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一首詩,堪稱唐詩之最,而且流傳非常廣,可以說人人都會背!

2020-12-17 塵世曉書僮

李白作為唐朝最偉大的詩人,他的很多詩歌,可以說那都是唐詩裡的精品之作,而且他的詩歌數量,那也是非常的多,大部分都是了不起的傑作。為此李白還有著「詩仙」的稱號,民間關於他的傳說,可以說是非常的多。

李白作為浪漫主義的代表人物,他的詩作,即抒情又深刻,無論是在藝術性,還是在思想性上,那都是稱得上是偉大之作。他的詩作對於後世,也是有著深遠的影響,以至於晚唐的李商隱,還被稱為是李白的繼承者。當然要論到在詩歌的方面的貢獻,唐朝眾多的詩人中,還真沒有幾個人能夠與之比較。他僅僅是一首《靜夜思》,便足以傲視群雄,成為了唐朝最偉大的詩人。

相信很多人都讀過這首《靜夜思》,這也是李白流傳最廣,可以說是人人都會背的一首詩,在這首詩裡,詩人充分地表達了自己對於故鄉的思念之情。

靜夜思唐代: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這首詩也是非常的直白,並且是朗朗上口,只要讀過書的人,那麼都是能夠明白這首詩的意思,它大致的意思是:夜晚明亮的月光,透過窗戶,照射到了我的床前,起初我還以為是地上結的是一層霜,看清楚了之後,才知道原來是月亮。這使得我不禁抬起了頭來仰望明月,看到那高高掛在夜空中的月亮,怎麼能不令我想起自己的故鄉,於是我低下頭,沉靜在了對於故鄉的思念之中。

李白其實寫過很多比較直白,朗朗上口的詩歌,但是還真沒有哪一首詩作,能夠與這首詩相比,這首詩無論是在對仗,還是在前後首尾的押韻上,那都是屬於唐詩之最。

對於任何一個離開故鄉的遊子來說,只要讀到這首詩,那麼一定是會勾起自己對於故鄉的思念,故鄉承載了我們太多的回憶,那裡有我們兒時的最美好的記憶,最為重要的是,那裡還有我們的親人。無論我們走得多麼遠,那麼對於故鄉的思念,永遠不會由於時間,以及距離發生改變。故鄉永遠都是我們生命裡,最為重要的精神支柱。

李白是一位放蕩不羈的人,對於他來說,故鄉同樣是他生命裡最重要的精神支柱,而且他對於故鄉的思念,可以比起任何人來說,那都是要更加的刻骨銘心,也正是這一份深深的思念,才使得我們的詩人,匆忙寫下了這一首流芳千古的詩作,成為了唐詩裡流傳最廣,也最為抒情,最令人感動的一首詩。

唐詩裡儘管也有很多描寫思鄉的詩,但是還真沒有哪一首詩,能夠與這首詩相比,這首詩無論是從哪一個方面來說,那都是唐詩裡一首非常經典的詩。人們對於它的熟悉程度,已經是達到了倒背如流的程度。

其實人們之所以會喜歡這首詩,對這首詩非常的熟悉,那最主要的一個原因,還是這首詩,能夠引起人們情感上的共鳴,也正是這一份情感上的共鳴,才使得這首詩,成為了唐詩之最。

