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惡婆婆到惡媽媽,國產劇作妖C位更新換代了?

2020-12-23 肥羅大電影

《安家》劇終了,國劇史詩級惡母潘貴雨的影子依然好像揮之不去,和4年前的劉美蘭一同撐起國劇惡媽媽兩座巔峰,而不知不覺間,惡媽媽似乎也站上了國產都市劇「反派C位」。

與惡母一同在國產劇中站穩C位的,還有原生家庭。

從《歡樂頌》到《都挺好》,一個又一個奇葩父母接連出圈,連飾演他們的好演員都不夠用了,《歡樂頌》裡的樊勝美媽媽和《完美關係》中馬邦妮媽媽,都用上了同一位國家一級演員康群智。

國產劇「原生家庭梗」是如此熱門,以至於有網民建議這些國劇塑造的「惡父惡母」們組團出道,或者為她們單獨開發衍生劇,將這些原生家庭奇葩父母放到一個故事裡,組成國劇獨一無二的原生家庭宇宙。

調侃背後,是觀眾對近年來國劇中沒完沒了的原生家庭梗的累覺不愛。多年前就有一個行業內的預言:誰能抓住「中國式父母對孩子的禍害這個痛點」,誰就能製造爆款。

可是當這樣的爆款接二連三,「惡媽媽」似乎成為國產都市劇必火人物,觀眾還是難免問一句:《歡樂頌》裡的樊勝美、《都挺好》裡的蘇明玉,《安家》裡的房似錦,《完美關係》的邦尼,為什麼每一個國劇職場大女主,都攤上如此不幸的原生家庭?到底是編劇們樂此不疲,還是觀眾們獨愛這一口?國產劇有到底能不能走出原生家庭魔咒了?

而另一個問題則是,惡媽媽大熱,惡婆婆似乎已成明日黃花,在國產劇作妖C位變遷史背後,到底藏著怎樣的國劇作妖魔咒?

從樊勝美到鈕祜祿甄嬛,這屆原生家庭梗越來越不行了?

原生家庭在社會學中,不是個新晉詞彙,也不是絕對意義上的貶義詞,它指的是指某人與其雙親組成的家庭,即人在幼年和少年時代與撫養其長大的監護人組成的家庭,是一個社會學概念。

但在2016年的《歡樂頌》中的樊勝美「吸血鬼父母」大火後,一個小眾的概念突然變身大眾輿論場「話題網紅」,從此原生家庭梗開始成為國劇梗中的頂流,尤其是包含家庭元素的現代劇,沒有個原生家庭梗,都不敢稱自己是爆款劇。

在多部國產現實題材劇的原生家庭梗中,原生家庭變成了一個充滿負面的設定:故事裡一定有通過自己的頑強努力將事業經營得有聲有色,卻因為所謂原生家庭原罪被欺壓得喘不上來氣的女性;大概率會有一個沒用的兄弟在啃老;有一對拼命壓榨女兒並視作理所應當的父母,尤其是母親,已經多次成為觀眾心目中的「頭號反派」。

而女主們常年默默付出和被壓榨的根源,仿佛原生家庭引發的「斯德哥爾摩綜合症」。

但一個國劇最新現象是:就連我們「紅」了沒幾年的原生家庭梗,也好像一波不如一波了。

2017年,《歡樂頌》熱播,劇中的樊勝美不僅要賺錢供養父母,還要為哥哥貸款買房。一家人不管女兒的幸福,只想著往死裡榨乾樊勝美,由此掀起了原生家庭的全民討論熱潮。

但故事中的樊母儘管霸道無情,還是有一定的人物邏輯,對待樊勝美既有殘忍也有苦苦哀求,人物邏輯還是在線的。而樊勝美受原生家庭影響的情節設置也很巧妙,一開始這個人物因為表現的貪慕虛榮並不受觀眾待見,可是原生家庭梗出現後,人物的形象變豐滿了,觀眾理解了她行事的內因,這個角色反倒大受同情。

