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米長絲瓜、半米長辣椒見過沒?成都這個博覽會好多稀奇可看!

2020-12-09 四川在線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張紅霞 文/圖)一米多長的絲瓜,半米長的辣椒,如長葫蘆的瘦版冬瓜……6月20日至21日,2018第四屆成都種業博覽會將在成都市國際會展中心和郫都區安德鎮棋田村同時舉行。

20日早9點過,國際會展中心一號館已是人頭攢動,來自省內外的300多家參展企業悉數在場,迎接參展觀眾到來。

而在19日,一些全國種子經銷商和種植大戶已經先行趕到棋田村參加預展。在20萬平方米的展區,集中展示了1000多個蔬果品種、400多個南方鮮食玉米品種的生長情況,其中有許多新奇特品種,令人大開眼界。

看海椒 辣麼多沒見過的專用椒

走進棋田村蔬果品種展示基地,映入眼帘的,首先是插著密集的誘蟲黃板,綠油油的一片辣椒地。「這裡有300多個辣椒品種,基本上集中了國內所有辣椒品種」,成都種業協會副會長、蔬萊分會會長李春文介紹。

參加種博會的海邁種業公司專做辣椒種子及種苗供應,他們帶來的8個新品種都各有特色,有長約半米的細長「豇豆椒」,有色如春綠、長25釐米粗6釐米的「新世紀」,一隻辣椒就重七八兩,可以炒一盤菜……這些都作為高端蔬菜進了商超。

而在館內的成都高收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辣椒更玩出了專業度。用於做郫縣豆瓣醬原料的二荊條海椒和小米椒做雜交,將二荊條的香和小米椒的辣合為一體,還可達到高產,「這個品種剛剛研發出來,還沒上市」,企業負責人介紹。他們的另外兩款辣椒更是專攻一項——一個是胖圓小紅的專用泡海椒,皮薄肉厚無渣,辣度適中,可做調料亦可單食;一個是專攻辣度的小圓辣,辣椒素高達8萬,是普通辣椒的兩倍多,只放在鼻尖聞聞,就已是辣氣撲鼻了。#SplitPageHere#

嘗番茄 五彩果酸甜味濃

在棋田村地展區一片大棚區域,有幾個棚裡集中了200多個番茄品種,有來自臺灣的金色小番茄名叫「金妃」,有粉色的聖女果保持了濃鬱的番茄味。它們結成一長串,象紅色、金色、粉色的珠鏈,掛在番茄架上,達到了6層。摘下一顆品嘗,酸的、甜的、酸甜複合的,十分味美。

為何市場上賣的番茄沒有番茄味了呢?面對這個問題,李春文說,這既跟品種有關,也和栽培及提前採摘有關。如果三者都能做好,地展區的番茄能夠確保消費者「吃到小時候的味道」。

在展館的成都優耐農業開發公司,一排桌上的五彩小果吸引視線。紅色、金黃的、咖啡色、綠色的,還有底部浸染著一大片黑色的,這是什麼蔬菜?許多人好奇地圍觀。

「這個還是小番茄嘛,都是川西壩子的地頭長的,大家請嘗下」,負責人熱情地招呼。一口下去,金色番茄甜濃汁多,綠色番茄甜酸揉合,泛黑的番茄香濃酸爽,「它們各有特點,金黃色果糖含量高,黑色的花青素含量高利於防癌」,負責人介紹,如果再加上控肥、控水技術,番茄味會更加濃鬱。#SplitPageHere#

花樣多 迷你冬瓜和南瓜

在棋田村蔬菜區,還有像小葫蘆的冬瓜,長形的瓜外有一層小細絨毛,在陽光裡泛著白色、透明的毛,十分可愛。「現在,會有意識地把一些大塊頭的蔬菜迷你化,剛好夠一餐炒,不浪費。」李春文一邊說一邊指著接近地面的冬瓜說,「5月份就已經上市了,現在正大量出產」,小冬瓜很受市場歡迎,相較於過去一個大冬瓜被分成很多塊分散出售,這種一頓食用的新品種充滿了環保氣息。

在另一個區域的絲瓜,各品種琳琅滿目,長的從半空及地,足有1.5米,短的三四十釐米,豐滿圓潤。李春文主推的,是一個肉質堅實、手可盈握的新品種,「這種絲瓜不糊湯,肉質很細嫩。」

