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日常所說的防曬、就是防紫外線,紫外線包括UVA+ 、UVA、UVB、UVC
——UVC是短波紫外線,在經過地球表面同溫層時被臭氧層吸收,不能到達地球表面。不會對我們造成什麼影響。
——UVB是中波紫外線,對人體皮膚有一定的生理作用。此類紫外線的極大部分被皮膚表皮所吸收,不能滲入皮膚內部。但由於其階能較高,對皮膚可產生強烈的光損傷,被照射部位真皮血管擴張,皮膚可出現紅腫、水泡等症狀。
UVB可到達真皮層,長久照射皮膚會使皮膚被曬傷,出現脫皮、紅斑、炎症、皮膚老化,嚴重者可引起皮膚癌。
由此中波紫外線UVB又被稱作紫外線的曬傷(紅)段,是應重點預防的紫外線波段。
——UVA是長波紫外線,對衣物和人體皮膚的穿透性遠比中波紫外線要強,可達到真皮深處,並可對表皮部位的黑色素起作用,從而引起皮膚黑色素沉著,使皮膚變黑,起到了防禦紫外線,保護皮膚的作用(這個原理我會在下一篇文章中再做分析)。
因而長波紫外線UVA也被稱做「曬黑段」。UVA雖不會引起皮膚急性炎症,但對皮膚的作用緩慢,可長期積累,是導致皮膚老化和嚴重損害的原因之一。與 UVB 一樣,UVA可到達皮膚表皮,它會引起皮膚曬傷、變紅、發痛、日光性角化症(老人斑)、失去透明感。
——UVA+是超長波紫外線,它的穿透力最強,可達真皮層使皮膚曬黑,對皮膚的傷害性最大,但也是對它最容易忽視的。
特別在非夏季時,UVA+ 強度雖然較弱,但仍然存在,會因為長時間累積的量,造成皮膚傷害。特別是皮膚老化鬆弛、皺紋、失去彈性、黑色素沉澱。
防曬霜的作用原理是將皮膚與紫外線隔離開來。
防曬分為兩種:
一是物理防曬,
就是利用物理學原理,依靠物理防曬劑(常見的有二氧化鈦和氧化鋅)的反射作用,屏蔽掉紫外線,達到防曬目的。簡單地說就是利用反光粒子在皮膚表面形成防護牆,皮膚不需要吸收紫外線,負擔會比較小,缺點是粒子比較大,顯得泛白、油膩,而且必須使用卸妝產品幫助卸除乾淨。
二是化學防曬,
就是用化學成分來防曬,這種防曬霜是利用吸收的原理來防曬,為一種透光物質,可吸收紫外線,使其轉化為熱量再釋放出來,以達到防曬的功效,如對氨基苯甲酸及其衍生物,肉桂酸等。
簡單來說,物理防曬是通過反射的方式抵抗紫外線,比如我們打太陽傘、穿防曬服就是屬於物理防曬。
化學防曬是吸收紫外線,把紫外線給吃了[偷笑]轉化為熱量,從而排除體外。
那麼到底是物理防曬好還是化學防曬好呢?
我來打個比方:
化學防曬就是紗窗,那些網起到穩固和固定的作用,而物理防曬是填補網的縫隙!
由於物理防曬和化學防曬各有優缺點,因此有些防護類產品儘可能將兩種成分混搭以體現所有的優點並且淡化缺點。
希芸清新冰爽防曬霜SPF35 PA+++ ,不但含有二氧化鈦和氧化鋅等物理防曬劑,而且還含有化學防曬劑。希芸將物理防曬和化學防曬結合在一起,大大提升了防曬的完整性和防曬面積,所以我們的防曬可以在我們皮膚表層由點到面的形成一個嚴實的壁壘,將UVA和UVB阻擋在銅牆鐵壁之外,給你的肌膚帶來男友力Max的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