到了2019年的《都挺好》,蘇母為什麼不待見蘇明玉,還是有比較細密的鋪排,但相對於樊勝美只是主線劇情的五分之一,《都挺好》中的原生家庭問題,幾乎成為貫穿全劇的核心主題。原生家庭梗的使用,在劇中被進一步固化了。

而到了今年的《安家》,孫儷飾演的女主角房前期的冷漠好勝與獨立自強,就像是綜合了蘇明玉和樊勝美的人設,而房母潘貴則成為一個原生家庭「惡母」的加強版,對女兒只知道張口要錢,一門心思壓榨女兒,完全就像一個沒有腦子的 「我要一百萬」,這已經不是臉譜化的問題了,而是主創刻意將人物極端化。

如果說《歡樂頌》《都挺好》還試圖討論一個人應該如何解開原生家庭的努力,那麼發展到《精英律師》和《安家》時,原生家庭的意義是什麼,給主角帶來的成長是什麼,已經漸漸消失,故事也日益走向失控和懸浮。

甚至到了最後,原生家庭梗已經變成了一個工具,女主角的人設出奇一致——原生家庭下重男輕女的女性受害者。父母們則一個比一個奇葩,戲劇衝突設置越來越極端。

但在激發了無數觀眾邊罵邊追看的熱情之後,到了大結局,潘貴則這樣的角色生死都沒交代,「因為角色目的已經達到了」,一位劇評人指出。

有編劇透露,:我們也知道狗血,但平臺和製片方會提供過往成功模板,而同類劇百試不爽的成功模板,正是原生家庭梗「,儘管觀眾質疑不斷加劇,但這種老套路但卻總能一招致命拿下收視和話題,因此對於國劇來說,一定是拿起來易,放下來難。

從惡婆婆到惡媽媽,國產劇作妖C位變遷史?

國產劇是流水的反派,鐵打的作妖角色。

在很長時間裡,所謂原生家庭都不是國劇營造戲劇衝突的重點,即使在所謂「家庭倫理劇」中,最常見的戲劇衝突也是夫妻出軌和婆媳衝突,而不是代際衝突。

《雙面膠》《媳婦的美好時代》等家庭倫理劇一度將「婆媳矛盾」推上高潮。

當傻白甜、偽女強人瑪麗蘇大行其道,最流行的反派角色,就是惡婆婆。

這些國產劇中,惡婆婆總是刁難媳婦,不是嫌棄她們不把心思放在家庭上,就是痛罵她們肚子不爭氣,不多生幾個男孫。

芒果神劇《回家的誘惑》,秋瓷炫飾演的女主角林品如就有一個性格潑辣、尖酸刻薄的婆婆。

《夏家三千金》裡,陳楚河飾演的鐘皓天和張檬飾演的楊真真情路坎坷,不僅僅是因為夏友善的插足。更重要的原因是皓天的媽媽嫌貧愛富,嫌真真身世不好,打她罵她,還抱怨她是個不會下蛋的母雞。

到了近年來,張栢芝主演的《如果,愛》,張翰《溫暖的弦》,也離不開媳婦被惡婆婆欺負的悽慘戲碼。

在惡婆婆的襯託下,這段時期最有代表性的國劇女性角色是賢妻。「賢妻」形象則成為男性理想投射的化身,她們往往順服奉獻、逆來順受,放棄一切自我,為家庭付出一切,並期望「好人一生平安」。

說起來也是令人感慨,曾經是賢妻代表的凱麗,後來在《寶貝戰爭》中,竟然也飾演了一位溫柔典雅的新一代高知惡婆婆。

但電視屏幕上扎堆的婆媳題材劇逐漸陷入了越寫越窄的困境,觀眾對惡婆婆鬥媳婦式的故事也逐漸審美疲勞,對於國劇主創來說,需要發掘一些新鮮元素了。

2016年的《歡樂頌》樊勝美父母,似乎一下子打開了國劇編劇的思路,並提供了一種與以往截然不同的家庭角色塑造方式:一方面,事業有成的女兒們開始取代曾經的賢妻角色,成為屏幕上最受歡迎的角色。