一片掛著茄子種植區,雲集了全國各地100多個品種的茄子,有適合燒烤的長茄、適合水煮的圓茄和少油型的尖茄等。

李春文和他的團隊還試植了許多適合發展鄉村旅遊的蔬菜品種,例如一米多長的絲瓜、如一隻小碗的各色小南瓜,還有立體栽植的甜瓜等,都讓參觀者驚嘆連連。#SplitPageHere#

新玉米 400多種甜糯口味

在棋田村的另一片土地上,是佔地30多畝的南方鮮食玉米種子基地。除了地邊很少量、很高的飼料玉米外,3000多萬株鬱鬱蔥蔥蔥的玉米都是鮮食玉米,集中了國內外400多個品種,是南方最大的一個種子基地,今年也是最大規模的一次展示。

記者從成都市農委獲悉,2017年全市鮮食玉米種植面積(含複種)達20萬畝,主要分布在新都、青白江、龍泉驛、金堂、簡陽、彭州、郫都等區縣,規模種植(50畝以上)面積達3萬畝。其中,新都區以「科研單位+政府+公司+合作社+基地」模式,在石板灘鎮建立核心示範區1000畝,並以示範基地為窗口,輻射帶動周邊鮮食玉米種植面積達3萬畝以上。

「過去,成都平原的鮮食玉米大都以甜味為主,這幾年開始加入糯的口感,形成甜糯的複合味。」成都種業協會蔬菜分會副會長李忠烈負責這個基地,他的基地吸引了許多客商洽談。

與傳統玉米相比,鮮食玉米的經濟價值很高。「一年可種兩季,每季畝產超過3000斤,兩季畝收益可達7000元」,李忠烈說。

相關焦點

  • 紅薯「長」空中,絲瓜2米長!趁著周末,快到菜博會來看稀奇
    /items/201911/19110214053302900010DDF4.mp4scolplayer視頻播放器你能想像紅薯還能「長」在空中嗎?你見過兩個人都合抱不過來的大南瓜嗎?你知道絲瓜可以長到2米嗎?那就去今日開幕的第十屆中國·四川(彭州)蔬菜博覽會上看稀奇吧——
  • 潛山發現超級絲瓜 長達1.56米
    核心提示: 絲瓜相信大家肯定都見過,可在潛山縣痘姆鄉鞔古村古稀老人陳敬月家附近,一條1.56米長的超級絲瓜令人很是稱奇。 絲瓜相信大家肯定都見過,可在潛山縣痘姆鄉鞔古村古稀老人陳敬月家附近,一條1.56米長的超級絲瓜令人很是稱奇。
  • 2.66米長的絲瓜,見過嗎?
    劉大軍向記者展示他種出的大個兒絲瓜    □記者高志強通訊員王韻涵文圖    本報安陽訊絲瓜,一般只有30釐米左右長,而在安陽縣許家溝鄉村民劉大軍的家裡竟種出了2.66米長的大絲瓜。昨日,記者來到其家,一睹超長絲瓜真容。    在劉大軍的指引下,記者見到了大絲瓜。從外觀上看,和普通絲瓜沒什麼區別。隨後,劉大軍拿出捲尺從瓜頭到瓜尾進行測量,「2.66米,直徑最粗有16釐米,比前兩天又長了一些。」劉大軍說:「這個大絲瓜旁邊原來有一個長1.8米左右的絲瓜。前段時間,摘下來炒炒吃了。」
  • 這篇文章有點「長」 因為裡面有條三米多的「絲瓜王」
    金華日報8月6日訊(記者 倪燕英 通訊員 戴翠雯)「這裡的絲瓜都超過了一米,最長的有三米多。」近段時間,金東區江東鎮上王村村民李香弟家的絲瓜長廊熱鬧非凡,左鄰右舍、親朋好友紛紛到他家的庭院中看「稀奇」。  走進李香弟家的庭院,近4米高的長廊裡,掛滿了又長又直的絲瓜,走在其中,宛如身旁一條條綠色彩帶倒掛。
  • 快看!麗水出現絲瓜界「姚明」近2米長
