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志四川•記憶】成都市學道街:成都近代出版業中心

2020-12-23 澎湃新聞

【方志四川•記憶】成都市學道街:成都近代出版業中心

2020-09-25 0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以下文章來源於成都方志 ,作者成都方志

成都方志

修志問道,直筆著史

歡迎關注「方志四川」!

成都市學道街:成都近代出版業中心

成都方志

成都市學道街曾是清代四川最高教育機構所在地,亦是成都近代印刷出版業的聚集地。之所以能夠成為成都印刷出版業匯集區和最早的書刊市場,其背景大概在於此處自康熙伊始,便是全川文化教育中心的緣故吧。正是這歷史特定形成的背景和氛圍,鑄就了它「印出來的學道街」之美譽。

成都市學道街

清康熙年間,重建成都城及各官署,設一省學政機構——提學道於城東南,緊鄰巡撫衙門,所在之街道便取名為「學道街」。

1736年,一家名為「嚴正古齋」的書店在距學道街不遠的指揮街上開張營業,從此拉開了以學道街為中心、輻射四鄰街道的成都書刊市場和出版印刷業核心區的帷幕。

嚴正古齋是一家專業經營傳統蜀刻印版書籍的商號。其刻書技藝高超,頗具自唐宋以來的蜀中木刻之風範。成都的蜀刻印版,可上溯至唐代,並一直輝煌至元代,元末以後,成都的刻書業趨於衰落,至清初幾近滅於兵燹,古蜀刻本絕跡於成都。

宋版蜀刻《論語》

直到嚴正古齋開張,蜀刻印刷工藝方才重現人間,並帶動了學道街一帶逐漸成為近代成都印刷業中心。嘉慶時(1796~1820),上述提及之張介候繼嚴正古齋之後又於臥龍橋街創辦了「二酉堂」,繼續經營傳統蜀刻印刷業務。自此之後,各地書商陸續至成都開設書店和印刷作坊,店址均在學道街一帶,尤以學道街最盛。其中最為有名的是江西書商在學道街開設的商號,他們中店名帶經字和元字的被業內美贊為「經元八大家」。如肇經堂、玉元堂、一元堂等。佼佼者則要數贛人周舒騰開設的尚友堂,其出售的《知不足齋叢書》《粵雅堂叢書》《十三經註疏》等均深受讀書人歡迎。這批江西書商自乾隆時入駐學道街,延傳至光緒時已達五十餘家之眾,成為成都近現代出版印刷業的先驅。周舒騰不僅販售外省書,還鑽研失傳的蜀刻工藝,其子周承元襲其手藝,另創了「九思堂」。後有周承元之徒王述齋藝成後合併原志道堂、志賢堂和翰緣堂三家老店,在學道街上創立了規模更甚的「志古堂」,周承元之子周達三任志古堂經理,其精通業務,熟悉四庫書目,成為名噪一時的蜀刻專家。史籍有載,張之洞任四川學政時,撥銀三百餘兩,由志古堂負責刻印《說文解字》。書成後,因其印刷精美,字跡清晰傳譽業內,志古堂之聲譽更盛。周達三親手校刻的《玉海》《十七史商榷》《讀通鑑論》《湘軍志》《文史通義》等書,前後約一百多種,均受好評。此後又為總督吳棠監刻《韓詩外傳》《杜詩鏡銓》,後證實此二書為吳棠私人珍藏。

志古堂刻本書籍

從光緒至民國初年,尊經書院、存古學堂等先後興起,研究經史辭章者日多,志古堂所刻之書籍因校勘精確,印工精緻越發興旺,而周達三本人亦更為學人所稱道。源於乾隆年間重新現世的蜀刻歷經變遷,至民國後鉛、石印刷技術的傳入,才又再呈蕭條,逐漸退出了歷史的舞臺。而與此同時,學道街,這條承載了古蜀雕版印刷歷史的老街又迎來了新的生命力。