另一方面,過去往往以慈父慈母形象出現的中國父母們,開始在一個個原生家庭梗中改頭換面,以接近反派人物的形象登場,並承擔了引燃戲劇衝突、吸引觀眾追看的關鍵任務。

有編劇指出,如果以往作品中女性的受虐戲份多圍繞男性角色展開,那麼如今的大女主們則更多圍繞長輩們展開,說到底,是換個方式讓觀眾滿意。

當國劇創作思路改變,原本應該是作為豐滿人物個性的目的來創作的原生家庭故事,呈現出來的效果,卻是硬塞給角色們一個「美強慘」人設,而原生家庭梗也在不斷升級。

從樊勝美的原生家庭只作為一條故事支線出現,到《都挺好》中作為女主身上的主要戲劇衝突,到了《安家》,乾脆是男女主一人一個原生家庭,各自化解原生家庭的困擾,似乎人物的一切故事,都是為了服務劇情、營造熱點的節奏而存在。

國劇女主還逃不出原生家庭的掌心了?

當「原生家庭梗」從創新設置,到在4年之內成為新一代爛梗,已經成功讓觀眾產生了嚴重審美疲勞。問題是,為什麼國產劇還是放不下原生家庭梗?

有編劇介紹,從行業來講,從當年的惡婆婆到如今的惡媽媽,說到底,不過是原生家庭成為新一代最受歡迎的最偷懶編劇梗,一個人長成什麼樣有諸多因素,有先天的,有後天,有家庭的,也有機緣巧合的,原生家庭只能是重要背景之一,不可能是全部。正如現實中,絕不是一個婆婆就能搞得那麼多家庭雞飛狗跳。

將一切歸於惡媽媽或者惡婆婆本質就是偷懶,但是好用。

在近年的國劇現實題材爆款中,幾乎都有同一模式:女主家庭重男輕女,還都出生於一個女多男少的農村家庭。

就連臺詞也像一個模子刻出來的,《完美關係》中母親指責女兒:你一個女孩子學門手藝然後嫁人就得了,上什麼大學?在《都挺好》中蘇母對蘇明玉說過類似的對白。

這背後是我們的編劇面對觀眾,已經學會了投其所好地抄近路並不惜炒成爛大街。

「但最大的問題是沒有考慮真實性,」一位編劇指出,《安家》劇情最大的破綻在於,房似錦這樣一個一出手就能搶同事單的狠角色,一個銷量冠軍,連跑道房都能賣出去的人,無論從智商還是道德感上,很難解釋為什麼被一個不講理的母親牽著鼻子走。

上述編劇指出,《歡樂頌》之後,原生家庭梗已經進入流水線生產模式,這才是近年來國劇原生家庭梗層出不窮的根本原因——當女主角的人設高速奔向同質化,原生家庭梗也必然走向套路化。不管是哪個女主的媽媽,都是為了搏熱度、拼收視出現的媽媽。

從編劇角度,原生家庭是一個一勞永逸的手法,既可以揭示一個女主的性格成因、底色,還刻意不斷營造新的戲劇衝突。堪稱萬用模板。

在激發話題方面,原生家庭往往能引發有關童年創傷、父母職責、情感依賴、人際關係模式等等。

於是「原生家庭」梗開始取代傳統編劇法則中的人物性格和劇情設定,開始成為國劇創作中的優先級,「常規的設置是:先確定一個主要『惡角』,然後確定這一集要不要撕,要不要虐,誰和誰撕,誰來虐,怎麼撕,怎麼虐誰比較刺激,比較有話題。

惡婆婆、原生家庭梗泛濫該怪觀眾嗎?

對於觀眾的抱怨,很多編劇會把鍋扣回觀眾身上。

但有劇評人指出,這並不是一個先有蛋還是先有雞的問題,絕不可能把板子打在觀眾身上,因為觀眾沒有選擇。

打開電視或者點開視頻網站,看《安家》是男主女主原生家庭梗,看《完美關係》是女二原生家庭梗,看老劇吧,這幾年的爆款國劇到處是惡媽媽,到底是誰把觀眾的脾胃搞壞的呢?