    絲瓜本「瓜」 近日,記者接到了一個來自縉雲縣溶江鄉盧秋自然村的電話,打電話的是一位82歲的老人,名叫盧子壽,他說他家種出了近2米長的絲瓜。隔天,記者來到了盧秋自然村,沒走多少路,就看見盧子壽正在家門口等候,他看到記者,黝黑的臉上露出了笑容,顯出幾分憨厚。
  • 蚌埠市民種絲瓜10天長到1.16米 比一般絲瓜長30-40釐米
    劉先生家的絲瓜10天長到1.16米。絲瓜生長速度快,也許不是什麼秘密。但短短10天就長成1.16米的「大高個」,您見過嗎?上周六,蚌埠市民劉先生致電市長熱線12345反映,自家的小院裡結出了一個大個子絲瓜。
  • 情報站|見過1.8米長的大絲瓜嗎?簡直太新奇
    8月25日早上,壹粉「康康KYY」向齊魯晚報官方新聞客戶端齊魯壹點情報站分享了一組照片,照片中可愛的小男孩手中拿著一根一米多長的絲瓜,甚是新奇。
  • 韓國明星吃1米長的辣椒炸醬麵,一口吃掉大半米,網友:辣不辣
    韓國明星吃1米長的辣椒炸醬麵,一口吃掉大半米,網友:辣不辣。雖然現在在市面上有好多種麵食,光是炸醬麵的話就有不同的商家在賣不同的炸醬麵了。不過,大家都知道中國最有名的炸醬麵那就是老北京的炸醬麵。,想必很多年輕人在這些年來都是有看一些韓國的綜藝節目。
  • 見過2.4米長的絲瓜嗎 東陽市民種出「超級絲瓜」
    7月26日,東陽市民盧先生通過東陽日報熱線電話爆料,其院子裡種植的絲瓜長得驚人
  • 村民種出2.66米長的絲瓜 直徑最粗有16釐米(圖)
    劉大軍向記者展示他種出的大個兒絲瓜  記者高志強通訊員王韻涵文圖  本報安陽訊絲瓜,一般只有30釐米左右長,而在安陽縣許家溝鄉村民劉大軍的家裡竟種出了2.66米長的大絲瓜。昨日,記者來到其家,一睹超長絲瓜真容。  在劉大軍的指引下,記者見到了大絲瓜。從外觀上看,和普通絲瓜沒什麼區別。隨後,劉大軍拿出捲尺從瓜頭到瓜尾進行測量,「2.66米,直徑最粗有16釐米,比前兩天又長了一些。」劉大軍說:「這個大絲瓜旁邊原來有一個長1.8米左右的絲瓜。前段時間,摘下來炒炒吃了。」  據劉大軍介紹,種子是朋友送的,種它的時候也沒有做啥特殊的「護理」。
  • 這是一家很「長」的店,鴨腸一根就有一米長!
    一根就有1米長,我都要站到椅子上才能把它給撈起來。用「臉盆」端上來的鴨腸讓全場人都受到了驚嚇,不過涮鴨腸也是一個技術活,一不小心就纏一堆了。這才是正兒八經的鴨腸面,整整一碗都是麻辣十足的鴨腸,一口氣嗦到爽。
  • 「絲瓜王」姜世春:農家小院種絲瓜長達2.7米
    原標題:山東「絲瓜王」現身煙臺 農家小院種絲瓜長達兩米七齊魯網9月10日訊 這兩天,萊陽市吳格莊村的村民姜世春的後院,總會圍上三五個村民,議論紛紛。引人關注的就是他家的絲瓜。平日裡司空見慣的絲瓜,一般長度只有30釐米左右,而姜世春家裡種的絲瓜足足有兩米七。
  • 肯德基推出限量冰激凌,一隻16元足足半米長,拿到手卻懵了!
    在這個快節奏的社會,很少人會閒下來為自己或家人做一頓飯,更多的是外賣充斥著我們的生活,快節奏時代吃的飯都被稱作「快餐」,即能在最短的時間內點到你想吃的,對於時間緊的人來說再合適不過了,說到快餐,很多人都喜歡中式快餐,菜品多,選擇就多,但也有不少人喜歡西式快餐,像麥當勞、肯德基等,一個漢堡就能把葷素配齊全
  • 村民種出2.66米長的絲瓜 直徑最粗有16釐米