1884年,與東御街「綠海山房」同年開張的「二酉山房」亮相學道街。其創辦者之一樊孔周是清末民初時頗具名聲的成都實業界代表人物。在樊孔周主持下,二酉山房不僅轉販江浙刻本的書刊,還敢於銷售當時朝廷所禁止的禁書秘籍。比較有代表性的是《戴南山集》《明夷待訪錄》《揚州十日記》《嘉定屠城記》等具有反清意識的書刊。此外,西方著名政法譯著《天演論》《民約論》和康有為等維新派人士的著作也在二酉山房出售。店中還設有陳列式書架,專供思想進步的貧困學子免費閱讀。受其影響,加上學道街歷史形成的文化背景,全國規模最大的印刷出版機構「上海商務印書館」於1900年後選址距學道街甚近之青石橋北街開設成都分館,1917年又遷至古臥龍橋,亦與學道街鄰近。全國排名第二之中華書局也於1913年設分店於臥龍橋,一段時期內,以學道街為中心輻射周邊街道的大小新派書店如雨後春筍。上海鉛、石印刷等新本書籍在成都大量流行開來。

《揚州十日記》書影

在此期間,著名本土出版家、實業家、愛國商人樊孔周於1908年在臥龍橋創辦了昌福印刷公司。這標誌著成都乃至四川從此告別了傳統手工木刻印刷,正式與世界同步,拉開了四川鉛石印刷的帷幕。後因樊孔周被軍閥劉存厚之部下暗殺,公司就此倒閉,時間約為1919年,其廠址亦變成昌福館街。從「二酉山房」到昌福印刷公司,其創辦人樊孔周連同書店和印刷廠為成都的印刷出版業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在傳播西學、導入西方民主主義思想,弘揚反帝反封建革命理念方面功不可沒。同時,樊孔周與「二酉」乃至昌福公司均為古老的學道街添上了一縷飄揚後世的墨香,成為成都歷史上不可磨滅的輝煌。

方志四川 篆刻:殷智

來源:成都方志 原標題:成都近代出版業的「中心」在哪裡?

