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17歲男孩弒母潛逃,因不服管教:仇母背後,為何把愛當成恨?

2020-12-22 戀愛指導員

今年底,發生了太多慘劇。

12月13日,鹽城一名高三男生,弒母后潛逃。

為了孩子考上好大學,媽媽租房陪讀,但孩子不服管教,母子爭吵不斷。

最後一次爭執中,兒子怒下殺手。

無獨有偶,11月13日,南京也有一名中學男生,弒母后自首。

他不服媽媽管教,母子多次衝突,甚至持械威脅,連鄰居都膽戰心驚。

兩案細節,驚人相似。

都是17歲,都是兒子,媽媽都陪讀,兒子都不服管教,都弒母。

從什麼時候開始,母子變成仇人?

或許是從鹽城媽媽打罵教育,日夜施壓,逼兒子考第一;

又或許是從南京媽媽不在乎孩子感受,拿著菜刀,威脅兒子念書;

母子連心,母親懲罰兒子,心裡又何嘗不痛,她知道這痛是因為「愛」。

到了兒子身上,卻被歸因成「恨」。

《中國犯罪治理藍皮書(2019)》指出,當下青少年弒父弒母犯罪年齡不斷刷新下限。

從20,17,15……到12歲,越來越低齡。

孩子「恨」得越來越早,「愛」卻越來越遲。

而多少母親,雖為人母,但不懂得什麼叫「適度的愛」。

她們將青少年的靈魂牢牢壓制住,強行撕扯在一起,再打一個病態的結,認為這是對孩子最好的成全。

於是親子兩代人之間,越深愛,越畸形。

上個月,親戚6歲的兒子,調皮搗蛋,打了他媽媽一巴掌。

親戚怒不可支,打電話給我,說想暴打兒子一頓,但打之前,先問問我的意見。

我說:千萬別打。

我給出三個理由:

1.你兒子心裡很委屈,他發洩委屈的方式是打媽媽,這說明他覺得,媽媽是痛苦源泉,打媽媽可以結束痛苦。你打他,等於你同意這個認知。

2.母子衝突,誰先失控,誰先暴露問題。你應該找出問題,解決它,而不是解決失控者。

3.以暴制暴,必然暴上加暴。

就像去年3月發生的,一起13歲男孩弒母案。

母親生前對兒子管教嚴格,要求很高,她撤銷了孩子所有興趣,只希望他做一件事:讀書。

偶然間,她發現孩子不好好學習,沉迷手機,怒不可支斥責他。

沒想到兒子暴怒,拿起刀,威脅母親說:再罵就殺了你。

爭執中,母親被殺死。兒子再一刀砍死狗,然後溜出家門,去享受久違的樂趣:玩。

他發了瘋一樣沒完沒了的玩,連著幾天不去上學。直到老師察覺到不對勁,上門拜訪,才看見家裡的血跡。

此時的母親,已身亡多日。而兒子,仍在玩耍。

多麼諷刺。

望子成龍的母親,弒母的兒子,矛盾衝突下的血案。

這三個關鍵詞,背後是兒子壓抑不住的仇母情緒。

你打我,我就打你。

你罵我,我就殺你。

觸目驚心,但原因是什麼,無人可知。

其中有些創傷,難以治好。這些青少年的父母,不懂得什麼叫「適度」。

要麼深愛,要麼溺愛,要麼不愛。

他們不理解,什麼是「愛得剛剛好,恨得也剛剛好」。

他們的靈魂被壓制,父母的感情佔據了他的內心,他自己的感情,被無止境壓縮,形成「仇母情結」。

英國文豪大衛·勞倫斯,就是一位「仇母兒子」。

他在1916年發表一則《宣言》,宣告和母親斷絕關係。其中一段話振聾發聵:

她觸摸我如同我是她本人,她自身。

她對可怕的事實還不瞭然:我是他者。

她認為我們都屬一塊。

沒有比這個更不真實。

……

在我之間死去,正如我在她之內死去。

然後我們將會是兩個,劃然分判,各自分開的存在。

那將會是純粹的存在,真正的自由。

勞倫斯是家中么子,父親酗酒,母親撐起貧寒家境。勞倫斯早年的詩歌中,都在讚美歌頌母親偉大。

但母親去世後,他藏在心底的仇母傾向爆發了出來。

他在作品《兒子和情人》裡,杜撰出兒子因媽媽生活痛苦,下藥毒死母親的情節,他有著和吳謝宇一樣「結束母親痛苦」的渴望。

勞倫斯的母親渴望把最好的給孩子。

「最好」背後也藏著一個心願:最壞。

「既然我已經為你付出這麼多,你就該承受一些我受不了的東西」。

母親把改善生活的願望寄托在他身上,也把糟糕生活帶來的情緒丟給了他。因為這股恨情緒,他和母親從沒有真正的「在一起」過。

小說《查泰萊夫人的情人》中,勞倫斯刻畫了一個輕薄的已婚之婦,用婚外情解放苦悶的情慾。

這個女人補償了他理想中的「強大」女性形象。

他渴望母親能像已婚之婦那樣,「全面」接納自己,哪怕是心裡不堪的一面,也能勇敢面對。

他渴望和這樣的母親在一起,彌補過去的傷痛。

但現實中,母親逃避面對負面情感,把兒子當成情感慰藉,尋求本能的自我滿足。

勞倫斯愛母親,心底也恨著母親。

這股恨意,是早年承載太多不適度的愛,奪走了本屬於他的自由,導致他內心割裂。

於是多年後,他「娶母」的願望,變成了「弒母」的願望。即使母親已經去世,勞倫斯依然憤怒地質問:

你年輕,你希望生孩子與結婚。

但是我問你:你配希望一個孩子嗎?

弒母學霸吳謝宇被捕後,這樣供述弒母理由:

「媽媽活得太痛苦。我殺我媽媽,是為了幫她脫離痛苦。」

他不懂,媽媽的痛苦,是經濟壓力,生活焦慮,自卑情結,內心創傷,情感傷痛……不是因為他。

但他過度捲入母親的感情,分不清兩者區別。

「仇母」背後的愛,太過沉痛病態。

《現代女性:迷失的性別》一書中,將不適度的愛,導致病態關係的母子,分為四類:

排斥型母親,愛得太少,讓子女有一種心理上被遺棄的孤獨感;過度保護型母親,愛得太多,過度「奉獻」自己,用誇大的母愛來補償對母親身份的厭惡;宰制型母親,愛得太少,她們渴望權利,總是需要不斷控制他人,讓子女感到挫敗;過度溫柔型母親,愛得太多,將子女當成性生活失敗的補償,把所有柔情蜜意都給子女。

佛洛依德認為,兒子的成長離不開父親,父母子三人的「三角形」關係,是最穩固的親子關係。

但現實生活中,父親缺位,夫妻關係不和,家庭矛盾滋生等多種原因,把兒子推給了母親,又把母親推給了不幸。

在兒子眼裡,這樣的母親是「痛苦」的,他們為母親的痛苦感同身受,也為自己無法結束母親的痛苦,感到不甘挫敗。

《殺母的文化》一書中提到:靈魂被媽媽佔有的兒子,會殺害女性。包括陌生女性,妻子,母親。

世間敵意,有始有終。幼年時,自由被剝奪,生存價值被否定,情感被壓抑,成年後爆發出「仇母情結」。

這是他們在修正「無力結束母親痛苦」的愧疚,卻因為不適度的愛,扭曲了修正方式;也是對母親遲到的恨意。

他們可悲,可憐,可嘆。

作為父母,我們要提醒自己:

