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族箱造景,底砂的分類與選擇要點,讓魚缸更具觀賞性

2020-12-21 星寵精靈

水族箱養殖水草是很常見的,而底砂則是水草能夠生長繁殖的關鍵所在,同時還影響著整個魚缸的美觀、自然。底砂、底泥是草缸中經常使用的裝飾性底砂和水草種植底泥的底床材料。而我們知道水族箱中可以使用的底砂非常的多,但並不是每一種都適合草缸使用。

底砂的使用,在種植以粗大根係為主的俶草類水草時,使用沙石類底砂更有利於水草的生根及呼吸,也有利於固定水草,防止水草因厭氧菌繁殖而導致底根腐爛等。但對於爬地類、蔓延類的水草,沙石類就難以達到其生根蔓延的條件了,而底泥可完美的模擬這一類水草的生長環境,使其快速繁殖。所以,不同的水草要選用不同的底砂底泥才能達到其生長的最佳條件。

底砂的選擇,提升狀態、穩定水質、美觀等作用,是硝化菌等有益菌的溫床,有利於分解魚類糞便及碎屑,清潔水質。主要是從幾方面考慮:養草的品種難易、外觀要求、維護難易、耐用性和穩定性,還有就是口碑。其中,河沙(包括荷蘭沙、普通河沙、美國矽砂等等)的品種和外觀最為豐富,性質也比較穩定,適合一般的玩家使用。黑金剛砂容易板結,但性質穩定,比較適合養植莫斯一類不紮根的水草,也有獨特的裝飾效果。巢湖砂則有一些水草泥的特性,但穩定性較差,壽命也不是很長,但價格相對低廉。陶粒砂不同的品牌有較大的品質差異,需要仔細挑選。還有其它的底床材料,挑選原則類同,要注意顆粒大小在1~3MM之間,不可過粗或過細,否則不利於水草生長。有些人用小鵝卵石養草,效果很不理想,除非是莫斯類水草,一般不宜考慮。

鋪砂計算公式:使用體積(升) = 缸長(cm) X 缸寬(cm) X 預設砂層厚度(cm) ÷1000

鋪砂厚度,在滿足了絕大多數水草根系的正常生長同時滿足了易於種植根系水草、不影響水草缸的美觀性和能夠保證底床的正常呼吸的條件下。底砂厚度一般在5cm以上,這樣有利於植物的紮根生長,大缸的話可以在厚一點,水草造景趨勢多數為前低後高,一般來說6~8釐米為宜。

底砂的分類可將它們分成三大類:天然砂、加工砂及人造砂等。

天然砂:從自然界開採的砂,稱為天然砂,有大磯砂及矽砂之分,來源包括海濱砂、湖砂、河砂、海砂及山砂等等。天然砂是經過風雨或水流衝涮滾磨以巖石或卵石後,所形成的顆粒核心體,強度較高,很密實,物理與化學性質較穩定。其優點在於取得較為容易,大量使用時可降低成本;但缺點是,可能混有雜質(鍛石質),有時必須做雜質的去除處理之後才適合使用。

加工砂:這是一種機械加工產品,或是再造產品。機械加工砂是由機械破碎、篩分製成的巖石顆粒,但不包括軟質巖、風化巖石、鍛石巖等可能影響水質的巖粒,一般商品為粒徑約 2~6mm的石屑,呈不規則狀,較不美觀,應用極少。再造砂是使用天然巖粒或砂粒為原料,再加以改造,使之賦予一定特性的產品。

人造砂:可分為合成砂、化學砂、燒制砂三種。合成砂主要由砂粉或礦粉、黏結劑、附加物(如色料)按一定配比混製成的具有所要求性能的砂粒。這種砂的觀賞性很高,富有色彩及造型上的變化(例如,白、黑、藍),軟硬及大小均勻適中,不過在使用期間的活性較低,水草紮根較為鬆散,除了較受歐洲人青睞外,在其它地區使用並不多見。化學砂主要得自化學工業製造,目前用作底砂的化學砂產品,似乎只有黑金剛砂一種。燒制砂又分為燒結砂及燒成砂二種,系以適當的土質(如赤玉土、陶土)燒制而成。燒結砂主要產品有鍛燒赤玉土、AZOO活性底床等;燒成砂主要產品有陶瓷砂、發泡鍊石等。

