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飲食各地風俗皆不同

2021-01-13 中國政府網

    12月22日是冬至。冬至俗稱「冬節」,是中國農曆中一個重要的節氣。冬至是陰極之至,陽氣始至,在此之後又有小寒、大寒和數九接踵而至,預示著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即將到來。那麼冬至期間各地飲食風俗有哪些呢?

    北方吃餃子

    在我國北方有「冬至餃子夏至面」的說法,為何冬至這一天要吃餃子呢?相傳東漢末年,名醫張仲景見很多窮苦百姓忍飢受寒,耳朵都凍爛了,於是發明了「祛寒嬌耳湯」,其做法是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藥材在鍋裡煮熬,煮好後再把這些東西撈出來切碎,用麵皮包成耳朵狀的「嬌耳」,下鍋煮熟後分給病人,每人兩隻嬌耳,一碗湯。人們吃下祛寒湯後渾身發熱,血液通暢,兩耳變暖,一時間病人的爛耳朵就好了。

    張仲景舍藥一直持續到大年三十。大年初一,人們慶祝新年,也慶祝爛耳康復,就仿嬌耳的樣子做成食物,並稱之為「餃耳」「餃子」。此後,「祛寒嬌耳湯」的故事一直在民間廣為流傳。每逢冬至和大年初一,人們吃著餃子,心裡仍記掛著張仲景的恩情。所以,現在又有「冬至吃餃子一冬不會凍耳朵」的說法。

    蘇州吃餛飩

    由於蘇州二千五百年前是吳國的都城,而吳國始祖是周太王后裔,曾承襲周代曆法把冬至作為一年之初,所以至今古城蘇州仍有「冬至大如年」的遺俗。

    在冬至,蘇州人還有吃餛飩的習俗。相傳,吃膩了山珍海味的吳王沒胃口,美女西施就進御膳房包出一種點心獻給吳王。吳王一口氣吃了一大碗,連聲問:「此為何種點心,如此鮮美?」西施想:這昏君渾渾噩噩混沌不開,便隨口應道:「混沌。」後來,為了紀念西施創造的這種美食,蘇州人便把餛飩定為冬至節的食物。

    寧夏吃「頭腦」

    在冬至這一天,銀川有個習俗,這一天要喝粉湯、吃羊肉粉湯餃子。銀川人還給羊肉粉湯叫了個特別的名字——「頭腦」。羊肉粉湯由蘑菇和羊肉烹飪而成,佐以鹽、姜、蔥、蒜、辣椒、醬油等調料,湯滾開後放進切好的粉塊、泡好的粉條,再加入韭黃、蒜苗、香菜,這樣一鍋五顏六色的羊肉粉湯就做好了,香氣撲鼻,讓人垂涎欲滴。

    粉湯餃子做好後先盛一碗供起來,還要給近鄰端上一碗。羊肉粉湯餃子做法獨特,味道香辣可口,現在已成為銀川的一道特色小吃。

    潮汕祭祖吃甜丸

    在潮汕地區,冬至又稱「小過年」,是民間一個大節日。在這一天老百姓要備足豬肉、雞、魚等三牲和果品,上祠堂祭拜祖先,然後家人圍桌共餐。在沿海地區,則要在漁民出海捕魚之前祭拜祖先,為漁民祈福,求神明和祖先保佑出海平安歸來。

    潮汕有「吃了冬節圓多一歲」之說,其中「冬節圓」就是湯圓了,在潮汕地區又叫甜丸,在冬至這一天吃甜丸的習俗幾乎普及整個潮汕地區。在很久以前,這些甜丸不僅是用來吃,人們還將甜丸貼在自家的門頂、屋梁之上,一來是這甜丸圓圓的,預示明年豐收、全家團圓,二來是為了答謝老鼠給農民送來五穀種子。如今人們不再貼甜丸,不過冬至節吃甜丸的習俗依舊流傳至今。

    江南水鄉吃紅豆糯米飯

    在我國的江南水鄉,冬至之夜有全家歡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飯的習俗。

    相傳,共工氏有一子,作惡多端,死於冬至這一天,死後變成疫鬼,繼續殘害百姓。不過,這個疫鬼最怕紅豆,於是,人們就在冬至這一天煮吃紅豆糯米飯來驅避疫鬼,防災祛病。

    上海吃湯圓

    舊時上海,有詩云:「家家搗米做湯圓,知是明朝冬至天。」上海人在冬至這一天習慣吃湯圓,來慶祝冬至的到來。用糯米粉做成麵團,裡面包上各種餡料,做好的湯圓用來祭祖以及互贈親朋。

