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是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調味劑,枯燥的時候聽一聽,生活也會變得豁然開朗。
音樂的種類也分很多種,但最具有生命力的,往往是那些能夠直擊心靈的作品,歌詞可能很質樸、不華麗,但是卻能夠打動人的內心。
在筆者的記憶中,一般像這類有「生命力」的歌手,要麼成了音樂教父,再不濟也是一個當紅明星。
不過,卻有那麼一個人,他以沙啞的嗓音席捲了一個時代,他的歌曲能夠引起大家的共鳴。可是,他的結局卻以黯然離場而落幕,讓人看得有點傷心。
此人就是刀郎,一個平凡而又不平凡的人,今天,咱們就來聊聊他的故事。
1971年,刀郎出生在四川內江,一個普通的藝人之家。
從小他便開始接觸各種樂器,也比較喜歡音樂,16歲初中還未畢業的時候,就開始到一個歌舞廳去駐唱、學習。
2年後,年齡滿18歲,開始在各地走穴,去過成都、重慶、西藏、西安等,這樣的日子又過去了兩三年。
彼時,刀郎還組建了自己的樂隊,名字叫做「手術刀」樂隊,巴蜀笑星廖健當主唱,刀郎是一個鍵盤手。
可惜,駐場歌廳的生意並不怎麼好,樂團一晚上才能掙20塊錢。後來,樂隊就解散了。
1991年,刀郎來到海南,在這裡他與幾個樂手組成了「地球之子」樂隊,他依舊是鍵盤手。刀郎很有才氣,在那裡很快就混出了名氣,還認識了現在的妻子——新疆姑娘朱梅。
在海南一共混跡了4年,迫於生活的壓力離開了。因為妻子是新疆人,1995年刀郎便陪著妻子去了新疆,那裡也成為了刀郎的發跡地。
在新疆,刀郎接觸了不少民族音樂和民族風情,給他的創作帶來了不少的靈感。同期,他還成立了自己的音樂室——西北音樂工作室。
此後,刀郎開始獨立創作音樂,也製作了不少具有「民族色彩」的音樂專輯,音樂作品《西域明珠》還獲得了中國音樂電視銅獎。
不過,在這個時期刀郎最有名的唱片,還要數《西域情歌》。
這張專輯中,收錄了11首由刀郎翻唱的「西域情歌」,像《康定情歌》、《虹彩妹妹》、《花兒為什麼這樣紅》,都收錄在此專輯中。
刀郎的聲音雖然很滄桑,但是也有一種細膩、豐厚之感,唱出的情歌很有質感,直擊人的心靈深處,在新疆一帶非常受歡迎。
該專輯發行之後,銷量一共達到了11萬張。同時,憑藉此專輯,刀郎還在新疆舉行了6場大型演唱會。
這樣的盛況在此前的新疆是史無前例的,足見刀郎、《西域情歌》對天上南北民眾的影響之大。
《西域情歌》之後,刀郎開始與全國市場進行接軌,「刀郎」這個名字也開始被大眾所熟知。
2001年,刀郎東拼西湊發行的第一張專輯,僅僅只賣了2000多張,遭遇了巨大的失敗。之後,他開始泡圖書館,走穴戈壁灘、維吾爾族老百姓家中,尋找創作靈感。
終於在2004年,發行了獨屬於自己的原創專輯《2002年的第一場雪》。在沒有任何宣傳的情況下,該專輯火遍了新疆,隨後又傳遍全國,風靡大江南北。
唱片A面的第一首歌《2002年的第一場雪》,是該專輯的主打歌,創作靈感來自於是2002年一個下雪的深夜。
當時,同行的朋友說了一句這是「2002年的第一場雪」。聽到這句話後,刀郎非常有感觸,不久便寫下了這一首歌。
歌詞:2002年的第一場雪、比以往時候來的更晚一些、停靠在八樓的二路汽車、帶走了最後一片飄落的黃葉......
歌詞很簡單也很平凡,但卻飽含著刀郎的所見所聞所感!同時,每一次填詞,都需要經過嚴格的審查,因此這首歌才會花費兩年的時間。
臺詞中的「八樓汽車」,並非是行走在八樓的汽車,而是新疆就有那麼一個汽車站點叫做「八樓」。
這首單曲最紅的時候,大街小巷、手機鈴聲、商場音樂等都是它。據不完全統計,《2002年的第一場雪》正規渠道銷售量達270萬張,盜版銷售量達1000多萬張。
除了這首歌之外,該專輯中《衝動的懲罰》也是走紅一時的歌曲。
《衝動的懲罰》:那夜我喝醉了拉著你的手、胡亂地說話、只顧著自己心中壓抑的想法、狂亂地表達、我迷醉的眼睛已看不清你表情、忘記了你當時會有怎樣的反應......