水草泥的種類,按側重功能可以概括為兩大類:養分豐富培育能力高的營養系和有害物質吸附能力強的吸附系。需要說明的是,這兩類並非只有這一種功能,只是該功能比較突出而已。

所有水草泥都具備吸附能力,它們所吸附的物質大致分成兩種:氨、亞硝酸等有害物質和鈣、鎂等營養物質。

營養系的水草泥由於富含營養物質,對於促進水草的生長非常有幫助。水草的生需要光、二氧化碳和養分三大要素,如果其他兩個要素跟不上,養分便不能被水草充分吸收。吸收不完的多餘養分會加速青苔的滋生,所以建缸初期,必須增強過濾、勤換水、控制魚只數量。

水草泥的吸附能力是有限的,開始由於富含營養物質便無餘力再去吸附亞硝酸等有害物質,隨著營養物質不斷被水草吸走,它們慢慢的才有了空間去吸附有害物質。

吸附系的水草泥處於飢餓狀態,容易吸收缸裡的亞硝酸等有害物質。不過它們的吸附能力隨著吸附量的增加會不斷降低,需要定期更換。

除了功能以外,水草泥在顆粒大小方面還有差別,通常顆粒較大的透水性好,價格也相對便宜;前景草等小個子水草適合用小顆粒的水草泥,不過小顆粒的價格高,建議缸底鋪上大顆粒,表面鋪一層小顆粒的水草泥。

水草泥的更換,不管是哪一類的水草泥都有使用期限,到期之後即使沒有粉化也建議及時更換。否則肥力失效或者底床垃圾堆積過多都會給缸中的魚兒帶來危害。

底床材料

河砂:它是天然石在自然狀態下,經水的作用力長時間反覆衝撞、摩擦產生的,其成份較為複雜、表面有一定光滑性,雜質含量多的非金屬礦石。河砂顆粒圓滑,比較潔淨,來源廣;河砂沒有味道,海砂有鹽味,海砂中常混有貝殼和鹽分,大部分海砂含有過量氯離子。

對水質影響不大,可以作為飼養一般魚類的底砂。河砂因為不同的地方,顏色也各不相同,有褐河砂、棕河砂、白河砂等,可以根據不同情況選用不同的河砂。(適用:軟性水質中的魚種)。

陶粒砂:是一種陶瓷顆粒產品,具有很高的壓裂強度,主要用於油田井下支撐,以增加石油天然氣的產量,屬環保產品。 陶粒沙[陶粒砂]是以粘土為主要生產原料,經配料、成球、高溫燒制、破碎、篩分等一系列工藝加工而成的粒狀材料。其主要成為偏鋁矽酸鹽,表觀為近球形不規則顆粒,表面深褐色、表面粗糙多微孔,顆粒粒徑可根據不同要求生產。陶粒在物理微觀結構方面表現為表面粗糙多微孔,這些特點使高效掛膜輕質陶粒特別適合於微生物在其表面生長、繁殖。

現代水處理工藝充分利用了這些特性,使其成為水處理特別是汙水、微汙染水源水生物預處理以及給水過濾技術的理想濾料,再加上其密度適中、強度高、耐摩擦、物化性能穩定、不向水體釋放有毒有害物等特性,成為了水處理工程的首選濾料。由於其特有的孔隙多,偏中性,質地輕等優良特點,近年來被水族愛好者用於水族造景的基材,鋪設於缸底,不但透氣性能優良而且多孔隙是培養硝化細菌等益生菌的優良場所。由於陶粒砂較輕,所以用於水族造景建議鋪設15釐米以上,才能良好的固定水草。但是作為水草種植基材,其優缺點比較明顯!(適用:軟性水質中的魚種)