孩子是獨立的個體,他應當被尊重,被關注,未來也會有人像自己那樣愛他,但在那一天到來之前,比起無止境的愛他,更重要的是培養他愛的能力。

期望孩子成為一名天才之前,先讓他學會做一名普通人。

有血有肉,有愛有恨,懂得感恩,懂得愛人。

相關焦點

  • 江蘇弒母男孩被抓上熱搜榜了,那麼江蘇弒母男孩被抓是什麼情況...
    江蘇弒母男孩被抓上熱搜榜了,那麼江蘇弒母男孩被抓是什麼情況?怎麼回事?終於真相了,原來是這樣!據環球網報導,昨天中午,江蘇鹽城@建湖公安發布警方通報稱,18日上午,楊某被發現死於家中,其13歲的兒子邵某有重大作案嫌疑,現已被抓獲。
  • 江蘇17歲男生不服管教殺害46歲母親,潛逃一夜落網
    子不教父之過,在古代傳承的教育理念中,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終身的老師,所以如果一個孩子犯錯了,就證明家教不好,一個家教不好的孩子,只能被父親稱作「犬子」,說明了自己管教不嚴,甘願當狗,而現代的教育理念受西方的影響比較嚴重,還說什麼孩子不能打罵,這是家暴,其實,孩子從小不管教
  • 江蘇高三男生殘忍弒母:那些殺害媽媽的兒子背後,是爸爸在遞刀
    01 前兩天,在《澎湃新聞》看到一則少年弒母的新聞。 12月13號下午15時,江蘇阜寧公安110接到報警電話,某小區居民徐某死於家中。
  • 17歲高中生殺死陪讀母親後潛逃,因玩遊戲起衝突,鄰居:過得很苦
    不滿母親管教,17歲男孩殺害母親據人民日報12月14日報導,江蘇鹽城。網傳阜寧縣一陪讀母親在出租房內死亡,隨後其讀高中的兒子被警方帶走調查。對此,13日,"鹽城阜寧公安微警務"發布通報,阜寧一小區一46歲女子在家中死亡,經排查,其子有重大作案嫌疑。
  • 江蘇17歲高三學生將陪讀母親殺害 網友透露多個細節
    大江網/大江新聞客戶端訊 記者謝夢麗報導:近日,江蘇鹽城市阜寧縣17歲高三學生將其陪讀母親殺死一事,引起網友廣泛關注。  案發前曾發生爭吵  網友透露楊某與同學關係挺好  據不具名網友透露,17歲男孩楊某就讀於阜寧縣第一高級中學,今年高三。其母親徐某,46歲,是位全職媽媽,在縣城觀湖書院小區租房陪讀。
  • 又見高三學生弒母!「乖孩子」緣何成為「殺人犯」?你的愛太壓抑
    江蘇南京市上個月剛剛發生了一起高三學生持菜刀弒母的慘劇,而僅僅才過了一個月,悲劇又再次在江蘇鹽城上演了。我們的「乖孩子」為何成為了如今的「殺人犯」?江蘇又見高三學生弒母,母親成為了孩子的「仇人」據阜寧縣公安局通報:一高三學生因與其母親發生肢體衝突之後,最終將其母親親手殺害。而據知情者透露:「男孩的性格很好,和同學的相處也很融洽,平常看不出來有任何異樣,前不久剛和母親吵架」。
  • 僅隔1個月江蘇又發生一起弒母案,是誰把孩子教育成殺人兇手?
    近幾年,「弒母」成為罪案新聞中的高頻詞彙,家庭教育到底怎麼了?我們很難相信,僅僅只是隔了1個月,江蘇又發生了一起弒母案!2020年11月12日,江蘇南京玄武區高三學生李某,因在家裡寫作業,遭到母親的說教和言語上的辱罵。
  • 江蘇17歲高三男生與母親衝突致其死亡:內向,和鄰居見面不打招呼
    12月12日,江蘇阜寧17歲高三男生楊帆(化名)因不服家庭管教,與母親徐雲(化名)發生爭吵,後在肢體衝突中致其母死亡。15日下午,記者在涉事小區了解到,楊帆不愛說話,平時見到同一個樓的鄰居也從不打招呼。
  • 「你殺狗,我殺你」:13歲男孩弒母,不懂處理衝突的父母多失敗
    文 | 晚睡 1 又發生一起人倫慘劇,3月16日,江蘇一名13歲的男孩邵某在家中殺死自己的親生母親。
  • 15歲女生勒死母親!一年燒10萬學費,買進口牛肉,為何成女兒最恨的人?
    5月26日,青島市公安局工作人員向記者證實,確有此案發生,遇害者死後被裝在行李箱中,其15歲女兒有重大作案嫌疑,已被警方帶走。張女士女兒自述稱,學習壓力大,母親對其管教特別嚴厲,自己早想殺死她。在把母親殺死之後,女兒把媽媽塞進行李箱,反鎖了家裡的門,和母親的屍體一起度過了兩天,直到周一一早有人敲門,才東窗事發。
  • 17歲男生家中弒母,在同學家住一晚後告訴老師!警方通報……
