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不做三事,三代旺」,具體是哪三事?

2020-12-18 李子說農

農村俗語:「不做三事三代旺」具體是哪三事?

生存法則很簡單,只要按照農村老俗語的經驗作為參照,揚長避短做一些事,是吃不了虧的,因此來說,一些農村俗語也指導著我們後人前進。

這老祖宗留下來老俗話,有很多方面內容,有包括天氣方面、面相方面、還有生活哲理等,無論是何方面,對我們生活都有實際指導意義。而今天我就說一下這句農村俗語:「不做三事,三代旺」,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具體是哪三事,有哪些道理呢?李子來回答。

第一,不要去做虧心事。

有一句俗語說的非常好,就是「平生不做虧心事,半夜敲門心不驚」。而這句話的意思是什麼呢,筆者認為做人要堂堂正正,不做違心事、不做齷齪事、不做陷害他人的事,只有這樣才能旺三代。而有些人違者自己的良心去幹一些事情,他認為神不知鬼不覺的,殊不知他幹這件事的時候已經有四個人知道,即是天之、地知、你知、我知,所以來說只有做善事,走正道才能積德行善。

記得前段時間,新聞上有一篇報導:操場埋屍案終於有了真相,而犯罪嫌疑人杜少平也受到了法律的制裁。而杜少平落網後,人們也是非常高興的,雖然來說這真相已經遲到了16年,但是正義雖然會遲到,可是永遠不會缺席。「人在做,天在看」,天下沒頭不透風的牆,而惡人杜少平因為做一些惡事,終究會受到惡報的。

所以來說,若要家裡財旺、福旺、三代旺,就多做善事,不要做一些惡事,不要做虧心事才行,否則會遭到天譴的。

第二,不要去做不孝順的事。

俗話說:「萬惡淫為首,百善孝為先」。作為兒女來說,只孝敬老人才是最大的善事。這是因為老人生你、養你,並把一個人拉扯大是很不容易的,但是老人甘願為子女付出,而又不求回報。而這又是多大的恩那,說天恩自然也不為過。所以來說,只有當老人老了以後,好好的孝敬父母才是天地王道,而不可做一些不孝順的事情。

而我這裡,還真有一個不孝順老人的事情:我村裡一個青年,在前幾年因為和父母鬧矛盾,怕父母拖累自己,而解除了父子關係。

正常這兒子為解除父子關係而沾沾自喜的時候,不知道怎麼回事,這兒子在上班回來的路上,一條腿被一輛大貨車給壓斷了。雖然說這父子解除了關係,但是作為父母的還是疼愛孩子的,天天精心照顧這斷腿的兒子。但是頗有戲劇性的事出現了,兒子媳婦卻因為他丈夫的腿不能動彈了,而提出離婚。

真是屋漏偏逢連夜雨,兒子為自己的錯事自責,但是這世上哪有後悔藥呢。所以來說,不管這種事情有多大關聯,但是不孝說老人自然是不對的,而這兒子因為老婆走了以後一直打著光棍。

第三,不做給人擔保的事,所以說這擔保人也是不能做的。

擔保人這個詞,在前幾年的時候是很盛行的,比如一些人為了獲取貸款,採取了「三戶連保」,「五戶連保」的模式。雖然做擔保人有酒可喝、有好處可拿,看似是很風光的,但是這背後的結果卻是可想而知。下面我說一個真實的事情:

我鄰居在前幾年給自己的侄子做了擔保人,而弄得工資不是自己的。這位鄰居是一位企業的工人,現在已經退休了,可是原本屬於自己的工資卻無法領取,事情是這樣的。

鄰居在幾年前,多喝了兩杯酒,就稀裡糊塗的當了侄子的擔保人。但是侄子買大貨車賠錢後,再也還不起帳了。債權人還不起帳,這擔保人就受罪了,於是鄰居的工資就不是自己的了,而鄰居現在也是弄得全家人埋怨,那又能怎麼樣呢。所以來說,現在的擔保人是不能做的,這對一個家庭是很不負責的。