方志四川部分圖片、音視頻來自網際網路,僅為傳播更多信息。文章所含圖片、音視頻版權歸原作者或媒體所有。

溫馨提示

如喜歡本文,請分享。

轉載請註明:來自「方志四川」(ID:scsdfz)。

原標題:《【方志四川•記憶】成都市學道街:成都近代出版業中心》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方志四川•記憶】雜菜雜碎也飄香——艱苦歲月的街頭美味
    【方志四川•記憶】雜菜雜碎也飄香——艱苦歲月的街頭美味 2020-12-22 06: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方志四川 記憶】老成都的城隍廟舊史,你了解多少?
    歡迎關注「方志四川」! 成都市有幾條街與城隍廟有關,都因城隍廟得名:一條是錦江區的城隍廟街(東起東較場街,西止五世同堂街與五昭路交匯口,接玉泉觀街);一條是金牛區的城隍巷(以舊城隍巷廟址為中心,介於排洪河花圃路至金華橋一段之西側
  • 【方志四川•工作動態】成都市、自貢市、大竹縣等地方志部門...
    【方志四川•工作動態】成都市、自貢市、大竹縣等地方志部門及時傳達貫徹四川省方志理論研討會精神 2019-11-30 07: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方志四川·地情】什麼是郫縣(成都郫都區)?
    【方志四川·地情】什麼是郫縣(成都郫都區)?成都市郫都區郫都區中心城區郫都區位於成都西部郫都區是古蜀文明的發祥地古稱「郫邑」距今2800年前的蜀王杜宇、鱉靈
  • 【方志四川•歷史文化】濤井留香成佳釀 全興醍醐醉芙蓉
    >全興大曲(來源:成都方志) 明末清初,有一王姓商人開店賣酒,後來逐漸發展到釀酒,至其第三代孫,在繼承祖輩的釀酒經驗及借鑑各家燒坊的工藝後,於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在水井街大佛寺旁開設了一家燒坊,並專門鑿了一口井用以烤酒。相傳,寺內大佛能鎮住地下的海眼,免除成都洪災,因此大佛寺香火極盛。
  • 【方志四川•記憶】羅亨長 ‖ 民國成都川菜逸聞
    歡迎關注「方志四川」!康莊,竹木長養,鳥語花香,流水小橋,荷塘石舫,是當年成都近郊避暑休閒勝地。康莊明文規定:歡迎市民遊覽,軍警憲特止步!康莊闢有雞舍,因他喜歡吃雞。家廚廚藝平平,弄不好雞餚成了他的心病。一天,他決定棄馬(當時成都大街小巷允許走馬)步行,微服暗訪名廚。當他走到提督街留真照相館門口時,見那玻璃櫥窗內店主正擺好當時最時髦的電影明星王丹鳳、舒繡文、白光和周璇的大型玉照。
  • 【方志四川•方言志音頻】《四川方言的來龍去脈》第10集:四川...
    這幾首成都童謠,充分融化著老成都過年的風俗。老成都過年花樣多,人情濃,放開吃,敞開耍。應景而生的許多童謠,正是老成都過年的『年曆』。 從臘八開始,在成都,除了家家戶戶準備年貨,灑掃屋子,裝飾街鋪,那些朗朗上口的童謠,就從大街小巷孩子們的口中開始唱出來;輕快歡樂的調子,帶入了對春節濃濃的期盼。
  • 【方志四川 成渝雙城記】王雨 ‖ 成渝兩地的客家移民文化
    我國的「闖關東」「走西口」「下南洋」「填四川」,世界的美洲、澳洲等移民,客觀上都促進了社會的發展。 因寫長篇小說《填四川》,我對成渝客家移民文化產生了濃厚興趣。查閱客家移民資料,發現客家移民後代在重慶市榮昌區的盤龍鎮和成都市龍泉驛區的洛帶鎮最多,兩地都有客家文化研究中心。客家人志遠好動,自東晉「五胡之亂」始,歷經五次大遷徙,成就過不少驚天地泣鬼神的偉業。
  • 【方志四川•資治】馬聯松 ‖ 地域文化引領成德同城化的建議(下)
    原創 馬聯松 方志四川歡迎關注「方志四川」!成都青城山(圖片來自網絡)德陽玉皇觀(圖片來自網絡)(七)成德禪宗文化。「言禪不可不知蜀,言蜀不可不知禪」。佛教於漢代傳入成都平原,唐朝達到頂峰,汝南智詵曾師從玄奘,後到四川創蜀地禪宗(劍南禪宗),什邡馬祖道一是其弟子處寂的高足,也從學於成都大慈寺無相法師。
  • 【方志四川•歷史文化】陳橋 ‖ 四川歷史上的富順井鹽
    原創 陳 橋 方志四川 歡迎關注「方志四川」!四川據此先後設立十監,富順名列其中,設為富義監。北宋時期,富義監(太平興國元年改名為富順監)掌管的大小鹽井有 6處,年出鹽貨達30 餘萬貫。至明代,富順鹽業穩中求進,井鹽生產發展明顯。明王朝統一四川後,朱元璋便立即著手整頓四川鹽業,在成都設置四川茶鹽都轉運司及全套管理機構。
  • 成都IFS國際金融中心,成都市中心的商業地標之一