    一名17歲的中學男生因家庭管教等原因與其母親長期存在矛盾1月12日晚,該男生與其母親發生口角並產生衝突網傳南京一中學生弒母次日告訴班主任讓其報警近日,南京某中學一男生因家庭教育原因殺害母親的消息引發高度關注,大家在為少年兇殘弒母震驚的同時,也在深深反思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心理教育、法制教育存在的問題。
  • 湖南12歲男孩殘忍弒母,背後真相披露:是誰,把孩子逼成了殺人犯
    而兩個男孩呢,還瞪眼嬉笑,全然不覺得做錯了什麼。她男朋友知道後,非常氣憤地跑去質問男孩:「你有沒有開廁所的門,為什麼不去沒人的廁所......」離譜的是,男孩的母親站了出來。中秋節時,她姑的孫子突然從背後猛推了嫂子一把。幸好她及時架住,嫂子才逃過一劫。之所以說是「劫」,是因為她嫂子懷孕了。這才讓熊孩子惦記上了。
  • 17歲男生家中弒母 在同學家住一晚後告訴老師……
    經初步調查,犯罪嫌疑人李某某因家庭管教等原因,與其母謝某長期存在矛盾。11月12日晚,李某某與其母親發生口角並產生衝突,致其母死亡。目前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網傳南京一中學生弒母次日告訴班主任讓其報警近日,南京某中學一男生因家庭教育原因殺害母親的消息引發高度關注,大家在為少年兇殘弒母震驚的同時,也在深深反思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心理教育、法制教育存在的問題。
  • 江蘇17歲男生殺死親生母親,鄰居:不愛說話,不會打招呼
    江蘇17歲男生殺死親生母親,鄰居:不愛說話,不會打招呼 每個人在人生的道路上面,都有叛逆期的存在,而處於叛逆期的孩子非常容易於自己的父母發生爭吵,甚至嚴重的會與自己的父母大打出手,但是不管父母對於孩子的教育方式是否正確,身為子女的人都應該理解自己父母的這種做法
  • 17歲兒子殺害陪讀母親:不要和孩子鬥,父母永遠鬥不贏孩子
    12月13日,江蘇鹽城。阜寧縣第一高級中學高三學生楊某,因不服從管教與母親發生爭吵,後親手殺害了撫養自己17年的母親,事後逃跑,母親屍體直到第二天才被發現,男孩目前已被警方抓獲。辛苦撫養孩子,本想親手送他走向康莊道,卻不成想,先被孩子親手送上黃泉路。
  • 江蘇17歲高三男生,殺死46歲陪讀媽媽,鄰居稱他性格溫和
    在12月13日當天,在江蘇阜寧就有一件令人十分痛心的事情,有一位高中就讀的男生,把陪讀自己的親生媽媽給殺害了,還是用菜單殘忍砍死的。此案件一經曝光,立馬引起了眾人的注意,廣大網友也都在熱烈的爭議著。據了解,這起案件發生的原因就是男孩不服母親的管教,覺得媽媽過於嚴肅,太苛刻了,所以這才讓男孩有了過激的行為,導致做了讓自己後悔一生的事情。
  • 因管教嚴格發生爭吵,江蘇一13歲男孩將其母砍死家中
    3月18日,在江蘇建湖縣發生一起少年弒母案,該起案件的發生實在令人痛心。3月19日,據鹽城市建湖警方發布通報稱,在3月18日上午,江蘇建湖縣一37歲女子被發現在家中非正常死亡。經警方初查發現,3月16日晚,邵某因不服其母對其管教嚴格,雙方發生激烈爭吵和衝突,後邵某用菜刀將其母親砍死家中並立即逃跑。目前當地警方已將該名嫌疑人抓獲,但案件具體情況有待進一步偵查,暫時當地警方還未正式通報邵某作案動機,此外,據了解,嫌疑人父親常年在外打工,較少回家。
  • 江蘇一高三男生不服管,失手致母死亡,是一個月內第二起類似事件
    2020年12月13日,江蘇鹽城阜寧縣一位母親去世,她死在了陪讀出租房內,這位母親的兒子楊某,今年17歲是一名在讀高三的學生,已經畏罪潛逃,事發當天下午七點,當地警方將男孩抓獲。
  • 17歲高三學生殺害陪讀母親,網友:那個最愛你的人,再也回不來了
    這幾天,江蘇一則17歲高三學生殺害陪讀母親的新聞,迅速竄上熱搜。警方通報結果顯示,2020年12月12號上午,因不服家庭管教,17歲高三學生楊某(男,17歲),與母親發生爭吵,後在肢體衝突中致其母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