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稱:古天樂是最帥的楊過!痛到深處是退隱江湖,俠者之風仍在

2020-12-19 百家號

我想只要是看過那部95年古天樂版的神鵰俠侶的朋友們,不管你是80年代的長輩、90年代的朋友、甚至是00時代的青春少年們……大家都一定會深深的被古天樂飾演的楊過亦正亦邪那種絕代的俊逸氣質所吸引。

那種俊朗風姿,那種桀驁不馴。自帶的一種憂鬱深邃的氣質,成就了一個最完美的楊過。

金庸先生曾經說過:古天樂所飾演的楊過,就是他心中的那位楊大俠。是最帥的楊過!古天樂,他的人生經歷也跟書中的楊過非常像。在年少的時候都受盡挫折,求學成名之路異常坎坷。打過架、犯過錯,和朋友之間很講義氣,但是因為年少叛逆又不諧世事。

曾經年少時也會因為悲慘的人生際遇,而怨恨社會上天的不公。但是很幸運的是在青春叛逆期過後幡然醒悟,努力的求學、努力的工作、認真的對待生活中的每一件事,真誠地對待每一位朋友,悉心聽從長輩的教誨。就這樣不斷努力成長的人生,最後才會遇到貴人的相助。遭遇過大風大浪,看過雨後彩虹。包容著少年的意氣風發,多年之後多了一縷從容平和,他不再憤怒,他的心中開始充滿了愛。

初遇小龍女,感受到了人生第一次被人照顧的感覺。於是和姑姑小龍女在古墓中不斷的學習成長,也不斷的……明白什麼是愛。是的,他愛上了自己的姑姑小龍女。這段禁忌之戀也開長了兩個人之間的坎坷情路。這種複雜的情感是那些生活一帆風順的俊俏小生演不出的。楊過這一段的人生經歷至少在娛姬看來,是所有神鵰俠侶版本當中演得最好的楊過!

16年後已經滄桑的楊過帶著一隻大雕,面容蕭索,雙鬢髮白,再也沒有那種年少輕狂。他的舉手投足之間儘是從容,但是眼眸裡的悲痛與期待,那是對小龍女深沉的愛。那種愛彌補了少年人生經歷的殘缺,即便是和愛人分離,也不再對上蒼激憤著命運的不公。一生大愛、國家大義最終成長為一名真正的大俠。

古天樂在生活中也一直秉承著金庸先生所教導的俠者風範,這些年以個人的力量建了近百所的希望小學,不斷的資助著社會上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們,所以一直在圈內也被人笑稱這麼多年還是一個貧窮明顯。

俠者大義,莫忘初心。古天樂在微博中的短短幾句話可能很多人都會覺得很平淡,但是配圖那寬闊水面包含了對江湖的深深懷念,字裡行間儘是悲痛不舍。娛姬心想,金庸先生一定不止一刻暗自欣慰,對神鵰俠侶最滿意的就是當年選了這個帥帥的小夥子。