優點:對水質影響不大,不崩解、不粉化、不渾水、使用壽命長、價格便宜,透氣性優良而且多孔隙是培養硝化細菌等益生菌的優良場所,價格便宜。

缺點:陶粒沙本身不含任何肥力和微量元素,種植水草需要額外添加肥料和微量元素。

黑金剛砂(黑碳化矽):成分是碳化矽,主要是由工業廢土燒結而成。天然金剛砂又叫石榴石砂,是一種矽酸鹽礦物質,硬度大,常用於研磨水晶玻璃、玉石類。本身不會釋放物質影響水質,對體色鮮明的魚類有強烈的顯色作用、比熱大(有助於維持水溫穩定)、不易因崩解產生塵土、水草造景時可強化景觀。

優點:對體色鮮明的魚類有強烈的顯色作用、比熱大(有助於維持水溫穩定)、不易因崩解產生塵土、水草造景時可以強化景觀、方便抓蝸牛。對膽小燈魚有安撫情緒的作用、水螅...等蟲類不易繁殖、黑殼蝦與玫瑰蝦的顏色更鮮明、爆藻時藻類都是淺層附著(很容易清理,蝦子也吃的很乾淨)

缺點:粒徑小造成底床縫隙小、由於是高溫燒結,會產生針狀的結晶,洗底床時容易被刺傷本身無養分,種植部分水草時需要搭配根肥,單價較高,如果不幸被吸入過濾器,極易磨損扇葉。(軟硬水魚均適用)

巢湖砂:說它是砂,其實巢湖砂是一種泥。單純從養草難度上看,巢湖砂相對難度較低,理化特性比較均衡,但是容易發生粉化,且和泥相比幾乎沒有肥性可言。某些巢湖砂在粉化時同時還有硬水的現象,而且一旦發生就會一直持續下去,導致底床報廢。

矽砂:大多由美國及荷蘭進口,統稱荷蘭沙。水中狀態非常穩定,且顆粒細緻頗具觀賞價值,很適合養草,尤其是陰性草的最高性價比的底砂。(適用:軟性水質中的魚種)

珊瑚砂:作用同珊瑚骨,會使水質變硬變鹼,也是培養硝化菌的常用濾材。一般使用8-16個月後需要更換。(適用:海水魚、無脊椎海洋生物、東非慈鯛,水草造景較少用)

宜蘭砂:因具有黑白兩,色故較為美觀,但顆粒參差不齊,在生態缸中較少用到(適用:中大型魚種圴適用)

墨綠砂:呈暗綠色,使用此砂水質呈微鹼性,當KH、PH較低時,比較適合選用。

玻璃砂、彩砂:人工合成的產物,性質比較穩定,可以用在小型缸,特殊缸,水草造景或養殖大型魚不適合。

火山砂(水草基砂):是由火山巖製成的中性水族砂粒。砂粒中細微的毛孔能促進細菌的繁殖成長,提高細菌釋放養分於水族砂粒,更能促進植物的生長,內含5%左右的沸鐵,是種沸石和鐵質的混合肥料。

化妝砂:只是一類底砂的統稱,因為這種砂子在草缸中並不是為了種植水草,而是為了展示我們對草缸的一些設計而存在的。化妝砂有人工砂和天然砂之分,人工砂主要有由珊瑚磨碎做成的白砂,這種砂由於是海水性質的並不適合放在草缸。而草缸一般採用天然的砂。

赤玉土:由火山灰堆積而成,是運用最廣泛的一種土壤介質。這也是在日本運用最廣泛的一種栽培介質;它是高通透性的火山泥,暗紅色圓狀顆粒;沒有有害細菌,pH值呈微酸。其形狀有利於蓄水和排水。一般與其他物質混合的百分比是30-35%,高於泥炭、效果可與泥炭媲美。赤玉土用在水草缸中一般採用中粒:2-6.5mm 細粒:1-2mm,經過測試鐵含量相對較高,PH值接近中性。赤玉土呈現微酸性,並且有一定的降低硬度的能力。 同時,赤玉土會釋放一些非硬度離子,導致水的導電度升高。這是一種相當合適的底床材料,符合大多數水草的生長需要。