    劉大軍向記者展示他種出的大個兒絲瓜    絲瓜,一般只有30釐米左右長,而在安陽縣許家溝鄉村民劉大軍的家裡竟種出了2.66米長的大絲瓜。昨日,記者來到其家,一睹超長絲瓜真容。
  • 山東「絲瓜中的戰鬥瓜」現身煙臺 絲瓜長達兩米七
    引人關注的就是他家的絲瓜。平日裡司空見慣的絲瓜,一般長度只有30釐米左右,而姜世春家裡種的絲瓜足足有兩米七。  瓜農說,今年天氣比較乾旱,所以他澆水比較多,沒想到就生出如此長的絲瓜。  據山東廣播電視臺公共頻道《民生直通車》報導,「絲瓜中的戰鬥瓜」還真是名不虛傳,記者現場看到,雖然這絲瓜與一般的絲瓜沒有任何的區別,但人家這身高有優勢。  瓜農姜世春告訴記者:「最長的現在2米7了,可能還能繼續長,最短的也有一米多了。我長這麼大從來沒見過絲瓜能長這麼長,我感到很驚奇。」  聽說姜世春家中的巨型絲瓜,很多人都慕名而來一探究竟。
  • 溫嶺大叔種出1.41米的絲瓜令人稱奇!同樣是種瓜,為什麼你這麼...
    >用捲尺一量竟然有1.41米長點擊播放 GIF 1.7M附近六、七十歲的老人前來參觀都感覺很稀奇從來沒見過這麼長的絲瓜老伍>其他短的絲瓜已經拿去吃了,唯獨這根特別長的一直不捨得。我每天都會來看看這根絲瓜,給它量量多長了,發現它每天都在長長。此外,記者在附近的絲瓜棚還看到一根「巨胖」的絲瓜直徑大約有10釐米老伍說這些絲瓜都沒怎麼打理過種子撒上後就讓它們自生自長平時最多也就給它們澆澆水那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這些絲瓜變得奇形怪狀的呢?
  • 成都市民製作出一幅20米長的寬窄巷子攝影畫
    原標題:古有清明上河圖 今有寬窄巷子畫   ●耗時一年多,用了上千張照片,拼出一張長20米、寬0.75米的長畫:200多座老建築、數十個成都民俗銅像、許多名山大川、200多名神態各異的遊客,變臉吐火、磨菜刀掏耳朵的成都民俗文化等,組成了這張長畫《寬窄巷子》。
  • "絲瓜中的戰鬥瓜":長1.8米重約7斤
    昨天,當溫州市民鄭女士看到一條長約1.8米的絲瓜後,想起了趙本山小品《策劃》中的一句經典臺詞,「下蛋公雞,公雞中的戰鬥機」。她說,這絲瓜可謂是「特長絲瓜,絲瓜中的戰鬥瓜」。這條絲瓜,生長在樂清市石帆霞雪村的霞雪農園內,重約7斤,直徑7~8釐米,最粗的地方達到10多釐米。  對於這條特長絲瓜,有網友戲稱,它是絲瓜中「高大上」的典範。
  • "絲瓜中的戰鬥瓜" 長1.8米重約7斤
    昨天,當市民鄭女士看到一條長約1.8米的絲瓜後,想起了趙本山小品《策劃》中的一句經典臺詞,「下蛋公雞,公雞中的戰鬥機」。她說,這絲瓜可謂是「特長絲瓜,絲瓜中的戰鬥瓜」。這條絲瓜,生長在樂清市石帆霞雪村的霞雪農園內,重約7斤,直徑7~8釐米,最粗的地方達到10多釐米。
  • 稀奇!南瓜裡長出一窩「白豆芽」?種瓜大姐一看樂了……
    家住無錫廣石家園是楚師傅打來電話說他最近碰上一件稀奇事。上個禮拜買了兩個南瓜回家,昨天剛切開一個就愣住了,因為這南瓜肚囊裡長滿了白白嫩嫩的「豆芽」,這是咋回事?楚師傅:看到這裡長出黃豆芽是第一次,我也60歲了,第一次看,蠻稀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