金庸先生走好,你的過兒已經成為一位真正的國之大俠了。

相關焦點

  • 金庸養活了大半個娛樂圈,俠之大義卻只教會了一個楊過,古天樂
    金庸養活了大半個娛樂圈,俠之大義卻只教會了一個楊過,古天樂金庸老先生的去世,讓很多人聞之傷感,作為文學界的泰鬥級人物,他為我們書寫了無數經典巨作,活在了幾代人的回憶裡面,也許八零九零後的印象最為深刻,那時候被不少小說中的人物所吸引,希望長大後就成為那樣的英雄
  • 史上最帥楊過,被稱平平平無奇的古天樂,23年後成了金像獎影帝!
    楊過本是金庸著名作品《神鵰俠侶》中虛構的一個角色,現實中並不存在這個人,然而從1995年開始,有一個人出現在螢屏上,自此所有人都知道了楊過長什麼樣,所有人心中都有了一個楊過存在。這個大眾心中的楊過就是古天樂,他被稱為史上最帥楊過,從過去一直到現在,沒有任何人能超越他。
  • 喬峰、郭靖、楊過,金庸武俠裡的大俠,誰是真的「俠之大者」?
    說到小說,古代也有很多跟「俠」有關的小說,如《刺客聶隱娘》、《三俠五義》、《水滸傳》等,而金庸先生創作的新武俠小說,就是在古代俠義小說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金庸筆下的俠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可以說是一部「俠客養成」遊戲,無論是郭靖、楊過,還是令狐衝、張無忌,他們都是一點點成長起來的,喬峰是個例外,他一出場就是名揚天下的大英雄,但卻戲劇化地插入了「身世之謎」,大英雄一夜之間成為了天下公敵,看破一切的喬大爺本打算放下世俗爭端,和阿朱塞外模樣,不料阿朱身死,粉碎了喬大爺最後的夢。
  • 白月光「楊過」懷揣一顆慈善心,古天樂承擔藍潔瑛後事,大俠永存
    在今年的四月初,古天樂終於一舉拿下香港金像獎影帝,在電影裡陪跑了多年的他在臺上幾度哽咽,曾經是很多人心中白月光般存在的他現在已經48歲了。很多人提起古天樂,最深的印象就是當年那個一出場就驚豔全場的大俠楊過,他和若彤組成的神鵰俠侶是那個年代裡最美好的回憶之一。
  • 雖千萬人,吾往矣——論金庸小說中俠之觀念與譜系建構及其演變
    蕭峰因夾於北宋與大遼之間,忠義難兩全而自盡;郭靖與黃蓉一同在襄陽戰死楊過與小龍女則在協助郭靖與黃蓉堅守襄陽,並擊斃蒙古大汘之後退隱古墓;張無忌則在朱元璋率部逼宮之下,選擇與趙敏退隱江湖。至於楊過則止於拯救弱小而幾乎不涉政治,其抗擊蒙軍亦止為了取悅郭襄而已。其率性而逍遙,則近於道家的理想人物。四對俠侶,一為俠之大者,一為俠之遊者,前者明知不可為而為,後者自由灑脫。
  • 金庸去世,世間再無大宗師,再不見「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通俗文化盡失風流,再無俠骨柔情,再無俠之大者為國為民!後輩子弟,哀悼金庸大宗師去世!他為中國人構建了一個如此龐大傳奇的江湖世界,承載了我們如此多的夢想,在那個世界裡,我們永遠不必長大,永遠充滿浪漫和詩意。郭靖,黃蓉,楊過,蕭峰,張無忌,令狐衝,任盈盈……這些書中虛構的角色,早已成為我們最熟悉不過的人,他們的形象如此真切,以至於那個世界仿佛一直在我們身邊。俠客的恣意恩仇,江湖兒女的悲歡離合,家國民族的大義情懷,在那個世界盡情演繹,永遠吸引著我們。
  • 「俠之大者,為國為民」,金庸小說中誰才是真正的大俠
    不同於古龍和梁羽生的是,金庸老先生的作品中,除了更多描寫紛雜的武學流派和經典的武功秘籍之外,那些大俠的個人價值都直接或間接與國家安危、民族大義掛鈎。在金庸的武俠思想中,「為國為民,俠之大者」,是他作品的主要思想和核心價值觀。那麼金庸的武俠中誰才真正配得上是「大俠」呢?和筆者一起來看看吧。
  • 金庸筆下最帥的幾個人,你心悅哪個?
    金庸筆下最帥的幾個人,你心悅哪個?金庸筆下的帥哥各式各樣,有的武功蓋世,有的俠骨柔情,有的風流倜儻,哪一款才是你的真愛呢?郭靖《射鵰英雄傳》中的男主角郭靖,是貫通"射鵰三部曲"的關鍵人物之一。蕭峰《天龍八部》的男主角蕭峰,原名喬峰,生於遼國,長於大宋,實為契丹人,他的生父為遼國珊軍總教頭蕭遠山,因受奸人所害骨肉分離,蕭峰周歲時被寄養在少室山下的農戶(喬三槐夫婦)之家,取名為喬峰。他武功蓋世,師從少林和丐幫,與慕容復並稱為「北喬峰南慕容」,為江湖年輕高手中的雙峰。
  • 金庸:「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其實武俠只是對我國古代俠客的統稱,一個真正的俠客不是一刀一劍的闖蕩江湖,一本好的武俠小說也不是只講一個腥風血雨的江湖給大家聽,那麼真正武俠是什麼呢?金庸老先生說過,俠之大者,為國為民!小編今天給大家彙編一些真正的武俠江湖!
  • 大俠郭靖、神鵰俠楊過,為何張無忌沒有俠的稱號?難道是配不上?
    楊過自大勝關英雄大會開始,便被稱為「楊少俠」。絕情谷與小龍女一別後,在江湖上行俠仗義,被稱為「神鵰大俠」。後來襄陽英雄大會,他率領一群人全殲蒙古先鋒軍,燒了蒙古大軍糧草,又在襄陽大戰中擊斃蒙古大汗蒙哥,聲望達到了巔峰,「神鵰大俠」的稱號,也響徹了整個江湖。關於這個問題,咱們可以分兩部分來聊。
  • 俠者無懼《夢回江湖》做你心目中的大俠
