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本土動物,紐西蘭人「無底線」

2020-12-16 環球網

(環球時報駐澳大利亞特派記者 陳效衛)從今年11月到明年1月,紐西蘭小鎮普納凱基夜晚會關閉所有街燈。這一舉措不是為了省電,而是為了保護當地特有動物——韋斯特蘭海燕。數千年來,韋斯特蘭海燕每年在遠赴南美洲繁衍後代時,需要藉助夜晚的星光起飛,但與星光迥異的小鎮街燈讓一些海燕迷失了方向而墜地。當地居民在實施多年救助後,今年從「救死扶傷」式治標走向「暗夜保護」式治本,體現了對自然的尊重。為了一群鳥兒而不惜每年3個月「摸黑」生活,這只是紐西蘭人為保護生態犧牲自我的一個側面。在這裡,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畫面處處可見,諸如行人、警察護送小鴨、企鵝過馬路而車輛自動熄火靜候等,早已算不上是新聞。

對動物慈悲對人「刁」

紐西蘭人對動物的愛,最有形地體現在為野生動物建造家園上。目前,紐西蘭已建立了13個國家公園、3個海洋公園、數百個自然保護區和生態區等,佔整個國土面積的30%以上。這個比例,在世界居領先地位。人們常說,人類的禁區,就是動物的樂園;反過來,動物的樂園,也成了人類的禁區。如安置世界上最珍稀的鳥類鴞鸚鵡的5個小島,除了科學家,其他人一律不得登陸。隨著紐西蘭野生動物保護種類和數量的增加,新的動物家園也將不斷變大,紐西蘭人的活動範圍也將越來越小。

在紐西蘭,最有愛心的人當屬民間志願者。早在1883年,紐西蘭最大城市奧克蘭就成立了「愛護動物協會」,目前這個組織在全國已擁有5000多名志願者,每年免費回應數萬起動物保護事件。他們在義務奉獻愛心的同時,也不斷教育和感化著世人。如首都惠靈頓動物園的獸醫院手術室全方位透明,並在外邊設置了長凳和對講機。志願者醫生在救治動物的同時,可與參觀的遊客交流,不斷傳遞愛。

在對動物「慈」的同時,紐西蘭對人則異常「嚴」。在英國人登陸紐西蘭之時,有關動物保護法規就已開始實行,比世界很多國家早了200多年。1878年,紐西蘭制定了自己的動物保護法,此後不斷更新。2018年《加強動物福利制度法》將動物升格為有感知力、有權享受「福利」的生命體,因此虐待動物和寵物都會受到檢舉和懲罰。而終結野生動物生命的肇事者,更會受到嚴懲。2018年6月,一名司機撞死了幾隻普通品種的紅嘴鷗即被判3個月社區監禁。若是撞死重點保護動物,司機將獲最高2年監禁或10萬新元(相當於46萬元人民幣)罰款,甚至二者並罰。為此,在野生動物出沒之處,紐西蘭豎起了名目繁多的路牌提醒司機。任何粗心大意,都可能要付出數萬新元的高昂「學費」。

即使待在家中,紐西蘭人也有數不清的「注意事項」。如將山羊拴在附近沒有水的地方、把狗關在悶熱的汽車中或將雞養在小於規定的空間內,都屬虐待動物行為,都會受到舉報和懲罰。

紐西蘭人也曾無知任性

在保護動物方面,紐西蘭人也曾走過無知和任性的彎路。在歐洲人登陸前,與世界隔離8000萬年的紐西蘭沒有猛獸毒蛇,唯一的哺乳動物是紐西蘭短尾蝠。用進廢退,適者生存。沒有天敵追殺,這裡動物的防禦力日漸衰退。如目前全球有26種不會飛翔的鳥,紐西蘭就佔了一大半。其中呆萌的國寶動物幾維鳥甚至退化到只剩下翅骨的痕跡,也因此成為全球碩果僅存的「無翼鳥」。

遺憾的是,無知而任性的歐洲人為了自己的獵物、食物和寵物,先後帶來許多外來物種,也給紐西蘭帶來生態災難。在食草動物方面,19世紀60年代歐洲兔被引進後,由於沒有天敵,加之繁殖能力強、食量大且善挖洞,短時間內就給紐西蘭的支柱產業畜牧業帶來毀滅性打擊。上世紀50年代,水鹿等動物被引進後也瘋狂繁衍,所到之處,草木盡摧,高山植物受害尤甚。同樣,蘇格蘭馬鹿、麋鹿、梅花鹿、鬣鹿、黇鹿、白尾鹿、喜馬拉雅塔爾羊、黑山羊、虎皮鸚鵡、小刺蝟……這些在其他地區人見人愛甚至被列為重點保護的外來動物,在紐西蘭則淪為「人見人恨」的禍害。