相關焦點

  • 繡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李白最好流傳最廣的5首詩,你背過幾篇?
    繡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李白最好流傳最廣的5首詩,你背過幾篇? 繡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李白最好流傳最廣的5首詩,你背過幾篇?
  • 李白最孤獨的一首詩,可以說是把孤獨寫到了極致!
    唐詩那是中國最高的文學成就,一千多年來,唐朝的那些詩人所寫的詩,我們今天還依舊在讀,而且我們從這些詩人的詩作中,也都能夠感受到當時古人在創作那些詩歌時的心情。也許正是由於這一份心情,才使得我們越發的喜愛那些詩歌。讀詩讀的是什麼?
  • 陶淵明著名的一首詩,上過學的都會背,其中四個字卻幾乎人人讀錯
    陶淵明著名的一首詩,上過學的都會,其中四個字卻幾乎人人讀錯文丨土豆看百家中華文化豐富多彩、樣式繁多,這些都蘊含著我國人民的無窮智慧和豐富生活經驗而我們通常所見到的傳統文化之中,詩詞曲目便足夠吸引人,流傳度也最廣。我們見過各式各樣的是古代詩詞,各種朝代,各種風格的詩詞曲目都有,並且在眾多的詩人之中,有很多人都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詩仙李白、詩聖杜甫等。小編今天要向大家說的就是田園派詩人陶淵明,陶淵明寫過很多有名的詩,而流傳度最廣的,還是我們所知道的《飲酒》。在這首流傳甚廣的詩中,如果細細品讀,有四個字卻經常被大家念錯,不妨你也來試一下?
  • 初入仕途的李白寫下最狂的一首詩,千百年廣為流傳,卻讓人心疼
    唐朝是中華歷史上文化非常繁榮的時期,特別是當時的唐詩,簡直是到了人人都可以吟唱一首打油詩的地步。在空前繁榮的大唐盛世自然也是出了很多的著名的詩人。像當時有名的詩人李白。李白被人稱為「詩仙」,李白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詩人之一。而李白一生也寫了很多首的詩歌。
  • 李白最好的一首詩,也是唐詩最好的一首,卻像謎語一樣,千年難解
    李白的《蜀道難》堪稱千古絕唱,有人認為它是李白全部詩作中最好的一首,有人認為它是全部唐詩中最好的一首。但是,這首詩跟李白其他作品有一個顯著的不同點:對於它的含義,歷來有不同的闡釋。李白不同於李商隱,也不同於李賀,他的詩歌藝術追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的意境,不走朦朧晦澀之偏鋒。
  • 李白最有氣勢的一首詩,開篇便氣勢磅礴,驚豔了世人,堪稱經典
    導言:李白最有氣勢的一首詩,開篇便氣勢磅礴,驚豔了世人,堪稱經典。詩詞是中國古典文化的結晶,以唐詩宋詞最為經典,唐詩裡面則當屬李白最具有代表性。其一生寫了3000多首詩,具有「詩仙」之稱。相傳李白酷愛飲酒,飲酒後必作詩,並且李白的詩詞均為隨性而為,處處透著豪氣。
  • 李白託關係時寫的一首詩,開篇14字就氣勢磅礴,流傳千古
    《逍遙遊》中這樣描述鵬之大:"鵬之背,不知其幾千裡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李白此聯後半句"扶搖直上九萬裡"更是直接化用了莊周《逍遙遊》中的"鵬之徙於南冥也……摶扶搖而上者九萬裡……"之句。李白生性驕傲,蔑視權貴,他相信自己終有一日能像大鵬一樣扶搖直上,搏擊長空。
  • 李白最值錢的一首詩,僅16字卻被宋徽宗乾隆爭搶,現代人很少聽過
    盛唐孕育了輝煌燦爛的唐詩文化,這些唐詩流傳至今,已成為中華文學庫中的寶藏。魯迅說過:「……我以為一切好詩,到唐朝已被做完。」當然這話不是指唐朝之後無好詩,而是說後來人想學作詩,必須先讀唐詩。不過要說起大眾最熟悉的唐代詩人,非李白莫屬。李白的詩現存1000多首,《蜀道難》、《將進酒》《俠客行》都是經典名篇。按道理說,李白的詩藝術價值應該相差不大。但李白曾經寫過一首特殊的四言詩,這首詩超越了其他任何的李白作品,被稱為「李白最值錢的一首詩」。為什麼呢?因為這首四言詩是唯一一首以李白書法真跡形式保存下來的,至於詩的內容,現代人很少聽過。
  • 唐詩中最經典的一首中秋詩,一個名句驚豔了千年!
    相信很多人都能背出一些唐詩中與中秋賞月有關的詩句吧,譬如:杜甫的「滿目飛明鏡,歸心折大刀」;白居易的「人道秋中明月好,欲邀同賞意如何」;李涉的「不料中秋最明夜,洞庭湖上見當天」……有人可能會問,為什麼李白沒有中秋賞月的佳作,有的只是望月思鄉的《靜夜思》?畢竟那會尚未盛行。
  • 唐代最花心的詩人,離了四五次婚,寫了一首詩,李白都自嘆不如
    南宋詩評家嚴羽在《滄浪詩話》中說:唐人七言律詩,當以崔顥《黃鶴樓》為第一。崔顥——浪子回頭金不換在我國,《黃鶴樓》詩家喻戶曉,有的兒童都會背,但關於作者崔顥,我們卻知之甚少。李邕一聽,大怒說:小兒無禮。拂袖而去,再不與他交往。這崔顥也是,拜訪當世的名流前輩,寫一些輕浮的詩,怨不得人家生氣。年輕時的崔顥還是個渣男,是個外貌協會,娶妻子,一定要選最漂亮的那一個。
  • 為什麼日本人獨愛《楓橋夜泊》這首詩,幾乎人人都會?
