒有太多複雜的心思。只想把孩子們供養大,讓子女有出息,再攢一些小存款供自己養老所用。年輕人在外做長期工,中老年人就留在家裡做農活,偶爾也會出去做點短工補貼家用。
在農村,每年都會有人專門招一批短期工外出務工,家中的婦人們都會踴躍加入,因為短暫的兩個月也能掙到不少的收入。每年9月份到11月份是採摘棉花的好季節,大家都知道新疆最有名的就是棉花了,因為當地勞動力不夠,全國各地數萬婦女們遠赴這裡摘棉花掙點辛苦錢。
新疆的棉花將近3700萬畝,也是全國主要供應地,產量佔80%,雖然很多是機器採摘棉花,但人工採摘仍然是最傳統的。每到這個季節,數萬婦女早早準備好,大家從各地相聚一起,在專人的帶領下來到車站,等候發往新疆的列車。
這些婦女大多來自四川、重慶、甘肅、寧夏、湖南和湖北等地,其中有一些人是每年都去,有的人從來還沒去過,正滿懷期待。大家從武漢坐車,要經過兩天兩夜才能到達烏魯木齊,然後再轉車幾個小時到棉花採摘地,差不多要40多個小時。路途遙遠,但大家懷著期待,一路還是歡聲笑語。
40多個小時的車有人腿和腳都坐腫了,但是下車後還是不顧疲勞,立馬扛起行李等待被安排。在新疆哈密的棉花田,一望無際白絨絨的棉花,大家從早到晚一天可以工作十幾個小時,天不亮就出發,直到很晚才回家。他們是論斤計費,每公斤2元,有人手腳麻利的,一天可以採摘150公斤左右,這樣一天收入就是300元。
低頭彎腰了一天,大家的手是麻木的,腰更酸痛,倒在床上就能睡著,第二天又是辛勤的一天。為了多採摘,大家說話喝水的功夫都沒有。新疆的氣候乾燥,風又涼又刺,更像是一把鐮刀,吹得婦人們嘴唇裂開,唯一讓他們堅持下去的就是多掙錢,所以即便再煎熬也會忍著。
這些都是上了年紀的婦人,在家閒著一點收入也沒,出來兩個月能掙1萬元再苦再累她們覺得值,再沒有比這更適合的工作了。氣候惡劣,紫外線很強烈、風颳得又大,短短兩個月婦人們收入滿意了,但卻老去了幾歲,又黑又瘦。
每到天黑,婦人們帶著採摘的成果來稱重,這是她們最開心的時刻,看著秤上的數字一天的疲憊似乎都忘掉了。隨著機械摘棉花的普遍,慢慢地人工需求量就少了,不知她們以後農閒時還會出去做什麼樣的短工來掙錢。
遠赴千裡,來不及欣賞沒見過的風景,埋頭只為了多掙點,看到這些你有什麼感想呢?勤勞的人們值得尊重!看個別地區有挖蓮藕、摘柚子之類,歡迎大家的分享哦!
單選|看到採棉花的婦人,你還會抱怨自己工作辛苦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