綜上所述

農村俗語「不做三事三代旺」,在我認為是不要做一些虧心事、違法的事情,不要做不孝順的事,不要做給人擔保的事情。而除了這三件事外,當然還有別的事也是不可以做的。因此來說,老祖宗通過這句俗語教導我們,做人要有正道,做事要有腦子,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的三代旺的。

相關焦點

  • 俗語:三十做三事,四十戒三事,是何意?做哪三事,戒哪三事?
    所以農村老人才會常說,「三十做三事,四十戒三事」,以一種略為輕鬆的方式把人生中年階段應該做和不應該做的事情表達出來。那麼三十歲的人了,該做哪三件事情呢?一是成家。三十歲的人必須要有自己的家了,這一點在過去不是問題,舊時農村人結婚很早,一般二十多歲就有了自己的孩子。但是現代社會年輕人三十歲成家的比例卻大大降低。
  • 廣東俗語智慧:人到中年不做三事,懂了富三代,不懂日子容易不順
    而這些智慧,大多通過現在在農村流傳的俗語傳世,這些俗語易於傳播,我們每個人大都會念那麼兩句。而俗語的流傳之廣也就從側面正面了俗語中為人處世智慧的正確性。如果俗語沒有道理,又怎麼會代代流傳,一直到今天呢。我們又怎麼會在如此現代化的今天,依舊抱守著老祖宗的智慧呢。
  • 農村俗語「好女無毛旺三代,好男有毛值萬金」,啥意思?
    歡迎閱讀農村人事,作者是土生土長的農村人,點擊上方藍色字體關注,每天都將為你帶來最新三農資訊。今天為你帶來的是:農村俗語「好女無毛旺三代,好男有毛值萬金」,啥意思?現在這個時間,正處於二十四節氣中的處暑和白露之間。
  • 農村俗語「不做中不做保,不做媒人三代好」是什麼意思?
    農村俗語老話也是農村特有的一種文化,對農村人來說,農村俗語老話對於自己來說是最通俗易懂的,話語簡短好記還很接近生活,還能給人起到指導的作用,一直到現在,農村俗語沒有像以前那麼常用,但是其中的道理還是很值得令人思考一番,而這句農村俗語「不做中不做保,不做媒人三代好」是什麼意思呢?大家是怎麼看的?
  • 農村俗語「50歲後不做三件事,否則晚年悽涼」,為何?看完有數了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根據生活和勞作經驗總結出來的,是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農村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很多俗語是關於如何做人的,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人到五十歲千萬別做這三件事,否則晚年悽涼」,那麼哪三件事到了五十歲後不能做呢?
  • 俗語「門前種三樹,家興旺三代」,是哪三種樹?門前種什麼樹好?
    對於春的到來,農民自然不敢懈怠,都在忙碌著播種。正是有一代代農民的辛勤勞作和國家的惠農政策,才使近幾年來農村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農民的生活水平不但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而且還蓋上了一座座寬敞漂亮的小洋樓。由於審美觀念的變化,農民朋友在蓋好的小洋樓前後周圍難免要栽些花花草草和風景樹來襯託小洋樓的美。雖然花草樹木增加了房屋的美感,也增加清新的空氣,但對房前栽樹卻是有一定講究的。
  • 農村俗語「貧窮不立三志,有難勿惦三事」啥意思?有啥道理?
