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團購被央媒點名,社區電商發展前景還能「一片光明」?

2020-12-26 五分鐘電商說

因為人民日報發表的一篇關於社區團購的文章,引發了讀者的討論。「別只惦記著幾捆白菜、幾斤水果的流量」之後,更曝有謠言稱,馬雲,黃錚,王興紛紛表態將退出社區團購。難道大佬打得頭破血流擠進社區團購這一賽道,難道就為了一筆賣菜生意?其實你認真解讀人民日報的文章後,就會發現,人民日報批評的不是社區團購這個新型產業,而是那些爭搶市場的網際網路巨頭,社區團購沒有錯。

但事實上,不管官媒對社區團購是激勵,還是「捧殺」,對社區團購之後的發展都是有很大的影響。

2021年社區團購的發展前景好嗎?

當下網際網路巨頭們的瘋狂搶佔市場,用各種補貼吸引流量,讓它們的價格遠遠低於市場價格,都妄想壟斷該行業,擾亂市場秩序,菜市場的小販本就大多屬於低收入人群,網際網路巨頭的攪局勢必會引來央媒的關注,批評網際網路巨頭的一些決策或者是做法,而不是批評社區團購。

蔬東坡小編預測,從前景上來看,社區團購會有幾個關鍵性的發展趨勢:

二三四線城市的社區團購企業將會向著區域化、本地化的方向發展;

社區團購會更加精細化的運營,有更優質的選品,更低的運營成本(人員、物流),更專業的社區服務;

社區團購的市場初期僅僅是價格戰,但中期開始延伸為產品品質的質量戰,最後則是企業之間的兼併戰;

內部:社區團購的產品會從單一品類擴展到全品類模式;

