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中國相聲,但生以來父子兩人說相聲的就有很多,比如我們熟知的楊少華,楊議父子;郭德綱,郭麒麟父子;侯寶林、侯耀文父子;馬三立、馬志明父子等等。也有一部分先輩是說相聲的,但後輩已經很少說相聲,但有拜師的行為,但是現在大多不從事相聲藝術的研究。比如高英培先生的兒子高玉慶(《武松打虎》是經典)。這一些就是要一個名分,不至於家傳的相聲在這裡斷了。維繫著相聲傳承好了。
父子說相聲的有很多,但要是論父子兩代都有名氣的相聲演員,可就屈指可數了。楊毅先生到現在都未拜師,所以我們先不把他列入此類。因此我們可以簡單地列出幾位:馬三立先生的兒子馬志明,侯寶林先生的兒子侯耀文,郭德綱先生的兒子郭麒麟。當然,我們說的這一個名氣啥的是在建國後一段時期內的,前輩諸如常連安先生的兒子常寶堃、常寶霆、常寶華等這些我們暫且不提。
常家的昌盛期是在民國時期,即與啟明茶社的建設發展息息相關。八十年代以來,缺乏了有力人士的帶動,逐漸的走向沒落。
侯寶林的兒子,會說相聲的是侯耀文
霍寶林先生一生養育了三個兒子(網傳還有一個私生子)。大兒子,侯耀中和曲藝基本上沒有聯繫,有一個兒子侯震,現在在德雲社擔任主持之類的事物。所以說郭德綱先生一直稱侯震為候門的長子長孫。也就是腰果雞丁的主人公。腰果過完油一嚼嘎吱嘎吱倍香,雞丁過完油一腳嘎吱嘎吱倍香……
二兒子是侯耀華,在兩年前才拜在了常寶華門下,並且成了頂頭的大師兄,你說說讓牛群情何以堪?不過大部分人對他的評價是不會說相聲。畢竟是沒專業的學過,但是家庭的薰陶也有重要影響。不能說完全不會,只能說在相聲界的影響力較小。不過買包,收女徒弟倒是不耽誤。
侯大師的三兒子就是侯耀文,可謂桃李滿天下,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我們現在所熟知的郭德綱先生。侯耀文先生,十幾歲就已經開始了上臺表演,在其後的藝術生涯中,獲得了不計其數的殊榮。創造了許多膾炙人口的相聲段子,也數次登上了春節聯歡晚會的舞臺,是一個說唱俱佳的不可多得的相聲人才。
生死當如郭麒麟,年輕一代的佼佼者
在現在的中國相聲界,要說最有影響力的,最有路人緣的,最成功的相聲演員裡面,郭麒麟是首屈一指的。因為年歲較小,可能有些相聲段子說的並不是那麼老到成熟,但是好在時間還久,仍有充分的時間去歷練,也相信他未來會有一個更加輝煌和光明的前程。
從以前給嶽雲鵬助場的時候效果不好,而落淚道歉,到現在各種綜藝節目上的表現,我們都可以看出郭麒麟是一個既有情商又有智商的優秀演員。說實話,現在真期待《慶餘年》後兩步的發布,至少要給大林安排一段感情戲,讓我們過過癮呢。
他,是前輩有名,後輩依舊堅挺的典範
他就是少馬爺,也就是馬志明先生。在現在的中國相聲界,對傳統相聲的掌握無出其右者。特別是少馬爺的《大保鏢》。馬志明先生,雖然拜師朱闊泉,但一身功夫卻都是馬三立先生親自教授的。
馬志明先生既繼承了馬家相聲一頭沉的特點,也繼承了馬家相聲描繪小人物親民的特色,受到了廣大觀眾的喜愛和追捧。曾經的相聲《糾紛》,獲得了極強的社會影響力,當然,熟知的朋友們也知道,也曾經引發了一起官司。
當然,這裡所描繪的只是冰山一角,還有許許多多的相聲父子並沒有描述。我們這裡描寫多的是相聲功底,而不是社會的吸引力。難免有粗鄙之處,因此也不要太過於計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