紐西蘭人所犯錯誤是連鎖性的。如為了消滅兔子而「頭疼醫頭」,盲目引進了兔子天敵——雪貂、白鼬和黃鼬等,但這些動物在難以追殺到善跑的兔子時,就對當地不知天敵為何物的憨傻動物下手,包括恐鳥、紐西蘭笑鴞、紐西蘭鶇鶲、紐西蘭異鷯等在內的許多特有鳥類因此而滅絕。

還自然以本來面目

為了保護環境和瀕危鳥類,還大自然以本來面目,紐西蘭對掠食類動物痛下殺手,鼓勵全民圍獵。如針對老鼠和鼬,紐西蘭發明了一種高科技陷阱。這種裝置由氣瓶驅動,能散發出吸引老鼠和鼬的味道,只要它們腦袋往陷阱裡一伸,氣瓶就推動擊錘一擊而殺。而為了對付佔領14%國土的數十萬隻野生黑山羊,紐西蘭人甚至不惜動用間諜手段:抓一隻黑山羊,植入晶片後放歸山林,根據其群居的習性從而將整個族群一舉擒獲。

在民眾的全力支持下,紐西蘭的「殺戮式保護」卓見成效。上世紀60年代,紐西蘭的瑪利亞島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沒有老鼠的島嶼。自此紐西蘭每10年就上一個臺階。2001年,面積約113平方公裡的坎貝爾島滅除了老鼠,創下了較大島嶼無掠食性動物的新紀錄。在此基礎上,紐西蘭再接再厲,2016年確立了「2050年零掠食者」計劃,中期目標是到2025年近海海島保護區全面消除外來的掠食性動物,並在滅絕某一目標物種方面取得突破性的科學進展。

動用武力圍獵外來物種,只是極端的解決辦法,紐西蘭也採取諸多漸進柔和措施。如貓被引進沿海小鎮奧毛伊後,不斷捕食著包括鳥類、蜥蜴、齧齒動物等在內的當地數十種保護動物。為此,小鎮2018年推出了「禁貓令」:對家養貓進行登記、絕育,在6個月的寬限期後,市民就不能再購入、繁育貓了。換言之,當這一批貓過世後,小鎮將成為無貓世界,原生動物在這裡又可自由自在地生活。

經歷了盲目引進和頭疼醫頭的教訓後,紐西蘭已學會了以動物為本,並以它們的視角看待世界:作為有感知力的生命體,原生動物也有權享受大自然恩賜的「福利」;外來物種在紐西蘭「橫行霸道」並非其自身的過失,而是被人放錯了地方,抑制引進的衝動才是治本之策。說到底,對於孤懸南太平洋的紐西蘭,「不是野生動物在穿過馬路,是馬路穿越了野生動物的家園」。讓大自然回歸本來面目,方是對大自然的最大尊重。