    《楓橋夜泊》這首詩,不但中國人喜歡,在日本影響更是深遠,被寫入了教科書,每個孩童都會背這首詩,就像中國人自小就會背李白的《靜夜思》一樣。這充分說明了中國文化的藝術性和先進性,也體現了唐詩在世界範圍內的影響力。一、源於日本遣唐使對日本文化的影響唐朝是當時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家,沒有之一。
  • 李白王維王昌齡,誰能毫無爭議的奪得唐詩七絕第一的桂冠
    唐詩是中國古代詩歌的頂峰,留下了很多膾炙人口的佳句。所謂「文無第一,武無第二」,要評出誰是唐代詩人的第一,估計是一件很難的事。很多人會說杜甫,因為杜甫對後世詩人影響最大;也肯定很多人會說李白,因為李白的詩最天才,空前絕後。總之是爭論不休的。先按下這個話題,換一個更容易的回答。在流傳後世的唐詩中,哪一首堪稱唐詩七絕第一呢?
  • 唐代最任性的詩人,隨意寫下兩首詩,其中一首壓倒李白和杜甫
    每個詩人的擅長領域不同,比如孟浩然和王維,以山水田園詩著稱於世。提到唐詩,必然要說李白和杜甫,一個被譽為詩仙,一個身披詩聖的光環,才華各有千秋,名氣也不分伯仲,堪稱唐代詩壇兩座巍峨挺立的山峰。李白天性浪漫,想像力驚人,寫作手法大開大合,張口就來「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 陶淵明最著名的一首詩,幾乎人人會背,其中四個字卻幾乎人人讀錯
    陶淵明最著名的一首詩,幾乎人人會背,其中四個字卻幾乎人人讀錯文丨歷史小扒皮在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歷史之中,出現的有名的詩人不止只是一兩個,但是我們可以看到在大部分的詩詞之中,他們多為表現的就是自己懷才不遇
  • 蘇軾最有名氣的一首詩,小學生都會背,最後14個字飽含了人生哲理
    文/詩詞歌賦匯北宋大詞人蘇軾的一生可以說波瀾曲折的,他經歷了仕途的大起大落,人生的曲折跌宕,塵世間五味雜糧的苦痛著實讓蘇軾大大嘗了個遍。盛唐時期,李白的唐詩後人無人能及,他那豪放如流水般的灑脫一般人是跟不上他的節奏的,也正是李白這種縹緲不定而又不是誇張的作風讓後人奉為詩仙李白!而蘇軾大大是有骨氣的,他要做只做第一,於是在前人的基礎之上,另闢新徑,專心工詞,終於在宋詞領域裡闖出了一片天,被後人稱為蘇仙。成功地與李白並駕馳騁於「仙」界。說起來蘇軾的詩並不多,但確實所作的詩皆被後人傳頌。
  • 李白最狂的一首詩,千百年來廣為流傳
    說到李白我們應該都是很熟悉的吧!李白可以說是唐朝詩壇的頂級文豪,他的作品一出便會轟動整個朝野。而我們更是從小學習他的作品,從小時候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到後來的「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這些都是他的經典作品。
  • 後世對他一無所知,可他流傳下來的一首詩,卻被譽為「唐詩第一」
    答案是否定的,因為他們早已靜默地沉入了歷史河底——沒有一首像樣的詩作流傳下來,而慘被時光拋棄,以至於連名字都未曾留下。不過,有人卻比較幸運地抓住了命運的尾巴。張繼,《楓橋夜泊》的作者,只憑這一首千古名作就被世人封神,這首詩不僅被列入中國必背古詩,更深受日本民眾的廣泛喜愛;崔護,寫下壯美愛情故事史詩《題都城南莊》,一句「桃花依舊笑春風」便讓相思之風吹過千年,依舊強勁。今天,小解介紹的這位作者與張繼、崔護同樣幸運,卻更加耀眼,因為他不止抓住了命運的尾巴,他直接成為了命運的主人!
  • 李白最豔的一首詩,不再狂傲、失去霸氣,楊貴妃讀了都陶醉不已!
    所以我們如今讀到的太白詩基本都是狂傲和不羈齊行,優雅與霸氣並續。杜甫對李白說:「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魏顥評價李白說:「白與古人爭長,三字九言,鬼出神入。」可見,很多文人都對這個出色的同行有很大的包容度,並且結論出奇地一致:只有鬼斧神刀才能雕琢出如太白一般的奇蹟。
  • 唐詩中最經典的送別詩,最後一句誰都知道,別說你沒背過!
    在上一期的文章中我們對唐代詩人金昌緒的《春怨 》進行了賞析,這首詩通篇續寫閨怨之情,句句相承,環環相扣,四句詩形成了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增、減一字都會破壞詩的韻味!感興趣的朋友們可以關注我閱讀:本期為「詩詞歌賦匯」原創賞析連載第317期今天我們來講一篇唐代著名詩人高適所作的一首送別名詩《別董大》。說到離別的愁緒,那漂染著墨香的唐詩宋詞的詩卷裡面有太多這樣的名篇。盛唐時期的詩仙李白,一生縱情山水,足跡遍布大江南北。
  • 《將進酒》:李白最狂放的一首詩,無人之境,經典名句,震撼古今
    李白,是中國的詩人,別後人稱為是詩仙,他這一生,寫了能夠由1000多首的詩句,而且還廣被流傳至今。我們從小學就開始學習他的詩句了,如果要說更早的時間,那就是幼兒的時期,父母會教我們一些比較簡單的詩句。大家還記得《妖貓傳》這部電影嗎,主角楊玉環:李白,大唐有你才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