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田始建於公元523年,位於湖北東部、大別山主峰南麓,山清水秀,是聞名全國的「桑蠶之鄉」、「板慄之鄉」、「茯苓之鄉」、「甜柿之鄉」。而且,羅田還是大別山區老革命根據地之一。因紅色、綠色、人文、歷史等旅遊資源豐富,該縣現已初步建成天堂寨、薄刀峰、青苔關、九資河、天堂湖、進士河、三裡畈、金盆地等八大景區。
羅田板慄應該是很多人最初去熟悉羅田的引子,其次就是天堂寨等地的美好風光。隨著交通更加便捷,黃岡周邊越來越多的人每逢周末,都會到羅田旅遊度假,羅田正成為黃岡周邊人群的「後花園」。
原生態民俗歌舞讓人沉醉
九資河,歌舞《大別山放歌》,反映大別山原汁原味的民俗歌舞,集羅田民間音樂、民間歌舞和生產生活習俗等傳統文化於一體,淳樸自然、情感熱辣、底蘊厚實。羅田人文底蘊深厚,民間藝術、戲曲、音樂、歌舞源遠流長,尤其以東腔戲、畈腔山歌和民歌民舞、民間小調、趕柳翠、羅田皮影戲等最為著名。這部黃岡首部原生態民俗歌舞,薈萃該縣優秀地方特色文化,經過近5年的磨礪,已成為該縣原生態文化品牌。
天堂第一鍋
羅田吊鍋好吃,不得不說說其歷史。過去冬春時節,羅田北部中部的山鄉人家都會用吊鍋煮菜。農戶在家裡的屋角,挖一直徑50-70釐米、深約30釐米的火籠,並在屋正上梁上懸木質滑杆,吊一鐵鍋或銅壺,吊鍋可隨意升降。蓋著火苗的吊鍋逐漸燒熱後,切兩塊臘豬油一煎,燒得刺喇喇地響。然後或把筍乾、臘肉,或把蘿蔔、青菜、豆腐置其中,加水、放鹽烹煮。若要調味,就放點幹辣椒殼和生薑片之類。「吊鍋菜、兜子火,除了皇帝就是我」,這句羅田俗語流傳至今。當然,羅田吊鍋以天堂寨吊鍋最為正宗。
鍋裡煮得爆爆跳,香氣四溢 ,邊喝酒邊暢聊,別有一番滋味。相傳當年劉鄧大軍進駐大別山後,條件十分艱苦,缺吃少穿。鄧小平聽說天堂寨吊鍋後,曾專程品嘗,贊道「天堂第一鍋,真的很不錯」。如今,天堂寨吊鍋已成為一道遠近聞名的美食。天堂寨吊鍋好吃,不僅因為美味,更因為其原生態。吊鍋中的肉儘是天堂寨產的土豬肉,菜儘是農戶自種的農家菜,未施化肥未噴農藥。12月份,「天堂第一鍋——2012美食羅田吊鍋美食節」將在天堂寨舉行,你可前往大飽口腹。
遊天堂寨 相忘山下江湖
天堂寨古稱「衡山」、「多雲山」,元後改稱「天堂寨」,是大別山主峰,海拔1729.13米,位於羅田、英山和安徽省金寨三縣交界處。這裡山、石、泉水、雲松、瀑霧巧奪天工,四季景象無窮變幻,宛若「天堂」。常年降雨量1350mm,平均氣溫16.4℃。珍稀動植物資源豐富,現有野生植物1487種,動物634種,是中國七大基因庫之一,也是華東地區最後一片原始森林。
哲人峰就是這裡的第二高峰。山間霧蒙蒙一片,遊人絡繹不絕。哲人峰由巨石組成,山體形似一凝思遠望的哲人。登上峰頂,山霧凝聚成水滴,看不見遠方的美景,對著遠方喊山,讓人暫時相忘山下那個江湖。
進板慄林 暢享採摘之趣
「蠶吐絲、蜂釀蜜、樹結油、山產慄。」來到羅田,未啖板慄就等於沒來。
羅田板慄之所以名甲天下,以果大、質優、上市時間長著稱,被譽為「人生果」。每年從8月底至11 月中旬,板慄陸續上市。其所含有的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等各項指標均高於普通板慄。史料記載,早在春秋、戰國以前,這裡就開始人工種植板慄。
體驗採摘板慄的樂趣,去大河岸滾石坳採板慄!滾石坳是座臨路的山村,山上人家不多,零星散布,但漫山遍野都是板慄林。常食用板慄可以補腎,比如板慄燉雞;而煨熟的板慄糯香,常食用可治腹瀉;生板慄脆甜,食之可通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