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文之前,溫馨提示:快樂出釣,安全第一;文明作釣,愛惜環境;為娛而釣,幼魚放流!
野釣中如何尋找魚道?這應該是每位釣友都很關心的事!何為魚道?簡單點說,就是魚洄遊、覓食的路線,也是它的必經之地。作釣時,特別是在野釣中,找到準確的魚道,會有一個事倍功半的作釣效果,更能有一個好的漁獲!
野釣中應該如何尋找魚道呢?這些魚道的依據又是什麼?本文就與釣友們聊一下。
一、根據季節尋找魚道
魚雖然生活在水裡,但是根據季節的不同,它們洄遊、覓食的路線也不同!比如釣魚諺語中常說的,「春釣灘、夏釣潭,秋釣蔭、冬釣陽」,就是說了根據季節選擇魚道的技巧。
這樣選擇魚道的依據,是根據魚的生存習性而來。比如春季氣溫偏低,淺灘水溫回升快,更適合魚類生存,夏季氣溫較高,深水的水溫偏低,同樣更適合魚類生存。
二、根據天氣尋找魚道
除了季節,天氣對魚的生活、覓食習慣也有很大影響,也就直接影響我們尋找魚道的依據!
比如:氣溫適宜、氣壓較高的天氣,魚類多會在適宜的水深覓食,這時尋找魚道就要根據水深和離岸距離。而氣壓低的天氣,魚類多會有上浮現象,這時尋找魚道就要找淺一些的地方。雨天光線暗,同時岸邊多有雨水衝涮的食物,尋找魚道時就要近一些。氣溫偏低的天氣尋找魚道,就要找相對水溫高一些,離岸遠的深水區。
三、根據作釣時間尋找魚道
即使是在一天當中,因時間的不同,魚類的洄遊、覓食線路也不相同!所以在作釣時,還要根據不同的作釣時間尋找魚道。
比如:早晚釣近,中午釣遠!早晨、晚上水溶氧高、光線暗,是魚類覓食的高峰期。這時它們多會靠近岸邊覓食,所以尋找魚道時就要找近一點!中午光線較亮,魚類多游離岸邊躲進深水,所以尋找魚道時就要找遠一點。
四、根據水域形狀尋找魚道
野釣水域的形狀各不相同,比如長條的河流,有點方的池塘等。不同的水域形狀,尋找魚道時也不相同!
我們常說的「長釣腰,方釣角」,就是根據水域形狀尋找魚道依據。也就是說長條狀的水域魚道多在中間部位,而方形的水域魚道多在邊角部位。
五、根據岸邊地勢尋找魚道
野釣水域的岸邊很少有直線,多是左凸右凹的曲線狀。由於水域岸邊的地勢不同,所以在尋找魚道時也不一樣。例如寬水面尋找相對窄的地方,窄水面尋找相對寬的地方。
另外,我們常說的岸邊凸出的鏵尖,凹進去的洄水灣這類魚道,也是根據岸邊地勢尋找的。
六、根據水底地形尋找魚道
野釣水域除了岸邊的地勢不同,水底的地勢也不一樣!在尋找魚道時,我們還應依據不同的水底地形來尋找。
比如:深水釣淺、淺水釣深;水底的一道坎、二道坎;平底找有障礙物的地方,障礙物多的水底找平坦的地方等等,都是以水底地形為依據尋找的魚道。
以上六點就是野釣中尋找魚道的技巧與依據,希望個人的分析,對釣友們的出釣有幫助!
最後,在此呼籲釣友們:小魚、母魚、籽魚請放流!如需帶走,僅取一餐便足矣!為以後有魚可釣,切不可多貪!
我是大王的釣魚日記,原創手寫不易!如果您看完覺得有點意思,煩請加個關注。更多更好的釣魚問題及視頻,期待與您探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