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頂最貴科創板新股的光環,石頭科技(688169)卻遭到機構的棄購。近日,石頭科技公布科創板上市發行結果,投資者棄購5.56萬股,主承銷商包銷金額為1507.56萬元。按照石頭科技高達271元的發行價,其發行前扣非後攤薄後市盈率高於同行,但因其具有智能化等溢價因素,因此也不能簡單與普通電氣機械類上市公司作類比。與此同時,石頭科技是名副其實的小米生態鏈科創板企業,但從公司近年來的收入構成來看,小米對收入佔比呈下滑趨勢,客戶類型呈現多元化。
科創板最貴新股遭棄購估值水平貴不貴?
石頭科技發行價為271.12元/股,創目前科創板公司發行價新高。作為吸塵器品類中最能體現智能化技術的明星產品,掃地機器人近年來在年輕消費群體的追捧下一路狂奔,並跑出了「掃地機器人第一股」科沃斯(603486),但進入2019年以來,科沃斯的股價卻遭遇了連續滑坡,目前已跌破發價,石頭科技在此時IPO,面臨的市場環境嚴峻程度可見一斑。
發行價雖然創新高,但個股的性價比如何?石頭科技公告顯示,271.12元/股的發行價對應2018年扣非前攤薄後市盈率為58.76倍,扣非後攤薄後市盈率39.46倍。
石頭科技所處行業為「C38 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截至2020年2月6日(T-3日),中證指數有限公司發布的行業最近一個月平均靜態市盈率為24.02倍。
早在此前的1月23日,石頭科技就發布了2019年業績預告,預計2019年全年實現營業收入約379508萬-417459萬元,同比(較上年同期)增長約24.38%-36.82%;預計實現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約70169萬-82372萬元,同比增長約128.13%-167.80%;預計實現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68825萬-79186萬元,同比增長約50.25%-72.86%。
石頭科技此次發行後總股本不超過6666.6667萬股,由此計算,2019年扣非前的市盈率為21.94至25.77倍,2019年扣非後的市盈率為22.82至26.3倍。
除了石頭科技的案例之外,此前已有多隻科創板新股遭機構棄購,並且被列入配售對象限制名單。2019年7月,銀河證券自營帳戶因在有效報價「天準科技」後未按照指定時間進行網下申購,致使交易失敗,成為中證協2019年首個限制名單的唯一「客戶」。
9月6日,因在「安博通」發行項目網下申購過程中違規,北京睿策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旗下的「賽智穩健私募基金」、「賽智穩健三期私募基金」同樣被列入限制名單。
10月15日,又有私募帳戶被「拉黑」。「寧聚量化多策略證券投資基金」因在晶豐明源新股發行項目網下申購過程中存在違規,被限制打新半年。該基金放棄認購數量為2395股,應繳款總額為13.64萬元。
「米家」收入佔比下滑
從收入結構來看,石頭科技主要收入和利潤依賴對小米ODM業務。2014年至2018年,通過米家定製品牌產品(不含配件)實現的銷售收入佔當期營業收入比例分別為98.58%,88.36%,47.16%和40.59%;同期實現的毛利潤佔當期毛利潤比例分別為97.43%、76.54%、24.56%和17.31%。
記者留意到,雖然小米依然是石頭科技的重要客戶,但小米在該公司的營收佔比呈現下滑,表明石頭科技的客戶正在走向多元化。
小米公司控制的天津金米2015年3月入股,目前持有石頭科技11.85%股份,為並列單一的第二大股東。而小米相關方順為還合計持有石頭科技12.85%的股份,兩者合計持有24.7%的股份,與昌敬持股的30.99%的比例相當。
不過,石頭科技招股說明書稱,天津金米和順為對公司的投資均為參股投資,其在公司董事會中佔有席位, 具有表決權,但對公司經營決策無控制權。
大浪淘沙 科創板個股走勢出現分化
科創板新股遭棄購,跟眼下市場成交活躍度息息相關。成交額和換手率的變化從側面反映出科創板投資回報的趨勢特點,根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2019年7月22日,科創板25家上市企業當日合計成交額為485億元,平均換手率為77.78%。同年12月20日,67家上市企業當日合計成交額為92億元,平均換手率為10.05%。
然而,經歷大浪淘沙,能夠走出逆勢行情的必定是「金子」,科創板個股也出現分化。節後科創板走勢強勁,中微公司、優刻得等多隻個股迭創新高。截至13日收盤,科創板已有84家公司上市。其中,瀾起科技、中微公司、金山辦公等3隻個股市值超過千億元,而邁得醫療等16隻個股市值不足50億元。由此不難看出,科創板市值呈現兩極分化態勢。
目前科創板第一大市值股為瀾起科技,公司也屬於半導體行業,目前市值為1308.3億元,該股今年漲幅也高達62%。
從新股上漲的幅度,也可以看出科創板人氣的變化。回顧開板以來的新股表現,科創板首批上市的25家科創板公司其首日平均漲幅高達139.55%,如今市場逐步回歸理性,2019年12月當月上市的公司首日平均漲幅粗略統計僅為57.46%,其中建龍微納甚至出現上市首日破發的情況。
德邦基金經理吳昊表示,科創板早期出現一些估值泡沫和大幅度的波動都屬於正常情況,與2009年創業板開板類似,投資者會逐步回歸理性。
本文源自財富動力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