相關焦點

  • 野貓成紐西蘭第一猛獸 幾維鳥恐被貓滅掉(圖)
    主張「除貓」者,稱貓這種「猛獸」已經成為「連環殺手」,包括鳥類在內的大量紐西蘭本土動物已成為貓的獵物,甚至威脅到紐西蘭國鳥鷸鴕(俗稱「幾維鳥」)(如上圖)的生存。而動物保護組織和「貓迷」則為貓權辯護。當年,歐洲殖民者將「狗」和「貓」帶到了紐西蘭,狗一直是家養寵物,而貓漸漸成為當地最大型的「野獸」,威脅到生態平衡。
  • 卡皮蒂島——紐西蘭北島西南部無居民島
    卡皮蒂島自然保護區是紐西蘭最重要的保護區。在這裡您可以看到還沒有人類登陸前的紐西蘭風貌。乘船三十分鐘即可到達這座獨特的島嶼,您可以請位嚮導帶路,以毛利人特別的眼光了解這座島嶼的歷史。在科克海峽北端。面積23平方公裡,地勢崎嶇,一半為森林。
  • 紐西蘭恆天然在中國本土將繼續建牧場
    紐西蘭恆天然集團如今進入中國市場已經有了20多年,近日中國和紐西蘭自由貿易區的最新一輪談判在北京落幕。作為世界上最大的乳製品生產和出口國之一,未來在零關稅狀態下,紐西蘭的乳製品將以何種方式及規模進入中國市場,是中新自貿談判一直以來的主要焦點之一。近日,紐西蘭恆天然集團在接受《世界新聞報》記者採訪時,紐西蘭恆天然亞洲區政府事務代表菲利普?
  • 紐西蘭和澳大利亞
    紐西蘭物價一般比較便宜,除了奧克蘭。紐西蘭的食物更加便宜。原有生物的不同紐西蘭的本土動物主要是鳥類,除了蝙蝠,沒有本土哺乳動物。澳大利亞有袋動物。在紐西蘭也發現了有袋動物,但它們是從澳大利亞引進的,被認為是有害動物。
  • 動物雲養|紐西蘭小鎮熄燈三個月,背後的原因令人深思……
    都不是,小鎮居民做出這個決定,只是為了保護它們......01普納凱基是紐西蘭南島西海岸的一個小鎮,它以千層石巖和噴水洞聞名,是頗受旅客歡迎的遊覽區。而這個小島除了景色,還有一種鳥也特別出名,韋斯特蘭海燕。
  • 野生動物保護要關注基石物種,它們連被吃掉都很有意義
    媒體邀請我們對於一些議題進行解讀,我們注意到,總理報告措辭中,沒有進一步把野生動物區分為國家一二級保護動物、「三有」動物和非保護動物,沒有沿用有價值和沒價值的資源判斷,也沒有割裂水生動物和陸生動物。我們希望,這意味著野生動物全面保護的開始。
  • 廣州動物園「本土動物嘉年華」與小朋友們相約周末
    昨日,廣州動物園舉辦的「本土動物嘉年華」——野生動物保護月系列活動迎來了高潮,小朋友們來到動物園南門廣場,在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的陪伴下不僅認識了本土動物、聽了動物故事,還在手上、臉上畫上了自己喜歡的小動物。據悉,11月的每個周末,動物園都有「臉上手上畫小動物」的環節,你來嗎?
  • 不止美國大選:紐西蘭年度鳥類評選,發現領先的小几維鳥涉嫌作弊
    然而,凡是選舉都有可能涉嫌灌票,紐西蘭11月15日揭曉的「年度鳥類」比賽評選中,計票官員們竟然在這項十分重要的選舉比賽中,也發現了領先的候選鳥「作弊」的重要證據。據了解,由於紐西蘭本土的很多鳥類都瀕臨滅絕,為了提高人們對本土鳥類的認識,並為保護它們籌集資金,紐西蘭頂級保護組織Forest & Bird(森林與鳥類)主辦了該比賽,旨在提高人們對瀕危和受威脅野生動物的認識,並鼓勵捐款支持該組織保護本土棲息地的努力。
  • 科學網—紐西蘭深海捕獲巨型甲殼類動物
    一隻從紐西蘭科馬德克海溝捕獲的片腳類動物這種動物屬於片腳類,它被戲稱為「超級大個子」(Supergiant),因為一般常見的片腳類生物體長不過2~3釐米。但是這種在科馬德克海溝發現的物種卻比它的其它同類要大上10倍以上,其中最大的一隻體長竟然達到34釐米。 阿蘭·傑米森(Alan Jamieson)來自英國阿伯丁大學海洋實驗室,他說:「這就像是發現一隻1英尺長的蟑螂那樣讓人驚訝。」
  • 紐西蘭驚現透明果凍蝦 稀奇古怪動物大盤點
    據報導,2014年1月22日,紐西蘭一名漁民近日出海時捕撈到一條完全透明的海洋生物,與蝦類似。在動物界,長相怪異或是樣貌激萌的動物應有盡有,下面就為你盤點了一些「非正常」動物。2014年1月22日,紐西蘭漁民斯圖亞特·弗雷澤帶著2個兒子在北島北部凱卡利卡利半島附近捕魚時,發現水面上漂著一隻「透明的蝦」。弗雷澤說這隻特別的「蝦」「摸起來好像有鱗,很堅韌,像果凍一樣。
