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動畫《新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成為80後一代的集體回憶,20年後,這個親子動畫IP衍生的一系列影視作品再度引爆人氣。中央電視臺央視動畫推出全新姊妹片《棉花糖和雲朵媽媽》,10月28日在央視少兒頻道「銀河劇場」欄目開播,棉花糖和媽媽溫馨有趣的「閨蜜日常」,贏得80後年輕父母集體點讚。
「棉花糖」是《新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裡大頭兒子的小夥伴,那個有著棉花糖般卷卷頭髮的女孩。這一次她成為主角,劇中的故事圍繞她和80後辣媽「雲朵媽媽」、當飛行員的「藍天爸爸」展開。
作為「新大頭兒子系列」的升級版,《棉花糖和雲朵媽媽》延續了輕鬆幽默的親子童趣風。在人物設定上,小小棉花糖活潑可愛、機靈俏皮,她愛撒嬌,也會淘氣,會對大人說「不」。爸爸送的禮物特別漂亮,她想「獨佔」,拼著吃奶的力氣來搶;衣服壞了個洞,愛美的小姑娘不想穿補丁衣服,於是藏起針線,藏起衣服,跟媽媽鬥智鬥勇;邀請小夥伴來做客,可是媽媽布置的餐具不夠美,陷入了煩惱:「這不是公主的餐具呢!」這個像棉花糖一般萌萌的的小姑娘,萌化了觀眾的心,她有自己的小心思、小煩惱,小大人的思維方式也像極了我們身邊的「10後」。
誰說小孩的世界特別簡單?很多80後父母看了《棉花糖》之後紛紛表示有同感!女孩的心思不好猜,對於她們來說,朋友一般、閨蜜一般的父母更受歡迎。
棉花糖的雲朵媽媽,她照顧女兒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溫柔賢惠,同時也是個不折不扣的新時代辣媽,愛美愛打扮,喜歡網購,愛自拍,跟棉花糖的相處方式也是閨蜜一般。要帶女兒吃西餐,耐心地「餐前培訓」教導禮儀,像姐妹淘一樣開心地憧憬豐盛的晚宴。舉辦家庭聚會,她傾聽棉花糖的訴求,讓女兒說出自己的意願,參與進來實現小小心願,激發孩子的想像力和動手能力。像朋友一樣溝通,是成為「閨蜜」的基礎。母女倆偶爾也會鬧彆扭,為了搶一件禮物而互不相讓,但是有什麼關係呢,「閨蜜」之間出現小矛盾也是難免對不對?當棉花糖用熱衷造句,形容媽媽的新衣服像床單,包包像一隻瓢蟲,這樣「無情」的打擊,想必也是很多80後辣媽遇到過的窘境吧?
輕鬆有趣而又貼近生活,來自生活的人物性格塑造,有代入感的故事情節,正是這部動畫贏得觀眾喜愛的原因。小女孩有著敏感細膩的心思,成長過程中有著微妙的心裡變化,離不開「閨蜜媽媽」的陪伴和引導。跟著「雲朵媽媽」一起,做孩子的第一個閨蜜,《棉花糖和雲朵媽媽》說出了80後媽媽們的心聲。
一味撒嬌賣萌奶聲奶氣而情節空洞的兒童動畫,對於10後來說,或許已經不合時宜了。《棉花糖》以創新的角度展開故事,融入優質內容,跟上10後與年輕父母的欣賞習慣。不同於簡單重複、讓小觀眾「強化記憶」的動畫,《棉花糖》用明快豐富的畫面、可愛的角色形象吸引小觀眾。不同於把觀眾「綁起來胳肢」的逗笑路子,它講述的是普通家庭的日常生活,人物對白幽默有趣而不造作。它不是簡單說教的育兒動畫,來自現實生活的「段子」更有真實性,在輕鬆的氛圍中啟發小朋友去思考。作為國內第一部以女孩為主角的合家歡動畫片,《棉花糖和雲朵媽媽》更是填補了多年來,以女孩成長為主題的當代國產合家歡動畫品牌缺位的空白。《棉花糖》開播以來,贏得越來越多觀眾的喜愛。
告別小孩歡笑大人睡覺的尷尬,打造大手拉小手的合家歡,是兒童動畫普遍面臨的問題。雖然是面向5到8歲的小觀眾,《棉花糖和雲朵媽媽》並不是一部簡單意義上的「低幼動畫」,不僅僅讓大人「看得下去」,同時也讓大人會心一笑,有所思有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