外部:單一的社區團購平臺發展到社區全方位服務整合。

相關焦點

  • 原創|社區團購為什麼被人民日報點名批評?
    人民日報點名批評社區團購這個事有點火,必須承認,對於突然興起的社區團購我雖然不看好,但是當時認識問題的角度還是不夠高的—— 這幾天仔細想了想站在宏觀管理者的視角應該怎麼看待社區團購的問題,總算理清了其中的脈絡,這裡給大家講一講。
  • 社區團購之後,阿里又被央視點名
    社區團購:別惦記那幾捆白菜 對於大多數人而言,出門買菜是一件再普通不過的小事,每時每地都會發生;但是在國內各大網際網路巨頭看來,買菜也能買出「新花樣」,並且可以產生巨大的市場。於是,社區團購就這樣誕生了,買菜變成了網際網路的一份子,就像當初的網購一樣。
  • 央媒喊話,菜販底部掙扎,社區團購,是創業風口還是蠶食?
    就像美團與滴滴出現一樣,社區團購在今年的下半年火的一塌糊塗,在社區團購平臺上,你可以低於進價買到我們需要的農副產品,而社區團購卻美名曰為在社區去組團買菜。
  • 社區團購撞上五指山?
    短短幾天,社區團購賽道裡的「暗礁」顯現。自古監管難過。央媒社評的「一盆冷水」,讓社區團購資本市場情緒降到冰點;短短半個月內,高層多次提及反壟斷和資本管控,減少資金無序進入各個領域燒錢,把社區團購架在火上烤。
  • 社區團購:硝煙再起|拼多多|生鮮電商|十薈團|興盛優選|美團|社區團購
    那麼,究竟是什麼讓社區團購仿佛黑洞一樣吸納了如此多的網際網路公司?山雨欲來的燒錢大戰,又會帶來網際網路江湖的什麼變革呢?●起死回生的社區團購不同於生鮮電商,我們發現,這次的社區團購併沒有先從一線城市開打,而是更多的在二線及以下城市開打。這主要是由社區團購自身的模式決定的。
  • 生鮮電商的下半場:社區團購,壁壘已成風口不在
    社區團購的上半場:生鮮電商2009年,已成立4年的易果從上海拓展北京,才算真正打開生鮮電商之門,玩家們陸續加入,其中就有天天果園,不過並未受到資本的青睞,行業算是有序增長。如今的社區團購,依舊是巨頭們的棋局,只是把戰火從線上燒到了線下,從門店燒到了家門口。數據來自艾媒諮詢:2019年中國生鮮電商市場規模保持29.2%的穩定增長,達到1620.0億元,預計到2020年將升至2638.4億元,同比增長62.9%。
  • 熱炒後迅速降溫 機構仍看好「社區團購」
    7月份,美團宣布成立「優選事業部」;8月份,拼多多旗下社區團購項目「多多買菜」上線;10月份,蘇寧菜場社區團購平臺在北京上線…根據艾媒諮詢發布的《2020上半年中國社區團購行業專題研究報告》,在疫情刺激下,2020年社區團購市場發展迅猛,市場規模預計將達720億元。艾媒諮詢分析師認為,社區團購市場持續下沉,同時憑藉便利的觸達服務,實現用戶的高度教育。
  • 社區團購爭奪戰打響 菜市場的生意真這麼香嗎?
    社區團購與傳統的網際網路電商不同,它主要以社區為中心,為用戶提供線上購買生鮮產品的電商平臺。從目前的產品消費結構看,蔬菜水果是大部分用戶購買最多的品類。直到2020年,社區團購才真正走入大眾視野,在疫情的影響下,社區居民轉向線上消費,社區團購進一步衍生,導致各大網際網路巨頭紛紛發力,搶奪社區團購市場,以滴滴、美團、拼多多、阿里為首,加之興盛優選、食享會、十薈團等主流平臺,社區團購一片混戰。
  • 規範社區團購經營!南京發布電商「菜品社區團購」合規經營告知書
    今年以來,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讓「社區團購菜」這一新型消費載體迅速走進了我們的生活,電商平臺紛紛加入蔬果社區團購這個新生的電商「江湖」。  實惠雖然看得見,但經營還需規範  近日,南京市市場監管局發布《電商「菜品社區團購」合規經營告知書》「喊話」電商平臺:食品安全大如天,合規經營首當先!
  • 網際網路大佬設想的社區團購到底是什麼樣?
    相比兩年前,步步高董事長王填的觀點有了迭代,他現在認為:「社區團購的到來,以及今年疫情影響的疊加,把線上線下這個原本『脆弱』的平衡格局再次打破,線上線下正重新進入一個新的、生鮮存量市場的博弈中。」侯毅也發表新的觀點,他認為:「社區團購是個全新電商模式,目前僅僅還是萌芽階段。今天大家看到的,一定不是未來最終模式。