  • 紐西蘭COCO BROWNIE亮相上海美博會,藻類提取抗老技術成為焦點
    紐西蘭護膚品牌,深耕藻類提取抗老COCO BROWNIE作為紐西蘭第一抗衰老護膚品牌,攜紐西蘭本土「天然、有效、無添加」的自然護膚理念和「精研」的態度研發產品,專研針對輕熟齡肌和熟齡肌的藻類提取抗老科技,添加專利成分自然原力重塑精萃
  • 紐西蘭購物必買清單,wildferns、biostar葆星等本土好物值得帶回家
    紐西蘭以自然風光聞名,有著「長白雲之鄉」的美譽,吸引了世界各地的遊客前往紐西蘭旅遊。當地有不少高性價比和高品質的土特產得到世界各地遊客的親睞,那麼去紐西蘭旅遊該帶哪些本土好物回家呢?wildferns綿羊油、biostar葆星營養保健品等十大特產了解下。  1.
  • 滇池金線䰾被列為國家重點保護動物
    6月3日,雲南省生態環境廳發布《2019年雲南省環境狀況公報》顯示,雲南省野生動植物資源總體呈現「種類多、數量少、分布窄」的特徵,分布於雲南的亞洲象、滇金絲猴、黑冠長臂猿等動物種群數量穩定增長。全省共有陸生國家保護野生動物236種,佔全國重點保護動物的55.6%,Ⅰ級重點保護陸生野生動物58種,Ⅱ級重點保護陸生野生動物178種。
  • 注意這種小田雞也不能吃了,它們也是保護動物
    說到田雞,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可能是虎紋蛙,這種動物此前咱們也曾專門進行過科普(詳見:可不要再嚷嚷著吃田雞了,現在的田雞可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而今天我們要介紹的這種小田雞可不是蛙科動物,而是一種鳥類,隸屬於秧雞科、田雞屬。
  • 國家的二級保護動物泛濫,國內吃貨還未發話,英國人已經解決了
    世界的大小需要我們共同探索研究來發現這些奧秘, 現在每年都出現一些新品種, 另外,在各國研究生態物種時,經常會發現一些外來物種, 一般會出現外來物種,這些本土物種會像我國河流的羅非魚和清道夫等一樣急劇減少,但在海外也會發生同樣的情況, 在英國出現了「速度慢的客人」,但它的到來讓英國人很煩惱
  • 紐西蘭果農用直升機保護櫻桃
    【環球網綜合報導】英國路透社1月17日報導說,目前,紐西蘭櫻桃果農正派直升機在距離果林僅1米的低空飛行,這主要是為讓螺旋槳像風扇一樣吹乾櫻桃上的雨滴,以防止降雨打壞果實,從而確保數千萬噸出口亞洲的櫻桃保持優良品質,以滿足近期急劇增長的中國農曆新年期間的需求。
  • 紐西蘭叫停奶粉代購
    記者 陳勇 綜合報導    日前,紐西蘭初級產業部(MPI)與紐西蘭海關在官方網站發表聲明,聯合開展行動打擊非法輸出嬰兒配方奶粉的行為,將對非法輸出嬰兒配方奶粉的公司和個人分別處以最高30萬紐西蘭元和5萬紐西蘭元的處罰,並酌情決定是否對其提出指控。
  • 陳建斌老婆懷孕時都在吃的花生醬,純天然無添加,紐西蘭人手一瓶
    作為紐西蘭的國寶級美食,當地人幾乎人手一瓶除了在紐西蘭本土銷量第一,也獲得了紐西蘭政府、公共衛生專家和食品行業等共同通過的紐西蘭最高健康等級——紐西蘭5星級食品,真正詮釋出什麼叫做「拿獎拿到手軟」。精選優質花生,無任何添加劑花生醬好不好吃,最主要是看花生!
  • 臨西警民接力救助保護動物「白骨頂雞」
    4月8日,邢臺臨西警民攜手共同救助一隻國家「三有」保護動物——白骨頂雞。4月7日18時許,臨西警方接呂寨鄉蔡莘莊村民王某報警稱:在自家院落髮現一隻罕見「黑鳥」,請警方予以救助。接警後,民警迅速趕至現場,經過對該「黑鳥」的檢查,未發現有明顯外傷,經過網絡查詢,民警發現該「黑鳥」很有可能是國家保護動物。
  • 那些在老家經常看到的動物,許多已成為國家級保護動物
    下面讓我們細數一下曾經在農村老家常見的,現在卻瀕臨滅絕的動物。1、麻雀在我們老家叫做「家藏(一聲)」或是「家巧兒」,在當時,這些傢伙成群結隊,密密麻麻,專偷家裡的穀物。由於人們的過度捕殺,現在它已經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成為我國二類保護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