五味土:也是大部分水草玩家喜歡選擇的一種水草泥,如同很多同類產品,都是仿熱帶土壤。具體化就是紅壤,由於高溫多雨的環境,以及強烈的氧化和淋溶作用,紅壤是一種弱酸性、紅色、低肥力的土壤,是著名的貧瘠土壤之一。紅壤的主要成分是矽、鋁、鐵。所謂仿,就是仿這個主成分,正是靠它去維持水體的弱酸性。是使用了天然火山灰有機黑土。火山巖漿來自地球深處,富含各種微量元素,達到地表之後,經過冷卻以及土壤化過程,形成肥力很高的土壤,特別適合植物生長。在維持弱酸性的前提下據說肥力可保持2-3年。

仙土:來於自然土壤,是植物、特別是蘭花及盆栽天然的培養基質。由於仙土含有多種微量元素,再加上它自身的凝結力,不鬆散,良好的保水、透氣性,不板結,無細菌,不亂根,多發芽,兩年之內不用施肥,3-5年可略施薄肥。尤其適合初學種蘭花的朋友,不用擔心種蘭花如何施肥,只要掌握澆水方法便成。

仙土可以分為:白色、黑色、褐色三種顏色,營養成分有所區別。仙土作為水草缸基材時:用水泡製3天,無需加入其它培植料。

需要注意的是,不是所有的仙土都可以在水族箱中使用,要選擇基本不褪色的仙土。可以先取一些做泡水試驗,在水中浸泡2天基本不褪色就可以使用。使用前先將仙土用水輕輕的淘洗(注意不用用力挫),去除雜質和不沉水的仙土,然後在水中浸泡1、2天既可以使用了。仙土入缸加水後水可能會有些發青色和有些渾濁,打開過濾器,過幾個小時將水全部換掉,再加水就可以了。由於仙土比重比砂子小,換水時要控制水流。由於仙土本身就有肥效,所以不用再加底肥,液肥用量也比原來少的多。如果用仙土種植陽性草,需要適當勤換水,否則容易滋生藻類(主要是黑毛藻),在仙土上鋪1、2釐米的水草砂,可避免發生藻類危害。

鐵膽砂:也叫黑工砂,其實是一種天然的鵝卵石,只是在特殊的地理環境採的再經過人工篩選就獲得了這種大小差不多的鐵膽砂。理論上鐵膽砂是鵝卵石,表面較光滑如果用來種植水草就不那麼合適,效果不如陶粒。但其天然的形狀用來做觀賞性底床材料很好,特別是一些水草泥和砂一起設計的水草缸以及一些原生缸中用的比較多。