無論是家庭還是原生家庭,明明還有那麼多意味深長的點可供挖掘,為什麼沒人去嘗試?是觀眾的聲音太遠,編劇聽不到嗎?還是再創造太費勁、性價比太低,做了也未必成功,而原生家庭梗的成功近在眼前。

「自古真情留不住,唯有套路得人心。「上述編劇指出,「套路」本身並沒有問題,成功模式的形成必然是經過實踐後觀眾喜歡的方式,但經濟學中的邊際效用遞減規律已然告訴我們:第一個這樣拍是「歡樂頌」,後來是「都挺好」,繼續拍也能「安家」,可是未來呢?

類似的虐心梗,重複的糟心媽,差不多的臺詞,一直受虐的女主,這樣的國劇能一直保持和觀眾的完美關係嗎?

託爾斯泰曾說過: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而當國產劇不幸的女主們不幸的理由似乎都是相同的:原生家庭和一個惡母,國劇也就陷入原生家庭爆款模式無法自拔。

而當觀眾的不滿與日劇增,於是現在原生家庭成為一個國劇擊鼓傳花的遊戲,誰都不知道傳到誰的手上,鼓聲會停。

相關焦點

  • 盤點電視劇中的幾個「惡婆婆」專業戶
    下面的這幾個演員目前承包了螢屏上的所有惡婆婆的角色,她們飾演的惡婆婆叫人恨的牙根痒痒的,這也證明了這幾個老戲骨的演技精湛,觀眾看的也很入戲了,因為她們演的很貼近現實生活,讓有的人深有感觸。我們一起來看看都是誰吧!
  • 男人不知道的是:你的好媽媽,真的是個惡婆婆
    以前有一部電視劇《當婆婆遇上媽》在當時非常火,羅佳和陳大可曾經相愛,然而好好的婚姻最終卻敗在了惡婆婆手裡。不得不說的是,家裡要有一個明辨事理的婆婆,在婚姻中是何等重要啊。相反,要是遇到一個不講理的惡婆婆是多麼可悲的事情啊。
  • 林媽媽並非是「惡婆婆」,看到陳若儀哭紅眼睛,她的態度說明一切
    不過在節目中,陳若儀一上來就被婆婆嫌棄的畫面,也是引起了眾人的熱議了。其實陳若儀看著也非常優秀,婚後主動在家裡照料一切。也讓人不理解婆婆為什麼會對她還有不滿意的呢?以至於林媽媽也成為了「惡婆婆」。林媽媽並非是「惡婆婆」,看到陳若儀哭紅眼睛,她的態度說明一切。
  • 民間故事:貓頭鷹圍攻惡婆婆
    很快,兒子到了娶媳婦的年齡,十裡八鄉都知道吳夫人是個惡婆婆,都不願將女兒嫁給她家。吳夫人也很著急娶兒媳婦的事情。正好,村裡老趙家有個標緻的女兒,叫金蓮。老趙老實巴交,膽小怕事。吳夫人就設計算計老趙,故意讓老趙攤上官司,老趙果然上當,吳夫人就拿錢幫忙擺平,並要老趙將金蓮嫁給她家,老趙無奈,只好答應。
  • 林志穎媽媽被說「惡婆婆」,憤怒離開,誰注意陳若儀表情?懶得裝
    林志穎媽媽被說「惡婆婆」,憤怒離開,誰注意陳若儀表情?懶得裝。相信大家對林志穎和陳若儀一家都比較熟悉了吧,這一次,她們一家參加了一檔綜藝節目婆婆和媽媽,而且林志穎還帶著自己的媽媽一起,他們首次一家人在綜藝節目上合體,之前大家對林志穎比較了解了,但是對他的家庭一點都不熟悉。
  • 被陳寶蓮介入婚姻毅然離婚,演惡婆婆中年再走紅
    說起國產影視劇,只要涉及婆媳之間那點事,總少不了這樣幾個套路:套路一:惡毒婆婆勢利眼,狂虐白蓮花兒媳。此套路詳見一部蜜汁三觀劇《夏家三千金》,張檬飾演的楊真真在進門後遭受徐美玲飾演的惡婆婆各種刁難,簡直是聞者傷心,聽者落淚,兩人的對手戲還引發不少網友對婚姻的恐懼。套路二:兒媳逆襲能力,硬核手撕惡婆婆。
  • 20年後將出現一大批「惡婆婆」和「媽寶男」,媽媽們該「接鍋」