  • 尚策解讀:社區團購異軍突起,電商平臺還會「香」嗎?
    是的,這就是社區團購的前驅。最近社區團購的概念很火,美團、阿里、滴滴、拼多多等巨頭紛紛入局開始了燒錢大戰。拿出手機與附近的居民一起拼購生鮮,第二天直接去小區門口提貨,聽起來就很方便。這也不得不讓人們對線上電商捏一把汗。這種以社區為直徑的新興電商模式會對「傳統」電商帶來多大衝擊?
  • 蔬東坡:社區團購微信群如何運營?目前社區團購發展好嗎?
    社區團購的好處是便宜了消費者,比起純線上電商零售模式,社區團購就是一件水果也快遞到全國的模式,從產地直接到消費者手上,省了物流費和包裝費,所以價格降下來了。這對於消費者,尤其是對價格敏感的消費者是好事,所以社區團購三四線城市做的會相對較好。今天就來聊一聊,社區團購的運營。
  • 熱炒後迅速降溫 關於「社區團購」機構有話說
    7月份,美團宣布成立「優選事業部」;8月份,拼多多旗下社區團購項目「多多買菜」上線;10月份,蘇寧菜場社區團購平臺在北京上線…根據艾媒諮詢發布的《2020上半年中國社區團購行業專題研究報告》,在疫情刺激下,2020年社區團購市場發展迅猛,市場規模預計將達720億元。艾媒諮詢分析師認為,社區團購市場持續下沉,同時憑藉便利的觸達服務,實現用戶的高度教育。
  • 才火半年的社區團購,被人民日報點名批評後是否會「全軍覆沒」?
    在消費者得到實惠的同時,路邊攤經營者也是怨聲載道,甚至罵聲一片。為何社區團購先盯上了賣菜?因為,在網際網路流量價格日益昂貴的今天,買菜作為大眾生活的高頻場景,簡直就是網際網路流量的發動機,不但可做到導流,而且用戶習慣一旦養成,給平臺擴展至多品類甚至全品類留下極大的想像空間。
  • 熱炒後迅速降溫 關於「社區團購」 機構有話說
    拼多多旗下社區團購項目「多多買菜」上線;10月份,蘇寧菜場社區團購平臺在北京上線…  根據艾媒諮詢發布的《2020上半年中國社區團購行業專題研究報告》,在疫情刺激下,2020年社區團購市場發展迅猛,市場規模預計將達720億元。
  • 社區團購衝擊農貿市場,狼來了?
    社區團購則異軍突起,開展得如火如荼。誠然,在疫情防控最艱難的階段,傳統農貿市場適度讓位於社區團購是合理的。但是,隨著疫情的陰霾逐漸散去,農貿市場的生存卻依然舉步維艱。消費者在疫情期間逐漸了解並接受認可了社區團購,而這龐大的市場自然不可避免地被網際網路商業巨頭們敏銳的嗅覺所發現。巨頭們紛紛砸下巨資,搶佔社區團購的市場。
  • 合發全球電商前沿:社區團購的本質是什麼?
    最近,社區團購成為網際網路電商圈的熱門話題,由於阿里巴巴、美團、拼多多等電商巨頭競相布局社區團購賣菜,引來不少社會人士的議論,多數意見領袖持反對意見,認為社區團購搶了底層生意人的飯碗,不講武德,並且涉嫌壟斷等等。那麼,什麼是社區團購?社區團購的本質是什麼?合發全球電商運營專家將為您解答。
  • 社區團購最終能不能幹掉大型超市——唯有拭目以待
    隨著電商發展,超市受到不小的衝擊,靠著生鮮市場盈利和帶來的流量,還可以勉強維持。社區團購興起,成為壓倒超市的最後一根稻草,失去了生鮮市場的超市,未來將會是什麼前景。如今社區團購興起,同樣衝擊超市,它的衝擊力度,是百倍甚至千倍的衝擊,估計大概是生死存亡的衝擊。社區團購牽動了太多人利益,必然要反抗,大型知名品牌供貨商拒絕為社區團購供貨,他們內心害怕壟斷,也有底氣抗衡,可是結果不容樂觀。
  • 社區團購血戰空前
    艾媒資訊數據顯示,相比疫情前,疫情之下蔬果類、肉蛋類、酒水飲料在社區團購平臺銷量的增速翻一番還多。記者了解到,面對市場激烈競爭的問題,食享會也對團長推出了一些獎勵政策,例如銷售額達到10萬元以上獎勵7500元等。
  • 網際網路巨頭搶著要賣菜 社區團購真的這麼賺錢?
    大家沒聽錯,在電商平臺app中買菜就是這麼便宜。今年以來,阿里巴巴,騰訊、拼多多、滴滴、美團等網際網路巨頭紛紛入局,一場燒錢賣菜大戰愈演愈烈。除了可以享受新用戶1分錢買菜,還有不少蔬果的價格僅為1.99元,比超市、菜市場還要便宜,很多朋友都專門下載app來薅羊毛。不過,菜賣的這麼便宜,網際網路巨頭能賺到錢嗎?