    杭州吃年糕

    杭州人喜歡在冬至這一天吃年糕來慶祝。每逢冬至,都會制糕來祭祖或者饋贈親友。在飲食上,三餐都會做不同風味的年糕,芝麻粉拌白糖的年糕、肉絲炒年糕等種類繁多。

相關焦點

  • 冬至各地的風俗及飲食文化
    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冬至被視為冬季裡的大節日。在民間流傳著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又被人稱為小年。冬至作為冬季寒冷氣候的開始,冬至是北半球各地一年中白晝最短的一天,過了冬至一天長一線。冬至是養生的大好時機,主要是因為「氣始於冬至」。因為從冬季開始,生命活動開始由衰轉盛,由靜轉動。此時科學養生有助於保證旺盛的精力而防早衰,冬至時節飲食宜多樣,穀類、水果、蔬菜合理搭配。適當選用高鈣食品。
  • 福建冬至吃什麼 福建各地冬至習俗飲食風俗介紹
    冬至節氣也有人稱為「冬節」,因為這天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那麼福建人民在冬節這天都有什麼獨特的飲食風俗呢?其實在福建不同的地方風俗也是不同的,下面就為大家盤點福建各地的冬節食俗。》》2017冬至是幾月幾日 今年什麼時候冬至時間泉州風俗有「冬節不回家無祖」之說,故出門在外者,都會儘可能回家過節謁祖。
  • 冬至節氣各地飲食文化一覽
    冬至節氣各地飲食文化一覽 來源:中國天氣網   發布時間:2012年12月19日12:56   冬至是一個內容豐富的節日,據傳,冬至在歷史上的周代是新年元旦
  • 冬至了聊聊冬至的風俗,古人怎麼過冬至?
    冬至了聊聊冬至的風俗,古人怎麼過冬至?時間:2020-12-21 00:14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冬至了聊聊冬至的風俗,古人怎麼過冬至?今天,冬至這一傳統節日,幾乎已經消失,至多是北方一碗水餃,南方一碗湯圓而已,但是古人對於冬至這一節日是極為重視的,那麼古人是如何過冬至的呢? 冬至 《周禮》記載:以冬日至,致天神人鬼 《周易》記載:先王以     原標題:冬至了聊聊冬至的風俗,古人怎麼過冬至?
  • 冬至各地風俗:江浙吃湯圓 東北吃餃子 西北吃羊肉
    本報記者 李思璇/文 徐藝杭/攝  冬至,俗稱「冬節」 , 是中國農曆中一個重要的節氣。這一天,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長。過了冬至,白天會變長,黑夜會變短。  這一天,各地還有不同的風俗習慣。北方人說「冬至餃子夏至面」 , 南方人說「冬至是媽媽口中吃了湯圓又長一歲的甜蜜」。
  • 冬至的來歷和風俗習俗30字50字 冬至的故事傳說簡短版
    冬至是時年八節之一,古時民間有在「八節」拜神祭祖的習俗。冬至被視為冬季的大節日,在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講法,所以古人稱冬至為「亞歲」或「小年」。那麼冬至的由來是什麼?冬至有哪些風俗習慣呢?小編整理了有關冬至的傳說故事,感興趣的看下去吧。
  • 南北各地冬至飲食習俗,最後一個地方的人們居然愛吃這個!
    冬至,也被稱作「賀冬」、「冬節」。是我國重要的節氣之一。人們為了慶祝這一節氣會準備各種美食。因為我國地大物博,氣候多樣,也形成了很多飲食上的差異。北方冬季嚴寒,適合小麥的生長,北方人的飲食以麵食居多。因為不同的地域氣候差異,種植的糧食不同,飲食文化風俗習慣也有許多不同之處,所以在冬至這一重要節氣裡,我國各地人們過冬至的飲食也各式各樣。餃子。北方人過冬至,大多都會選擇吃餃子,北方流傳著:冬至餃子夏至面。的說法,從字面意思也可以理解,冬至到了要吃餃子,到了夏至就要吃涼麵了。據說,冬至吃餃子這一習俗是為了紀念我國的「醫聖」張仲景留下的。
  • 冬至的來歷和風俗習俗是什麼?冬至有什麼傳統故事活動?
    冬至是時年八節之一,古時民間有在「八節」拜神祭祖的習俗。冬至被視為冬季的大節日,在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講法,所以古人稱冬至為「亞歲」或「小年」。那麼冬至的由來是什麼?冬至有哪些風俗習慣呢?2019年冬至是幾月幾日幾時?現在整理了2019冬至具體時間以及全國各地冬至習俗,帶你了解二十四節氣之一冬至。
  • 冬至是哪天,冬至的來歷和風俗
    冬至風俗 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測定出的一個節氣,也是傳統的中華民族節日,在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在異鄉漂泊的人,這個節氣要回家過冬節,所謂「年終有所歸宿」。