    20年後,將會出現一大批「惡婆婆」和「媽寶男」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也無需我們去分析。這裡只想說,比以自我為中心的孩子更可怕的是那種太「自我」的媽媽。在一個非常「自我」的媽媽的培養下,雖然很難養出一個特別以自我為中心的孩子,卻會在20年後成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媽寶男」,而她的媽媽也將晉升為一個「惡婆婆」。其中的道理不言自明,理論上如此,現實中也是如此!
  • 二刷《大江大河》:惡婆婆刁難宋運萍,我看到單親媽媽最扭曲一面
    今天要寫的是宋運萍的婆婆,很多人提到她,都恨不得把她大卸八塊,因為她對宋運萍做的那些惡事,真的不可原諒。宋運萍和雷東寶結婚後,婆婆就開始作妖了。大早上,雷東寶和宋運萍在親熱,婆婆就故意在門口大喊大叫。吃飯的時候,雷東寶給宋運萍夾菜,婆婆惡狠狠的瞪著他。村裡有人結婚,要雷東寶證婚,他不想去,把出風頭的機會留給老叔,婆婆先是指責雷東寶娶了媳婦忘了娘,接著又指責宋運萍給雷東寶出餿主意。就這幾個細節,婆婆的惡就足以令人髮指了。
  • 知否:如蘭被打流產,明蘭一句話讓惡婆婆下跪!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盛紘有四個女兒大女兒華蘭早早的就出嫁了,而剩下的墨蘭、如蘭和明蘭還未到議親的年齡,不過作為他們的母親,已經給她們物色好人家了,明蘭雖然沒有母親,但好在她有祖母,墨蘭是那種只想攀高枝嫁入豪門的人,最終嫁給了梁晗,而如蘭卻嚮往自由自在的生活,她清楚的知道自己不是在深宮大院裡勾心鬥角的人
  • 城市裡常出「惡婆婆」,農村多出「惡兒媳」?
    聽多了城市裡「惡婆婆」欺負兒媳的故事,我卻發現農村多是「惡兒媳」。01.我出生於農村、成長於農村,雖說通過上學走入城市並在城市定居,每年回老家還是能聽到、看到很多農村家長裡短的故事。我目睹著兒時記憶裡風採飛揚的嬸嬸們「十年媳婦熬成婆」,卻開始被媳婦欺負。
  • 如蘭被惡婆婆刁難不幸流產,明蘭得知上門撐腰,婆婆:此人太可怕
    大家好,當你看到這篇文章的時候,你已被小編的華麗文採吸引了吧,你一定要成為小妹的鐵桿粉絲哦~                 如蘭被惡婆婆刁難不幸流產,明蘭得知上門撐腰,婆婆:此人太可怕   本來這個文炎敬是要成為盛家四姑娘盛墨蘭的,但是墨蘭和林小娘竟都看不上這個窮困的書生,反而如蘭和他一見鍾情
  • 80高齡花硯茹再塑惡婆婆(圖)
    本報訊(記者賈薇)80高齡的著名評劇表演藝術家花硯茹將再度出山,在中國評劇院白派團排演的新戲《劉蘭芝》中塑造惡婆婆焦母。昨天,記者在排練場見到這位老藝術家,一臉的謙虛和藹,絲毫沒有「惡」的影子。  耄耋之年還參與新戲的排練,這在戲曲界可不多見。去年,花硯茹應邀參加了評劇《鋸碗釘》的排演,給白派第四代傳人王冠麗配戲,兩人也是演一對惡婆婆與賢媳婦,老藝術家在舞臺上無可抵擋的魅力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今年,王冠麗排演《劉蘭芝》,又力邀花硯茹加盟,沒想到她非常痛快地答應了。
  • 林志穎霸氣護媽:你不是惡婆婆,不開心就別錄了
