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名著《水滸傳》描寫了梁山一百零八將,每位梁山頭領都有自己獨特的綽號,比如呼保義、智多星、花和尚、黑旋風等等。能否熟記一百零八個綽號也是評判水滸喜好者的重要指標。
由於《水滸傳》成書於元末明初,當時的某些詞語與如今不同,所以如今有些讀者不是太了解《水滸傳》中的有些綽號的意思。比如阮氏三雄的老二阮小五的綽號「短命二郎」是什麼意思呢?
在梁山一百零八將中有多位兄弟頭領,而這些兄弟的綽號之間往往都存在聯繫,比如「沒遮攔」穆弘和「小遮攔」穆春、「雙頭蛇」解珍和「雙尾蠍」解寶等等,阮氏三兄弟也是如此。
阮氏三雄的老大阮小二的綽號是「立地太歲」,老三阮小七是「活閻羅」。「太歲」和「閻羅」都是中國古代的神話人物,那麼「二郎」自然不是老二的意思,而指的是神仙二郎神。
另外,阮氏三雄的綽號都是前綴是後面神仙的反意。入地的神明才叫「太歲」,可阮小二這個「太歲」是「立地」 的;死亡世界的神明才是「閻羅」,可阮小七這個「閻羅」是「活」的。
與兩位兄弟一樣,「二郎神」本應該是「長生不老」的,但阮小五這個「二郎神」卻是「短命」。「短命二郎」就是「短命的二郎神」,也有說法認為是「使二郎神短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