  • 冬至的來歷和風俗是什麼?關於冬至的傳說故事有哪些
    冬至是時年八節之一,古時民間有在「八節」拜神祭祖的習俗。冬至被視為冬季的大節日,在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講法,所以古人稱冬至為「亞歲」或「小年」。那麼冬至的由來是什麼?冬至有哪些風俗習慣呢?小編整理了有關冬至的傳說故事,感興趣的看下去吧。
  • 2017年12月22日迎冬至節氣 冬至各地傳統飲食習俗盤點(圖)
    2017年12月22日迎冬至節氣,冬至節氣吃什麼好? 南方人冬至吃湯圓;杭州人冬至吃年糕;嘉興人吃桂圓燒蛋;冬至各地吃俗都不一樣,小編整理了冬至全國各地傳統飲食習俗。詳情如下:
  • 臘八節的由來與傳說故事 臘八節各地習俗風俗有什麼不同
    但當時臘祭的日期並不固定,規定在每年冬至後的第三個戌日舉行,並將這個日子稱為「臘日」。  將「臘日」定為每年的「臘月初八」始於南北朝時代。南朝梁代的宗懍在《荊楚歲時記》中明確記載說:「十二月八日為臘日。」於是,臘八這天便成為臘月裡重要的一個節日了。 後由於佛教介入,臘日改在十二月初八,自此相沿成俗。
  • 冬至吃餃子還是吃湯圓 冬至節氣南北方各地的飲食習俗盤點
    冬至吃餃子還是吃湯圓  北方吃餃子  「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在中國北方,有冬至吃餃子的風俗。每年一到這天,不論貧富,餃子是必不可少的節日飯。冬至節氣盤點各地的飲食習俗山東滕州羊肉湯  冬至吃羊肉的習俗據說是從漢代開始的。相傳,漢高祖劉邦在冬至這一天吃了樊噲煮的羊肉,覺得味道特別鮮美,讚不絕口。從此在民間形成了冬至吃羊肉的習俗。人們紛紛在冬至這一天,吃羊肉以及各種滋補食品,以求來年有一個好兆頭。
  • 冬至吃什麼傳統食物 6大冬至風俗食物
    冬至在中國是很重視的一個節氣,甚至都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大家都知道中國很大,因此在冬至時節各地都有不同的風俗,關鍵冬至也是養生的大好時機,所以很多家庭都會在冬至這天吃特定食物的方式來慶祝冬至的到來。那麼冬至吃什麼傳統食物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羊肉湯
  • 今日冬至!冬至具體時間是幾時幾分?冬至起源由來習俗盤點 冬至飲食...
    ③從這天開始,我國各地氣候都將進入最寒冷的階段,到「三九」前後,天氣最冷;所謂「冷在三九、四九」,冬至之前通常不會很冷,真正寒冷是在冬至之後。由於我國各地的氣候相差懸殊,這天文意義上的氣候特點對於我國多數地區來說,顯然偏遲。
  • 鹽城冬至風俗可知道?
    要喝南瓜湯吃南瓜餅中國江蘇網12月21日訊 12月22日,冬至即將來到。在這一天,鹽城人為啥要喝南瓜湯、吃南瓜餅?12月16日,鹽都區和悅讀書會的書友在該區圖書館圍繞冬至起源、民俗活動、節氣地位、保健養生及文創產品開發等進行了研討。
  • 二十四節氣冬至節|冬至的來歷和風俗
    二十四節氣冬至節|冬至的來歷和風俗:一年一度的冬至日馬上就到了,二十四節氣冬至節|冬至的來歷和風俗你知道嗎?冬至日不僅僅是我國二十四節氣之一,更是我國的傳統節日。那麼二十四節氣冬至節|冬至的來歷和風俗?就由中公教師網小編給大家介紹二十四節氣冬至節|冬至的來歷和風俗。
  • 冬至吃什麼?關於冬至各地的美食,你最喜歡哪種?
    冬至是最重要的節氣之一。過了冬至,就開始數九。這一天是北半球,日照時間最短。東北人喜歡冬至吃餃子。大小餐廳不提供餃子。這個大鍋的羊汁滾羊雜煮,適當過冬。請再給我一盤東北水餃。我保證我的全身都很舒服。日本人在冬至吃南瓜、藕、胡蘿蔔、銀杏子、橙子、寒天、烏冬這7種食物。他們說是冬至的七寶料理。日本的7個表示著多的意義。日本人為什麼在冬至吃南瓜?以前西方人冬天喜歡吃南瓜湯。特別是在萬聖節這天,在日本吃了這些料理是秋天收穫的最好吃的料理,充滿了陽光。日本人在冬至的傳統飲食中吃紅豆粥。紅豆的紅色可以驅邪,吃冬至的粥可以驅邪,從第二天開始會招來幸運。
  • 冬至是哪天|冬至是幾月幾號|冬至的來歷和風俗
    冬至是哪天|冬至是幾月幾號|冬至的來歷和風俗:一年一度的冬至日馬上就到了,冬至是幾月幾號2020年你知道嗎?冬至日不僅僅是我國二十四節氣之一,更是我國的傳統節日。那麼冬至是幾月幾號2020年、冬至的來歷和風俗有那些?
  • 冬至如何吃 看看各地不同習俗
    冬至到來,不同的地方有著不同的飲食,也有不同的人在傳承著這種飲食的做法,有的地方說冬至猶如大年。雖然時代的變遷,總會磨滅掉一些記憶,但是實物往往是使人記憶最深刻的東西。接下來我們就來看一下在我們國家,冬至節氣不同地方的人在用什麼樣的美食來度過節日。冬至有很多飲食習俗,在中國不同的地方飲食習俗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