    我國作為古代四大文明古國,是現在唯一在文明上從未斷裂的國家,可以說在文化方面多彩多樣,就拿農村舉例,在這裡生活一段時間,你就能從老人嘴中聽到很多有意思的俗語。有的俗語可能聽起來很簡單,但裡面卻包含了很深刻的道理。
  • 農村俗語:人到五十不做三件事,否則晚年悽涼,是哪三件事呢?
    農村有句老話,叫做人到五十歲千萬別做三件事,否則晚年悽涼,人到五十歲千萬不做哪三樣事情,可能每個人的看法都不一樣,五十歲畢竟年過半百了,雖說現在人保養的都不錯,又是廣場舞,又是枸杞茶的,但仍然無法迴避變老這件事情,五十歲以後身體各方面比不上年輕的時候,所以更要注意,下面咱們就說說是哪三樣事情不能做
  • 農村俗語:家有三寶不富也旺,是哪三樣,你知道嗎?
    在鄉村生活中,我們從小就可以聽到各種意義深遠的俗語。這些俗語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幫助了我們也教會了我們,很多人生經驗和處世道理。是非常值得我們借鑑和學習,但是有一些俗語,如果就聽幾個詞,並不很清楚它到底含義是什麼,比如這句「家有三寶,不富也旺」。
  • 農村俗語,「窮時莫信三事,富時不交兩人」,到底是什麼意思?
    關於這方面也是有很多農村俗語的,比如說這一句「窮時莫信三事,富時不交兩人」, 大家知道到底是啥意思嗎?一、窮時莫信三事1. 跟風掙錢現在每個人都面臨著巨大的生活壓力,都想能夠多賺點錢,很多人看到別人做了一個項目掙到的錢,於是就產生了也想試試的想法。
  • 農村俗語「門前種三樹,家興三代富」,指的是哪三種樹?看完懂了
    說到農村的環境,相信很多人會用「青山綠水」、「鳥語花香」等形容詞來形容。農村人很注重自己的生活環境,人們會在房前屋後種植一些樹木、花草來美化自己的生活環境,但是並不是所有的樹木都可以在房前屋後種植,在農村中關於庭院種樹的禁忌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門前種三樹,家興三代富」,三樹分別指的是哪三種樹呢?1、柿子樹。在我們這裡,很多人都會在自家的庭院內外種植柿子樹,人們喜歡種植柿子樹的原因有兩點。原因一、寓意好。
  • 農村俗語「無毛之女旺三代,有毛之夫值萬金」是啥意思?有無道理
    在農村三五個老人聚在一起,常會說一些農村俗語,這些俗語多是談論家裡瑣事或是風土人情,這些俗語都是在書本上看不到的,今天就給大家帶來這樣一句農村俗語,」無毛之女旺三代,有毛之夫值萬金「什麼意思?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首先說下前半句」無毛之女旺三代「這裡的毛有兩種不同的意思,第一種指的是這個毛就是說思想上乾淨純潔的女子,一個在思想上單純乾淨的女人,算得上是一個純潔的女人,結婚後她會一心想著自己的丈夫,以自己的丈夫為中心,會把自己的丈夫當成自己的唯一,一個全心全意為家庭付出,這樣的女人,自然是一個旺夫的女人,她們心裡不會有別的想法,更不會裝一些不該裝的人
  • 古人說「娶妻不賢毀三代」,指的是哪三代?漲知識了
    俗話說「娶妻當娶賢,娶妻不賢毀三代」,在古代男人如果娶了個不賢惠的老婆,會把自家的三代人都毀了?有這麼嚴重嗎?這「三代」指的是哪三代呢?「娶妻不賢毀三代」這個民間俗語,這句話究竟有沒有道理呢?一個賢惠的老婆能帶來多少好處呢?
  • 農村俗語丨男抖窮,女抖賤,手不扶碗黴三代,是什麼意思?
    農村俗語「男抖窮,女抖賤,手不扶碗黴三代」看起來好像是種迷信的說法,仔細領會卻很富哲理。是一種沒素養、舉止行不當的體現,觀其言行,便知為人處世的態度。對生活態度的嚴謹與否,自然影響一生的運道。具體來說是什麼意思呢?一、男抖窮。