    成都IFS國際金融中心熊貓爬樓讓他增添了四川味道,IFS是成都市中心的地標性建築物之一,是目前成都最現代化、最繁華、最高端的商業綜合體,裡面的商品都是國際大牌很有檔次。成都IFS國際金融中心熊貓爬樓讓他增添了四川味道,IFS是成都市中心的地標性建築物之一,是目前成都最現代化、最繁華、最高端的商業綜合體,裡面的商品都是國際大牌很有檔次。成都IFS國際金融中心熊貓爬樓讓他增添了四川味道,IFS是成都市中心的地標性建築物之一,是目前成都最現代化、最繁華、最高端的商業綜合體,裡面的商品都是國際大牌很有檔次。
  • 【方志四川•人物】川劇大師康芷林:功蓋三慶會 名成八陣圖
    川劇大師康芷林功蓋三慶會 名成八陣圖康芷林(1870—1930),一書作子林、紫麟,原名康學清,別名二蠻,文武小生兼鬚生演員,四川邛崍人。幼年曾學中醫,後改行學川戲。川劇變臉(來源:成都方志) 康芷林嗓音清脆,吐字清楚,行腔委婉,韻味雋永,演戲特別講究情理,以刻畫人物性格見長。在《評雪辨蹤》劇中飾演呂蒙正一角,著重刻畫其冷、窘、酸之態,有「活蒙正」之譽;飾演《八陣圖》中的陸遜,困陣時有耍翎、飛冠、甩髮等絕技,對後世影響頗深。
  • 彭州·望蜀裡商業街上榜成都十大夜間風情街
    >呈現出成都夜間經濟多元、多面、多點的新「夜」態~在此次示範點位中最新成都十大夜間風情街榜單亮相彭州望蜀裡商業街名列其中不少寶藏優質打卡地你都去過嗎?彭州望蜀裡四川省成都市彭州市東南市街東大街118號東郊記憶是在紅光電子管廠舊址上,改建而成的現代文化產業園,目前也是成都一大文旅地標。晚上的東郊記憶,就像一個迷人眼的萬花筒,更加攝人心魄。
  • 【方志四川•歷史文化】孫曉芬 ‖ 我與湖廣填四川和四川客家研究
    原創 孫曉芬 方志四川歡迎關注「方志四川」!該書面市後,四川的省級客家社團如四川客家海外聯誼會將該書作為饋贈海內外客家社團、友好人士的禮品,向海外打開了一個介紹四川客家源流和天府之國經濟文化及旅遊的窗口。四川客家研究中心在「成都東山客家民俗研討會」上,就該書對四川客家研究的先行與帶動作用,作出充分評估。
  • 【方志四川•工作動態】四川省第十九次社科獎(方志類)初評暨...
    【方志四川•工作動態】四川省第十九次社科獎(方志類)初評暨地方志優秀成果獎評審會在崇州舉行 2020-12-20 09: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方志四川•歷史文化】向素珍 ‖ 華西壩上一座「活著」的博物館
    歡迎關注「方志四川」!四川大學和公共衛生學院領導認為該樓歷史價值高,力主保留,並及時報告教育部。華西子弟、成都市歷史建築保護專家委員會專家譚楷先生知道後立即向成都市人民政府報告,大聲疾呼,四處奔走,最後經成都市人民政府批准,一塊漢白玉的「成都市歷史保護建築」牌子掛在了志德堂樓前的牆上,同時教育部又撥專款300萬人民幣對該樓進行加固維修,接著又追加150萬人民幣進行修舊如舊、恢復原貌的後期裝修。
  • 【方志四川•歷史文化】李彬 ‖ 清末民初日本對川渝的調查...
    歡迎關注「方志四川」!然早期調查大都集中在以北京為中心的華北、東北以及以上海為中心的長江中下遊一帶的大陸要衝地帶,川渝地屬僻遠受到日人調查相對較少,但也有小規模行動。如1896年日本對重慶經濟情況的組團調查以及1907年至1908年日本領事白須直等20餘人的成都考察。
  • 【方志四川•方言志音頻】第33期:四川方言的傳承與保護(二)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辦公室、成都故事廣播FM88.2傾力製作 方言文化傳承專題節目——《四川方言》,帶你回望四川方言千年發展歷史,在鮮活接地氣的四川方言中感受巴蜀文化獨特的魅力。各位聽眾,各位網友,歡迎收聽《四川方言》節目。我是浩岷。上一期節目中我們說到了四川師範大學周及徐教授和他所帶的博士、碩士們正在採錄四川方言語音資料庫。
  • 【方志四川•美食】天府名吃擔擔麵的來歷
    【方志四川•美食】天府名吃擔擔麵的來歷 2020-09-11 07: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成都市青年突擊隊標兵」「成都市青年突擊手標兵」名單公布
    「成都市青年突擊隊標兵」命名名單成都市公安局天府新區公安分局巡警大隊青年突擊隊成都高新區肖家河街道興蓉社區青年突擊隊國家稅務總局成都市錦江區稅務局第一稅務所青年突擊隊成都市青羊區衛生計生監督執法大隊青年突擊隊金牛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青年突擊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