    俠!什麼是俠?樂善好施是俠,重信守諾是俠,忠義正直是俠,扶危濟困是俠,鋤強扶弱是俠……關於俠的定義實在太多太多,它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亦是一個民族的民魂所在。那麼俠又在哪裡?要怎樣才能成為俠?其實俠存在於每個人的心中,只要遇到不平事不做看客就是俠。俠之小者,扶危濟困。俠之大者,為國為民。《夢回江湖》江湖將會告訴你,怎樣做自己心中的大俠。
  • 從郭襄16歲生日派對,看江湖一哥楊過,如何完爆靖哥哥!
    那麼,楊過這個小年輕,怎麼破?1.郭靖的路子,走的是陽光大道。金庸給了他一條康莊大道,邪門都給了黃蓉和楊康。當然,還有有其父不一定有其子的楊過。俠之大者,為國為民。這是郭靖一生的寫照。第三隻眼讀金庸,第六感彈武俠,喜歡就關注哦楊過儘管身世坎坷,一生磨難,到了三十六七,練就了海潮之力,仍然還是一個人。孤獨,也是一個俠客的標配。在這一點,不得不服。楊過是一個真俠客,郭靖是一個偽俠客。不存好壞,只說江湖的事兒。
  • 俠之大者,為國為民,金庸小說中哪些人才能被稱為真正的大俠?
    俠之大者、為國為民。金庸先生把大俠的定義上升到了一個高度。我們來看看,書中哪些人達到了這個標準,是真正的大俠:第五 丘處機在書中丘處機出場就追殺漢奸,保護忠良,護民抗金。一生嫉惡如仇,光明磊落。還勸說成吉思汗「敬天愛民」、」去暴止殺「、」善待黎民「。
  • 從「俠氣」到「人味」,金庸作品中「俠」的概念為何一步步消退?
    「餘縱橫江湖三十餘載,殺盡仇寇,敗近英雄,天下更無抗手。唯隱居深谷,以雕為友。」「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金庸先生在2018年永遠離開了哦們,上帝想要看武俠小說於是金庸先生去了。讀先生的作品離不開一個字「俠」,先生的作品裡不乏大俠,他們懲奸除惡伸張正義;他們善良正直熱血 ,永遠昂揚。其中的典型代表就是陳家洛,郭靖,喬峰。「俠之大者,為國為民」,俠這個中國古代的概念所蘊含的深刻意義就是救國救民,不計回報,以天下蒼生為己任。
  • 「俠之大者,為國為民。」–金庸的小說為何如此令人著迷
    ——金庸金庸的傳奇事跡要追溯到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有這樣一位報人,在他創辦《明報》之時,為我們編織了一個又一個盪氣迴腸,英雄兒女的江湖故事。「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大俠作為梁羽生的粉絲,每期小說他雖都看,但自己從未寫過,發稿的日子很快到了,編輯派一個老工友上門專門到他家裡等稿子,催促他當夜九點無論如何要寫出一千字,否則第二天報上就會有一塊空白
  • 金庸武俠小說為什麼經久不衰?金庸將武和俠演繹到了極致
    武是次要的,俠是只要的,武是手段,俠是目的,以武達到俠的目的,金庸武俠重俠不重武。有武無俠,武俠小說就會成為暴力小說,有俠無武,那也不是武俠小說了。 比方說很多讀者熟悉的《水滸傳》和《三俠五義》,這是中國古代文學中非常著名的俠義小說(武俠小說的前身),但是有幾人能說出林衝和關勝大戰用的是什麼武功?展昭和白玉堂大戰用的什麼武功?我想很少有人能說出來。而我們看完金庸小說之後,多數會記得喬峰在少林寺大戰用的降龍十八掌、楊過在襄陽城大戰用的是黯然銷魂掌等,這就是金庸的高明之處。
  • 俠之大者:紀念金庸先生離我們而去
    就在我們為著名主持人李詠的突然去世感到惋惜時,「一代大俠」金庸先生也離我們而去。金庸先生,原名查良鏞,他的武俠小說深深影響著我們一代人。「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是金庸先生自己編的一副對子,代表著他的其中14部作品,加上一部《越女傳》,正好一共15部武俠作品。
  • 金庸小說:從曾經的「毒草」「誇大其詞」,到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金庸先生於20世紀50年代開始創作武俠小說,最初是在報紙上連載,作品問世之初,就引起了香港讀者的極大關注。到了20世紀70年代末,金庸的武俠小說開始在內地風靡,不僅各大出版社爭相出版金庸大作,而且其讀者群體年齡跨度很大,可以說是老少鹹宜。
  • 金庸筆下最牛的三位師傅,教出了五絕級別的弟子,皆堪稱俠之大者
    金庸的江湖門派眾多,師徒之情比父子還有深切,所以在金庸筆下,師傅是一個很重要的身份,大凡主角們的師傅都不是泛泛之輩,比如說楊過的小龍女,名義上是師傅,實際卻是情侶,算是情感上的師傅吧,楊過的師傅很多,黃藥師也算其中之一,雖然僅是指點了幾招,但一日為師終生為師,連脾氣古怪的黃老邪也始終認可楊過這個徒弟
  • [武俠]在你心目中誰才承受得起「俠之大者」的稱號?
    同時也深受道家學說的影響,「天之道,損有餘而奉不足;人之道,損不足以奉有餘。」所以俠客要「替天行道」,以及莊子那無拘無束,逍遙的思想的影響,也深深的影響了俠客的思想。司馬遷在《史記·遊俠傳》中為「俠」做了正面的評價:所謂言必行,行必果,己諾 必誠,不愛其軀,赴士之阨困,千裡誦義者也。荀悅曰,立氣齊,作威福,結私交,以立強於世者,謂之遊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