相關焦點

  • 現代水族箱造景步驟及維護
    在實際造景之前,我們需要了解各種不同類型準備在造景中種植的水草的特性,因為水草品種繁多,不單外觀、葉型以及色彩有所差異,就連生長習性也不盡相同,有的適合做前景,有的適合做後景,有的長勢很快,有的長勢很慢。而且,在水族市場銷售的水草基本上都是水上葉型的,在水族箱中栽種時轉變為水中葉,形態、色彩更有極大的差異。
  • 魚缸鋪底砂發臭怎麼辦?其實魚缸底砂要這麼鋪
    養了這麼久的魚,其實魚缸鋪底砂無外乎這幾個原因,一方面是為了美化魚缸,就是裸缸畢竟觀賞性就沒有那麼強。因此給魚缸鋪一些底砂可以起到一定的裝飾作用。另外一個就是水草缸或者是有進行魚缸造景的,肯定是需要鋪底砂的。因為底砂可以給水草紮根,也可以讓一些石頭或者木頭有一些固定的附著點,因此,魚缸造景或者是水草缸肯定是鋪底砂。接著我們就來聊重點,為什麼魚缸的底砂會發臭?
  • 魚缸底砂選擇的小技巧,要給魚缸鋪底砂,照這樣去選就對了
    那麼在我們給魚缸鋪底砂的選擇方面,其實市面上非常多的底砂可以給我們選擇。不過如果想要達到比較好的淨水效果,咱們一定要挑那種顆粒比較小的底砂。因為如果太大的話,它的縫隙也比較大,也不利於一些益生菌的生長,所以挑一些縫隙比較小的。在這裡先給大家重點講一講陶粒。
  • 魚缸造景玩出新高度,熱帶雨林沙玩過嗎?魚缸造景大師都在玩
    現在對魚缸造景底砂方面的應用,可以說是層出不窮。各種各樣的底砂,也開始慢慢的登上水族市場的舞臺。這篇文章想給大家分享的是一種,最近幾年比較流行的一種底砂,很漂亮,名字叫熱帶雨林沙。熱帶雨林沙同樣是一種天然的砂石,主要是紅色為主,因為紅色的底砂,在我們普通使用的魚缸造景底砂裡頭是比較少見的。由於它比較好看,後面也經常用來代替鼠沙。
  • 南美風格魚缸造景5步驟,最後兩步最重要,決定開缸成敗
    今天跟大家分享第四篇文章,關於南美熱帶觀賞魚,魚缸造景的一些分享。前面我們提到了,南美熱帶觀賞魚混養的注意事項,以及大家為什麼這麼喜歡它。其中有一條非常重要的信息就是,南美風格魚缸造景非常簡單,而且也很好維護,並且觀賞性也很強。那今天的第四篇文章呢?瘋瘋人覺得很有必要,把這個南美風格的造景跟大家單獨拿出來,聊一聊,也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 養魚第一步,魚缸選擇有學問,你該怎麼選?
    超白玻璃魚缸,這是現在主流的魚缸,因為穿透性極好,抗壓性和硬度、耐磨性都不錯,所以受到許多養魚愛好者的青睞,只是這類魚缸的熱彎後成本增加,通常都是立方體的形式存在,所以沒有圓柱形或是球形魚缸的觀賞性強。當然,立方體的觀賞性也另有一番風景。
  • 觀賞魚缸怎麼造景?準備這3樣東西,3分鐘魚缸造景入門1
    但是隨著我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加上科技的日新月異,大家希望追求更美好的養魚體驗,給魚兒提供更舒適的「家」,在這種大趨勢下,水族造景應運而生了。一開始由簡單的擺幾個石頭,幾塊沉木,延伸到草缸造景,以及後面草缸的一系列造景。其實早在國外,很多大神們就已經玩水草非常6了!
  • 簡單容易好操作的魚缸造景,又不失高端格調,養魚新手必備
    那麼一說到魚缸造景,很多朋友可能會想到要放水草啊什麼的,會覺得非常麻煩。其實並不是這樣的,魚缸造景也不一定需要用到水草。其實魚缸造景最早是源於國外,根據字面理解,就是在魚缸裡面的進行一些布置裝飾,和我們玩園藝插花這樣的手法有點類似。
  • 水草魚缸造景中水草的作用及養殖方法
    魚缸中水草的作用 1、水族箱內魚兒的代謝和飼料的分解容易產生大量的安和亞硝酸通過作用形成硝酸鹽,硝酸鹽不被分解並且囤積在水中而引起水質變壞
  • 水族箱中最常見的珊瑚砂,不僅能夠造景,還有一個重要的作用
    水族箱中最常見的珊瑚砂,不僅能夠造景,還有一個重要的作用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們在家中飼養觀賞魚,養魚能提高生活的品質,活潑的魚兒,也為室內平添了很多生機。新手養魚時一定要做好魚缸的過濾系統,保證了良好的水質,魚兒們才能健康的成長。下面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水族箱中常見的珊瑚砂,它也是硝化細菌的生存地。到底珊瑚砂是什麼呢?珊瑚砂主要是珊瑚或者是貝殼的碎片,它具有可以持續性的釋放碳酸鈣,珊瑚砂含有鹼性物質。