這也是刀郎的原創作品,靈感來源於刀郎本身的經歷。當時,他喜歡上了一個心儀的女孩,本以為可以執子之手,不曾想胡亂的追求換來的卻是拒絕。
這件事情給刀郎帶去了無盡的惋惜和後悔,隨從「本心」,於是便創作出了這首單曲。歌詞很有深意,小編是中學時代聽的,想想都是滿滿的回憶。
2005年,這首《衝動的懲罰》還獲得了十大中文金曲全國最受歡迎中文歌曲銅獎 。
相比於前兩首,《情人》的傳唱度雖然不高,但也是火了一個時代。
《情人》:你是我的情人、像玫瑰花一樣的女人、用你那火火的嘴唇、讓我在午夜裡無盡的消魂......
第一張原創專輯爆紅後,2006年,刀郎又發行了兩張專輯《謝謝你》和《披著羊皮的狼》。
專輯《謝謝你》是一張「翻唱專輯」,屬於刀郎對粉絲們的回饋,而《披著羊皮的狼》專輯中的同名單曲《披著羊皮的狼》卻是刀郎自己的原創。
歌詞:我確定我就是那一隻披著羊皮的狼、而你是我的獵物是我嘴裡的羔羊、我拋卻同伴獨自流浪、就是不願別人把你分享......
這首歌也是那個時代非常流行的一首,節奏感很好、表白最為合適,校園中基本人人都會唱。
從2004年到2007年這三年中,刀郎可以說是紅遍了全國。過春節的時候,幾乎每一條街道上,都可以聽到他的一兩首歌。
他的歌非常具有生命力,帶著西北獨有的蒼涼,聲線也非常具有穿透力,和那些紅火一時的「網絡神曲」有著本質的區別。
雖然很粗糙、直接,甚至還帶有一股「泥土子」味,但是卻很接地氣,將「另一種審美」帶到了大眾的面前。
李宗盛曾評價過他的歌:他的歌簡單直率,有一種觸動聽者靈魂的力量。後來,兩人甚至還合作過一張專輯,但是銷量卻不怎麼樣。
李健也很欣賞刀郎,他說:許多人認為網絡歌曲、民歌上不了臺面,但從某方面來說,流行音樂也是民歌的一種,刀郎的作品就很有音樂性,是一種當代的主流音樂。
李宗盛、李健兩人說的非常有道理,一個音樂人想要脫穎而出,並不一定要迎合市場,做出自己的特色才是最重要的。刀郎的音樂風格就是民族+流行,還有不加修飾的嗓音,這讓人很喜歡。
爆紅的時候,刀郎並沒有利用粉絲去宣傳自己,反而還很低調,甚至在作曲、作詞上還會聽取粉絲們的意見。
他說:「我戴上帽子就是刀郎,摘了帽子就是羅林,摘了帽子走在大街上沒人能認得出我來」,這才是一個純正的音樂人。
2008、2009年匆匆而過,2010年算是刀郎的終結之時吧!
當時,刀郎已經非常紅了,但是有那麼一部分人對他不認可,高曉松將其稱之為「士大夫階層」。
他說:從屬於士大夫階層的人,排擠那些非大學出身的人,企圖以精良的製作引導大眾,刀郎的成功讓這種「引領」成為笑柄。
在「十大歌手」評選的時候,作為評委的那英非常反對刀郎的入選,她覺得刀郎的歌曲難登大雅之堂、不具備審美觀點、都是農民才聽的歌,普通人不會聽這樣的歌。
甚至於楊坤、汪峰也指責過,刀郎的歌曲在流行樂壇,就是音樂的悲哀,刀郎的音樂被抨擊的一無是處。
對此,刀郎卻說:我的目標就是做名二、三線歌手,紅了真的是個意外」,當網絡上因為這件事情吵得不可開交時,刀郎卻悄無聲息的消失了。
某些人以為刀郎的歌火,只是大眾圖一個新鮮罷了,等到這股勁兒過去,刀郎就會被拋棄。可是,幾年過去了再聽他的歌依然還是那麼經典,時不時拿出來聽一下。
除此之外,某些人認為刀郎的歌難登大雅之堂,可他的徒弟「雲朵」卻多次登上春晚的舞臺,孰是孰非清晰可見。
算算時間,刀郎隱退也差不多快十年了。在這十年中,他拒絕了所有的媒體採訪,推掉了大部分的商業演出,門店也關了許多,靜下心來做音樂。
2020年,刀郎終於回來了,還帶著自己的作品——專輯《彈詞話本》。
專輯《彈詞話本》中,一共收錄了10首單曲:《瓜洲渡》、《還魂傘》、《梨花落》、《對岸阿姐》、《畫船記》、《西米巷》、《志貞》、《豆蔻盒子》、《鴛鴦枕》、《珍珠塔》。
從單曲名字上來看,這張專輯不再是以往西北蒼涼的曲調,而是一種江南溫婉的風格。的確,這張專輯的靈感來自於對江南的感悟、體會。
不同於2004年的西北滄桑,十年磨一劍的刀郎,這張新專輯中又會是一種什麼曲風呢?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欣賞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