  • 俗語:家有三樣,不富也旺,指的是哪「三樣」?快看看你家有幾樣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這樣一句話,叫「家有三樣,不富也旺」,這是中國民間常說的一句俗語。可是不少人卻感到疑惑,這「三樣」,究竟指的是哪三樣?還有一點就是,如果家庭和睦的話,人們出門在外的時候也不必要把過多的心思放在家中,則會一心一意的做事業,不僅對孩子好,對自己未來的仕途和事業也是非常有幫助的。另外,家庭和睦還包括兄弟間和睦。人們常說「兄弟齊心,其利斷金」,由此也能夠看得出來,兄弟抱成團有多麼的重要。
  • 農村俗語「人窮不省三錢,沒錢不串三門」,究竟是哪三錢三門呢?
    農村俗語「人窮不省三錢,沒錢不串三門」,是一句古人的忠告,規勸人窮的時候不節省三錢,人在沒錢的時候,不要串三門,必須要牢記於心,會讓我們受益終生的。~~先來看看人窮不能節省哪三錢?第一錢是「份子錢」。民以食為天,人沒有什麼比吃飯更重要的事了。吃是讓人生存下去的基礎,也是一種最根本的生理需求。當然飢腸轆轆的時候就沒有心思去做其他的事情,只有吃飽肚子才會覺得踏實,整個人,也會變得精神起來。另外這裡的吃飯錢,還包括請客吃飯的錢。我們都知道,人是群居動物,無論是在生活,還是在工作上,都有自己的社交圈。請客吃飯是比較普遍的社交手段之一,能夠加深溝通的同時,也可能還會為自己帶來一些改變生活和命運的機遇。
  • 大年初二,有三件事能做,三件事忌做,年輕人還知道嗎?
    大年初二,有三件事能做,三件事忌做,年輕人還知道嗎?又是新的一年,家家戶戶都充滿歡聲笑語,每個人的臉上都掛著笑容。說到這財神,有的人就將馬雲做成財神,就是不知道初二這天有沒有人祭拜,但是小編覺得應該沒有人會做出這種"缺德事"吧,畢竟祭拜活人這種事還是不太好的。初二有迎客、開燈和拜財神這三件事要做,同時也有三件事不能做。第一件事就是討債,一般清算帳務這種事都是在年前做好,沒有誰會在年後尤其是新年第二天跑去討債的。
  • 民間俗語「不做中不做保,不做媒人三代好」啥意思?太有道理了
    民間俗語「不做中不做保,不做媒人三代好」啥意思?老祖宗做人的智慧,太有道理了!文/農夫也瘋狂中國的民間文化也是博大精深的,農村文化就是極其重要的部分之一,迄今為止在農村裡還流傳著許多的俗語、農諺,而這些都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在今日依然是值得學習和借鑑的。今天農夫就和大家說一句老輩人常教育後輩的俗語:「不做中不做保,不做媒人三代好」,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為什麼媒人不能當呢?
  • 農村俗語「一代親,二代表,三代四代不走了」,是什麼意思?
    一、一堂親萬年,一表三千裡在農村的俗語中,有這樣一句話來形容堂親和表親的差別:「一堂親萬年,一表三千裡」。這句話從字面意思理解,意思是堂親關係非常持久,而表親卻關係非常疏遠。同樣都是具有血脈親戚,為何會有這麼大的差別?首先來說一下堂親。
  • 俗語「錢有三不借,路有三不踏,禮有三不隨」,具體都指什麼?
    引言生活在農村地區的我,每次回家都會學到一些俗語。前兩天,朋友結婚我就回了一趟老家,又再一次學到了一句俗語。今天,我就和大家說說這句俗語。「錢有三不借,路有三不踏,禮有三不隨。」不熟悉的路不能走。這條路有可能比較危險,就像是你爬山一樣,沒走過的路很容易出危險,只有走自己走過的路才會安全到達頂峰,只有做自己擅長的事情才會收穫頗豐。危險的路不走。明知前方一片黑暗,自己還要走,最終只能讓自己處於危險之中,家人還會跟著擔心,這是不負責任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