  • 所有的魚缸都適合放底砂嗎?有的沙子讓觀賞魚變美,有的起反作用
    對於大部分淡水觀賞魚玩家來說,底砂並非必需品。對底砂比較看重的淡水玩家有鼠魚異形魚玩家、三湖慈鯛玩家、南美缸玩家、中國原生魚玩家和雨林缸玩家。底砂其實屬於造景的範疇了,與沉木和造景石頭是一個序列的東西。
  • 魚缸造景什麼東西不能放?魚缸造景素材有什麼講究?
    他們會進行魚缸造景,不僅未來滿足自己的好奇心,而且還能夠增強整體的美觀。一部分人在進行造景時候,就會在缸中放入很多東西,比如說假山,假玩偶,假水草以及一些陶瓷器。其實這些東西並不能起到造景的效果,它們會在水中分解出一些有害物質,所以最好不要在缸中放這些東西,對魚兒的生長有害處。
  • 細談魚缸造景:你的魚缸距離賞心悅目可能只差一點細節(下)
    而水草是一種綠色自養生物,它們可以吸收魚缸內的二氧化碳和無機鹽,可以給魚缸提供氧氣,而魚類的糞便和缸內的氨氮化合物都可以給水草吸收,進而形成生態循環系統,所以水草在魚缸中的重要性是重中之重的。而常見觀賞水草可以因為長得不一樣分成水草、叢生水生草、椒草類水生草、榕類水生草和冠類水生草。
  • 水草是魚缸基本造景材料,使人們有回歸自然之感,享受美景
    魚缸中除了各種色彩斑斕的觀賞魚之外,水草也是一種很重要的東西,除了可以裝點魚缸之外,讓魚缸看起來更加更具觀賞價值。還可以為魚兒提供氧氣。所以如今也有越來越多的人漸漸玩起了草缸,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水草。
  • 生態水族箱:原生缸造景3年間的變化
    生態水族缸我們通常叫原生缸,顧名思義就是複製魚類原生態環境的魚缸。原生造景的題材中,常見的是「亞馬遜風格」的造景,用大量的沉木和欖仁葉,營造一種幽暗的光線效果,水質發黃,散落著落葉配上各種亞馬遜魚類,展現出世界著名流域古老大氣而又神秘的一面。
  • 你的魚缸養什麼水草合適?怎麼選水草?千萬不能喧賓奪主
    那麼在魚缸裡放水草到底有什麼作用?水草在魚缸裡主要有兩方面的作用,一方面起到美化水族箱作用;另一方面是和魚一起營造一個水生生態系統,使水族箱不僅看起來美觀,還能起到淨化水質,促進魚的生長繁殖的作用。小水草都有哪些大作用?
  • 孔雀魚缸能造景?野生的美真少見,孔雀魚品系大全與飼養6
    今天咱們接著分享「孔雀魚系列」的最後一個章節:孔雀魚缸造景。先來一幅讓人靈感泉湧的圖↓:咱們開始了,接下來還是老套路按照三大步驟來分解:一、造景素材:1. 溪流砂:一種原生狂野風格的底砂,顆粒適中,中性底砂,不會讓水質產生太大波動,非常適宜原生造景。
  • 水族箱造景石都有哪些種類?它們有什麼優勢?你了解嗎
    供觀賞用的動植物要使之更富觀賞性,也需要互相映襯,才能更加美不勝收。所以在水族箱內,人們都喜歡精心地設置些景物,以達到「以景襯魚」的完美效果。配景的材料很多,主要是各種石材,其次是各種形美色鮮的水草以及田螺、河蚌、文蛤、四角蛤和各種形狀的貝類外殼,近年來,又出現了一些用塑料製成的色彩鮮豔的各式各樣的小配件。
  • 魚缸造景無難度上手:是時候給魚缸加點綠,堪稱「養不死的水草」
    隨著飼養觀賞魚的熱潮的興起,魚缸造景也變成了一門備受大家關注並且所喜愛的領域。那麼在魚缸造景裡面,最主要的一個因素就是水生植物的選擇。一般作為養魚的新手,我們都會覺得一些水草好像需要二氧化碳,又需要光照,非常麻煩,其實並非這樣。
  • 3招控藻造景,藻類控制好了還能成景,為何你非要除藻?
    與此同時,很多魚和無脊椎動物都喜歡吃藻類,使得水族箱構成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此外,一些藻類的顏色造型不錯,綠茵茵的藻類反而能給魚缸增添了一抹自然的色彩。然而,藻類的繁殖速度驚人,如果不加以控制,其過度生長很快會讓你的魚缸變得一片狼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