    最新一期《婆婆和媽媽》中伊能靜提議惡搞一下秦昊,她的這個提議很快得到其他媳婦響應,她們決定整蠱自己老公,這其中以陳若儀與婆婆玩的最大。林志穎媽媽以網絡惡評太多為由假裝罷錄,林志穎被陳若儀喊過來搞清楚現狀後直接懵圈了。
  • 盤點一下那些關於惡婆婆的電視劇,《雙面膠》《婆家娘家》都在內
    婆媳之間的戰爭總是可以五花八門的呈現出來,但是大多數情況下都是因為「惡婆婆」導致,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那些關於「惡婆婆」的電視劇。第一部要談的就是《孔雀東南飛》,因為實在是太有名了。《孔雀東南飛》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長篇敘事詩,也是樂府詩發展史上的巔峰之作,後人盛稱它與北朝的《木蘭詩》為"樂府雙璧"。後來人們根據這個故事拍攝成電視劇,同樣的虐心。
  • 65歲車曉媽媽素顏有氣質,演技精湛被稱「惡婆婆專業戶」
    近日,有網友上傳了一段車曉媽媽王麗雲工作間隙的視頻,參加活動當天,王麗雲身穿褐色外套內搭紅色連帽皮衣,簡約時尚又大氣。從《我哥我嫂》中的刁鑽蠻橫「夏母」,到《如果歲月可回頭》中氣場強大的「藍奶奶」雖然都為配角,可王麗雲依舊用自己精湛的演技塑造了一個又一個個性鮮明的人物。因為王麗雲經常飾演刁蠻嚴厲的婆婆角色,她也因此被觀眾戲稱為「惡婆婆專業戶」。如此「刺耳」的稱呼也從側面說明了王麗雲演技給觀眾留下的深刻印象。
  • 遠嫁韓國遇「惡婆婆」,她分家後手握大權,霸氣不輸「弟弟」金星
    而今天的主人公卻是金星的姐姐,她遠嫁韓國遇「惡婆婆」,被「弟弟」氣早產,看起來像是一個軟柿子。 但她果斷分家後手握大權,反擊的漂亮,難怪被贊霸氣不輸金星。
  • 陳若儀帶「惡婆婆」吃芒果冰,誰注意用啥裝的?原諒我一口也吃不下
    婆婆和媽媽最新一期開播之後大家都有關注到這一期的整體變動還是很大的,本身每個家庭的成員都是在自家屋裡錄製節目的,可是最新一期中三個家族齊聚一起去展開度假之旅了,大家都能注意到李晟和麥迪娜兩家本身就是見過面的,所以這一次再見面大家都完全不會拘束的!
  • 如蘭慘被陷害流產,明蘭直接上門為她撐腰,一個眼神就嚇退惡婆婆
    明蘭也就成為了侯爵夫人,而墨蘭費盡心思嫁到梁府,卻被小妾陷害流產,不僅如此還得遭受婆婆的冷嘲熱諷有這樣的惡婆婆,但是對文炎敬愛得深沉的如蘭,還是義無反顧的嫁進了文家。
  • 《惡之花》:開在地獄邊緣的花,一定會結出惡的果嗎
    再看看家裡的小棉襖銀河,對爸爸媽媽的cody服務測評,高下立判。鏡頭一掃到全景,對面的公公婆婆一臉嫌棄。所謂的婆媳關係問題,也不過是他避免「假媽媽」在老婆面前露餡的幌子。不得不讚嘆的是李準基在這一幕的表情管理,從冷漠到震驚、假笑,再到些許的落寞,一幀換一個表情,快狠準。
  • 測你會不會遇到惡婆婆
    測你會不會遇到惡婆婆很多人結婚以後才發現,原來愛情是兩個人的事情,但是結婚是兩個家庭的事情,其中丈母娘和女婿的相處還算比較融洽,畢竟有句話說得好: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滿意。可是自古以來婆媳問題是很多人都繞不開的話題,想要知道你結婚後會不會遇到惡婆婆,讓我們做一個小小的測試就知道了,下面四個人當中,你認為哪個人看上去最好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